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高新區:以承接產業轉移引領園區高質量發展

2020-12-15 紅網

紅網時刻通訊員 劉莎 郴州報導

郴州高新區建園17年(前身是2003年4月經省政府批准設立的湖南郴州柿竹園有色金屬科技工業園),晉升為國家級高新區5年時間(2015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升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肩負著打造湘南地區乃至全省改革開放的新窗口、開放型經濟的新高地的重任,肩負郴州「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歷史使命,是郴州市創新發展的主戰場和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

2019年,郴州高新區完成技工貿總收入957.1億元,同比增長10.96%;完成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502.4億元,同比增長7.7%;完成工業投資99.2億元,同比增長17.17%,其中技改投資69.09億元,同比增長130.4%;完成工業稅收4.27億元,同比增長161%。在全國國家級高新區綜合排名中,郴州高新區前進了9名,在湖南省2019年產業園區綜合評價中排在第27位。2019年,郴州高新區被評為全省「外貿十強園區」「商務工作先進園區」,獲得2019年省園區產業高質量發展獎勵,成功列入省2020年綠色製造體系創建計劃。

突出產業定位 構築承接產業轉移平臺

堅持市場主導,加強產業規劃、政策引導和技術指導,郴州高新區經過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以有色金屬新材料、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三大主導產業。先後打造了臺灣工業園、戰略新興產業園、白鷺電子信息產業園等一批功能載體和平臺,形成了「一區多園」的產業格局。郴州綜合保稅區獲「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2019年,新增外貿破零企業18家,完成外貿進出口額3.41億美元。特別是今年,郴州高新區以創建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郴州片區為契機,探索聯通「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湘粵港澳自由貿易走廊的新機制,成為湘南湘西承接產業專業轉移的重要落腳點。截至目前,園區註冊企業達2000多家,重點規模以上企業近150家。

突出產業鏈招商 建設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

郴州高新區強化與粵港澳大灣區對接,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突出全員招商、產業鏈招商、總部招商和協會招商,圍繞園區重點產業、產業集群、優勢產業鏈,制定了產業鏈「兩圖兩庫」,實施產業鏈精準招商,有針對性地向上下遊建鏈、補鏈、強鏈、延鏈。2019年成功引進了成功引進「世界500強」深圳正威集團、深圳福瑞康電子有限公司、東莞宏毅碳纖維有限公司等項目,全年共計完成籤約及落戶項目72個,投資金額256億元,其中,籤約金額過10億項目3個,寧邦城市綜合體項目籤約金額達60億元;外商直接投資企業5家。全年完成內資總額53.07億元,同比增長15.8%;實際利用外資完成2.21億美元,同比增長13.2%。

突出科技創新 促進產業轉移企業升級

郴州高新區以「政產學研」貫通為媒介,先後與中國科學院、中山大學、中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湖南有色金屬研究院等院校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係。截至目前,擁有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35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22件,2019年研發投入佔比2.68%,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佔全市的30%,郴州市第一批高層次人才佔73%,是郴州市科技創新的主陣地。郴州高新區通過鼓勵企業自建、聯合共建,或整體引進研發創新團隊、研發機構等方式,加快建設各類創新平臺載體,成功組建湖南省糧食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金貴銀業博士後工作站和樓友會國家備案眾創空間,組織申報並獲得省級科技計劃項目21項、市級32項。2019年,郴州高新區全年新認定18家高新技術企業,57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值244.74億元,同比增長15.93%,佔園區規模工業總產值的60.18%。此外,郴州高新區搭建多形式的引才平臺,深入推進「林邑聚才」計劃,積極引進創新人才,國際礦產交易中心黃帆等6家高新區企業17人入選市首批企業高層人才。

