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8|中法人壽2018年4季度保險業務0收入;新光海航人壽2018年...

2020-12-23 和訊保險

  廣東保險業2018年提供風險保障752.7萬億元

  近日,廣東銀保監局召開2019年轄區銀行業和保險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廣東銀保監局提到,經過一年努力,轄內銀行業保險業運行總體平穩,防範化解風險攻堅戰初戰告捷,脫實向虛勢頭明顯扭轉。截至2018年末,保險業累計提供風險保障752.7萬億元。(證券日報)

  「險資入川」 規模去年擴大至2060億元

  日前,四川銀保監局召開2019年全省銀行業和保險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會議提到,2018年四川銀保監局出臺銀行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十條措施、支持自貿區建設等指導意見,引導主動對接全國全省重大戰略,有力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年新增融資6323.83億元,「險資入川」規模擴大至2060億元,為實體經濟企業減少融資成本24.27億元。全力推動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各項措施落地生根,民營企業貸款餘額1.26萬億元。(證券日報)

  半年9次增持、一路買到11% 中國平安(601318)獨寵工行H股

  根據最新披露,近日,中國平安通過旗下平安資產管理公司再度增持工商銀行(601398)H股2003.1萬股,買入平均價為5.8151港元。

  這已是平安系保險資金自去年7月以來對工商銀行H股的第9次增持,一路買到11%。自去年7月19日開始,中國平安集團及旗下的平安人壽、平安資產增持工商銀行H股的次數分別為2次、3次和4次。(上海證券報)

  新華保險定2019六項重點工作 深化自主經營體系建設

  1月25日,新華保險2019年度工作會在京召開。工作會總結了該公司2018年工作,工作會還圈定了2019年六項重點工作,包括確保年度業務目標達成,如確保達成全年計劃目標、打好產品轉型攻堅戰、深化大中城市轉型發展;全力抓好銷售隊伍穩定與發展,如著力穩定骨幹隊伍、積極發展新生力量等;深化自主經營體系建設;繼續完善基礎管理,如提高運營服務的滿意度、著力加強公司IT建設、抓好客戶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應對滿期給付風險等;積極穩妥做好風險防控工作,如進一步提高風控合規意識、強化審計監督管理水平;抓緊抓好黨建工作。(上海證券報)

  中銀保險三天內連發兩版償付能力報告 公司稱因統計存失誤

  1月25日,中銀保險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值得注意的是,中銀保險已於1月22日發布2018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兩版報告僅僅相隔3天。

  對比前後兩版償付能力報告可以看出,二者的保險業務收入、淨利潤、淨資產在上季度(末)數一欄存在不小的差異。對此,中銀保險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先前的報告中,錯將保險業務收入、淨利潤、淨資產的月度數值填寫成年度數值,故改正後再次發布。(中國網)

  中法人壽去年4季度保險業務0收入 償付能力-7738.04%

  1月25日,中法人壽發布的2018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18年四季度,其淨利潤虧損1024萬元,保險業務收入為0,四季度核心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7738.04%,嚴重資不抵債。(國際金融報)

  仁和人壽養老投資公司獲批 布局養老地產高端為主

  近日,仁和人壽公告稱,與招商蛇口合資設立養老投資子公司方案獲銀保監會批覆,這已經是2019年首月第四家在養老投資領域推進布局的保險公司。從目前保險機構在養老地產方面投資的動向來看,多集中於打造高端養老社區,而面向中低階層的社區卻鮮少涉及,服務人群存在一定局限性。(藍鯨財經)

  新光海航人壽去年虧7805萬 償付能力充足率飆至622%

  近日,新光海航人壽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新光海航人壽虧損了2278.5萬元;實現保險業務收入為2316.8萬元,同比下降5.6%,環比下降0.2%;同時,第四季度淨現金流為-958.2萬元。據統計,2018年,新光海航人壽虧損7805.5萬元。

  2018年下旬,新光海航人壽的註冊資本由5億元上升到12.5億元,增資後,海航集團退出,新進4家「深圳系」股東、1家上海股東。新光海航人壽2018年三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從2018年二季度末的-421.3%飆升至721.5%。2018年四季度末有所降低,但也維持在622.5%。(中國網)

