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知道應該好好學英語,明明知道應該堅持下去的,可是因為辛苦,因為累,因為分心,因為承受不住壓力…..
有多少人就這樣中途放棄了呢?
有多少人步入了惡性循環,反覆開啟英語學習之路呢?
學英語為什麼會辛苦?為什麼會覺得累呢?
是學習方法不正確還是因為壓根就沒有興趣呢?
為什麼會分心,為什麼會承受不住壓力呢?
是因為了有了更緊急的事情要去做,還是因為任務(目標)不可完成呢?
堅持不下去,排除不用心、不重視,可能會有以下原因:
1. 沒有激勵
2. 沒有和自己的興趣結合起來
3. 目標太大
4. 沒有獎勵
沒有激勵
獨行快,眾行遠。一個人走得快一些,兩個人以上在一起走得更遠一些。如果沒有學習夥伴在身邊激勵,互為鏡子,互相督促,就會很容易堅持不下去。所以,先去找一個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想要提升英語水平的夥伴一起開啟學英語模式。彼此驗證,彼此激勵,共同進退,就不那麼容易放棄了。
沒有和自己的興趣結合起來
如果你選擇的內容枯燥乏味,就會變成強制自己學習,那樣誰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你可以先從自己的興趣領域入手,攝影、羽毛球、籃球、唱歌…..平時你喜歡什麼一直在做什麼,就選擇這樣的內容資料大量「輸入」,這樣就不會有什麼壓力,也不會覺得累。
目標太大
王健林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先賺一個億!以他的量級和段位,這個目標很輕鬆。我們在設定目標時要以可實現為前提,英語學習要循序漸進,不要一開始就給自己定一個很大的目標。那樣壓力會很大。也不要定一個太模糊的目標,比如「學英語」,就是一個模糊的目標。要定一個個階段性目標,然後一步步去完成它,實現它。
沒有獎勵
嗑瓜子能一嗑嗑一天,而且不會覺得累,為什麼呢?因為每嗑一次都會有個獎勵,有個結果,嗑到瓜子瓤。每做一次功,都有回報,所以你不會覺得累,只要還有瓜子,你就會一直嗑下去。因此你要給自己階段性的獎勵才行。每次能聽懂老外說的一個單詞、一個句子,能聽懂老外要表達的是啥意思這本身就是一個獎勵,你就會有堅持學下去的動力和信心。你還可以刻意地給自己設獎勵。比如,順利、完整地複述了一小段視頻/音頻裡的臺詞或者對話內容,就獎勵自己一個小禮物。
這樣,你既分解了目標,又不至於讓自己壓力太大,又是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還有學習夥伴的互相激勵。我想,不會再出現堅持不下去的情況發生了。
還要注意一點,只有行動才能產生你想要的結果。只有「學」沒有「習」的過程是無法見到成效的。語言是用來溝通的,只有不斷地使用英語,用你掌握的英語去實戰,去解決實際問題,去關注一些人和事,重視收穫和感悟,修整之後再實踐,繼續深化理解,再去實踐,形成良性循環。祝好運!我是Jason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