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到底難不難? - 南風窗網

2020-12-23 南風窗網

  2019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834萬,較去年增加了14萬。麥可思研究院出版的《2018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中的研究數據表明,自2011年起,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增幅最大的為2017年,較2016年增長了30萬人次。但就業率始終保持穩定。

  另一方面,從去年年中到今年年初,受中美貿易戰影響,經濟面臨不確定形勢,P2P暴雷、房地產企業縮招、網際網路裁員、中小企業難題待解,創業的市場環境正在發生變化……這些都引發社會各界對就業形勢的高度關注。

  在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對今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部署中,首次使用「就業優先」的表述,並同時強調,要把「穩就業」擺在突出位置。

  「防止出現大規模失業」成為不容突破的底線。就大學生就業而言,龐大的畢業生群體並不直接導致就業難的問題,整體的就業形勢還受市場活力、崗位需求、就業結構等多方面複雜因素的影響。就業率並不等同於就業形勢,在經濟轉型升級的當下,關注就業質量而非數量可能更有意義。

 

  就業率何用?

  5月10日,教育部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統計核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強調,各高校要嚴格執行「四不準」規定,不準以任何方式強迫畢業生籤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不準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籤約掛鈎,不準以戶檔託管為由勸說畢業生籤訂虛假就業協議,不準將畢業生頂崗實習、見習證明材料作為就業證明材料。

  當前,正值畢業生籤署就業合同的高峰期,也是高校達成高就業率的關鍵時刻。通知的實時發布,既是對畢業生權益的保障,又是對個別高校「造假就業率」的警告。

  「我認為這份通知是劍有所指。」吉林大學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中心副主任李鳳春在接受《南風窗》記者採訪時表示,就業率造假的問題存在已久,不少三本學校為提升知名度和招生數,對其就業率大量注水。

  然而,如何確定就業率,尚且沒有統一的規範。

  按勞動經濟學的就業率定義,畢業生的就業率=已就業畢業生數/需就業的總畢業生數,這其中的兩個人數均不包含國內外讀研的人數。

  但政府教育機構統計的就業率通常包括國內外讀研人數,計算公式為:[(畢業生總人數-未就業畢業生人數)/畢業生總人數]*100%。這其實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就業率的數值。

  更有一些高校在統計時,以增添「計劃考研」「計劃留學」「計劃創業」等選項的方式,降低勾選「尚未就業」選項的畢業生數量,使得其所謂的「就業率」實質上是「有計劃率」,甚至直接等同於畢業率。

  如此一來,就業率到底還有何參考價值?失去參考價值的就業率,要其何用?

  對畢業生就業問題研究多年的李鳳春認為,從當前的社會發展和個人職業需求來看,與其談就業率,不如談就業質量。而質量,則更加側重於關注求職者所籤工作是否與個人興趣和個人能力相匹配,是否能發揮到最高的社會價值。

  事實上,在最近的幾年裡,不少畢業生的就業心態與李鳳春的觀點相似。這些畢業生多數因家庭條件較好,沒有就業壓力,不願隨意將就著做一份工作,不急於在校招中簽約,慢慢找喜歡的工作,從而成為「慢就業者」。

  另有一些人,或執著於考研,或執著於考公,或參加職業培訓、考職業資格證以從事特定職業,不得不暫緩就業。

  「最近幾年用人單位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考研也就越來越熱。九、十月份大家都在準備考研,去參加秋季招聘會的人都很少。」李鳳春說,「慢就業」的人數有所增加,背後的原因很複雜,多數「慢就業」者並非存心逃避就業。

  況且,在當下的就業環境中,對於絕大多數高校特別是重點高校的畢業生來說,找工作並非難事,難的是找到一份好工作—這不僅是李鳳春在就業指導工作時了解到的情況,也是絕大多數受訪求職者對《南風窗》記者敘述的現狀。

  對此,延安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輔導員王霄說,作為輔導員肯定希望能有高就業率,但有的學生堅持二戰考研,或是暫時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不想籤約,也應該尊重他們的決定。「而且,從我們學校的學生意願來看,『慢就業者』仍然只是少數,並不是普遍現象。」

 

  縮招與裁員

  「現在這個實習結束以後應該就可以入職了,但是公司沒和我籤三方協議。」即將畢業的龔平目前正在成都的一家外資藥企實習,在統計部門做程式設計師。她喜歡這份工作,為了這份工作她拒絕了其餘的三個offer, 但她沒有合同,沒有任何保障。

  本碩都是念公共衛生的,但龔平想進網際網路公司,想當程式設計師。雖然自學過不少專業技術知識,但是和科班出身的求職者還是有差距。 一輪秋招下來,沒能如願以償,只能回到「老本行」裡找工作了。

