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化中心 天津人的文化客廳

2020-12-12 灰太狼逛江湖

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天津大劇院的具體位置在哪裡,今天我就帶您走一圈,了解一下。

天津文化中心可以說是天津市諸多代表城市新面貌的地標工程中最年輕的一個。雖然這裡的原址就是天津繁華的銀河廣場,但天津文化中心在2012年5月才正式面對世人開放。文化是個城市的精神核心所在,天津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古老底蘊的城市,尤其需要一個平臺來展現它日益豐富的文化內涵,天津文化中心正是應了城市和人民共同發展的需求而生。它位於天津市河西區,佔地90萬平方米,全部設施 包括了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大劇院、青少年活動中心、購物中心、生態島等,功能齊備,這是迄今為止全天津,甚至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公共文化設施建築群,被天津人親切地稱為「城市會客廳」。

天津文化中心

天津人永遠不會忘記自己依水起源的文化基礎,在這座大型文化地標內自然少不了「水」的呈現,與天津的源起完美結合。建築群的中心是片人工湖面,水波粼部,周圍綠樹蔥蔥,鮮花環繞,與緊鄰的銀河公園的綠化帶合為一體,並建有大型的藝術噴泉加以點綴,在靜謐的湖景中又 加人了跳躍的動態元素,共同構成了優雅秀美的水景主題,既增加了觀賞性,又契合了天津的漕運文化。四面建築的主人口均面向湖水,清新之氣撲面而來,臨窗亦可眺望水色,視線開闊,心曠神怡,營造出一個寬敞舒適、環境優美的開放式共享空間。整個文化中心以湖水為構架,自東向西打造出一個優美的弧形景觀軸線。

天津文化中心

湖水東方矗立著宏偉壯觀的天津大劇院,在這裡沒有座建築的高度能夠超越它,突出了它在文化中心的主體地位。其屋頂呈展開的半月形,如同水中徐徐開啟的貝殼,散發著蓬勃的生機。歌舞、戲劇、音樂會在這裡交相上演,為人們奉獻了一個絢麗多彩的城市大舞臺。與之相對的弧線底端是湖水西側的廣場和公園地帶,可供遊人漫步遊玩,充滿生活情趣。東西兩岸遙相呼應,互為因借,寓意城市人文風情與自然景觀的和諧共存。 湖的正南方並列林立著天津博物館、美術館和圖書館以歷史、知識、藝術為主題,文化氣息濃厚,貫通中外,博覽百家,建築風格也是以端莊、典雅為主。其中博物館內的「世界之窗」主題大氣磅礴,如一條時光隧道將天津的歷史連成一線,被稱為「看天津的歷史之窗」和「展望天津美好前景的未來之窗」。

天津文化中心

正北方有新建成的銀河購物中心,樓宇新潮時尚,活潑動感,洋溢著濃鬱的現代化風情。它的北部還有一座陽光樂園。這些場館涵蓋了各個年齡層次在學習、娛樂、休閒各方面的精神追求,如-座意味雋永的文化長廊,凝聚芬芳雅趣,任人暢遊。在外觀風貌上也是組合巧妙,彼此襯託,共同打造出天津融匯古今的大氣風骨。 這座城市文化會客廳自創建至今,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喜愛。在為生活奔波忙碌之餘,在這樣一個悠然高雅的去處,臨水聽風,書墨留香,聞弦歌而知雅意,豈不美哉快哉,教人如何不欣然忘我,沉醉流連?

