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傳統茶室的基本構造~

2021-03-02 信和醬在日本

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四字,成為融宗教、哲學、倫理、美學為一體的文化藝術活動。

     十六世紀末,千利休繼承歷代茶道精神,創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提出的「和敬清寂」,用字簡潔而內涵豐富。「清寂」是指冷峻、恬淡、閒寂的審美觀;「和敬」表示對來賓的尊重。整個茶會期間,從主客對話到杯箸放置都有嚴格規定,甚至點茶者伸哪只手、先邁哪只腳、每一步要踩在榻榻米的哪個格子裡也有定式。

     正是定式不同,使現代日本茶道分成了二十來個流派,也形成了日本茶室獨具一格的茶室設計風格。

         茶室將日本建築中的精髓——清雅天趣,發揮到了極致。由於禪宗倡導寂滅無為的生活哲理,茶室自然也以素淡蕭索為樣風,追求自然天成。



日本傳統茶室構造圖



【入口設計】


茶室中非跪行不能進入的小入口也許是世界上建築史上最罕見的設計之一了,這樣的設計是希望以身體力行的方式來體驗無我的謙卑。



【天棚】


茶室的天棚,多用樹葉和竹片製作,使其高低錯落。頂棚較高的下面由客人落座,頂棚較低的下面是主人的位置,以表式主人的謙遜與對客人的尊重。



【窗戶】


為表現美感,茶室窗戶的構造極具特色,一般分為「牆底窗」和「連子窗」兩種。窗戶材料多用細竹,有時會貼上我們熟悉的日式窗紙,透光、擋風,保暖。



茶室窗戶大小和形狀拒絕重複,需要高低錯落,有尺寸變化。



【基本格局】


日本茶室分凹間﹑客座﹑點前座﹑地爐等基本格局。以「地爐」為中心,左邊是水屋,放茶具和清潔用具。



茶室的外觀和內部的構造都力求表現「不對稱」美,這種審美觀是具有禪宗色彩的道教理想所結出的果實。



【茶具】


日本茶具包括:鐵壺,水勺、茶碗,茶入(盛放茶粉的小罐),水指(洗手的水具)茶勺等。



茶碗是最具代表性的點茶用具,多陶製,日本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三大茶陶被稱之為:「一樂、二萩、三唐津」。



【花道】


茶室內一定有插花。樣式簡單,契合「清淨」二字。




【露地和中門】


茶室建築本身畢竟只是濁世中的一方淨土,但這方淨土怎能立於濁世之中又超然其外呢。這裡不能不提到茶室外的露地和中門。


茶道之茶稱為「侘茶」,「侘」有「幽寂」、「閒寂」的含義。邀來幾個朋友,坐在幽寂的茶室裡,邊品茶邊閒談,不問世事,無牽無掛,無憂無慮,修身養性,心靈淨化,別有一番美的意境。千利休的「茶禪一味」、「茶即禪」觀點,可以視為茶道的真諦所在。