  後來陸陸續續拿到的offer都不能讓她滿意,直到遇見現在的這個。「是走了曲線,當了程式設計師,但其實也『救不了國』,因為是面向藥企培養的程式設計師,跳槽也去不了網際網路公司。」

  相比之下,她還算是幸運的。更多的應屆生對手裡有的offer都不滿意,喜歡的工作與籤下的工作相差甚遠。所以有的人畢業後不到一年便跳槽,而有的人乾脆做個「慢就業者」。

  現象產生的背後,是崗位需求與人才需求不匹配。簡單來說,由於經濟發展依然保持在中高速水平,同時創新速度加快,新興行業崛起迅速,市場對人才的整體需求量仍舊很大。但是,在發展速度放緩的經濟條件下,工作環境好、發展前景好、薪水好的工作,卻比以往難以爭取了。

  大學生一站式求職平臺梧桐果提供給《南風窗》記者的房地產行業招聘數據顯示,就招聘企業量來看,2019年春招較2018年秋招企業數量下降43.7%;但從人才需求量來看,2019年春招較2018年秋招上漲78.5%。此番數據對比表示,當前行業內對相關人才仍有巨大需求,但行業分割即將完成,小微型企業或將舉步維艱。

  因此,今年想進房地產行業的應屆生,會感受到求職的艱難。據公開資料顯示,中海地產2019「海之子招募計劃」全球共招350人,較去年的418人減少了68人。碧桂園的「超級碧業生」項目,去年招聘2000人,今年只有600人。

  某知名地產的人事專員徐英向《南風窗》記者透露,此番地產行業的動蕩,並未牽涉所有地產企業,她所在的公司因發展穩定,校招數量與去年保持一致,同樣發展穩定、招聘穩定的地產公司也是有的。

  「縮招歸縮招,但像泰禾那般裁掉應屆生可不是行業行為。」徐英進一步表示,絕大多數的大企業是很看重口碑和人才儲備的,不到萬不得已,定不會草率對待校招,裁員也不會落在剛入職的畢業生頭上。

  這一點,和網際網路公司的人才戰略有些不謀而合。

  自2019屆秋招到2019年春招,從媒體信息來看,不少網際網路公司的兇猛裁員,引得人們直呼寒冬降至。在過去的數月裡,大熱的網際網路行業確有「降溫」,但對相關專業的應屆生就業的影響並不大。

  也就是說,在研究畢業生就業問題時,應注意將「校招」與「社招」分開,將「裁冗員」與「聘精英」分開。事實證明,網際網路技術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依然擁有著絕對的就業優勢。想進BAT依然很難,但是很少有網際網路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一個offer都拿不到。

  康健目前就職於一家頭部網際網路公司,根據他在行業內部的觀察,網際網路公司一邊裁員一邊抬高招聘標準,其實是為了提升員工的整體質量。「做網際網路的普遍缺少情懷,公司跟著效益走,員工跟著工資走。」康健表示,在網際網路行業,工齡三年的老員工工資低於應屆生的現象很普遍。

 

  以能力配位

  看實力不看學歷,這在當下的職場競爭中非常普遍。「像阿里會軟要求員工在30歲前比剛入職時升一個職級,否則便會認為其不適合再繼續留任。」康健說,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公司開始強調人效,因此,末位淘汰機制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嚴。這也是為什麼,儘管網際網路行業依舊緊缺人才,但非科班出身的龔平依然難易涉足。

  說到能力與崗位相匹配,其實在每一個求職領域都是同理。

  4月份,UniCareer發布了《2019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該報告顯示,近年從海外歸國的人才在就業方面遇到了一定的阻力。最直觀的數據為,近三成海歸2018年實際年薪不足10萬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近七成的留學生歸國後遇到了文化理念、落戶就學、政策限制等難題;三成的留學生認為第一份工作完全未達到預期。可以說,同國內高校的畢業生比,歸國留學生的就業優勢已不比往昔。

  從企業端的反饋來看,一方面,國內高校的教學質量和畢業生綜合素質正在趕超西方國家,歸國留學生在綜合素質和知識結構方面已不具備明顯優勢。另一方面,相比歸國留學生,國內學生有更多的國內企業實習經歷,更容易融入國內企業的就業環境,對企業的工作要求接受度也更高。

  「雖然我們在招聘時一定會關注到學歷,但在筆試面試等環節,完全依個人實力而定,過往的經歷幾乎不會成為加分項。」徐英說,隨著企業招聘考察的全面化和多樣化,憑一紙簡歷找工作的時代已經過去,展現出與崗位相匹配的能力是關鍵。而在這一方面,國內畢業生通常會實現優勢超越。

