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 記者 郭媛丹】11日晚,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結束對東南亞四國訪問返回北京。
魏鳳和在7日至11日之間對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四國進行了訪問。馬來西亞目前對外國人入境依舊採取嚴格管控措施,代表團抵達馬來西亞前就提交了核酸檢測報告,在抵達當地後再次做了檢測,檢測結果出來後才入住酒店。根據中國國防部公布的圖片顯示,魏鳳和訪菲期間不僅戴口罩,還配戴護目鏡。代表團在各地都採取封閉式管理,這表明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依舊是2020年高層外訪活動中必須要考慮的一個因素。專家認為,魏鳳和在疫情背景下專訪四國,四國在此背景下同樣熱情接待,凸顯中國與東南亞各國間的良好關係以及在彼此對外關係中的重要地位。恰如11日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在馬尼拉會見到訪的魏鳳和時所表示,「這是疫情以來首個訪菲的高級代表團,表明中方對菲中關係的高度重視。」
除了杜特爾特,汶萊蘇丹哈桑納爾、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都會見了魏鳳和,魏鳳和在與四國相關領導人會晤時就國際和地區形勢、兩國兩軍關係交換意見,各方也對與華開展防務安全領域合作表達積極意願。
在魏鳳和密集開展訪問之際,美國務卿蓬佩奧10日在同東協舉行在線會議時再次對中國在南海的行動表示擔憂,呼籲東南亞國家繼續在南海領土爭端問題上加大對中國壓力,並強調「不要只說出來,要有行動。」魏鳳和此訪也毫無例外地談及南海問題。魏鳳和對杜特爾特表示,「維護南海穩定是兩國共同責任,應堅持域內問題域內國家協商解決,加強夠溝通協調,妥善管控分歧,共同維護南海和平安寧。」菲律賓國防部11日發消息稱,兩國防務高官一致認為,菲中應繼續通過對話磋商管控分歧。據《馬來郵報》報導,馬來西亞防長雅各布10日稱,魏部長的訪問為討論南海領土爭端提供了機會。馬來西亞向魏部長表達的立場是,馬方必須了解爭議水域的任何事態發展,同時強調通過外交途徑解決衝突。
對於魏鳳和的出訪活動,香港《南華早報》引述馬來西亞前副防長劉鎮東的話指出,在美中緊張局勢加劇背景下,東南亞對中國崛起的影響最大,中國必須把東南亞國家作為首要外交政策重點,因為東南亞不僅與中國毗鄰,而且該地區國家正謹慎地在美國和中國之間保持平衡。報導稱,隨著南海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中方似乎正尋求平衡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
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這種說法是西方式的解讀,中國的軍事外交並不針對第三方或其他國家,對於平衡某國的勢力也不感興趣。中國希望和周邊國家保持和平友好的關係,確保區域穩定,形成一個安全繁榮的區域,而不是讓該區域衝突不斷。另一方面,美國在東南亞地區有其影響力,在南海地區有巨大的破壞力,美國已經明確將中國界定為戰略競爭對手。所以中國在東南亞或南海區域的任何行為都會被美國認為是針對美國的。
目前,美國在東南亞地區更頻繁地進行拉幫結夥、挑起爭端,李海東表示,在此背景下中國與該地區國家加強溝通合作具有特殊意義。「疫情期間的線上交流無法深入,在疫情得到控制後的面對面交流本身就體現出雙方建立高度互信的誠意,同時也有利於和訪問國領導人進行更深入和富有成效地交流。」
李海東認為,中國國防與外交有緊密的協調,魏鳳和的出訪不僅是要與東南亞周邊國家加深防務領域互信,同時也致力於在外交上加強緊密聯繫,在安全上構建相互協調的關係。南海周邊國家有自身國家利益的考慮,他們希望保持南海區域穩定和平。這和中國對南海區域的主張和利益是一致的。
責編:蔣莉蓉
環球網版權作品,未經書面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