鄆城推喪事簡辦:同年去世老夫妻,喪葬費差9倍!

2021-12-29 鄆城信息港


菏澤市鄆城縣一對老夫婦同年去世,一個喪事支出3萬多元,一個支出不足3000元,兩人的喪葬費前者是後者的十倍,一時間成為十裡八村的話題。原來,老夫婦倆一個在當地移風易俗之前去世,一個在移風易俗之後去世。

前一個喪事花了三萬,後一個只用了三千

近日,鄆城縣鄆州街道蘆莊科村82歲的侯桂榮老人去世,該村紅白理事會全程參與主辦喪事:屍體火化,無棺下葬,直系親屬送葬。午餐「一碗菜」,沒有菸酒,喪事支出不足3000元。這樁白事成為了十裡八村的話題。

為啥成為十裡八村的話題?原來,今年春天,侯桂榮的丈夫去世,6個子女把喪事辦得「體面大方」:吹鼓手全到,每桌16個菜,親戚朋友全到場,擺了30多桌,支出3萬多元。

夫妻倆同年去世,喪葬費相差巨大。

「紅白理事會一直給我們做思想工作,要求喪事簡辦,不光主家省錢,親戚朋友也省時間和精力。」侯桂榮的兒子說,一開始擔心簡辦會沒面子,家人都挺牴觸,沒想到真正辦下來後,實實在在對咱老百姓好。

「喪事簡辦,立了規矩就要正兒八經地執行,老百姓省錢省精力不說,社會風氣也變得更好了。」蘆莊科村黨支部副書記、紅白理事會會長陳福全對移風易俗深有感觸。

同樣,在日前鄆城縣隨官屯鎮於官屯村陳金全老人的葬禮上,沒有樂班演奏,沒有大擺宴席,前去弔唁的親朋一人一碗菜就餐。

陳金全老人去世,其子陳凌增本打算為父親好好「大辦一場」葬禮。在村兩委及村紅白理事會的勸導下,陳凌增決定為父親辦一場文明節儉的葬禮,陳凌增及家人將老人遺體火化,本來準備了2萬多元的喪葬費,結果只用了兩千多元。

事後,該村一位村民說:「過去我們抹不開面子,現在政府號召喪事簡辦,就應該『順坡下驢』。花那麼多錢有啥用?都浪費了,還是移風易俗好。」

除了紅白事簡辦還倡導平時善待老人

今年7月,省文明委委託省民意調查中心組織開展了上半年移風易俗工作群眾滿意度調查,結果鄆城縣排在全省倒數15名之內。鄆城縣迅速行動起來,層層籤訂責任書,建立健全村紅白理事會,倡導喜事新辦、喪事簡辦。

婚事上,提倡不請客、不送禮、不收禮、不講排場、不比闊氣,倡導彩禮不超過6萬元、婚車不超過6輛、喜宴不超過10桌,結婚儀式要簡便文明,嚴禁過度鬧婚,提倡旅婚、裸婚、素婚等新型結婚方式。

喪事上,就餐推行「每人一碗菜或一份香腸麵包」、不上菸酒,報喪控制在三代以內親屬,提倡穿公用白大褂、佩白花、黑紗等,建議不請樂班吹、奏、唱,一律實行火葬,提倡村居籌建公墓或祠堂。

為使「喪事簡辦」迅速鋪開,各鄉鎮紛紛出臺惠民舉措。如該縣潘渡鎮對喪事實行就餐「一碗菜」,政府解決火化所需的基本費用;水堡鄉對帶頭節儉辦理婚喪嫁娶事宜的前5戶,給予每戶1000元的獎勵等。

此外,為革除喪葬陋習,自9月20日起,鄆城開展棺木生產銷售點整治,全面依法取締各類棺木生產加工、銷售點。對拒不整改,仍然非法生產、銷售棺木及封建迷信喪葬用品的,由民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規定予以取締,沒收非法所得,並可處以1倍以上3倍以下罰款。

如今,鄆城縣1041個村(社區)相繼成立了紅白理事會,把拒絕高價彩禮、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寫進了村規民約。同時,該縣倡導厚養薄葬,讓平時善待老人、孝敬父母的好兒媳、孝子賢孫,登上「四德榜」。目前,該縣樹新風、除陋習、講文明的氛圍逐漸濃厚。

(來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崔如坤 通訊員 李英 樊明君)

