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議員要求警方掃蕩校園毒品

2020-12-24 搜狐網

高雄市議員要求警方掃蕩校園毒品

來源:

中國新聞網

2010年04月22日17:51

  中新網4月22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臺灣高雄縣市年底合併,高雄市議員林國正認為會衍生更嚴重的治安、毒品問題亟待查緝。他要求市警局強力掃蕩校園毒品,杜絕毒犯擴大毒品濫用。高雄市警局表示,半年內全力掃蕩。

  林國正於市「議會「保安部門質詢針對治安及毒品問題提出質詢。他以統計指出,高雄市2009年查獲毒品案件4232件、 695公斤,比2008年查獲件數4461件、1079公斤減少。

  林國正說,數據顯示,高雄市鹽埕、鼓山和小港區是毒品氾濫地區;高雄縣以旗山、林園及岡山最嚴重。林國正要求市警局針對高縣3個毒品案件最多的地區提出治安報告分析,提早為可能面對的毒品預為防範。

  林國正主張掃毒從校園做起,要求加強少年、婦幼隊對校園毒品問題全面掃蕩。市警局長蔡俊章允諾29日召開治安會報,也會加強校園毒品的防範及查緝。

上網從搜狗開始

民生視點

瀋陽男子曾令軍在這不足20平方米的廁所小家生活了五年,還娶了媳婦,生了大胖兒子……

今日熱點

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詳細]

汪成榮面臨的獎金被收回再分配難題,並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詳細]

