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霞美鎮金山村新晉成為「全國文明村」

2020-12-16 閩南網

金山村有專門的老人食堂,村裡老人們一日三餐不用愁。

­  近日,南安霞美鎮金山村新晉成為「全國文明村」。獲評背後,金山村有著怎樣的創建秘訣和經驗?昨日,記者走進這個全國文明村,探尋其背後的「文明密碼」。

­  【鏡頭一】尊重群眾換來9年零上訪

­  「2010年被評為南安市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2011年被評為南安市文明村,2011年、2012年連續兩年獲評泉州市級文明村,2015年被評為第十二屆省級文明村……」昨日,在霞美金山村村委會辦公室,談起村裡所獲榮譽,村黨支部書記吳金榮如數家珍。

­  對於創建文明村的秘訣,吳金榮坦言,文明創建的成果來源於長期積累,不是一蹴而就的。他說,為爭創全國文明村,村兩委把創建活動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制定了《金山村創建全國文明村實施方案》(2015-2017)。

­  吳金榮表示,新農村文明和諧的程度,取決於村幹部的傾聽,以及村民的知情權、決策權有多少。

­  「幹部輪流值班接待群眾來訪,大小事我們都會主動傾聽,不僅有效暢通了村民的訴求渠道,還及時解決了村民的實際困難和矛盾。」吳金榮介紹,近年來,村裡積極推行村務公開,除了公布村裡的各項收支情況外,還增加重大政策、法規、規定和村裡的實事工程、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以及可能產生較大影響、涉及多數人切身利益的問題等內容。

­  「群眾事情無大小,只有放下『官架子』真誠相待,群眾才會主動配合和參與。」吳金榮告訴記者,自2009年當村支書以來,村裡沒發生過上訪現象。

­  「再比如今年『兩溪一灣』項目徵遷,涉及金山村20多畝地。徵遷中,我們進村入戶動員,讓群眾明白項目落地的眾多利好,為群眾勾畫未來美景家園藍圖,僅用5天就解決了徵遷問題。」談起「兩溪一灣」徵遷項目落實成效,吳金榮告訴記者,這些都源於良好的群眾基礎。

­  【鏡頭二】服務站讓老人老有所依

­  昨日17時許,位於金山村的養生館準時開飯了,聚在這裡吃飯的大多是村裡的空巢、孤寡老人。自從2012年4月金山村居家養老服務站成立後,這些老人就成了養生館的「常客」。

­  金山村老人協會會長吳金鬥介紹,金山村60歲以上的老人將近400人,90%以上的青年長期在外工作。隨著青壯年勞動力的外流,留守老人不斷增多,金山村漸漸成了典型的「空心村」。外出親人無法為留守老人提供日常的生活照料和關心陪伴,無經濟來源甚至行動不便的老人面臨「養老難」問題。

­  「在這樣的情況下,村裡建起了養生館,6年來每年都要花費30多萬元,其中大部分由愛心鄉賢捐資。有位愛心鄉賢堅持每年捐資15萬元。」吳金鬥向記者介紹,目前養生館有50多位「常客」,70周歲以上至80周歲的老人每月只需繳納85元,80周歲以上至90周歲50元,90周歲以上完全免費。

­  呂阿婆今年89歲了,由於兒女都不在身邊,平常煮飯並不方便。自村裡開辦免費食堂後,近6年時間,她幾乎三餐不落。

­  「我老了,自己買菜煮飯不方便,而且又貴,這裡的食堂師傅經常換著花樣煮,我們吃得很開心,吃完飯還可以一起到村裡的幸福院看電視、打打牌。」呂阿婆開心地說。

­  而對於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村裡甚至形成了「互幫互助」的良好風氣,自發成立老年人志願者服務隊,為老人義務送餐。

­  「老人走不動了,孩子又在外上班,我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幫忙帶個飯。村裡許多小孩也很懂事,有時還會主動到菜園裡摘菜送到養生館。」志願者蘇秀卿說,在金山村,像這樣幫助老人的事情早已司空見慣。

­  【鏡頭三】移風易俗遏制不良風氣

­  「當今農村要改,就是要改風俗。風俗徹底改了,文明才能種在基層。」吳金鬥說,創建文明村,進行移風易俗,金山村算是走在了前頭。

­  早在2005年,在創辦全國第一所農家學堂的同時,以吳金鬥為會長的村老年人協會就牽頭成立紅白理事會,充分發揮老人的影響力,在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支持下,制定村規民約,規定凡事不攀比講排場,儀式從簡。

