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暑期,往年這個時候正是大中學生社會實踐、夏令營最熱鬧的時候。雖受新冠疫情影響,但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起的護航計劃「愛家鄉·知中國·看世界」暨留學報國公益實踐活動在北京、上海、深圳、無錫、廈門、青島六城聯動,陪伴全國的中小學生學生度過了一個特別的夏天。
北京:訪史家胡同 窺北京城史
「一條胡同,半個中國」,北京的史家胡同曾是大清帝國選錄赴美留學生的考場,堪稱北京胡同活化石。不長的胡同裡,有無數故事,也有無數名人,幾乎每走兩步就有一段傳奇故事,老北京的魂兒在這條名人輩出的胡同生生不滅。
史家胡同研學活動
8月底,在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的組織下,護航計劃「愛北京·知中國·看世界」陪同學生一起走進史家胡同,參觀研學,聆聽專家講座,與優秀學長互動交流,回顧名人們的風華絕代,了解北京的歷史與現狀。通過活動他們深受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堅定,紛紛表示要在留學期間當好文化使者,完成向世界介紹中國的使命。
「你不知道的北京」專題座談
學長互動交流環節
參加活動的羅思楊同學今年剛入學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她說:「我從幼兒園開始就讀於國際學校,接收到的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教育比較欠缺。護航計劃的活動非常有意義,這次公益活動豐富了我們對家鄉北京的認知,加深了對自身本土文化思考和探究,堅定了我們的文化自信,讓我們留學生更加為身為中國人而自豪,從而能夠更加自信地向世界介紹中國。」
無錫:探榮氏故裡 感受家國情懷
7月,護航計劃「愛家鄉·知中國·看世界」實踐公益活動在無錫梅園正式啟動。50名學生及其家長在專家和導師的指引下重走中國民族工商業發展之路,了解百年前無錫企業家榮氏以實業報國,以良好的家風傳承,以濟世達人的責任感助學辦學的生動故事,近距離觸摸那段民族歷史和民族精神。
活動結束後,錫東中學的虞申周的家長寫了一段長長的感悟給老師:「從梅園到榮氏古裡,深刻感悟榮老先生作為民族工業巨頭對家鄉對國家的巨大貢獻和對世界的影響力!由於他熱愛家鄉,在1912年時就設想和提出了無錫未來規劃發展和建設藍圖,無不體現榮老先生卓越的眼界和家國情懷的力度!榮老先生在發展工業的同時,不忘家鄉的教育問題,榮氏家族興旺五代『致和、達人』的家風精神和現代家庭教育理念,無不鞭策我們做家長的眼界和胸懷,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自我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探索和思考『立人、立才、立業』的新的家庭教育理念。」
上海:00後志願者講好中國故事
穿著「漁陽裡」志願者馬甲、戴著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志願者證,00後陳奕軒和7位小夥伴出現在8月22日舉行的「漁陽裡:跨越百年的初心傳承」主題活動中,他們分別站在紀念館序廳、二樓展廳、多媒體互動展廳等區域,承擔了志願講解服務。這也是護航計劃在這個暑假為青少年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
戴上志願者證,讓上海市曹陽第二中學的彭雪杉、龔佳妮、楊採鈺有了責任感。經歷了漁陽裡志願者工作後感覺辛苦又充實,也體悟到各個崗位的不易。「很幸運能參加這麼有意義的志願實踐,志願總會帶來溫暖。」參與活動的志願者學生說。
上海青少年國際交流中心表示,此次實踐活動以「愛上海,知中國,看世界」為主題,以「學四史」為主要內容,既有聲有色,又入腦入心,青少年可從紅色場館學習與實踐中,增強愛國主義教育,清晰地了解歷史事實、講好中國故事。
深圳:獻禮創城40年
