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伊朗為了走出經濟困局,刺激消費,只好在自己的「法寶」石油上大做文章,把價格一降再降,只希望能擴大石油出口。但是為什麼伊朗把石油降到4.9元一桶了,除了中國以外,還是沒有國家敢買呢?
伊朗的日子不好過
對於美國來說,他們的美元經濟霸權是容不得挑釁的,伊朗就是他們中東戰略的絆腳石,曾經的歐巴馬政府對伊朗忽視,也給了伊朗喘息發展的機會,憑藉著龐大的石油資源,使得實力不斷增強。美國這才又重視起來,川普上臺後,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瘋狂打壓,讓所有的國家都不買伊朗的石油,摧毀他們的經濟,奪回自己美元的霸主地位。
伊朗石油價格一降再降,只有中國敢買
在川普的打壓下,伊朗的經濟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2018年,大量外資企業迫於美國的壓力撤出伊朗,只有中國企業迎難而上,可以說是他們的「救星」了。今年4月,伊朗對外石油出口數量降到了10年來的最低數,每天出口只有7萬桶。
為了緩解經濟危機,擴大石油出口,伊朗將目光放在了亞洲國家身上,將自家壓箱底的寶貝石油的價格一降再降到了歷史最低,低到了4.9元一桶,可是除了中國以外,其他國家也不敢要。就算是之前與伊朗合作的日本、韓國等,也是無動於衷。
為什麼其他國家不敢要?
要說之前和伊朗合作的那些石油買家,對伊朗這樣價格低廉的石油真的不心動嗎?當然心動,但是不敢行動啊!在美國的眼皮子底下買伊朗的東西,不就是明目張胆地跟美國叫板嗎?曾經因為買了伊朗的石油,一些國家就被美國「收拾」了,誰還敢「頂風作案」呢?
就拿印度來說吧,是很搖擺不定的,一方面受美國的霸權主義威脅,一方面是自己需要的石油資源。但是他們站隊美國之後,勢必不可能再買伊朗的石油了。像其他的國家,日本、韓國、土耳其等,也都分外老實,其實也是這樣的原因。想要,卻不敢,這就是對外政策受制於人的結果。
結語
我國現在與伊朗的石油合作非常多,雖然兩國關係並算不上兄弟吧,但是已經是伊朗最重要的客戶了,在美國面前,一直認為中伊兩國的共同利益更重要。我國還參與了伊朗的石油開採,未來的關係一定會更進一步,這得益於我國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