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是我國最年輕,卻又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轄市,原來屬於四川省,後來設置為直轄市。還曾是抗戰時期的臨時首都。
重慶地處四川盆地,嘉陵江與長江交匯處,因為水上航運便利,慢慢形成大城市。但因為 地勢崎嶇不平,所以有山城美譽。
為了改善山城的交通條件,各種立交橋、輕軌、電梯、臺階等,無所不用其極。
即便是江邊的樓房,為了保持地基平整,面向低處也有鋼筋混凝土的立柱,遠看猶如高樓踩著高蹺,修長如美女在江邊沐足。
樓房從江邊一直高低錯落排列到遠處山上,順著山勢,相對高度相差很大,這座城市的道路得有多陡啊?
貼著山崖蓋房子,這樣的木質樓梯比比皆是。
山外青山樓外樓,就是這樣的情境吧?
甚至有些地方都要懸空架起來,看上去就令人擔憂,確實重慶人常年居住的家園啊。
高低錯落的樓房,數層穿插的立交橋,是山城的生動寫照。不是當地人,是不敢在重慶開計程車的,那怕導航技術已經非常先進。
危樓高百尺,不敢高聲語。重慶人自己就是天上人啊。
這個臺階下去不是低洼處,還是一棟高樓的屋頂。
瞧,你腳下的公路,比人20層樓的屋頂還要高。在重慶買房子,一不小心,就買了一間高几十米,卻沒有人家腳底高的居所。
外地人到重慶,迷路是常態,不迷路那才叫怪呢!
重慶的繁華也是國內數的著的,朝天門碼頭更是吸引遊人來欣賞兩江交匯的壯美。
層層疊疊,重慶人說本地出美女,重要的原因就是臺階多,上坡多,所以身材健美。
朝天門碼頭的夜景,長江、嘉陵江交匯處,遊輪和貨船穿梭不息,美麗與繁榮並存。
兩條大江交匯,數座大橋成了城市的主動脈。
瞧,小熊身後高山上的居民樓,這才是高瞻遠矚的風範。
由此下去是25樓。
由此上去卻是三樓。
山城,陡坡、推車、擔擔,這就是重慶的縮影。
重慶的美食,川菜風格,麻辣麻辣的,越吃越麻辣,越吃越想吃。
這裡還是紅色旅遊基地,渣滓洞集中營,熠熠閃爍著革命者的形象。
革命何須問死生,將身許國倍光榮。
渣滓洞集中營裡面小蘿蔔頭的雕像。
願重慶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