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廣州出臺2020年一號文

2020-12-06 廣州日報

26日,廣州市政府發布《廣州市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若干規定(修訂)》。 該文件是廣州市政府2020年一號文。

穗府規〔2020〕1號

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州市加快

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若干規定(修訂)的通知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廣州市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若干規定(修訂)》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發展改革委反映。

廣州市人民政府

2020年2月22日

廣州市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若干規定(修訂)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廣州市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實施意見》,提升我市產業政策協同水平和綜合競爭力,集中資源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端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打造全國新藥創新策源地、全球新藥臨床試驗集聚地、全球生物醫藥產業新高地,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在本市行政轄區內依法登記註冊,從事生物醫藥相關領域研發、生產、流通、服務等生產經營活動,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行業組織(或聯合體),以及市政府決定的其他支持對象。

第二章 提升創新研發能力

第三條 對自主研發及在本市轉化的生物製品、1-6類中藥、1-2類化學藥品(創新藥物的分類及界定規則,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藥品註冊分類標準適時調整)分階段給予資金扶持,支持臨床前研究階段的項目列入市科技計劃;新啟動臨床I、II、III期研究的新藥項目,經評審,按核定費用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500萬元和1000萬元經費獎勵,委託廣州地區藥物/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開展臨床試驗的,獎勵額度再增加50%,最高不超過450萬元、750萬元和1500萬元(開展臨床II、III期,廣州地區臨床試驗機構需為組長單位)。對本市企業取得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首次註冊證書的,每個產品首次註冊證書,經評審,按核定費用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500萬元的獎勵。(牽頭單位:市科技局,配合單位:市市場監管局、衛生健康委、財政局)

第四條 支持藥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機構(GLP)、藥物/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GCP)、臨床試驗服務平臺、有特殊專業要求的臨床研究醫院、生物醫藥產業中試及生產平臺等重要公共服務平臺項目建設,補助額度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30%,單個項目不超過1000萬元。(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市科技局、市場監管局、衛生健康委、財政局)

第五條 對通過國家GLP認證的本市生物醫藥企業和機構給予一次性獎勵,首次獲得藥物GLP認證批件的認證項目達到3大項以上、6大項以上、9大項以上的,分別給予100萬元、200萬元、400萬元獎勵;對首次獲得國際實驗動物評估和認可委員會(AAALAC)認證的本市生物醫藥企業和機構給予一次性200萬元獎勵。(牽頭單位:市科技局,配合單位:市市場監管局、衛生健康委、財政局)

第六條 對本地GLP、合同研究機構(CRO)、生物醫藥產業中試平臺等研發服務機構,為與本研發服務機構無投資關係的本市生物醫藥企業提供服務的,按年度合同金額及發票依據的5%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引進與本研發服務機構無投資關係的市外生物醫藥企業落戶廣州,並為其提供服務的,按年度合同金額及發票依據的5%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GCP機構每年完成的新藥臨床試驗項目達到10項以上、20項以上、30項以上的,分別予以100萬元、200萬元、300萬元獎勵。建成I期臨床研究病房並投入使用的,一次性給予200萬元獎勵。(牽頭單位:市科技局,配合單位:市市場監管局、衛生健康委、財政局)

第三章 完善臨床研究服務體系

第七條 支持三級醫療機構設立研究型病房,臨床研究病房不納入醫療機構床位數管理,不納入病床效益、周轉率、使用率等考核,對臨床研究床位予以補貼。支持建設前期由政府牽頭,逐步過渡為獨立第三方機構運營的創新藥物臨床試驗服務中心。(牽頭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第八條 將臨床研究專職架構、人員、工作業績,以及倫理委員會審查能力、效率等納入醫療機構等級評審及醫療機構績效考核範圍;對積極開展和承接臨床研究的醫護人員在崗位設置、職務晉升等方面給予一定傾斜;在公立醫院內部績效分配時加大向臨床研究一線工作人員傾斜;將臨床研究工作情況納入職稱評定工作業績評價的主要內容。(牽頭單位:市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第九條 將研究者發起的臨床試驗視為科研項目納入科研績效考評;承擔本市生物醫藥企業發起的臨床試驗(含創新藥物、第三類醫療器械)的主要研究者可推薦一名研究者,被推薦人可視同承擔1項市級科技項目,符合條件的臨床研究(含藥物、醫療器械、體外診斷試劑和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可以進行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建立對臨床試驗機構及研究團隊的獎勵機制,科技成果轉化獎勵、臨床試驗項目中用於人員的經費等收入、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團隊等所需人員經費,不計入單位績效工資總量。(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第十條 醫療機構專職臨床研究人員經所在單位同意,可到企業和其他科研機構、高校、社會組織等兼職並取得合法報酬,可離崗從事臨床科技成果轉化等創新創業活動,兼職或離崗創業收入不受本單位績效工資總量限制。(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衛生健康委)