突出環境優化 助推產業轉移項目發展

郴州高新區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積極承接粵港澳地區產業轉移,積極強化政策創新和執行落實,做好土地保障、廠房供應、供水供電、通關便捷和財政稅收等方面工作,兌現政策承諾,釋放政策紅利,切實增強企業的政策獲得感。通過進一步優化園區內設機構,夯實發展基礎,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壓縮企業開辦時間」「一次辦結」「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商事登記改革,全面實施了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登記。郴州高新區建立了領導幹部聯繫幫扶企業機制,對聯繫的重點企業、項目上調研解決發展難題,實現「點對點」現場調度,有力地推進了項目建設、企業發展。全年投入就業經費600多萬,精準組織各類招聘會共175場次,全年新招企業員工16922人,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2251人。

相關焦點

  • 綠色承接 相約郴州
    「綠色承接、科學發展」主題更鮮明郴州毗鄰粵港澳,是湖南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橋頭堡」,也是全國首批承接產業轉移發展加工貿易重點承接地。2011年10月,郴州率先發起、牽頭和申報的「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正式獲得批准,湘南三市郴州、衡陽、永州成為國家第4個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
  • 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總體方案
    一、產業承接基礎  湘南地區包括衡陽市、郴州市、永州市,是中西部地區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的重點區域,自2011年國家設立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以來,承接規模、產業層次和發展質量不斷提升,為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發揮了積極的引領示範效應。毗鄰湘南的湘西地區包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懷化市、邵陽市,具有承接產業轉移的獨特優勢和良好基礎。
  • 桃源高新區:爭當湖南高質量發展園區排頭兵
    紅網時刻通訊員 肖高峰 桃源報導桃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作為省級高新區,近年來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發展戰略,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搶抓國家政策機遇、區域戰略機遇、產業變革機遇,積極承接產業轉移
  • 湘江源頭奔湧新動能——永州承接產業轉移紀實
    2019年,永州市大力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堅持在承接產業轉移中加快發展,在先行先試中率先突破,全年承接引進重大項目141個,總投資1327.8億元,引進500強企業項目完成進度排全省第一、引進個數排全省第二;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7大主導產業實現優化升級,年創產值1400多億元。
  • 衡陽高新區:中流擊水更前行 高質量發展譜新篇
    在這驕陽似火的七月,從省工信廳傳來了一個喜訊:衡陽國家高新區被評為「湖南省高質量發展園區」。這一榮譽稱號無不彰顯出園區上下不畏困難、強力攻堅的堅定信心和紮實苦幹、創新發展的火熱激情。近年來,衡陽國家高新區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全區工作重心,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等方面奮發作為,譜寫了園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 安徽各地積極承接產業轉移 推進長三角產業分工協作
    「沒想到家鄉的辦事服務效率這麼高,企業從註冊到投產僅僅用了25天」搶抓承接產業轉移機遇,吸引更多企業投資入駐公交站臺裝上觸控螢幕,不僅可以輕鬆查詢車輛信息,還能查詢周邊景點、餐飲、商場等生活信息。1月4日,在位於六安市裕安區高新區的安徽特弗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展示區,記者看到了這款智能公交產品。
  • 長沙高新區:科技引領 穩步推進園區高質量發展
    紅網時刻通訊員 陸成 長沙報導2019年,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產業項目建設年」「營商環境優化年」為抓手,穩步推進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區實現技工貿總收入3110.1億元、增長14%;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928.6
  • 「高新區動態」阿拉善高新區:紅色理論引領園區高質量發展
    阿拉善高新區黨組織已成為幹部群眾的「粘合劑」和企業服務的「助推器」,黨建觸角延伸到了園區的每一個企業,各黨組織學思踐悟、知行合一,狠抓政治建設不動搖、基層基礎不鬆勁,強化理論武裝、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
  • 湖南湘西經濟開發區做好承接產業轉移大文章
