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很多城市因為獨具特色,因而被人冠以各種稱呼,這些稱呼有美稱也有貶稱。其中,北京被人稱呼為「帝都」,上海被人稱呼為「魔都」,深圳作為我國四大一線城市應該叫「什麼都」呢?
在討論深圳之前,首先給大家說說「帝都」和「魔都」的由來。
北京叫「帝都」應該最好理解,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我國政府最高部門的所在地。自古以來,北京就是我國古代絕大多數朝代的都城,是皇帝和最高領導人居住的地方,所以稱呼為「帝都」應該是毫無爭議。
而上海「魔都」一稱,最早出自於旅居上海的日本作家村松梢風的小說《魔都》之中。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清朝政府閉關鎖國的國門被打開,英國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個租界,自此包括英、法、德、日在內的各國列強紛紛在上海建立租界,最多的時候達到了40多處。這些租界之中,具有各國特色的建築紛紛林立起來,這裡的人也紛繁複雜,英國人、日本人、德國人和法國人等幾十個國家的人用蹩腳的中文夾雜著外國語言交流,租界各國的文化和上海本地文化既互相衝突又互相滲透。因而這裡的人、事、物稀奇古怪、錯綜複雜,使上海具備了中國其他城市所沒有的「魔性」,因而稱之為「魔都」。
而深圳作為我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也是鄧小平主席所「畫」最早設立的經濟特區之一,這裡的經濟奇蹟為國人驕傲。在深圳發展初期,這裡的輕工業很發達,城市裡的女工非常多,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甚至達到了1:7的誇張比例,因此被人稱為「雌都」。在小編看來,「雌都」一詞既不響亮也不貼切,而且隨著深圳快速發展,這裡的產業也隨之升級,大量女工的時代早已過去,男性人數甚至已經超過女性,「雌都」一詞成為歷史。
因此,有網友說,北京和上海都有那麼響亮的名頭,咱們也給深圳正個名唄!對此,你有何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