第四章 推進創新成果產業化

第十一條 支持企業開展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對本市按國家規定通過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基本藥物目錄內的口服固體製劑品種以及率先在全國前三名通過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其他化學藥製劑品種,每品種給予200萬元的資金支持。(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場監管局、發展改革委)

第十二條 對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歐洲藥品管理局(EMEA)、世界衛生組織(WHO)等機構認證的技改項目,廣州市促進工業和信息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資金給予不超過項目投資額30%,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資金支持。(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配合單位:市市場監管局、科技局、財政局)

第十三條 對獲得新藥證書或藥品註冊證書的新藥(含創新藥、改良藥、生物類似藥)以及獲得註冊或備案的中藥經典名方、中藥配方顆粒、創新醫療器械和優先審批醫療器械,在本市實現產業化的項目,按項目總投資的10%給予後補助支持,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市財政局、科技局、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局)

第十四條 生物醫藥領域的諾貝爾獎、拉斯克醫學獎獲得者、中國兩院院士等專家帶項目、技術和團隊來穗進行產業化的項目,按照項目總投資的10%給予支持,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1億元。(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市科技局、財政局)

第十五條 支持本市醫藥企業從境外引進先進技術到本市產業化或由本市企業主導產業化,給予技術交易金額的10%資助,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牽頭單位:市商務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廣州海關、黃埔海關)

第五章 強化產業支撐保障

第十六條 支持中藥飲片增補納入廣東省醫保藥品目錄,支持獨家中藥品種、民族藥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探索個人帳戶資金購買商業健康保險或利用個人帳戶資金建立地方特色健康保險,將部分醫保目錄範圍外的創新藥品納入保障範圍。新增醫療服務項目審核立項後由醫療機構自主制定試行價格,特需項目實行市場調節價。支持廣州市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轉歸納入廣東省基本醫療服務項目目錄。積極支持創新藥品通過廣州醫療機構藥品集團採購,服務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牽頭單位:市醫保局)

第十七條 鼓勵和支持生物醫藥企業在本市建設生產廠房和辦公用房,意向用地納入市、區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強化用地用海用林保障,並加快完善周邊水、電、氣、路及環保、信息等配套基礎設施。對本市生物醫藥產業項目實行工業用地先租賃後出讓、彈性年期出讓制度。先租後讓的租賃權年限不超過10年,與後續出讓年期之和不超過50年,彈性年期出讓的出讓年限不超過20年。對特別重大項目,以市場評估地價為基礎,充分考慮項目特點綜合擬定出讓起始價格。(牽頭單位:各區政府,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第十八條 對於常年需要進行科研、臨床研究或生產用品(試劑、儀器設備、生物樣品、抗體原研對照藥等)進出口的生物醫藥相關單位,由市科技部門定期通報海關部門。海關部門積極支持企業開展信用培育工作,對成為海關認證企業的給予相應海關優惠便利。(牽頭單位:廣州海關、黃埔海關、市科技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局)

第十九條 對於掌握「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並在我市建設的重大公共技術平臺、高端產業化項目,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大生物醫藥平臺、中心、實驗室及產業項目,以及國家級生物醫藥改革試點、基地、平臺項目,經市政府同意,按照「一事一議」原則給予特殊優惠扶持。

