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在廈門頒獎,由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出品的3D全景聲京劇電影《貞觀盛事》斬獲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戲曲片獎」。
回首歷史,從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開始,中國電影的每一個發展節點都離不開戲曲的參與。戲曲得以廣泛地記錄、傳播,也離不開電影這一先進藝術形式的助推。
在中國電影重鎮的上海,戲曲電影的因緣也早已紮下深根。新中國的第一部彩色戲曲藝術片《梁山伯與祝英臺》,就是由上影攝製完成的越劇電影。1962年,由岑範執導,徐玉蘭、王文娟主演,上影出品的越劇電影《紅樓夢》,成為了中國戲曲史、中國電影史上的裡程碑。此外,黃梅戲電影《天仙配》、京劇電影《白蛇傳》《李慧娘》等上影出品的戲曲電影都在中國電影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
新世紀以來,上影出品的《廉吏于成龍》《霸王別姬》《蕭何月下追韓信》《勘玉釧》等戲曲電影榮獲眾多獎項並走向世界,為中國戲曲電影在世界「留得下、傳得開」貢獻一份力量。其中的《霸王別姬》《蕭何月下追韓信》《勘玉釧》、本次榮獲金雞獎的《貞觀盛事》,以及正在進行後期製作的首部8K戲曲電影《捉放曹》,都是國家重點文化工程——「京劇電影工程」的一部分。
上影集團對於戲曲電影的投入持續多年,主要圍繞著「京劇電影工程」和「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開展。自2012年起,上影開始籌備拍攝「京劇電影工程」,承擔《霸王別姬》《蕭何月下追韓信》《勘玉釧》《貞觀盛事》《捉放曹》五部戲曲電影的拍攝任務;從2017年4月開始,上影成立「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上海基地)」,錄製「像音像工程」,截至目前已錄製了54部。此外,上影的上海電影博物館還與上海戲曲藝術中心共同建立戲曲電影放映基地。
戲曲藝術與電影藝術分屬於兩種不同的美學體系,而創新,是京劇的底色,亦是電影人的一貫追求。電影《貞觀盛事》採用3D拍攝,用360度的電影鏡頭補充舞臺觀賞的盲點,讓觀眾看到更多的表演細節;同時,影片在拍攝中引進全套的聲音製作系統,將讓《貞觀盛事》這部電影全景聲聲音效果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當然,從舞臺版到電影版,《貞觀盛事》也經歷了不小的挑戰,舞臺上的看點,成了電影改編的難點。比如舞臺版《貞觀盛事》有兩個半小時多,電影版要壓縮在120分鐘左右,如何縮短時長,又不影響劇情?主創團隊充分吸收了專家們的意見,將人物與情節明晰化,突出了重點。如將人物集中到魏徵和李世民因長孫無忌的奢靡、強霸而產生的衝突上,捨棄馬球、騎馬以及無關宏旨的歌舞場面等,使得整個故事的戲劇衝突更強烈,劇情層層反轉、處處伏筆。
影片主演、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評價:「電影裡的中國戲曲京劇元素,不但沒有削弱,而且還有加強,充分展現了咱們戲曲舞臺上的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美妙古典的東方戲曲藝術,和現代先進的3D全景聲影視技術密切結合,應該說是一條可行的康莊大道。」
責任編輯:曹玲娟
作者:曹玲娟
【來源:閃電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