以上就是信和醬 SHIN WA 為您帶來的關於日本茶道的相關分享,希望對您有一定的幫助。如有其他需要,歡迎諮詢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寺廟設計】日本傳統茶室
    正是定式不同,使現代日本茶道分成了二十來個流派,也形成了日本茶室獨具一格的茶室設計風格。茶室將日本建築中的精髓——清雅天趣,發揮到了極致。由於禪宗倡導寂滅無為的生活哲理,茶室自然也以素淡蕭索為樣風,追求自然天成。
  • 靈感源於一個傳統日本茶室
    項目位於下奧地利地區,設計靈感源於一個傳統日本茶室。項目被設計成一個具有現代建築風格的多功能茶室。它既可作為品茗和享受寧靜的場所,還可為接受回歸療法的客戶提供留宿的空間。從附有診療室的私人住宅中所分離,茶室坐落在庭院中的一片蒼翠之間。
  • 日本茶室之道
    『集陶社』私人微信號:artjiyi日本茶室之道:禪的外觀體現  14世紀後,日本喝茶的風氣由上到下蔓延,茶會成為風雅之士主要的活動,與此同時,茶室建築開始在日本流行,同樣是經過了村田珠光、武野紹鷗的改進,到千利休時代定型,現在尚有千利休的茶室傳下來,表千家的不審庵就是典型代表
  • 禪宗與日本茶室建築管窺
    中國的飲茶方式及相應的茶舍、茶室及茶館建築自古就呈現著多極化發展的趨勢。日本在引進中國茶文化後,不僅鮮寓道於茶,滾發成了日本特有的「茶道」,並因此衍生出了富有特色的日本茶室建築。是何種因素使中國茶文化的幼牙能在日本落地開花,並有了這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成果呢?
  • 【幽寂之美】禪宗與日本茶室建築管窺
    中國的飲茶方式及相應的茶舍、茶室及茶館建築自古就呈現著多極化發展的趨勢。日本在引進中國茶文化後,不僅鮮寓道於茶,滾發成了日本特有的「茶道」,並因此衍生出了富有特色的日本茶室建築。日本茶室包括許多特有的構造如壁龕,須跪行而入的小入口及「牆底窗」,不對稱的結構體系等 ,這些獨特的設計手法也都有各自深刻的禪意。岡倉天心曾在《茶之書》一書中說:「茶室的簡樸單純是模仿禪院的結果。」
  • 開傳統茶樓、茶室與自助茶室最大的區別有哪些?
    如今越來越流行新模式的茶室,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介紹下傳統茶室和自助茶室都有哪些區別?自助茶室從表面意義上理解就是自助模式的茶室,相較於傳統有人模式的茶室,自助茶室無需人員值守,全程從預訂房間、開門、開燈、續費,購買茶葉,食品等都是均自己完成。
  • 日本人把茶室做到了極致,到底有哪些驚人的細節?
    中國的書齋在日本被稱作「書院」。茶室的視覺特徵及室內外的環境氛圍基本上以「侘寂美學」為原則,也就是說,對「侘寂」(特別是「侘」)的追求是茶室出現的重要原因。如果拋開「侘寂」,單純沿著書院(書齋)茶的方向發展的話,茶室以獨立的建築空間(而不是住宅建築的一部分)的形式出現是難以想像的,茶室室內所獨具的、簡約到極致的空間氛圍(書院中有很多陳設)也是難以形成的。茶由高僧介紹到日本,其中日本禪宗開祖榮西的作用最為顯著。這一事實本身就預示了在日本,茶與佛教,特別是禪宗的密切關聯。
  • 感受日本的茶間文化——淺草茶室主題酒店訪談
    在淺草出現了用茶室風格來裝修的酒店以有名的雷門淺草寺為首,淺草是日本首屈一指的觀光地。作為充滿江戶時代的民風街道,在外國遊客中也很受歡迎。7月20日,在淺草能夠體驗「空間」和「心」的日本居室文化新型酒店——「茶室ryokan asakasa」開業了。
  • 什麼是茶室?
    中日茶室的差異提及茶室就不得不說一下中日茶室之間的差異有人用一句話簡單概括二者區別:日本:哪裡有茶室哪裡才有茶喝中國:哪裡有茶喝哪裡就是茶室▲ 圖片來源中科綠華綠色建築日本人對於茶是尊敬的,甚至是膜拜的因為茶,給了人們極大的精神寄託日本茶室的功能是為了喝茶也只是為了喝茶茶室為了茶道所建的建築
  • 無人自助智能共享茶室改變傳統茶室、茶館模式!
    說到「共享」二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前幾年風靡網際網路的共享單車讓共享經濟模式越多越大,短短幾年,共享經濟市場已經涵蓋:單車、汽車、充電寶、辦公室、住房、空間等,在各種新興的商業模式如雨後春筍般崛起背後推出了「無人自助智能共享茶室」這一商業模式
