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礦的基本構造條件
控制寧蕪地區鐵礦成礦的區域性構造是長江中下遊,控制中生代火山巖帶分布的北東向的古老地塊邊緣的長期活動的深部斷裂帶。寧蕪火山巖盆地內控制礦床成帶分布的是成礦前的北北東(南北),北西(北西西)向的斷裂帶,沿這些斷裂帶的巖漿火山—侵入活動及其伴隨的礦化,構成了構造巖漿成礦帶。在成礦帶內控制礦田、礦床分布的構造因素主要是上述二組斷裂的交叉處及主斷裂兩側的次級斷裂,以及某些穹窿構造。
寧蕪地區鐵礦成礦帶受成礦前的斷裂構造帶及受其制約的斷裂—噴髮帶所控制,在空間上這三者是重合的。因此相應於五個斷裂—噴髮帶,本區可分出五個構造巖漿成礦帶。在各個帶內,由於在空間上、時間上控礦構造發育的不均一性,在礦化強度上也顯示出地段的差異性。五個成礦帶之間,成礦作用的強度及礦化特徵等亦不可能是同樣的。
1、濱江北北東向構造巖漿成礦帶
位於斷陷盆地的西部,大致呈15—25°方向延伸,長達80公裡,受南京—梅山、慈湖—蕪湖等一組北北東向及北東向斷裂組成的斷裂帶所控制。該帶內有安山質火山巖分布,有零星的輝長閃長玢巖、英安玢巖、石英閃長巖的小侵入體。在北段與北西方向成礦帶交叉處有梅山、太山、臥兒崗等礦床分布,在中、南段有谷裡的大古山、採石附近鐵礦化及蕪湖附近的齊落山鐵礦,構成北北東向構造巖漿成礦帶。沿斷裂帶還有成礦後的礆性巖及中、基性巖的噴發及侵入作用,特別沿南京—梅山斷裂帶有較強烈的成礦後姑山旋迴火山噴發活動,使此成礦帶複雜化。
2、板橋一鳳凰山北西向構造巖漿成礦帶
位於斷陷盆地北部,呈310°方向延伸,西北起於板橋—西善橋,東南止於鳳凰山,延長達20公裡,寬約5公裡左右,受板橋—鳳凰山斷裂帶控制,是寧蕪地區主要的成礦帶之一。礦帶內出露前火山巖系的黃馬青組砂頁巖、象山群砂巖以及各個火山旋迴的火山巖,與成礦有關的大王山旋迴輝石安山巖及輝長閃長玢巖—長閃長巖有廣泛的分布。成礦帶內次一級斷裂構造發育,且有多次活動,造成東部相對隆起、西部相對下陷的構造格局。在此成礦帶內產出玢巖鐵礦的各式礦床,如梅山、太山、臥兒崗、牛首山、吉山、鳳凰山、龍旗山、靜龍山等礦床。
3、其林山一黃梅山北北東向構造巖漿成礦帶
位於斷陷盆地中部其林山、吉山、陰山、凹山、馬山、和尚橋、黃梅山一帶,呈北東30°方向延伸。該帶在馬山附近被馬鞍山—小花津北西向斷裂錯開,北段受其林山—尖山斷裂控制,長約40公裡;南段受和尚橋一黃梅山斷裂控制,長約11公裡。沿成礦帶有大王山旋迴的輝石安山巖廣泛分布。從其林山至黃梅山輝長閃長玢巖沿北北東方向斷續成帶出露,從已知礦區的鑽探資料看,不少地段它們在深部是相連的。礦帶中段馬鞍山地區範圍內,在輝石安山巖及輝長閃長玢巖之後有石英二長巖及花崗巖體的廣泛侵入,並在西、南方向接近並出露地表。沿輝長閃長玢巖巖帶產出玢巖鐵礦的各式礦床,如其林山、吉山、陰山、陶村、南山、凹山、馬山、和尚橋、黃梅山等鐵礦床,構成寧蕪地區重要的成礦帶。
4、鍾姑山地區構造巖漿成礦區
位於寧蕪斷陷盆地南段,北起姑溪河,南至查家灣,長11公裡。礦區內前火山巖系地層廣泛出露,組成以青龍群石灰巖為核,黃馬青組砂頁巖、象山群砂君為翼的北北東向鍾姑復背斜。沿褶皺軸部發育縱向(北北東向)鐘山—姑山斷裂帶、龍山—九山斷裂帶和橫向(北西西向)觀音山—鍾九—青山街斷裂帶及年陡門—姑山斷裂帶。沿斷裂帶有含礦的大王山旋迴富鈉質玄武安山質巖漿侵入,通常構成具南北方向延展的似層狀侵入體,並有噴發活動,是鍾姑山地區的主要控礦構造。沿二組斷裂帶產出鳳凰山式及姑山式鐵礦,主要礦床有姑山、鍾九、前鐘山、和睦山、白象山等,它們多是產在二組斷裂的交叉部位及小背斜軸部的輝長閃長巖體與黃馬青組、青龍群地層的接觸帶及巖體中石灰巖、鈣質頁巖捕虜體中,還有產在沉積巖地層之間不整合面上的。鍾姑山地區成礦區亦是寧蕪地區重要的、並且是最有找礦遠景的成礦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