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加入阿里動物園將滿一年之際,考拉海購新的方向也明確下來。
8月21日,考拉海購舉辦戰略發布會宣布戰略升級,在現有跨境業務的基礎上,全面發力會員電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也是自2019年9月融入阿里巴巴經濟體後,考拉海購首次公布新戰略。
2019年9月6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以20億美元全資收購網易旗下跨境電商平臺考拉。收購後,考拉更名為「考拉海購」。在此次收購前,阿里從未在核心電商領域有過如此大規模的收購動作,因此自考拉進入阿里,其發展一直吸引著外界的目光。
可以看到,考拉如今走出了一條區別於淘寶、天貓等平臺的路徑,成為阿里經濟體內首家會員電商平臺,這無疑也讓人好奇,阿里對於考拉海購這一新定位有著哪些規劃?
值得一提的是,沉寂良久的京東旗下「1號店」不久前也宣布升級為「1號會員店」,稱為用戶提供全新「會員制」服務。而更早前,會員服務其實就已被視為電商平臺的標配。那麼,擁有新角色的考拉海購,未來又要如何在會員電商這一賽道中脫穎而出?
立志成為3億新中產的「全球買手」
「會員想要什麼,我們就去全球各地精選最優商品。」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兼考拉海購CEO劉鵬在發布會上表示,考拉海購的未來將深耕會員模式,成為中國3億中產的全球買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現場了解到,為了吸引更多會員,考拉發布了包括黑卡專享商品、黑卡價、每日平價、黑卡消費金、0元極速退等十大會員權益,圍繞全球精選、定製、極致性價比、專屬服務等方面升級。
記者注意到,考拉海購其實一直都有會員基因,如此前考拉黑卡的權益就達到17項。如今,因分享賺、直享拼團價等權益被砍掉,原有的會員權益現在還保留有10項。
對此,劉鵬對記者解釋稱,權益的縮減是因為考拉會員需要提升質量而不是數量,因此對會員使用頻次較多的權益進行了整合,未來考拉海購還將繼續圍繞會員人群的需求進行精準供給。
「我們並不希望提供一個數量多,但是會員體感參差不一的會員體系,我們希望提供的是會員權益集中,會員最有體感的10個權益。所以,升級是在於質量而不在於數量,這是非常重大的改變。」劉鵬說。
據劉鵬介紹,當前考拉海購的會員數量已達百萬級,規模同比增長了23%,採購規模擴大的國家有33個,採購量增長67%。在購買指標上,黑卡會員和非會員相比,前者的年客單價為後者的7.3倍,月訪問天數達2.4倍,年訂單數達4倍。
除了精選策略,升級後考拉還將為會員提供定製、源頭直供和專享商品,背後將有數百位全球專業買手、上千家國際品牌,遍布14國33個產業帶的100多家工廠為黑卡會員服務。
升級後,考拉黑卡279元一年的價格保持不變,但擁有每日平價以及更多的黑卡消費金、專享購物券、稅費券、運費券、生日券等權益。此外,考拉海購將每月21日定為考拉黑卡日,全年為會員準備了1200元黑卡消費金。
「不以會員費為支撐」
轉型會員電商,並非是阿里對考拉海購突然做出的定位轉變要求。據劉鵬介紹,在將考拉納入阿里生態後不久,阿里便明確了這一定位。而做出這一決定,主要是因為對消費趨勢的判斷。
「我們是今年春節前後做出的這個戰略升級的決定,主要是看到中國的80後、90後新中產對海外商品的喜好度越來越高,而且變得更加個性化。會員電商可以利用阿里巴巴在全球的供應鏈能力來解決品牌和消費者的連接,向會員提供好貨、好價、好服務。」劉鵬說。
在過去的一年,考拉海購和其他被阿里收購的業務一樣,快速融入阿里的基礎設施。其中包括考拉海購技術底層全部遷至阿里雲,全球物流、倉儲等業務則和菜鳥打通等。
值得注意的是,與其他業務又有所不同,考拉沒有併入天貓、淘寶體系,而是在前端保留了自己的獨立性。對此,劉鵬表示,從整個阿里的電商布局來看,不需要再有一個淘寶或者天貓,需要的是特色化的電商產品形態,比如考拉海購、淘寶直播、淘寶特價版等。
此次考拉海購所定位的,便是相對垂直的會員電商賽道。
事實上,經過20多年的發展,付費會員制在中國已越來越常見,會員模式的熱潮也席捲電商領域。阿里88VIP、唯品會超級VIP、每日優鮮優享會員等會員服務也幾乎成為各大平臺的標配。
「會員電商在全球化市場非常普及,在中國仍處於起步階段,對會員的認知較低,湧現出的消費新需求還沒有被滿足。」在劉鵬看來,雖然會員服務已經成為各大電商平臺的標配,但真正的「會員電商」,不論在阿里內部還是在阿里外部,都沒有一個可完全參考的範本。
據劉鵬介紹,目前考拉海購還是以「精選的商品+會員費」的收取作為盈利模式,其中會員費佔據著大頭。不過,他也表示,未來考拉海購在會員運營上一定還會有更多的變化。「在付費會員方面,考拉海購的模式與Costco有相似之處,但未來將更多通過會員的商業化運營、產品定製等增值服務來做業務支撐,不會走向會員費為支撐的模式。」
顯然,從電商會員轉向會員電商,變化的不只是給外界的印象。記者了解到,阿里體系內對考拉海購的考核標準也發生了轉變,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KPI是會員的滿足率。
「由於現在我們模式跟傳統的電商、流量電商不一樣,自然而然考核會發生非常多的變化,比如我們會看以會員為導向的各項指標,會通過會員續費率等數據去拆解會員產品供給、流量轉化等是否達到預期,而以前的模式下更多是考核交易規模。」劉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