­  「原來金山村三個傳統民俗節包含了較多封建迷信內容,我們重點在三個『封建節』和婚喪事上實行大膽改革。」吳金鬥介紹,他們將每年農曆三月十六改為一都文化節;每年農曆八月初五「普度」改為「衛生日」,全村搞衛生,清潔家園;每年農曆十月十三則改為「金山民俗文化節」,變成村裡的文娛活動日,由村民們「演自己的戲、看自己的戲」。

­  同時,金山村還制定村規民約,提倡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禁止「普度」「佛生日」「二重葬」等封建迷信活動。

­  這樣的移風易俗不僅引領了農村文明新風尚,也為村民帶來了甜頭。「這些傳統節日現在不過了,金山村可節約100多萬元,村民觀念發生轉變,就把這些錢捐出來辦公益文化事業,在許多愛心企業家的帶動下,每年節日都會省下不少錢。」吳金鬥說,加上農家學堂文化場所建設,常年組織開展文體活動,村裡民風見好,有效遏制了不良社會風氣。

­  【鏡頭四】「農家謠」唱響文明新風

­  走在金山村,你能很快感受到這個村莊的特色。村頭巷尾、牆頭過道,貼滿了村民自行編寫的民俗民風、科教文衛等知識。百米文化長廊裡,這一幅寫著「幸福是什麼,是孝親敬老夫妻和睦,是教子有方,勤學勵志」,那一幅寫著「以善言善行做善事,以善道善德當善人」……這些構成了金山村獨特的街巷文化。

­  「我們一直注重道德文明的宣傳教育,要求每個村民自覺成為文明村民。因為,只有家風好了,才會有好村風。」昨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吳金榮感慨道。

­  「二十四字價值觀,認真解讀記心端,深刻領念記完全,活學活用緊貫穿……」在金山村,就有一群加起來700多歲的夕陽紅宣講團,他們採用閩南方言、順口溜、快板、臺灣歌仔調等表現形式自編法制宣傳「農家謠」。

­  如今,70多歲的吳金鬥便是宣講團的一員。「我們把農家歌謠與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文明風尚等內容結合起來,同時還編寫舞臺劇,通過金山農民藝術團以童謠、諺語、南音等方式進行表演,登上舞臺,走向街頭,導入講堂。」

­  目前,在金山村,「農家謠」已逐漸成為當地一種別具鄉村特色、膾炙人口的「口頭文化」,其「以歌唱法」,選材豐富、貼近生活,融入了形象、詼諧、傳頌等許多新元素。「易學易唱,念起來朗朗上口,這些歌謠小孩子都會唱,深入融入群眾的生活中。」村民吳阿伯告訴記者。

­  「別小看農家謠的作用,它既讓黨員幹部知法、懂法、用法,又讓群眾脫盲、脫懶、脫愚。」吳金鬥告訴記者,「農家謠」的傳唱給金山村帶來了新氣象。(記者 賴香珠 李想 通訊員 郭藝芬 莊偉鵬 文/圖)