第二十條 鼓勵支持龍頭企業組建設立生物醫藥產業投資基金,引導其他社會資本扶持新藥、創新醫療器械項目及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建設,被投項目在審評審批、藥品監督管理等方面納入市、區有關部門綠色通道、優先辦理。(牽頭單位:市國資委、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科技局、地方金融監管局)

第二十一條 組建藥物臨床試驗區域倫理委員會,建立統一的倫理審查平臺,推進倫理審查互認,提高倫理審查效率。強化高校、科研院所、醫院和企業全產業鏈對接機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每年分別安排不超過100萬元專項經費,支持藥物臨床試驗區域倫理委員會、廣州市生物醫藥產業聯盟,以及在穗的全國創新生物醫藥創業投資服務聯盟、廣東省藥學會藥物臨床試驗專委會、生物產業創新智庫等行業組織機構開展全產業鏈協作、培訓、交流、論壇、會展等活動。(牽頭單位:市衛生健康委、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第二十二條 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附件:廣州市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若干規定申報說明

【附件】

廣州市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若干規定

申報說明

根據《廣州市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若干規定(修訂)》(以下簡稱《若干規定》),為進一步規範管理,現說明如下:

一、《若干規定》和本指南所稱生物醫藥產業是指《廣州市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實施意見》中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高端健康服務等相關領域。

二、廣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專項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發展改革委)在市政府領導下,統籌協調《若干規定》中規定的各類資金項目的組織安排工作。各業務主管部門按職責分工會同市財政局編制年度資金預算,分項組織項目申報、審核認定、管理監督。

三、申請《若干規定》支持的單位(以下簡稱承擔單位),應同時具備如下條件:在廣州市註冊經營並依法納稅,有實際經營場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和規範的財務核算制度,各項經營指標納入廣州市相關統計範圍。

四、《若干規定》提到的貨幣單位如未註明的均以人民幣計算,涉及「不超過」「以上」「最高」的數額均含本數。相關批件和證書等文件原則上以申報時間一年內獲批的為準,具體由各有關部門在發布申報指南時予以進一步明確。

五、各項規定政策由牽頭部門統一受理,涉及的各類獎勵、補助、補貼等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按照市有關規定執行。各部門原則上不再另行制定生物醫藥專項政策(現有政策除外)。同一項目、同一事項同時符合本規定多項政策或市其他扶持政策的,市財政扶持資金按照「就高不重複」原則處理;同時符合本市轄區其他扶持政策規定的,可申請同時享受市、區相關政策,另有規定的除外。

六、業務主管部門會同市財政部門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處理。檢查中發現扶持項目由於主客觀原因確實無法使用資金的,應由承擔單位按原渠道退回資金。

七、業務主管部門應建立資金績效管理制度,按規定開展績效自評。財政部門應履行績效管理職責。績效評價結果應作為業務主管部門下一步安排資金的重要依據,並對績效評價發現的問題進行處理。

八、社會公眾和有關部門有權對財政資金使用的全過程進行監督,各業務主管部門和監察、財政、審計部門必須認真處理相關投訴。承擔單位應當接受財政、審計部門對財政資金使用、管理情況的績效評價、監督檢查。

九、承擔單位應根據各業務主管部門發布的申報指南要求提交材料,並承諾10年內註冊及辦公地址不遷離本市、不改變在本市的納稅義務、不減少註冊資本、不變更統計關係,經審核通過後獲得支持;同時應對提交所有材料的真實性作出書面承諾,在申報、實施項目過程中有弄虛作假、騙取財政資金造成損失的,或不按規定專款專用,發現有截留、挪用情況的,業務主管部門將取消或收回資金,並向廣州市相關部門通報情況。各業務主管部門應對申報材料進行盡責審核把關,將申報單位的上述失信行為信息同步推送至廣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納入企業信用檔案,加強企業信用管理。

十、對弄虛作假、截留、挪用等違反國家法律法規或者有關財經紀律的行為,將按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2005〕第427號)進行處理,並按照規定退回已撥付的資金。行政事業單位、企業等人員涉嫌違法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秘書處 2020年2月24日印發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申卉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葉碧君