鄆城信息港

廣告宣傳丨活動策劃丨網站製作丨熱點爆料

微信號:yc222wx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鄆城茶座交流

相關焦點

  • 不收人情 24小時出殯 93歲老人去世喪事簡辦 
    近日,柳市鎮上園村93歲的高老伯去世
  • 喪事簡辦深入人心,諸暨移風易俗蔚然成風
    7月30日,上餘村石堰頭自然村又一位老人去世。家屬表示支持簡辦喪事,並和村幹部一起制定了菜單,價格嚴格控制在600元以下。此次白事是桃園村提倡移風易俗活動之後的首場白事,也是阮市鎮作為試點的首場簡辦的喪事。
  • 百歲老人離世 家屬簡辦喪事
    7月16日凌晨3時,柳市鎮七裡港社區七前村的百歲老人陳氏去世後
  • 顏莊鎮狀元溝村:哀樂讓喪事簡辦多了人情味
    大眾網萊蕪5月16日訊 據萊蕪日報報導,「以前,哪家有老人去世了,一個喪事辦下來就得1萬多元,家庭條件不好的,出個喪就會落下很多債務,奮鬥好幾年也還不上這個帳。」鋼城區顏莊鎮狀元溝村黨支部書記曹會明說。  在農村傳統的習俗觀念中,喪事顯得尤為重要,在很多人眼裡,喪事辦得好不好、大不大,成了評價兒女們是否孝順的標準之一。
  • 喜事不攀比,喪事一碗菜鄆城將移風易俗寫進村規民約
    喜事不攀比,喪事一碗菜鄆城將移風易俗寫進村規民約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趙德高  「   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給農民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   去年,全省移風易俗工作現場推進會召開後,全市上下把移風易俗作為鄉村文明行動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心來抓,將移風易俗內容納入村規民風,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的文明新風,狠打了一場提升群眾滿意度的攻堅戰。「鄆城縣依此為契機,實現了省市提出的紅白理事會和村規民約全覆蓋,群眾滿意度從全省131名上升到第12名,半年前進了119個位次。」鄆城縣委宣傳部部長伊超傑說。
  • 甘州區新墩鎮喪事簡辦把牢疫情防控「人情關」
    疫情當前,78歲老母親去世,雖然有5個孝順子女,但出喪現場卻沒有噼裡啪啦鞭炮聲,沒有親朋好友的報喪弔唁,更沒隆重大氣的答謝公席,有的只是連續不斷的現場噴霧消毒,有的只是微信上頻繁冒出的「節哀順變」。1月30日大年初六,甘州區新墩鎮白塔村黨員王增喜的78歲母親去世。村委會上報消息後,該鎮白塔村包村領導童團德第一時間帶領鎮村幹部上門慰問,並就特殊時期疫情防控進行政策宣傳,希望理解配合喪事簡辦。
  • 不擺花圈和花籃 鄰裡幫忙不吃飯 柳市翁垟樹喪事簡辦典型
    ……6月11日,柳市鎮塘沿周村一戶人家出殯,一切流程從簡。這是柳市鎮推行移風易俗工作以來,首例自覺響應簡辦規定的喪事,為全鎮樹立典型。6月9日,該村一葉氏村民去世。村兩委、老協得知消息後,立即與柳市鎮、南城社區有關工作人員上門慰問家屬,並引導他們破除陳規陋習,從儉治喪。「她的家人十分認可厚養薄葬。」
  • 喪事簡辦,費用由10萬減至2萬
    今年,隨著殯葬改革的不斷深入,喪葬簡辦的社會新風尚日漸濃厚。近日,在淥田鎮江聯村,一位逝者的家門口僅搭建了一個二十來平方米的紅色臨時棚,房內的一張桌上貢放著紅綢包裹的骨灰盒,沒有以往辦喪事吹打的喧囂,也沒有成堆的花圈,逝者的至親好友們用一個簡單追悼會表示尊重與懷念。
  • 夢見外公 夢見外公去世辦喪事是什麼意思
    夢見已經死去的親人又死了在辦喪事喜事來臨的預兆。求解夢,爺爺去世好幾年,昨晚夢見爺爺死了辦喪事。求解一個生命的結束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夢見父親去世了,我們正在辦喪事,我也夢到父親去世,心裡不安。藉口說破,祝天下的父母健康長壽。
  • 「不辦喪事 不擺酒席 不收禮金」基層老黨員子女主動喪事簡辦降低...
    嶽麓區新聞網1月29日訊(記者 彭毓妍 通訊員 徐利娟)「父親是原核工業七一六礦退休的,是有著64黨齡的老黨員,父親在生前就叮囑我們,自己是接受黨的教育多年同志,不給組織添麻煩,喪事要一切從簡。」面前來探望的社區工作人員,長華社區七一六小區的老黨員謝月松的大女兒說道。
  • 馮家鎮著力把好喪事人情關 白事簡辦為疫情防控「讓路」