天津文化中心

希望小編的介紹對您有幫助

相關焦點

  • 有多少天津人沒來過文化中心
    如果說外地人沒來過天津文化中心我信,天津人沒來過文化中心甚至沒聽說過文化中心實在是不應該。天津文化中心過去是天津青少年活動中心,在早就是五六十年代的尖山公園了。尖山公園後期青少年活動中心。天津青少年活動中心每個天津人都應該知道,因為天津人差不多為此都捐了款,當時捐了兩千多萬,所以說天津青少年活動中心是天津人自己的。
  • 北方媽祖文化中心——天津天后宮
    原載趙建永:《中國北方媽祖文化中心——天津天后宮》,《中國道教》2018年第6期。
  • 十一逛南開,天津的歷史與文化全在這裡
    天津,地處中國北方是一座擁有獨特歷史的城市在這裡,你不僅能看到源自歐洲的建築更能品味到這座城市獨特的民俗文化十一來南開,感受天津別樣的民俗文化吧!值得一代又一代天津人樂此不疲的在這裡逛街?天津民俗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聞鼓論津】「哏兒都」文化旅遊的獨特優勢——天津方言
    等民間俏皮話,風格淳樸幽默,是有別於其他地區的獨特語言文化特色,是天津民俗的傳承載體,形成天津文化旅遊的個性化特徵,往往成為最能吸引外地遊客的文化點。  2.天津方言塑造了哏兒都的城市品格和城市精神。如果對天津人的性格作出評價,「哏兒」「利索」肯定排在前幾位,究其原因,天津方言的功勞不可磨滅。
  • 文化中心 天津準備好了
    5月19日,不少天津市民早早舉家出門,這一天,天津博物館、天津美術館和天津圖書館文化中心館首日試對公眾開放。  「三館」以外,天津大劇院已於4月29日開始正式對外演出。至此,集公益文化場館、城市公園、市民休閒中心、青少年活動場所為一體的天津文化中心,終於揭開面紗,敞開懷抱,而這一天津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工程帶來的文化效應也開始發酵。
  • 天津文化中心的夜晚
    旅遊天津的夜晚,除了海河等常規景點外,一個很值得去的地方——天津文化中心。天津文化中心位於河西區,從天津站乘坐地鐵津濱輕軌9號線,到直沽站換5號線即可到達。天津市文化中心,有天津大劇院、天津自然博物館、天津圖書館、天津博物館、天津美術館,萬象城購物中心等等。天津文化中心,是天津市委、市政府適應天津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體現城市發展定位,完善城市文化功能,利用和整合現有文化資源,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而規劃建設的工程,是提升天津綜合實力和影響力的實際工程。
  • 「聞鼓論津」「哏兒都」文化旅遊的獨特優勢——天津方言
    等民間俏皮話,風格淳樸幽默,是有別於其他地區的獨特語言文化特色,是天津民俗的傳承載體,形成天津文化旅遊的個性化特徵,往往成為最能吸引外地遊客的文化點。 2.天津方言塑造了哏兒都的城市品格和城市精神。如果對天津人的性格作出評價,「哏兒」「利索」肯定排在前幾位,究其原因,天津方言的功勞不可磨滅。
  • 夜遊天津海河:10公裡遊程了解津門文化
    【點睛】夜遊海河從天津站碼頭開始至天津之眼的永樂橋,往返大約10公裡,在這短短的行程中,可以見到20多處歷史文化遺蹟,每一個文化遺蹟都是一段難忘的歷史。1983年引灤工程完工,天津人再也不用喝那種苦澀的水了,他們對這項工程的感恩之情是難以言表的。然而,即便海河水是那麼難喝,天津人依然奉它為母親河,因為這條河養活了天津人的祖祖輩輩,同時它也是天津這座城市的靈魂,作為中國的七大河流之一,它不但哺育了天津的父老鄉親,更讓天津成為一座國際化的城市。如果天津沒有海河簡直難以想像會是什麼樣子。
  • 洋氣比不過上海,文化底蘊搞不過北京,天津旅遊何去何從
    如果比洋氣,天津怎麼也比不過上海,比文化底蘊,旁邊就是北京,有山不秀,有海不清,旅遊資源寡淡,很難形成獨特優勢……對此觀點部分認同,我想這也是每個天津人必須思考的問題。在宏觀政策的掌控下,天津的化工,重工業,以及各種汙染嚴重的作坊被移除,雖然改善了環境,但也無疑挫傷了天津的經濟發展。
  • 這些天津的景點,天津人真不去!
    就連天津人自己也不去哦~「北京的南鑼鼓巷,天津的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有文化、有特產、有津門四絕但是,小吃越做越難吃拉人算命的越來越多天津的是一個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從明清到民國,中國近現代歷史的變遷都在天津這座文化之都上演著時光匆匆,經過歲月的洗禮天津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蹟
  • 全域旅遊 | 尋寶五大道,暢聊天津文化,假期特色活動等你來參與!
    不僅集合了五大道景區內的展館、餐飲、酒吧等二十餘家商家更有本地知名演員在線直播暢聊天津文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天津有一部本土都市喜劇《陽光的快樂生活》這是一部由天津人編寫、天津人拍攝、天津人演出、說天津話完完全全的「天津劇」如今,它已經成為了天津的文化標誌此次五大道線上活動