相關焦點

  • 蘇州工業園區:探路從「零」培育生物醫藥產業
    園區自身自然資源相對有限,為了不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掉隊」,園區加快跨區域、跨國別協同聯動,優化全鏈條創新生態,為企業高速發展裝上「助推器」。   近年,園區先後出臺《園區管委會關於蘇州工業園區進一步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園區關於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的科創扶持辦法》等;2019年,
  • 傾力打造「一號產業」 攜手做強生物醫藥地標
    許昆林會見醫療健康領域企業家一行蘇報訊(記者 趙焱)昨天,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許昆林會見了中歐校友醫療健康產業協會醫藥專委會會長、上藥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永忠等醫療健康領域的企業家一行。在會見中,許昆林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各位企業家的到來表示歡迎。
  • 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研究
    2019年河南省提出聚焦生物醫藥等現代生物和生命健康產業四大領域,作為十大重點培育的新興產業之一,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生物醫藥中高端研發生產基地。一、產業規模2017年,河南省發布《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培育發展新興產業集群的實施意見》(豫政辦〔2017〕41號),提出重點培育發展生物醫藥等10個新興製造業產業集群,突出發展化學創新藥、現代中藥、生物技術藥和高端醫療器械,到2020年,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成為國內重要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 「十年磨一劍」,蘇州成功打造生物醫藥產業新地標
    【製藥網 行業動態】 「一種新藥從剛開始發現先導化合物到上市,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業內表示,生物醫藥產業是先導產業,是朝陽產業,更是一項「磨人」的產業以及長周期產業。那麼面對這樣一項既是朝陽產業又是「磨人」的生物醫藥產業,蘇州是如何發展的?   據了解,生物醫藥是蘇州傾力打造的「一號產業」。
  • 蘇州勇攀「一號產業」創新高峰 全力構建生物醫藥創新生態和產業生態
    這裡是生物醫藥產業競爭力位列全國第一的蘇州工業園區。——這組數字代表什麼?代表著過去十幾年來,蘇州工業園區加速匯聚全球創新資源、全力打造生物醫藥產業標杆的驕人成績。當前,蘇州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一號產業」,舉全市之力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地標。蘇州工業園區是蘇州轉型創新的主戰場,更是生物醫藥產業地標的核心區。
  • 廣西推動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 - 2018年政務動態(歸檔) - 廣西...
    根據近日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廣西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廣西將以南寧、桂林、梧州、玉林等城市為重點,加快打造配套設施完善、特色功能突出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建立完善公共科研、生產、質量檢測、銷售及品種報批等服務平臺,推進產業集聚發展,為南寧市生物醫藥產業朝著特色化、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指明了方向。
  • 助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質量發展——2020華僑華人創業發展洽談會...
    2020年11月19日下午,由中央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小組指導,湖北省人民政府、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華僑華人創業發展洽談會大健康生物醫藥專場在武漢東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屆華創會"大健康"生物醫藥專場著眼當前疫後重振,在"萬僑同心,重振共贏"這一主題下,聚焦"推動生物醫藥形態升級、助力創新轉化惠及人民"話題,邀請到了全球生物醫藥創新中心、海外華人華僑生物醫藥創新協會、行業專家、世界500強跨國公司等相關負責人代表參加,共同探討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合作、先進技術引進落地、當前熱點醫學技術話題。
  • 省市場監管局調研組在汴調研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11月30日下午,省市場監管局調研組深入開封企業生產一線,就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進行調研。調研組指出,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河南省黨政代表團赴上海、江蘇、浙江學習考察有關精神和省長尹弘在省市場監管局調研時的講話精神,在牢牢守住藥品安全底線基礎上,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打造生物經濟新優勢,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市長高建軍、副市長錢忠寶等參加調研。
  • 2020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蘇州開幕 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榜單發布
    原標題:2020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蘇州開幕 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榜單發布    11月3日,2020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在蘇州開幕,現場發布《2020中國生物醫藥