  保險業第四次經濟普查進入實戰:內容較以往更加複雜

  1月25日,中國銀保監會召開保險業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會議暨普查培訓視頻會議。保險業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就此全面進入實戰狀態。

  雖然保險業已多次參與經濟普查,但上述負責人表示,相對於前三次經濟普查,此次保險業經濟普查面臨著新形勢、新問題。一是普查對象增多,二是普查內容更加豐富,三是普查時間更加緊迫。(金融時報)

  2018偏股型投連險幾乎"全覆沒" :半數帳戶縮水超兩成

  根據華寶證券近期發布的投連險報告,在包括指數型、激進型、混合激進型在內的96個偏股型帳戶(投資股票基金比例在50%以上)中,僅光大永明進取型(6.57%)、北大方正平衡型(0.39%)兩個帳戶錄得正增長,其餘94個帳戶全線虧損。具體而言,6個指數型帳戶非常慘烈,表現最好的回報率僅為-17.87%。在上述96個偏股型帳戶中,有41個帳戶縮水超過兩成,10個激進型帳戶佔據黑榜前十名單。(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

  保單貼現一年未落地 境外機構悄然入局

  早在2018年1月,原中國保監會曾經對《人身險保單貼現業務試點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引發市場熱議,此輪徵求意見在2018年1月26日結束。

  然而,自徵求意見稿發布至今,一年過去了,始終未見落地。另一方面已經有國外機構在國內銷售美國保單貼現基金,也有人在香港設立保單貼現公司要做內地保單貼現市場,內地已經批准試點該業務的機構卻還沒有開業。

  保單貼現是保單資產變現的另一種途徑,保單持有人獲得的保險利益介於退保金和保險賠付之間,高於退保金額和保單貸款。(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

  輝瑞推出靶向藥愛博新支付新模式,首次將商業保險融入乳腺癌治療支付

  1月26日,輝瑞公司在中國推出了針對其突破性乳腺癌靶向藥愛博新(Ibrance)的創新治療支付保險計劃,將商業保險融入乳腺癌領域的治療支付。據悉,此次計劃由輝瑞與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和醫療支付服務公司上海鎂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推出,項目名稱為「博愛新安--乳腺癌患者醫療費用補償項目」。(醫藥觀瀾)

  王和:2019,從不確定走向確定

  近日,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副總裁王和在採訪中,從國際政治和經濟環境、國內的社會和經濟轉型、科技發展和深刻變革、行業發展與深化改革、金融風控和強化監管等多方面闡述2019年是充滿變數的一年,是不確定的一年。對於保險業而言,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更是責任,將在不確定中走向確定。(和訊)

  銀保監會下發通知明確險資投資銀行資本補充債券發行人四大條件

  1月25日晚間,銀保監會下發關於保險資金投資銀行資本補充債券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保險資金投資銀行資本補充債券的具體要求。保險資金投資的商業銀行二級資本債券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其發行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是公司治理完善,經營穩健;二是最新經審計的總資產不低於10000億元人民幣,淨資產不低於500億元人民幣;三是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低於8%,一級資本充足率不低於9%,資本充足率不低於11%;四是國內信用評級機構評定的AAA級或者相當於AAA級的長期信用級別。(銀保監會)

  華貴人壽開年領超百萬罰單 保險主業收入0.6億下滑7成

  近日,銀保監會對華貴人壽下發了2019年的一張行政處罰決定書。這份罰單直指華貴人壽存在「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以外的其他利益」「未按照規定使用經備案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和編制虛假財務資料」三項違法行為,華貴人壽及相關責任人共計被罰130萬元。據其2018年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華貴人壽第三季度實現保險業務收入0.61億元,和上年同期的2.3億元相比下滑 73.4%。(長江商報)

  四險企總精算師任職資格正式獲批

  1月28日,中國銀保監會公開批覆四險企的總精算師行政許可,林端鴻獲批太平人壽總精算師任職資格;餘躍年獲批信泰人壽總精算師任職資格;周智聖獲批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總精算師任職資格;AlainEldredPeddle獲批平安健康總精算師任職資格。(銀保監會)

  E N D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今日保。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趙豔萍 HF094)