    大眾網·海報新聞霑化1月29日訊(記者 郭九濤 吳雪頌 通訊員 丁雯 張國慶)為深入推進疫情防控工作,近日,馮家鎮著力把好喪事人情關,引導轄區群眾白事簡辦為疫情防控「讓路」。
  • 魏縣倡議:疫情防控期間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和集體聚集活動停辦
    中 共 魏 縣 縣 委 宣 傳 部 魏縣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和集體聚集活動停辦的倡議書全縣廣大城鄉居民:為落實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會議、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相關工作
  • 肥東縣橋頭集鎮:喪事簡辦 涵養文明鄉風
    有效結合疫情防控宣傳與宣傳喪事簡辦,社區兩委與志願者發揮了積極作用。得知群眾家中有老人去世,大韓、山王集社區兩委、監督委、紅白理事會等成員與志願者都在第一時間趕往老人家中,深切表達哀悼和給予慰問。 「場面再大的儀式也代替不了我們對去世親人的思念,真正的孝順是對老人生前的陪伴和照料,並不是百年後的大操大辦。」
  • 喜事廉辦、婚事新辦、喪事簡辦 肥東縣石塘鎮四合村制定10道廉潔菜譜
    不過,在肥東縣石塘鎮四合村,卻出現「喜事廉辦、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等新風氣。該村村委會還向村民推薦「家庭廉潔菜譜」,受到村民的一致歡迎。》》》推薦閱讀:安徽渦陽劃紅白喜事「紅線」:幹部親友隨禮不超過100元走進四合村村委會辦公區院內,記者看到《簡辦紅白喜事、共建美麗鄉村倡議書》和《四合村紅白理事會章程》的宣傳展板。
  • 倡議:疫情期間 婚事喜事緩辦喪事簡辦
    &nbsp&nbsp&nbsp&nbsp當前是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關鍵階段,為全力支持配合我市打贏疫情防控工作攻堅戰,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市文明辦、市民政局聯合寧波晚報,向全市人民發出倡議:疫情期間,婚事喜事緩辦、喪事簡辦。
  • 疫情下的中國民間喪事:從簡、安靜、「疫」後再別
    &nbsp&nbsp&nbsp&nbsp(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中國民間喪事:從簡、安靜、「疫」後再別&nbsp&nbsp&nbsp&nbsp中新社昆明2月18日電 題:疫情下的中國民間喪事:從簡、安靜、「疫」後再別&nbsp
  • 石獅靈秀鎮前廊村企業家兄弟簡辦父親喪事 捐資公益12萬元
    近日,靈秀鎮前廊村企業家兩兄弟簡辦父親喪事,將節省下來的禮金捐贈給村裡的公益事業,此善舉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廣大村民的好評。  日前,長期居住在前廊村的退休老幹部陳家望與世長辭,享年89歲。其子陳建生、陳建蔚兩兄弟將簡辦喪事節省下來的資金,分別捐贈10萬元給古洋小學,捐贈2萬元給古洋老年協會。
  • 喪事要「簡」,人情味不減
    村主任肖江林說道:「喪事簡辦,簡的是流程,減的是時間,但親情、人情味絕對不減。」在鎮村幹部的耐心勸導下,墩中村最終與家屬達成共識,家屬表示會積極配合村裡的防疫工作,一切從簡。 2月29日出殯當天,村兩委對出殯細節再次把關,切實將喪事參與人員降到最少,流程減到最簡,未舉行任何可能導致人員聚集的儀式。
  • 喜宴不能超十桌,喪事忙客一碗菜
    農村大眾報鄆城訊 (記者石鵬志 通訊員楊靜 錦繡)10月7日,在鄆城縣黃泥岡鎮東劉村,剛剛當上公公的劉繼民成了村裡的名人,走到哪裡都有人早早地迎上來和他打招呼。  「聽說你家娶兒媳婦沒花多少錢呀?」
  • 這些地方關停、停運 | 新華區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喜事緩辦、喪事簡辦...
    滄州市運河區教育體育局2021年1月14日新華區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喜事緩辦、喪事簡辦的具體標準和注意事項隨著2021年春節臨近,趕在節前操辦婚禮的群眾逐漸增多,因人員聚集導致疫情傳播的風險增大,防控形勢嚴峻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