  然而,無論在此起彼伏的競爭中哪方的優勢更大,很多歸國留學生和國內畢業生都有一個通病—對自己的評價過高。這不是把就業的難度歸結為個人的自我評價過高,而是說,大學生就業期待和實際崗位需求之間出現了落差,這是就業形勢發生重要變化的體現。

  UniCareer的報告顯示,有27%的受訪企業認為歸國留學生的自我評價過高。而李鳳春在了解學生的求職狀態時也發現,根據人才和崗位的「需求側」來看,就業難很多時候是個假象,難的是畢業生很難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去找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

  在接受採訪時,康健坦誠地說,包括自己在內的IT男,大多都會給自己一個虛高的定位,「勉強能去今日頭條的,心裡都覺自己是能去騰訊的。」而這種虛高的自我定位會使他們在求職時屢屢碰壁,又總是覺得對自己拿到的offer不夠滿意,仿佛就業真的很難。

  5月13日,在全國就業創業工作暨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其中特別強調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應把減稅降費、援企穩崗等各項措施扎紮實實落實到位,促進新興產業發展,拓展就業新空間。

  政策在穩就業,但就畢業生個人來說,提升能力、提高與崗位的匹配度是個人應對就業問題的關鍵。

版權聲明

本刊及官網(南風窗在線)刊登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誌、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南風窗雜誌社書面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形式使用,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垂詢電話020-61036188轉8088,文小姐。