  • 天津文化中心的音樂噴泉表演
    許多城市與景區,都有音樂噴泉,天津文化中心音樂噴泉表演的周邊環境大不相同。天津文化中心,位於河西區,這裡有天津自然博物館、天津博物館、天津美術館、天津圖書館、天津科技館等等。天津文化中心的音樂噴泉,與別處不同,不但節假日有表演,就是平日也同樣表演,而且分為白天場與夜晚場。中央人工湖和生態島構成文化中心的核心景觀。圍坐在湖畔周邊觀看音樂噴泉表演,環境非常愜意寬鬆。面對的是天津大劇院,建築規模恢弘、壯觀。
  • 天津又得了全國第一!但是這個天津人不想要
    根據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發布的《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檢測數據報告》,在全國被統計的31個省(區、市)中,總體來看北方地區肥胖率高於南方。然而,天津以高達40.9%的超重率,碾壓全國!成為全國最胖的市(省)!天津人吃早點,是一定不容忽視的,只有飽飽地吃上一頓,才能開始一天的生活。為了一份有「儀式感」的早餐,大多數的老天津人,會特意起個大早,去家門口的大福來吃上一碗嘎巴菜;或是排隊買上一份倆雞蛋餜蓖兒的煎餅果子;再或是去買一份大餅雞蛋……總歸身在天津,沒有享受一頓像樣的早點,都不足以談論人生。所以再胖,早點也得吃!
  • 天津十二時辰-天津人的天津夜 Tianjin p...
    本文原標題:《天津十二時辰-天津人的天津夜 Tianjin people's Tianjin night》最近的爆款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不知大家看過沒有?開篇長達127秒的長鏡頭一下子便交代了長安盛世。
  • 天津最值得一去的老街,文化底蘊濃厚,作為5A景區卻門票免費
    天津是現代時尚,所以很多人會忘記它的歷史文物古蹟。天津有一條最值得一遊的老街,文化遺產濃厚,但作為國家5A級旅遊景點,免費向遊客開放,全年遊客絡繹不絕。天津著名的古代文化街,也叫津門故裡,這條古街位於南開區東北東門外,這裡文化遺產濃厚,藏著老天津人的記憶。天津古文化街是天津老字號店的聚集地,堅持「中國風味、天津風味」的經營特色,是當地人最喜歡去的地方。
  • 天津河西區文化中心
    河西區文化中心坐落於河西區湘陽大街2號,總建築面積13200平方米,共分為4層:一層是少兒館和圖書館,二層是圖書館閱覽區和三個劇場,三層、四樓是文化館,包括公共博物館、公共美術館和34個功能室。
  • 津味民俗文化 弘揚媽祖大愛精神 畫冊《天津天后宮過大年》面世
    天津在線訊:(李衛國攝影報導)為紀念媽祖誕辰1060周年,展示津味民俗文化,弘揚媽祖大愛精神,天津民俗博物館等單位精心製作的大型畫冊《天津天后宮過大年》面世。天津天后宮建於1326年(元泰定三年),天津人俗稱娘娘宮,是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群,也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每年媽祖誕辰日,以天后宮為中心舉行大型民間慶典活動,形成了獨特的津味文化。天津的天后娘娘誕辰日(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所舉行的慶典儀式在清朝康熙四年(1665年),命名為「皇會」。
  • 博物館是一個具有文化底蘊的地方,來天津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
    天津博物館位於天津市河西區越秀路與平天津博物館位於天津市河西區越秀路與平江道交口的文化中心,是展示中國古代藝術及天津城市發展歷史的大型藝術歷史類綜合性博物。天津博物館是由二十世紀天津文博、社教、美術、博覽四個系列的館、院匯集而成。天津博物館的館藏特色是中國歷代藝術品和近現代歷史文獻、地方史料並重,截止至2014年末,有古代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玉器、璽印、文房用具、甲骨、貨幣、郵票、敦煌遺書、竹木牙角器、地方民間工藝及近代歷史文獻等各類藏品近20萬件,圖書資料20萬冊。
  • 去天津吃狗不理?NO!這些才是天津人心目中的美食
    北方人中最講究吃的是天津人,最會吃的也是天津人,因此造就了很多天津的名小吃。很多外地來的遊客認為到天津應該嘗一嘗津門三絕,也就是狗不理包子、桂發祥麻花、耳朵眼炸糕。本人作為一個天津人,耳朵眼炸糕偶爾會吃;麻花極少吃,至於狗不理包子,我從來都沒有邁過狗不理的門檻,包子長什麼樣都沒見過。
  • 天津被評為全國「最愛笑」城市,天津人憑啥這麼樂活?
    近日,天津被評選為全國最愛笑的城市,蘇州、瀋陽、鄭州緊隨其後。在城市生活壓力巨大的今天,多少人不是每天早晨板著臉去上班,下班後又拖著疲憊的身軀擠進地鐵,似乎很久沒會心地笑過了。而人口千萬的天津還能笑得出來,跟天津人的樂活不無關係。沒錯,天津的地標是天津人,去天津旅遊,如果只是看風景打卡,沒跟當地人好好聊聊,基本上就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