深圳作為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實驗區,於深入探索基礎教育對外開放新模式,加強學生國際人文交流能力培養等方面在做積極探索。八月,因疫情歸國的留學生們帶著「出走經年、歸來真少年」的人文情懷,以「愛家鄉」之名發出集結令,為40歲的家鄉獻上一份獨具魅力的生日禮——「向世界介紹深圳」。
在中外文學名師「雙語講唐詩」的沙龍上,已經走出國門求學的青少年,深刻地了解、熟悉本民族文化傳統,尋獲「我之為我」的祖國文化為每個中國人鋪就的人文底色,才能在留學期間的多文化交流和衝突間彰顯獨特的自我價值。以唐詩宋詞這一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開啟第一課,可謂匠心獨運。
之後兩周的研學實踐活動更是精彩紛呈,第一期以「誰說深圳沒文化」為主題,帶領學員行走鹽田、大鵬,通過參觀六千年前的考古發現、大鵬自然公園的化石、大鵬古城,刷新留學海外的「深圳人」對腳下這片「小漁村的認知。第二條研學線路「你好深圳!」則聚焦福田與南山,從遙想「明華輪」的速度到體會平安塔的高度,從重溫「時間就是金錢 效率就是生命」的改革開放誓言到行走城市的文化地標,在留學生心中建立起深圳蓬勃發展、欣欣向榮的魅力形象。這兩程行走只是開始,之後陸續會帶領學員探訪這座城市的文化」拓荒牛「、建設者,請他們切身講述與城市共生長的故事,以及參觀全球領先的科技高新企業等項目。
「這樣的活動太好了!在深圳四十歲生日來臨之際,在我們自己熟悉的家鄉行走,重新發現不一樣的美,對生長在這裡的孩子有完全不一樣的意義,當他們有朝一日走出國門求學深造,他們會心中充滿因為熟悉與熱愛而生的驕傲與自豪!這是我們能給孩子們最好的『護航』!」專程參加活動的致公黨深圳市委會副主委、南山區政協副主席葉春在活動結束後如是說。
青島:「世界會客廳」 見證「百年青島」
在青島,青年學子一行來到了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分別參觀了融發集團承建的海軍主題公園、中國海軍軍史博物館、老營房國防教育基地,感受了新中國海軍走向強大的發展歷程,領略了海上先鋒精神、南沙精神、海空雄鷹精神,重溫了革命時期的艱苦歲月,通過參觀增強了同學們的愛國愛家情懷,增強文化自信,大家紛紛表示要立志勤學、報效國家,承擔新時代歷史使命。
啟動儀式上,青島市政協副主席、中華職教社主任方漪致歡迎詞:希望同學們多走走,多聽聽,多看看,通過學習實踐,知青島,愛青島,更愛我們的國家,進一步堅定留學報國遠大志向,傳承愛國報國的光榮傳統,努力把個人理想與祖國發展結合起來,把自身成長與家鄉建設結合起來,在追求民族復興的宏偉事業中找準人生坐標、實現理想抱負,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愛國之行。
廈門:體悟嘉庚文化精神內涵
愛心之城有嘉庚。陳嘉庚先生作為一位愛國華僑領袖,曾被毛澤東主席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8月,學子們來到陳嘉庚先生的故居、陳嘉庚紀念館、歸來堂、歸來園、嘉庚公園和鰲園等紀念勝地,體驗嘉庚文化的精神內涵;參觀廈門奧林匹克博物館,更近距離地接觸奧林匹克,體會「更快、更高、更強」使人超越自我、奮發向上的健康人生哲學及重在參與、公正、和平的奧林匹克精神理念;通過體驗茶學禮學課堂,了解、認識、體驗閩南茶鄉的茶禮文化以及中華禮儀,無論走到哪裡,都做一個有文化、有素養、懂禮儀,成為鮮活的中華文化符號。
「感恩舉辦方所有老師們的付出,這種活動要經常舉辦,讓孩子們懂得幸福來之不易,愛我中國!」活動後,學生家長激動地說。
「愛家鄉·知中國·看世界」是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起的「護航計劃」公益項目之中「文化護航」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弘揚文化自信,切實為留學生成才保駕護航,通過多元化的方式,正確引導新時代少年學子樹立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成為兼具中華情懷和國際視野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