原標題:9年零上訪、老人三餐不愁、移風易俗唱響新風……霞美金山晉級「國字號」四組鏡頭帶您探尋「文明密碼」

責任編輯:朱詩卉

相關焦點

  • 南安11個省級鄉村旅遊特色村裝上道路導覽標識系統
    現在,到南安鄉村遊的遊客再也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日前,南安11個省級鄉村旅遊特色村都裝上了道路導覽標識系統。霞美鎮金山村,地處九日山南側,又依傍晉江,山水相依,和諧自在。豐富的鄉村旅遊資源讓金山村村民吃上了「旅遊飯」,吸引不少遊客來這裡休閒度假,品嘗農家菜、體驗農耕文化。到金山村旅遊的大多是來自南安其他鄉鎮,乃至泉州其他縣市區的自駕遊客。
  • 南安武榮大橋今年開建 連接南安霞美鎮和豐州鎮
    項目建設周期為2020—2023年,計劃工期720天,建成後將成為連接泉州中心市區和南安市區快速通道的關鍵節點。武榮大橋連接南安霞美鎮和豐州鎮,是泉州城市外圍快速路的重要節點,也是連接泉州動車站站前東西大道與南安、安溪區域的重要跨江通道。
  • 南安霞美鎮開展重點項目「百日攻堅」
    ­  昨日上午,在霞美鎮辦公大樓門廳LED顯示屏上,一張「霞美鎮重點項目『百日攻堅』掛圖作戰任務清單」格外顯眼。表格裡,一個個項目以及對應的負責領導、完成時限等一目了然。­  與以往人來人往的氣氛不同,這裡稍顯冷清。偶爾進出一兩個人,也是步履匆匆。「除了值班人員,其他人都去項目所在的村組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丈量土地、拆遷房屋了。」霞美鎮黨委宣傳委員、統戰委員郭藝芬解釋道。
  • 南安江北新城兩條道路將改造,霞美鎮將建運動場
    同日,南安市發改局發布《關於同意新城大道路口至南安大橋段道路改造工程立項的批覆》。為完善江北大道與市民中心片區交通組織,確保片區內各項目有序運行,同意本次道路改造工程立項。該項目建設地點位於美林街道福溪社區,擬對新城大道路口至南安大橋路段進行優化提升改造,改造長度約640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路面工程、綠化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等,本項目無涉及新增建設用地。項目總投資365萬元。
  • 南安霞美鎮一山坡現古墓 疑為明代大理寺官員墓
    南安霞美鎮一山坡現古墓 疑為明代大理寺官員墓 qz.fjsen.com 2013-10-19 09:40   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10月16日,在南安霞美鎮敬長村一正在開發的山坡上,發現一座疑似明代大理寺官員的古墓,讓人仿若重回歷史。昨日,泉州文博研究員黃真真經過現場走訪,並對照史料記載,認為墓主極有可能是明代萬曆年間大理寺評事黃一龍,其後代就住在市區江南街道東浦社區浦口。
  • 阿婆為尋雞跌入深井溺亡 事發南安霞美鎮一廢棄工廠
    為尋雞 阿婆跌入深井溺亡 事發南安霞美鎮光伏一路一廢棄工廠 早報訊 (記者 林書修 林志安 文/圖)前天下午4點,在南安霞美鎮光伏一路,一名67歲的阿婆為尋自家丟失的雞,跌入家附近一廢棄工廠內的井裡,不幸溺亡。昨天晚上8點左右,記者來到霞美鎮,死者家屬穿著孝服,正在為死者辦理喪事。
  • 泉州市領導到南安霞美鎮調研
    ­  12日上午,泉州市副市長周真平帶隊到霞美鎮漢侯博物館調研,泉州市文體新局局長陳榮法,泉州市海交館館長丁毓玲參加調研。南安市政府副調研員陳巧英、南安市政府辦主任廖徐偉、霞美鎮黨委書記黃志宏陪同調研。­  調研組一行參觀了漢侯博物館綜合館展廳,詳細了解了博物館館場建設、館藏作品、安防系統、控制中心、經營情況等方面情況。
  • 南安霞美鎮有一稀有姓氏「鄞」 探訪姓氏背後故事
    位於霞美鎮後井自然村的鄞仙姑宮本報記者 吳志明 通訊員 洪少霖文/圖核心提示在南安市霞美鎮山美村後井自然村,有一個特殊的姓氏和一種特殊的民間信仰,即鄞(yín)姓與鄞仙姑(又名仙姑媽)信仰。泉州現有鄞姓人口1000多人,其中500多人聚居在後井,佔南安總人口還不到萬分之四。隨行的文史愛好者洪少霖告訴記者,後井自然村鄞姓人口源自原居住在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的外遷居民。鄞州原為鄞縣,自漢代設置,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 南安這些村鎮、單位、校園、家庭和個人集體獲泉州表彰啦
    其中,南安市6個)  南安市省新鎮  南安市蓬華鎮  南安市霞美鎮  南安市洪梅鎮  南安市侖蒼鎮  南安市洪瀨鎮  (二)文明村(309個。南安市梅山鎮埔仔村  南安市美林街道坵洋村  南安市美林街道溪二村  南安市美林街道溪一村  南安市美林街道珠淵村  南安市蓬華鎮蘇厝村  南安市蓬華鎮新村村  南安市省新鎮西埔村  南安市石井鎮田東村  南安市水頭鎮樸一村  南安市水頭鎮巷內村  南安市霞美鎮四甲村
  • 一城向西丨淺析南安霞美是否能成為泉州發展大局的橋頭堡?
    霞美位於泉州、作為南安、鯉城中心,依山面江,素有南安「東大門」之稱,是「一灣兩翼三帶」連接泉州市區、廈門樞紐的門戶,路網輻射廈門、晉江、泉州、惠安,更有泉州動車站以及泉南高速交通樞紐,經泉州西高速路。霞美到泉州鯉城區只需10分鐘,到泉州新車站、泉州動車站只需15分鐘。眾多公交路線縱橫,出行便捷,暢享繁華生活。交通便利的宜居屬性,大霞美早已站在起跑線上。
  • 南安霞美入選泉州市首批特色小鎮扶持創建試點