相關焦點

  • 新光海航人壽十年間水火各半 2018年虧損7800萬
    從近期中保協官網披露的2018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看,新光海航人壽綜合及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622.47%,環比上一季度下降近100個百分點,預計下個季度該數據為603.04%。不過,從數據看,新光海航人壽終於擺脫了償付能力常年嚴重不足的窘境。此前,在2018年二季度,該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還為-421.34%,在同期與吉祥人壽、中法人壽成為償付能力嚴重不足的墊底公司。
  • 新光海航人壽正式更名「鼎誠人壽」:萬峰掌舵時代來臨
    信息時報訊(記者 李晶晶)新光海航人壽宣布更名,萬峰掌舵時代正式來臨。6月18日,新光海航人壽官網發布公告稱,公司於今年3月26日獲得銀保監會核准名稱變更,目前已完成工商變更手續,自2019年6月10日起,公司名稱正式變更為「鼎誠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鼎誠人壽」),法定代表人正式變更為萬峰。
  • 新光海航人壽去年虧損7805萬 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飆至622%
    中國網財經1月28日訊(記者 郭偉瑩 實習記者 程宇楠) 近日,新光海航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新光海航人壽」)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新光海航人壽虧損了2278.5萬元;實現保險業務收入為2316.8萬元,同比下降5.6%,環比下降0.2%;同時,第四季度淨現金流為-958.2萬元。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新光海航人壽成立於2009年。自成立後,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 新光海航人壽行政監管措施被解除,正式更名鼎誠人壽
    2019年年初,辭任新華保險董事長的萬峰加盟新光海航人壽出任臨時負責人。新光海航人壽官網公告顯示,萬峰於5月30日獲銀保監會批准出任新光海航人壽董事長。除公司名稱和法人變更外,新光海航人壽的董事會也發生大洗牌。
  • 新光海航人壽「重生」後:或發力養老地產
    賠付支出超保費收入資料顯示,新光海航人壽成立於2009年3月,由海航集團和臺灣新光人壽共同出資設立,註冊資本5億元,股東雙方持股佔比均為50%。保險公司正常運營和開展業務,需要大量資金做支撐,作為新的保險公司更是如此。
  • 新光海航人壽「三新」變身記
    值得一提的是,與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披露的董事相比,新光海航人壽原董事兼法人成小雲退出,新名單中則增加了劉起彥。據了解,成小雲在今年3月獲批任職渤海信託董事長一職。而劉起彥現年56歲,曾任新華保險總裁助理兼首席人力資源官、國壽股份總部人力資源部總經理等職位,4月19日,成為鼎誠人壽新任董事。同時,高管團隊也將配齊。
  • 十年虧損8億 新光海航人壽改名鼎誠人壽再出發 未來命運如何?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吳敏 北京報導在經歷多年蹉跎時光之後,與中法人壽一同常年墊底的新光海航人壽(已改名鼎誠人壽),隨著增資獲批、新股東入駐、萬峰掌託、改名、監管層解除監管措施一系列重大事項的落地,終於看到了曙光。
  • 那些不得不說的保險業「棄子」:誰能決定新光海航和中法人壽的命運
    2014年、2015年、2016年新光海航人壽三年保費收入分別為2.36億元、1.52億元、1.1億元,其中續期保費收入貢獻了0.83億元、0.94億元和1.03億元,依此判斷,2016年公司新單保費僅有數百萬元左右,業務發展基本停滯。中法人壽增資方案一波三折仍未獲批,新股東引入兩年未見起色 中法人壽亦遭遇了如同新光海航人壽的發展窘境。
  • 新光海航更名鼎誠人壽 新股東派任董事會成員洗牌
    來源:藍鯨財經藍鯨保險注意到,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6月10日,新光海航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光海航人壽」)發生工商變更,正式更名為鼎誠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鼎誠人壽」)。事與願違的是,2009年至2018年長達十年的時間內,新光海航人壽均處於虧損狀態,2019年一季度虧損1302.49萬元。此外,新光海航人壽也因償付能力充足率不達要求,被監管處以暫停增設分支機構、暫停開展新業務等措施。
  • 新光海航改名鼎誠人壽 萬峰能否引領公司脫胎換骨?
    作者:丹青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2019年3月,新光海航人壽即將迎來十周年。過去十年,新光海航人壽因為股東離心,增資艱難,償付能力長期嚴重不足。好在去年10月,終於有了新的股東,接盤海航集團。
  • 60歲的萬峰執掌新光海航人壽 眾多民企新股東看老將如何擺平