相關焦點

  • 東營六戶鎮大學生村官自導自演微電影《南風!南風!》上線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10月23日,記者從東營區六戶鎮政府了解到,由東營區六戶鎮全體大學生村官自導自演的微電影《南風!南風!》正式上線,並引起不少大學生村官的共鳴。  據了解,這部名為《南風!南風!》的微電影講述了村官小韓看到當今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缺失,號召全體村官排練舞臺劇宣傳愛國主義精神,進而成立「南風共產主義青年社」的真實故事。  《南風!南風!》
  • 南風窗網
    但從新昌到上海要花費四個小時,到杭州也要近兩個小時,不少人才不願離開大城市到新昌縣城工作,萬豐面臨著人才招聘難的問題。星景資本是復星集團唯一的 PPP 投資平臺,也是杭紹臺項目的具體實施方,星景聯合創始人、總裁方建宏告訴《南風窗》記者,復星集團將「深度參與」杭紹臺高鐵項目,結合沿途地區的具體情況,在建設高鐵的同時發展產業。
  • 環球網校:大學生就業難?觀念和選擇或許已成為「瀑布式」差距的...
    導語:「騰訊員工平均月薪7.6萬」,「北京畢業生從事養老服務最高獎6萬」……這樣的可觀薪酬和優厚待遇似乎與就業難於上青天的整體趨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大學生就業難在哪兒?到底是供過於求的無奈,還是供不匹配求的缺失?這值得人才供需側兩端深思。
  • 大學生衝刺最難就業季:英語等專業連登失業榜
    大學生衝刺最難就業季:英語等專業連登失業榜 步入5月,2012—-2013年度高校畢業生求職周期已逐漸走向尾聲,但今年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受多方因素的影響,對部分應屆生而言,如何順利度過這「最難就業季」仍然是個難題。
  • 阿拉伯諸王室:將保守進行到底? - 南風窗網
    阿拉伯諸王室:將保守進行到底? 絕對君主制國家沙特、阿曼的統治者面臨代際更替,這一方面可能造成政局動蕩,但另一方面,年輕一代統治者可能對外界更為開放。這些因素決定變革勢在必行。
  • 考研小常識:考研到底難不難?
    考研到底難不難?這個還真不好回答,有句話這樣說:「會的不難,難的不會。」對於基礎好的人應該不是很難,對於基礎差的學生可能有難麼點難度。但基礎並不是衡量難於不難的唯一標準,我們還需要從個努力情況,目標院校以及報考人數和報錄比也考慮。
  • 派對動物 - 南風窗網
    版權聲明 本刊及官網(南風窗在線)刊登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誌、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
  • 大學生就業遭遇最難一年,破解需從五個角度發力,鼓勵創業行不通
    年年都能聽到最難就業季,不過2020年要明顯更難,但是與之後數年相比,也許還不是最難。2020年高校畢業生達到874萬,再次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加上各類回國的留學生近60萬,兩項合計就高達934萬人。就業難,源自擴招。當年的大學畢業生可以視為精英,而今天卻因太多淪為普通,一些單位招聘更是直接設定985、211院校的門檻。就業難,就在於經濟增長沒有能力全面消化擴招後的大學生,沒有創造出相應的崗位和滿意的福利待遇。
  • 就業率高達90%以上,卻每年都是最難就業季!誰在作假?
    在就業形勢嚴峻、招聘需求下降情況下,一些高校的就業率仍然高達90%以上,引來不少質疑。今年的應屆畢業生因為疫情的影響被稱為是「最難的畢業生」,今年也被稱為「最難就業季」。最難就業季,這個詞很常見,每年大學生的畢業季都被稱為最難就業季,但是從各高校公布出來的數據顯示,就業率也依然居高不下。就業率是年年統計,年年引來爭議。
  • 「後疫情」就業季:衝擊 「就業難」與「求賢若渴」
    「我可能觀望的時間太長了,一直也把握不準到底應該籤哪份工作,猶豫著就到了現在。事實上現在這份工作我也不是很滿意,但是家人朋友都勸我趕緊定下來……」「先就業再擇業吧。」林子說。而當874萬2020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還沒有畫上句號時,909萬2021屆求職大軍也挺進了戰場。
  • 2021年大學生就業形勢,附就業綠牌專業
    受到疫情影響,很多應屆畢業生都覺得工作比較難找,那麼2021年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嗎?本期小編就為大家帶來2021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基本預測,供各位同學參考一下。
  • 就業難不難?物價怎麼走?——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解讀...
    就業難不難?物價怎麼走?——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解讀10月經濟熱點問題陳煒偉、戴小河、劉文昕國家統計局16日發布10月份經濟運行主要數據。圍繞就業、消費、物價等當前經濟運行的熱點問題,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進行深入解讀。經濟怎麼樣?
  • 中國歷史上的「西域」 - 南風窗網
    作者:張國剛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來源:南風窗
  • 《岡仁波齊》:藏地不需要被「神秘」籠罩 - 南風窗網
    公映7天,票房累積破2000萬元,出品人路偉說,「比商業電影的兩個億還難,還有成就感」。  《岡仁波齊》上映前,張揚與其他主創到廣州與觀眾見面。那個時候對未來不可知,有人問他,「在現在的社會裡,這樣一部電影能讓人們靜下心來看嗎?」張揚說他不知道。
  • 「後疫情」就業季:有人覺得就業難,但不少地方仍求賢若渴
    「我可能觀望的時間太長了,一直也把握不準到底應該籤哪份工作,猶豫著就到了現在。事實上現在這份工作我也不是很滿意,但是家人朋友都勸我趕緊定下來……」「先就業再擇業吧。」林子說。而當874萬2020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還沒有畫上句號時,909萬2021屆求職大軍也挺進了戰場。
  • 2017年6月英語四級作文練習:大學生畢業就業難
    1.大學生畢業就業難;   2.就業難的原因;   3.你覺得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special policies to encourage college graduates to be self-employed and set up their own businesses.I trust that most college graduates are competitive and have a bright future.(184 words) 如何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
  • 淮北市今年3926名大學生實現就業
    他說正是由於淮北市對高校畢業的就業幫扶、指導,才讓像他這樣的大學生們儘快實現了就業。今年1-11月,淮北市人才服務中心共舉辦各類招聘會66場,其中大型現場人才招聘會13場,參加單位819家,提供就業崗位2.1萬餘個,登記入庫畢業生信息3000條,共有3926名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  梁金龍是安徽中醫藥大學的應屆畢業生。
  • 大學生畢業在哪就業?一線大城市還是年輕人最嚮往的,北京是首選
    文/凌說 現在我們國家鼓勵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由此各大高校為響應我們國家的這一號召,採取了擴招的行為,不難發現,由於各大高校這麼多年的連續擴招,大學生數量每年也在逐漸的增加,因此,大學在畢業季出現了就業難的現狀。
  • 微信,讓我們無路可逃 - 南風窗網
    若果真是如此,那麼到底是微信讓我們無路可逃,還是我們為自己鑄就了一道無法翻越的心牆? 版權聲明 本刊及官網(南風窗在線)刊登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誌、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
  •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租售比」 - 南風窗網
    業內人士告訴《南風窗》記者,2020年的店鋪租金預計看漲10%~15%。   租金的上漲讓店主叫苦不迭。但一方面,有關廈門的租售比新聞卻引起了眾人關注。   時值年末,《南風窗》記者對北京地區租房市場走訪發現,臨近年底,各大中介租房源充足,但是租金報價仍然處於高位,沒有出現較為明顯的回落。12月並非「旺季」,買方市場現象較明顯,中介和房東會在起租日期和中介費上稍有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