    南安市文創智造小鎮一期位於霞美鎮光電基地。霞美鎮(文創智造小鎮)是南安此次唯一入選的鄉鎮。據悉,南安文創智造小鎮擬在3年內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改造提升類40億元,其中特色產業投資佔比90%,重點發展光伏、LED、電子信息等光電信息產業。
  • 南安霞美:建設宜居宜業創新型經濟強鎮
    光電基地實景圖­  位於泉州、南安兩城交界處的霞美鎮,依山面江,素有南安「東大門」之稱,是南安融入泉州「環灣、向灣、同城化」發展大局的橋頭堡,區位優勢明顯。新常態下,霞美鎮決定在深刻領會和把握中央、省委、泉州市委、南安市委各項決策部署的新理念、新戰略和新要求的同時,根據實情,繼續鞏固優化「一心、兩帶、三園、兩市場、一特色」的「12321」區域發展思路,努力建設宜居宜業創新型經濟強鎮。­  所謂「一心」,就是以鎮政府為中心,規劃建設行政服務、公共服務、文化、教育、商貿等功能設施。「一心」來建設新城鎮,提升城鎮形象。
  • 南安源昌隆庭華府、大唐世家即將開工,大霞美上演「三國演義」
    今年的南安樓市競爭激烈、異彩紛呈,一方面卯足勁兒拍地,另一方面新盤扎堆入市。2018年1月5日,位於南安市霞美鎮的4幅小地塊採用「限房價、競地價」方式拍出,最高毛坯限價8500元/㎡,由中駿、源昌、大唐三家瓜分,樓面價在1700-1800左右,容積率均為2.6。如圖。
  • 五峰再添「全國文明村」!
    五峰再添「全國文明村」!成績來之不易榮譽振奮人心大慄樹村緊盯「全國文明村」創建目標加快補齊短板弱項扮靚「面子」做實積極利用電子顯示屏、宣傳欄等,在全村範圍內深入持久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宣傳教育,弘揚新時代新精神,引導廣大群眾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積極營造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社會氛圍。
  • 福建南安:創造高質量發展新業績
    2019年來,南安市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聚焦聚力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以新思想定向領航、以新理念指引發展、以新作為實幹擔當,新時代現代化新南安建設邁出新步伐:一年來,該市綜合實力居全國中小城市百強第29位、最具投資潛力百強第11位、綜合經濟競爭力百強第40位、工業百強第24位、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第16位……
  • 屠甸鎮榮星村,榮獲全國文明村!
    近日,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   隆重表彰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文明村鎮、文明單位,   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   文明校園和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   桐鄉市的屠甸鎮榮星村,   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村。   祝賀!   榮星村緣何能獲得   第六屆全國文明村?   接下來,跟著小編,   一同走進榮星村!   榮星村位於屠甸鎮南部,總面積4.05平方公裡,現有農戶640戶,村民2552人,黨員101名。
  • 這個南安人為何僅活了44歲?
    南安一都錦塘(今霞美四甲村錦堂自然村)人。明代抗倭名將,與俞大猷、戚繼光齊名,世稱「俞龍、戚虎、傅蛟龍」。嘉靖三十一(1552)武舉第二名,授把總武職。因抗倭功高,官至建寧行都司。逝後,被敕封為「昭勇將軍」。 遺蹟:傅應嘉墓 傅應嘉墓位於霞美鎮金山村,坐南朝北,糖水灰夯築,平面呈「風」字形。
  • 南安霞美高端裝備智造園項目己緊張鑼鼓的進行
    據了解,項目選址於南安市霞美鎮埔當村、沃炳村,規劃用地2000畝,計劃總投資35億人民幣,新建建築70萬平方米,計劃2023年全部建成投產,預計可提升增加產能50萬噸/年、就業6800人。泉州(南安)高端裝備智造園將開啟南安千億聚力增量新篇章,為南安裝備製造行業發展藍圖翻開嶄新一頁,為泉州智能智造、提質升級書寫濃厚一筆。
  • 泉州南安兩級領導帶隊看望慰問困難群眾
    連日來,泉州、南安兩級領導帶隊看望慰問南安困難群眾,為他們送上新春祝福。    近日,泉州市市長王永禮帶隊到南安看望慰問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他們送上新春祝福。南安市市長張桂森陪同慰問。    在霞美鎮,王永禮分別走進貧困戶陳俊川和陳天色的家中,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和他們親切地拉起家常。    「平常吃穿沒問題吧?看病問題怎麼解決?各項補貼都收到了嗎?」
  • 衛星圖上看泉州,聊聊江濱南路南安段的前世今生,拉近距離有多難
    泉州江濱南路南安段,起於南安美林街道市民中心片區府前大道,經南安教育中心片區,霞美鎮仙河村、杏埔村,在金雞攔河閘處與鯉城段對接,成為南安聯繫泉州的一條便捷通道,建成後將大大縮短南安市區到泉州市區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