    創建國家級高新區進行時。美麗的溶江中學校園。美麗的湘西經濟開發區。張術傑 向雅生近年來,湘西經濟開發區搶抓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機遇,依託當地區位、交通、生態等優勢,打造政策高地、投資窪地、創業寶地、興業福地,全力做好承接產業轉移這篇大文章,推動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 國家遼西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獲批
    12月18日,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了解到,備受關注的國家遼西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近日通過論證並獲批。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復函中明確提出,要有力有序有效承接京津冀等國內外產業轉移,將示範區建設成為東北地區承接產業轉移高地。
  • 湖南「南大門」郴州借「轉移風」引客商搶灘入駐
    中新網郴州11月8日電 題:湖南「南大門」郴州借「轉移風」引客商搶灘入駐  記者 白祖偕 魯毅  當始於珠三角的「雙轉移」(產業轉移、勞動力轉移)浪潮向全國擴散,一場承接產業轉移的爭奪戰在廣東周邊城市激烈上演。
  • 高位推動促合作 再掀承接產業轉移熱潮
    高位推動促合作 再掀承接產業轉移熱潮 大字 日期:2018-11-29 來源:撫州日報   11月27日至28日,市委書記肖毅率團赴上海開展招商活動,先後走訪了上海養雲安縵酒店、上海申龍客車有限公司等企業以及上海漕河涇開發區
  • 鄭建新:科學承接產業轉移,加快耒陽轉型發展
    衡陽日報訊(記者 陳潤 見習記者 徐志強)昨日,市委書記鄭建新在耒陽市調研時強調,耒陽市要堅持統籌兼顧,推進改革創新,科學承接產業轉移,加快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耒陽市永濟鎮智航實業公司是東莞市智豐集團投資的一家大型玩具廠。
  • 北海市高新區高質量發展觀察
    原標題:構建創新創業新平臺——北海市高新區高質量發展觀察  「入駐我們北海園區的10多家企業,目前已有5家線下復工,為了應對疫情,我們設置了小隔間。」2月24日,豬八戒網北海園區工作人員韋思思告訴記者,為抗擊疫情,公司從線上線下都推出優惠政策,對企業贈送會費和減免租金。像豬八戒網這樣的服務企業,在北海市高新區正聚集成林。
  • 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 推動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
    連日來,全市國家級開發(度假)區和轄區企業掀起了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熱潮,大家紛紛表示要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與自身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並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作為助推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為昆明高質量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貢獻力量。
  • 以園區發展為引領 推動眉山青神竹產業高質量發展
    建成後,將為斑布產品線帶來極大的工藝優化和產能提升,為斑布企業帶來廣闊的發展前景。據悉,斑布綠色竹纖維綜合利用產業園項目佔地1500畝,總投資約20億元,園區建成後,將提供就業崗位4000個,實現50至100億元年銷售收入,年上繳稅收5億元以上,不僅覆蓋國內國外生活用紙市場,還將成為全國大型竹本色纖維材料生產基地和國內環保管理高標準的造紙企業。國際竹產業展覽中心。
  • 鹹陽高新區:三大主導產業領跑高質量發展之路
    國家高新區,往往被視為一地經濟發展「含科量」的衡量指標,它既是經濟發展成果之一,也是吸引投資的引領風向之一。在科技部發布的2019年度國家高新區評價結果中,鹹陽高新區位列第83位,比上一年上升9位,即將進入全國前八十強,成為陝西省內上升幅度最大的高新區。實際上,自2015年開始,鹹陽高新區就從當年的124位連續4年進階。
  • 崑山高新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日前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科技部聯合發文批准崑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自2013年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以來,崑山高新區堅持走綠色協調發展道路,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構建生態工業鏈,持續推進節能減排與低碳化改造
  • 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中西部在承接產業轉移時,要設定強有力的環境...
    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時,要將汙染擋在門外。圖為寧夏一工業園區內,一家企業汙水橫流。  章軻攝  日前,《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首次引入「高質量發展」目標,要求西部地區加快綠色發展步伐。
  • 從荒地到園區,株洲高新區快馬加鞭高質量發展
    紅網時刻株洲12月23日訊(通訊員 曠昆紅 申璐瑤)從阡陌交錯的農田到產城融合的現代園區,從小而散的單個企業到大而強的現代產業鏈集群,從傳統要素驅動到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如今,株洲高新區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一座座現代化的產城一體園區已然崛起,標準化廠房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