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料理的世界裡,舌頭日常背叛雙眼

2020-12-13 鬍子玩物

「分子料理」(Molecular Gastronomy)這個詞,聽起來很唬人,實際上則是可高可低——只要改變了食材的內部結構,就可以算是廣義的分子料理。如果要說最典型的,素肉和棉花糖就是。

也正因為分子料理的概念覆蓋面太廣,符合這一條件的烹飪方法其實古已有之。但真正把重構食物結構作為主要追求、並且採用現代理化手段的,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而提出和首先推廣「分子料理」這個概念的,並不是什麼大廚,而是一個化學家

正是在蒂斯的倡導下,一些廚師開始嘗試把實驗室裡的裝備搬進廚房。通過物理或者化學的變化,可以把食材的特徵完全打散,再重新組合成一道新菜。比如,把固體的食材變成液體甚至氣體食用,或使一種食材的味道和外表酷似另一種食材。如:用蔬菜製作的魚子醬、冰淇淋般的馬鈴薯、奶油與起司做的雞蛋、果凍製成生魚片壽司、泡沫狀糕點等。

前些年分子料理一度是個炙手可熱的概念。但是人們逐漸意識到,雖然分子料理給予廚師近乎無限的自由度,但想駕馭這種自由度需要對深刻的理解和過人的創意。說到底,玩好分子料理所需的素質,比僅僅做好一道菜要高。所以近年來分子料理已經呈現「退潮」狀態,米其林指南上,也只有少數幾家還堅守在高星級隊伍裡。

其中之一,就是美國芝加哥的Alinea.

Alinea始於2005年,一度是米其林指南裡排名最高的幾家美國餐廳之一。而在分子料理「退潮」的背景下,他們也依然屹立不倒。多家媒體曾經報導過他們的特色。但作為一個餐館,最能體現其理念和氣質的,還是他們的菜式和烹飪過程。

Alinea的後廚裡包含著分子料理的多種經典玩法,比如超低溫處理和菜品內部結構的重組。這個後廚與其說是廚房,其實更像一個實驗室——沒有常見的熱火朝天,只有奇怪的設備和精細的定量。

低溫對於通常烹飪來說,更多是用於食物的保存。但分子料理中低溫可以帶來不一樣的質感,並且水霧還會給菜式增加幾分神秘色彩。

有低溫就有高溫。火是烹飪的基本,而分子料理更注重局部溫度的變化,以此來實現更多的細節差異。

重組是分子料理另一個重頭戲,通過低溫等方式,食材被徹底打散,可以實現各種想要的形狀,同時還能保持本來的口味。

通過重組可以實現很多戲劇性的「欺騙」,比如這根香蕉……

其實根本不是香蕉,而是個脆皮冰淇淋。

而像魚和肉類等「硬菜」,也會被賦予不同的樣貌與屬性,入口之前一切皆是未知——Alinea的菜單是在餐後才向顧客展示的,餐前顧客只要聲明自己的忌口即可。

Alinea的一餐通常由十幾道菜組成,期間還包括一些插曲。比如這些用太妃糖製成的氦氣球,顧客吃下的同時也會吸入一些氦氣,讓說話音調突然變尖。

在製作最終的甜點之前。Alinea的工作人員會在眾目睽睽之下,從天花板上取下幾塊裝飾板,作為這道菜的餐盤。在眾人驚愕的目光下,廚師們一人一筆,揮灑出十分寫意的效果。這道甜點,據說每一天——甚至每一桌都是不一樣的。

