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5日,廈航MF885航班從杭州蕭山機場滿載起航,廈航成了兩岸包機截彎取直後從北線飛抵臺灣的第一家航空公司。廈航兩岸常態包機也正式啟動。
據老臺商們回憶,兩岸自1987年開放人員往來,但一直未實現直接通航通郵,臺胞「登陸」必須繞道香港,相當折騰。直到2005年,兩岸首次實現雙向對飛。2006年廈門成為當年春節包機的直航點之一,又迎來了與高雄間五十七年來的破冰之旅。
2008年11月4日,海協會和臺灣海基會籤署《海峽兩岸空運協議》,12月15日臺灣海峽北線空中雙向直達航路正式開通啟用,標誌著直接、雙向、全面空中通航變成現實。
作為兩岸空中航線主要承運商,十年來,廈航直航點實現從大陸的廈門、杭州等6個點到臺灣的桃園、高雄、松山3航點的航線網絡覆蓋,航班量也從每周8班增長至40班。近五年來,兩岸往來旅客人數增至52.6萬人次,貨郵運輸量增至3532.8噸。
這十年間,兩岸青年因兩岸通航得到了更多交流。2011年至2016年期間,廈航選派6期90名乘務業務骨幹前往臺灣中華航空進行交流學習;2017年,廈航招聘首批60名臺籍空乘,今年又有一批新的臺籍空乘入職。(晨報記者雷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