  • 傳統茶館與共享茶室的區別!原來這家6茶大有來頭
    近些年來,我國茶行業的市場持續增長,不少創業人都紛紛把目光投在了茶室、茶館等行業。根據《中國茶葉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2016年—2020年)》,到2020年底,我國茶葉農業產值達到2000-2200億元的規模。這樣近兩千億的市場,讓不少創業人側目。相比傳統茶室,近幾年一種智能無人茶室更加的受創業市場歡迎,那就是共享茶室。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共享茶室與傳統茶室。
  • 日本:哪裡有茶室哪裡才有茶喝;中國:哪裡有茶喝哪裡就是茶室
    中國茶室和日本茶室的區別,更多的是所代表的對茶的態度的區別。日本最重要的茶道大家,唯有千利休醬。這四個字可以很說明問題:和敬清寂。日本茶室,是純粹的用於茶道的場所。每一塊榻榻米的尺寸、擺放,茶桌的位置,室內的裝飾,都有著極其嚴格的規定。所以茶道的傳承是完全遵從師父的教導,一模一樣的延續下來。進入茶室每一步的步幅、節奏、速度,要一模一樣。而武士階級的茶,更是兩人對坐的劍拔弩張的鬥爭。
  • 控礦的基本構造條件
    控礦的基本構造條件控制寧蕪地區鐵礦成礦的區域性構造是長江中下遊,控制中生代火山巖帶分布的北東向的古老地塊邊緣的長期活動的深部斷裂帶。寧蕪火山巖盆地內控制礦床成帶分布的是成礦前的北北東(南北),北西(北西西)向的斷裂帶,沿這些斷裂帶的巖漿火山—侵入活動及其伴隨的礦化,構成了構造巖漿成礦帶。在成礦帶內控制礦田、礦床分布的構造因素主要是上述二組斷裂的交叉處及主斷裂兩側的次級斷裂,以及某些穹窿構造。寧蕪地區鐵礦成礦帶受成礦前的斷裂構造帶及受其制約的斷裂—噴髮帶所控制,在空間上這三者是重合的。
  • 茶室,日本 / Moriyuki Ochiai Architects
    來自 Moriyuki Ochiai Architects 對gooood的分享一系列微型茶室散布在日本岡山一處開放的自然環境中
  • 日本人會玩,在透明茶室喝茶能上天?
    在日本京都有一個極富詩意的透明茶室——光庵玻璃茶室(KOU-AN茶室),據說在裡面喝茶不僅能俯瞰一覽無遺的京都市景色,還能為自己喝出
  • 初探日本茶室
    日本所有偉大的茶人都是禪的修行者,都試圖把禪宗的精神導入現實生活。因此,茶室像茶道所有的設施一樣,反映著許多禪宗的教義。正式的茶室有四個半榻榻米,約合十平方英尺,這個尺寸是根據《維摩詰經》的一節經文確定下來的。
  • 利休的茶室——管窺日本茶道
    雖說如此,但茶人之言行舉止與僧侶實在極為相似,差別似乎只在於茶人不需剃髮、吃素,仍能享受生命中小小的幸福。換言之,茶人就是多了那一點不舍,還是有一些所執。而僧侶們是連不舍都要舍。茶人們把喝茶與禪宗一起倒進調酒器,漂亮地混合。利休的茶室——待庵在茶庭中,我們已經看到茶人的努力與偽裝,接著就進入茶室看看。
  • 這間幾乎純玻璃制的日式茶室 即將開始環遊世界
    很多人也許認為,日本茶館大多應是以木、石為材料,有著古樸雅致的質感,而這個通體透明、光芒閃爍的玻璃茶室,顯然多少顛覆了人們的認知。它是日本知名設計師吉岡德仁的作品,這位曾經在三宅一生就職的設計師,以極具創新感而且富於藝術表現力的建築與室內設計而聞名。
  • 中國人喝茶叫解渴,日本人喝茶叫茶道,我們之間就差一個好的茶室
    中國人愛喝茶,也喜歡去茶室喝茶,然而茶道卻在日本,茶道與茶室的完美融合,營造出日本獨有的空間文化。了解日本茶室,感受一下日本設計師對空間理解,如何用一間小小的茶室詮釋文化精神。其主要組成部分如下:榻榻米,根據地板的尺寸以及傳統規格要求鋪設成不同形狀;地爐,冬天用來燒茶釜(夏天不使用地爐,改用風爐);壁龕,南邊的床柱是構成壁龕框架的一部分;捲軸畫,懸掛在壁龕的牆上,也可以選擇一朵花或藝術品替代;低矮的拉門,客人從此處彎腰屈膝進入茶室;獨立入口,供屋主進入準備區域;一扇或多扇窗戶,面向日本紙質屏風。
  • 雲旅遊:日本京都茶室體驗
    【1】在日本,禪的思想通過茶浸潤到世俗生活裡。茶室得存在,就是很好的說明。真正的茶室,分為幾個部分:首先,被邀請的賓客,要在一處玄關處等候,玄關名曰【待合】。而主人,則會在【水屋】,也就是茶具的準備室裡清洗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