但這裡邊有個共同的「儀式」,就是打碎一個巧克力做成的大球。

分子料理是一個先破再立的過程。它的魅力也在於此——打碎的巧克力球裡,會誕生新的可能,而少數拒絕平庸的吃貨,可以將這種可能性發揮到極致

相關焦點

  • 分子料理:泡沫裡的驚喜
    被奉為創新奢華美食代表的分子料理,在國內各大城市日漸流行,它所給予人的不僅僅是味覺上的新鮮感。在享用的過程中,果味泡沫,霧狀冰淇淋,這些已經脫離傳統食物本身,僅僅用舌頭恐怕無法吃出門道。  被奉為創新奢華美食代表的分子料理,在國內各大城市日漸流行,它所給予人的不僅僅是味覺上的新鮮感。在享用的過程中,果味泡沫,霧狀冰淇淋,這些已經脫離傳統食物本身,僅僅用舌頭恐怕無法吃出門道。
  • 頂級奢侈的分子料理 重塑食物造型欺騙你的雙眼
    頂級奢侈的分子料理   單面煎蛋,蛋黃蛋白分明,邊緣卻不見煎蛋該有的焦邊,蛋白也工整的太過嬌好。  這便是分子料理:將食物的味覺以分子為單位進行處理和呈現,簡單說就是打破食材原貌,重新搭配和塑形,你所吃的並非你所見的。
  • 莫斯利安攜手分子料理教父郭紅曉共同打造分子料理靈感手作
    這是科技與知識的融合,是食品研發的新境界——分子料理。莫斯利安攜手分子料理郭紅曉先生,郭老師用莫斯利安星廚甜品系列,研發無限創意,2款產品突出酸奶極致體驗的完美呈現,為你創造更多星廚系列美味,體驗酸奶與甜品結合的無限可能。靈感製造局,靈感手作。
  • 欺騙你的視覺 分子料理:所吃非所見
    吹彈可破的薄皮裹著芒果汁化妝成這顆可愛的蛋黃,分子料理便是這樣,將食物易容,用另外一種食物的姿態呈現在你的面前,欺騙了你的眼睛卻不能欺瞞你的味覺。這真的是肉嗎?當然分子料理也不全是打破原有形狀,針對比如肉類,它所講求的「分子」那部分就更偏向於烹飪時的溫度掌控,將食物加熱到52到54攝氏度的溫度,在真空包裝的環境下,肉類能烹飪熟而保持肉色的鮮嫩。
  • 精確的「分子料理」
    分子料理,是近年海內外興起的一種廚藝概念,被譽為世界最先鋒的料理方式,而分子美食也成為一種新的潮流。現代中餐注重口味與造型的完美結合,尤其在中高檔餐館,分子美食技術更顯得重要,因此分子料理也被迅速引入國內。
  • 會變魔術的神奇分子料理現身杭州
    分子料理,又名分子美食學(Molecular Gastronomy),它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整整二十幾個年頭,最初的啟動者非職業廚師,而是一位法國科學家和一位牛津大學物理教授。近年來,它已經成為美食流派中一支特立獨行的隊伍,在海外風頭尤勁。有人將它譽為世界上最先鋒的料理方式之一,也有越來越多的米其林名廚投身到分子料理的研製中。
  • 一分鐘讀懂分子料理
    Nicholas Kurti與傳統的料理不同分子料理是運用化學(物理或化學)理論於煮食之上>將食物的味覺以分子為單位進行處理和呈現打破食材原貌重新搭配和塑形你所吃的並非你所見的這就是分子料理的科學原理只要一提到分子料理大家首先會想到那些造型花哨繁瑣的菜餚
  • 四招學會分子料理
    分子料理,這個在全球風頭正勁的廚藝概念,最早由塞斯和匈牙利物理學家尼古拉斯·庫爾特於1988年提出。於是美食開始和化學物理進行了精彩的碰撞。Nicholas Kurti分子料理創始人之一分子料理並不像大家想的那樣高不可攀。上至位於西班牙分子料理餐廳鬥牛犬(El Buili)的哈密瓜味魚子醬,下至棉花糖,都可以看作是分子料理。
  • 我們在曼谷吃了一頓分子料理
    還有就是,曼谷不僅擁有世界上最好吃的街頭銅板美食,最近幾年的亞洲最佳餐廳也都出現在這個城市。下面這家是我們很早前就盯上的 Sra Bua by Kiin Kiin,北歐米其林主廚做的泰國菜,一個是最性冷淡的地區,一個是最熱辣的菜系,聽起來感覺……感覺……他咋就不像我們唱評戲的呢(有人能 get 到這個梗嗎請告訴我)。
  • 分子料理「廚神」,如何做出會消失的「透明菜」?
    在科學、藝術與夢想的廚房,他徹底改變了世界常規的烹飪方式。他被稱為餐飲界的天才,一次次顛覆人們的想像,他就是被稱為西班牙「廚神」的Ferran Adrià,出神入化的分子料理技術帶給他讚譽,卻也讓他飽受爭議。
  • 《巧手神探》大師揭秘分子料理製作訣竅
    4月20日,首期節目中憑藉著綠色的番茄雞蛋湯引發網友熱烈討論的分子料理大師郭紅曉接受媒體採訪,對分子料理進行了趣味科普。憑藉無限創意,郭紅曉將分子料理與傳統中國菜相結合,保持中國傳統味道的同時在技法上進行創新,做出具有國際範的中國美食。
  • 網友點評:追求極致,這家的法國分子料理誘惑你