  • 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發展規劃:5年建成千億級園區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上海市生態環境局、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關於印發《關於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特色化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國家對上海加快建設生物醫藥產業高地的要求,提升產業空間承載能力,引導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特色化發展,
  • 產業互聯 價值共生 -- 科銳國際在蘇州發起生物醫藥產業人才發展聯盟
    產業互聯 價值共生 -- 科銳國際在蘇州發起生物醫藥產業人才發展聯盟 2020年12月07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
  • 專家學者探討坪山生物產業發展,2020深圳生物產業發展與創新高峰...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育鑾12月5日,由坪山區科技創新局指導,南方科技大學理學院、專家聯誼會化學化工專業委員會、南方科技大學坪山生物醫藥研究院主辦的「2020深圳生物產業發展與創新高峰論壇」在坪山迎賓館舉行,坪山區領導陳主
  • 2020深圳國際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展覽會 暨深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
    2020年1月,深圳發布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1+3」重磅政策文件,大力發展高端醫療器械、創新藥物等研發製造,致力於把生物醫藥產業打造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明確指出打造以坪山區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主園區為核心的「一核多中心」新格局。特別是全球新冠疫情大爆發以來,加快生物醫藥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
  • 聚焦國際生物城③|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巴南區這樣行動
    巴南區正在打造生物醫藥產學研產業鏈和生態鏈,到去年底,已累計引進生物醫藥項目70餘個,初步形成生物製藥、化學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各領域集群發展格局。哪麼,巴南區如何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又從哪些方面加速發展重慶國際生物城呢?
  • 上海生物醫藥發展按下「快進鍵」!東方美谷生物醫藥產業特色園區...
    上海生物醫藥發展按下「快進鍵」!東方美谷生物醫藥產業特色園區正式授牌!為支持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國務院專門發布了「上海方案」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上海按下快進鍵。4月28日召開的上海市生物醫藥產業特色園區推進大會上,張江創新藥產業基地、臨港新片區生命藍灣、東方美谷、灣區生物醫藥港和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等五大生物醫藥產業特色園區正式授牌。
  • 山東省濟南生物醫藥產業發力2000億級規模
    8月29日上午,濟南市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協會換屆暨產業鏈協作配套大會舉行。本次大會共推出56個產業鏈協作配套項目,價值10多億元。會上,齊魯製藥集團分別與山東博科生物產業公司、濟南玫德鑄造公司,山東華凌電纜公司分別就實驗室儀器協議、管道閥門協議、電纜協議現場籤約。
  • 上海舉行近年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上海市編制發布了《上海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09-201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出臺了《關於促進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規定》,成立了市生物醫藥產業推進工作小組,形成了「統一規劃、分工合作、市區聯動、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經過市區兩級政府和相關委辦局的共同努力,已全面完成了「行動計劃」設立的發展目標和任務。
  • ...印發廣西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桂政辦發〔2018...
    (三)發展目標。到2020年,以中藥民族藥為主導的生物醫藥產業整體實力明顯提升,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產業的特色化、規模化、集群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成為我國西南地區重要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基地。1.產業發展目標。
  • 合肥高新區榮登2020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百強榜!
    近日,工信部賽迪顧問和新浪醫藥聯合發布《2020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百強榜》。該榜單從3個層次、6大維度、13項指標對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的綜合競爭力進行評估。其中,內驅動力主要通過集聚效果、要素支撐、科創能力三個維度進行評估;外驅動力是園區發展的外來刺激因子,主要涉及區位交通、周邊環境兩個維度;擴容潛力主要評估園區內的企業飽和度,是園區未來空間擴展能力的直接體現。通過對387家國家級產業園區,其中包括168家國家級高新區和219家國家級經開區的2020年生物醫藥產業實力進行綜合評估,最終形成百強名單。其中,合肥高新區在此次評估中位列第十七位。
  • 生物醫藥產業密集落戶高新區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文/圖 生物醫藥產業作為關係到居民健康的一個重要產業,不僅前途一片光明,也成為發展的一片新藍海。▲活動現場據了解,高新區在生物醫藥領域,以項目建設為載體,推動原始技術創新和再創新產品研發及產業化,搭建創新孵化平臺,積極引進國內外醫藥龍頭企業,在新藥研發、醫療器械等領域不斷創新,加快將生物醫藥產業培育成為新的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