    2018年1月4日,「新華保險董事長兼CEO萬峰將不再連任」的消息瞬間刷屏,新華保險的股價也因此出現大幅波動。1月16日,新華保險公告稱,萬峰因個人年齡原因辭去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等一切職務,辭職自1月16日起生效。這官宣亦讓萬峰辭別新華保險的傳言就此坐實,而他的下一站去處也恰是此前紛傳的新光海航人壽。
  • 保險公司市場價值排行:中法人壽新光海航等最低
    保險公司市場價值排行:中法人壽新光海航等最低 1評論 2017-06-19 11:38:14來源:中國保險公司市場價值排行榜反映的是中國的保險公司在社會上的價值。該排行榜以2017年6月16日為基期,華研數據根據ICPM模型確定的2017年中國保險公司市場價值排行榜如下表所示。
  • 引入新股東獲批 海航退出後新光海航人壽能否「翻身」
    新光海航人壽成立於2009年,是由海航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航集團」)和臺灣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灣新光人壽」)共同發起的合資壽險公司,雙方各佔50%股份。此外,銀保監會還批准新光海航人壽註冊資本從5億元人民幣增至12.5億元人民幣。公司本年二季度的綜合、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421.34%。
  • 新光海航人壽償付能力滑坡 股東拋售股權增資再度擱淺
    在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新光海航人壽預計,四季度末,其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將下降至-109%。  不過,股東雙方幾經僵持之後,無奈於新光海航人壽的現狀,新光人壽終於做出選擇,於2016年9月6日召開董事會,決議出售25%新光海航人壽股權,預估獲利人民幣2.5億元。此外,新壽董事會同時也推選金控總經理李紀珠兼任人壽副董事長。
  • 海航與臺灣新光人壽籌建壽險獲批
    保監會在有關批覆中稱,新光人壽與海航將成立籌建組,負責具體的籌建事宜,籌建期為一年,此外,新光人壽在新建公司中的股份比例不能超過50%。  新光人壽為臺灣第二大壽險公司,僅次於國泰人壽。新光人壽的母公司新光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交所代碼:2888,下稱新光金控)11月5日向臺灣證交所提交的文件中稱,新建的合資公司中,新光人壽和海航將各持一半股份,總部將設於北京,2008年5月左右投入運營。目前籌備組組長由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擔任,副組長由新光人壽副總經理何力生擔任。
  • 新光海航人壽浴火重生:海航撤退 臺灣新光成大股東
    來源:金融界保險頻道   水火難相融,新光海航應了這句話。新光是火,海航是水,聯姻而生的新光海航人壽一直在掙扎中喘息,進入第十個年頭時,終於要得以重生。
  • 新光海航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簡介
    新光海航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新光海航人壽」)是由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與海航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合資人壽保險公司,於2009年3月2日註冊成立,目前註冊資本金5億元人民幣。公司總部設在北京,經營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等保險業務和上述業務的再保險業務,分別在北京、海南、陝西開設了分支機構和營業網點。
  • 萬峰掌舵下的鼎誠人壽:虧損收窄、董監高就位
    虧損收窄根據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鼎誠人壽本季度核心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601.14%,保險業務收入2356.63萬元,淨虧損1519.19萬元。加上今年一季度數據,鼎誠人壽上半年保險業務收入共計4377.93萬元,淨虧損共計2821.68萬元。
  • 新光海航人壽正式更名為鼎誠人壽,進入萬峰時代後能否重新步入正軌?
    記者 | 楊芮1新光海航人壽在經歷更名後進入萬峰執掌的新時代。近日,新光海航人壽官網發布公司名稱及法定代表人變更的公告,公司完成工商信息變更,正式更名為「鼎誠人壽」,法人也變更為萬峰。今年年初,新光海航曾召開董事會,萬峰當選新光海航董事、臨時負責人。同時,會議決定新光海航更名為鼎誠人壽。
  • 擬增資7.5億元引入新股東 新光海航人壽要滿血復活了
    股權結構變化多最新的公告中,外界對新光海航的股權變化比較關注。根據公告,大股東之一的海航集團將出清所有股權,分別轉讓給香江金融1.9億股,轉給冠浦地產0.6億股。另一大股東新光人壽則轉讓一半股權,其中0.75億股轉讓給柏霖資管,0.5億股轉給國展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