    【蝦王香橙蔬菜沙拉】GIF&GIF這也是一道分子料理,用液氮炒脆香橙絲,炒到香脆後,倒入蔬菜裡,蔬菜的脆爽感倍增,還有地下的芥末蜜蜂汁攪拌,略帶辣味的惹味感,簡直妙不可言啊。【紅酒凍鵝肝】紅酒汁用分子料理做法變成果凍,包著果凍配鵝肝,還有一份紅酒蘋果,吃起來香醇可口,而且一點都不膩口。
  • 分子料理揭秘——其實它並沒有那麼神秘!
    眼下,一家餐廳但凡以「料理」為名,就會瞬間變得高大上起來。如果,「料理」之前還有「分子」二字,那就更加了不得啦。對於「分子料理」,都不能用好吃不好吃來形容,因為這吃的是科學、是藝術,相當神秘。所以,究竟什麼是分子料理,它為什麼這麼厲害呢?神秘而高端的分子料理 是如何誕生的?
  • 精確的「分子料理」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日式橄欖油麵針筒內的初榨橄欖油經過分子方法烹調,唧出來如啫喱一般。圖/東方IC  分子料理,是近年海內外興起的一種廚藝概念,被譽為世界最先鋒的料理方式,而分子美食也成為一種新的潮流。  中國分子廚藝大師伍永樂介紹,粵菜裡邊很簡單的蠔油撈麵,通過分子料理,可以將蠔油變成魚子醬,將XO醬變成泡沫。分子料理也改變了蠔油撈麵的吃法,傳統的做法是拌著吃,而變成分子料理後,建議先用小勺進食泡沫,仔細體會醬油泡沫入口融化那一剎那的香濃,然後將魚子醬和麵條拌勻食用,體會魚子醬在口中爆裂的感覺。  其實,口感並沒有實質改變,變化是在技術上。
  • ...巧手神探》分子料理大師帶你揭開網紅美食背後的奧秘
    「分子料理教父」郭紅曉首期節目播出後,郭紅曉帶來的綠色的番茄雞蛋湯引發網友好奇,很快登上熱搜。20日,他接受了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採訪,分享了鑽研分子料理十餘載的經歷,也對分子料理進行了趣味科普。沒看錯吧!
  • 科學家跨界成為廚師,核磁共振儀驚現廚房,分子料理到底是什麼
    這幾年來,分子料理越來越火,那它到底是什麼呢,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跟我一樣,有著相同的疑惑。但其實它也沒有那麼神秘,在一九八八年這種理念就已經被提出。不過不是哪位世界名廚,竟然是而是兩位科學家,這兩位年紀相差將近50歲。美食的魅力還真是無學界,而且跨越年齡的界限,吃貨不問來路。
  • 低溫spa烹飪的美味分子料理
    新鮮了一陣後,分子料理慢慢淡出,而最近,喜歡新鮮玩意的杭州美食愛好者忽然發現:分子料理又回來了,這回,玩的是低溫SPA烹製法。低溫SPA烹飪法做出的食物原色原味且特別鮮嫩前不久,世界著名的分子料理始創人Ferran Adria開辦的鬥牛犬餐廳,借著西班牙年的交流活動,在北京舉辦了一期交流會,全國的1000多名西餐大廚抱著朝聖的心趕去了。杭州雷迪森廣場酒店的西餐廚師長鍾立聽聞了消息當晚就飛去了北京。
  • 分子料理,從一隻72小時的蘋果做起
    皮埃爾以個性化的創意菜著稱,被反對傳統烹飪的廚師視為精神領袖,在分子廚藝界,他又是位先鋒人物。法國當代物理化學家、人稱「分子美食之父」的艾維·提斯(Hervé This) 是皮埃爾的好朋友,他最早發現了分子化學與食物烹飪間的聯繫。「他是很棒的化學專家,給到我重要的研究信息,但他不是主廚。」皮埃爾說,他們溝通想法後,最後由他實現艾維的化學研究,從而打開一個驚喜的美食世界。
  • 這可不是一般的分子料理!
    菜品:不是真的櫻桃端好小板凳敲黑板,和熱播綜藝《拜託了冰箱》常駐成員、才華與廚藝雙馨的田樹一起走節目指定廚師培訓學校—新東方烹飪學校,學技問藝,烹飪當下最新潮的分子料理。老師介紹上課內容「道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對於分子料理的烹飪大師來說,食材有萬千,技法有二三,廚者,唯有一心一意,美味方可形成。「分子料理協會會員」、「亞太區十佳廚師」、「荷蘭第八屆中國烹飪世界大賽金獎得主」,作為此次分子料理首席大師,新東方烹飪學校的王強老師可謂是盡展絕倫。
  • 探店:珠海首家分子料理西餐廳
    終於,在千呼萬喚中,它現出了真身,所以Ben仔馬上聯繫餐廳,要給大家來透析一下這珠海首家的概念西餐&分子料理---Dazzling炫。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義大利帥哥先:出生在義大利傳統的廚藝世家,21歲便獲得國際6星主廚頭銜,曾擔任義大利米蘭5星級酒店——波士頓酒店和義大利駐華大使館的行政總廚。以扒類料理見長,致力於義大利傳統美食的延續和改良,對概念西餐有著獨到的見解。2012年學習分子料理,經過2年的潛心研製,將國際先鋒的分子料理手段融入義大利傳統美食的烹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