相關焦點

  • 臺灣校園毒品泛濫警方嚴查 販毒者年齡最小14歲
    中新網5月23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校園毒品泛濫,臺中檢方21日晚出動上千名警力掃蕩8夥販毒集團,首腦有母子檔、有大學肄業生,這些集團用毒品控制青少年,一個拉一個,計有3所大學、6所高中、4所初中「淪陷」。  這項名為「護苗項目」的掃毒行動,警方共帶回160餘名嫌犯,其中有39人是學生,有8名學生被吸收從吸毒變成藥頭,顯示校園毒化嚴重。
  • 高雄縣議員現身毒品交易現場 想耍特權不驗尿(圖)
    高雄縣議員現身毒品交易現場 想耍特權不驗尿(圖) 2009年12月10日 08:54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前高雄市議員李榮宗進入監獄斡旋 據稱與囚犯熟識
    中新網2月11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高雄監獄11日下午發生6名受刑人挾持典獄長事件,與挾制人質囚犯相熟的前高雄市議員李榮宗已進入監獄協助斡旋。
  • 維護暑期治安 高雄市警方將嚴打毒品及打工陷阱
    中新網7月1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高雄市警察局6月30日舉辦暑期青春項目「反毒小英雄聯盟」犯罪宣導活動,由高雄市副市長李四川、警察局長李永癸及高雄市警局少年隊長王春生等,宣示高雄打擊毒品犯罪與暑期保護青少年決心,及針對毒品及打工陷阱將嚴加查緝。
  • 民進黨籍苗慄縣議員拿毒品質詢 被罰2萬新臺幣
    人民網5月27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民進黨苗慄縣議員謝芳紋26日質詢時,當著警察局長王嘉衡的面,掏出1包K他命,指毒品已在校園氾濫,KTV內滿地都是,她自己只是隨手撿了1包。 警局事前知道謝芳紋有此動作,曾勸她改用結晶物替代毒品,但未被接受。謝芳紋執意照原戲碼演出,結果因持有20公克以下的第三級毒品,被依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開罰2萬元,她嗆稱:「如果為了凸顯毒品氾濫而被罰,我也認了。」
  • 前高雄市議員李榮宗入獄斡旋 與主犯鄭立德熟識
    參考消息網2月11日報導 據臺灣「中央社」2月11日報導,高雄監獄今天下午發生6名受刑人挾持典獄長事件,前高雄市議員李榮宗已進入監獄協助斡旋。市長陳菊掌握高雄監獄受刑人挾持典獄長事件,在警方與「矯正署」聯繫後,陳菊指示警方加強維安,協助「矯正署」因應,以確保民眾安全。現場已有逾200名警力荷槍戒備,警察穿著防彈背心,層層戒備在監獄外圍,監獄外也有3輛消防車和4輛救護車待命,狀況危急,警方戒備森嚴,市警局長陳家欽也在現場坐鎮指揮。
  • 高雄縣議員汽車旅館販毒被抓 耍特權不驗尿(圖)
    臺警方將四名持有毒品的嫌犯移送地檢署復訊。來源:臺灣《蘋果日報》中國臺灣網12月10日消息據臺灣《蘋果日報》報導,臺中警方昨日早晨前往高雄市一家汽車旅館查毒,當場搜出海洛因等百餘克毒品。被逮捕的六男一女中,現任高雄縣議員吳政勳赫然在列。他還企圖向警察關說:「我是議員,可不可以不要驗尿?」遭警方拒絕,且強調若不驗尿將隨案移送後,他才同意採尿。警方將全案依毒品罪嫌法辦,吳政勳暫被列關係人。
  • 高雄市議員候選人李政憲開車衝市政府企圖縱火:官逼民反
    一名南臺灣高雄市議員候選人李政憲,聲稱長期遭受高雄市政府打壓,心生不滿,二十四號上午十點多,開著宣傳車衝入高雄市政府,還將車上的兩大桶汽油潑灑在中庭,企圖縱火,幸好立刻被警方攔阻。 衝入高雄市政府的李政憲選舉宣傳車 高雄市政府中庭,圍起黃色封鎖線,因為有人開車衝撞市政府。
  • 臺灣反"萊豬"醫師被警方要求到案說明,臺南市議員質疑:蔡當局在怕...
    環球網報導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2月17日報導,長期關注萊劑(萊克多巴胺)肉品問題的前美牛專家會議代表、臺灣醫師蘇偉碩,疑似因為多次對外發表萊劑毒性以及其對人體的影響,且堅決反對「萊豬」進口臺灣,被警方通知25日到案說明。對此,臺南市議員謝龍介質疑,民進黨當局到底是在害怕什麼?
  • 臺北市警掃蕩中山區酒店 5天破3間藏毒
    警方從16日至20日,針對特種店臨檢,5天有3間酒店藏毒客遭破獲,將持續掃蕩。    臺北市刑警大隊今天召開破案記者會,毒品查緝中心副大隊長餘永廉表示,近期常發生聚眾街頭鬥毆案,局長陳嘉昌要求針對容易發生治安事故的酒店、網咖、KTV等特種店列為治安要點,並加強執法、掃蕩。
  • 紐西蘭毒品日益泛濫,該國議員甩鍋鄰國
    據紐西蘭媒體21日報導,該國議員謝恩·瓊斯在日前的一次活動中,將本國日益嚴重的毒品問題歸咎於鄰國,引發爭議。瓊斯在上周舉行的一次活動中表示,一些太平洋島國被毒販當作中轉站,使毒品最終流向紐西蘭。「我國冰毒等毒品日益泛濫,大家想想,這些毒品都是從哪來的?都是從那些離我們很近的、太平洋地區的失敗國家來的。」他說道。
  • 傳陳其邁或在高雄市議會上面臨報復性質詢?國民黨議員:賊喊捉賊
    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15日通過補選投票當選高雄市長,但他未來上任後在高雄市議會,將面對此次選舉的競爭對手——國民黨籍高雄市議員李眉蓁和親民黨籍高雄市議員吳益政的質詢,外界猜測陳其邁是否會像當初的韓國瑜一樣面臨報復性的質詢,對此,國民黨高雄市議員說,民進黨賊喊抓賊。
  • 高雄市議員張勝富被控賄選 遭判當選無效定讞
    高雄市議員張勝富被控賄選 遭判當選無效定讞 2013年03月20日 19: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高雄市毒品泛濫犯罪率怵目驚心 毒品被偽裝成咖啡奶茶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由於臺灣毒品泛濫,高雄市率全臺之先增設「毒品防治局」,2018年一開始,民進黨籍高雄市長陳菊於市政會議上授與「毒防局長」宋孔慨印信,期待「毒防局」發揮功能。宋孔慨也成為全臺首位「毒品防制局」局長,未來將扮演統籌規劃整體反毒策略、整合執行防毒、拒毒、戒毒、緝毒等四大工作。
  • 臺南苗慄2名議員住處同夜遭槍擊 或因政壇恩怨
    臺南苗慄2名議員住處同夜遭槍擊 或因政壇恩怨 2013年04月17日14: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新北警方就近支持臺北 民進黨議員要求撤回(圖)
    原標題:新北警方就近支持臺北 民進黨議員要求撤回(圖)   新北市警方支持臺北市警方執行反服貿抗爭維護勤務,民進黨市議員要求市長朱立倫撤回警力。(臺媒圖)   中國臺灣網3月25日消息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針對新北市長朱立倫說各縣市警力相互支持不應有政黨或政治考慮一事,民進黨新北市議員黨團今日則聯署要求朱立倫市長及警察局陳國恩局長,考慮新北治安需求,立即讓新北市支持臺北的警力調回新北市工作崗位。   日前發生反服貿協議作業學生和團體攻佔「行政院」,隨後遭警方以優勢警力強制驅離事件。
  • 高雄市議員選舉拼搶激烈 藍綠力爭過半
    中國臺灣網10月27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高雄市長選舉受關注外,高雄市議員選舉更是藍綠兩黨較勁的戰場,國民黨提35人、民進黨提39人,藍營說要串聯問政聯盟監督市政。  第2屆高雄市議員共有117人登記參選,國民黨提名35人、民進黨提名39人、親民黨提名3人、臺聯提名7人、綠黨1人登記,另有人民民主陣線、無黨團結聯盟及無黨籍等。  高雄市議會應選66席,目前議會藍綠席次各29,因為國民黨結盟競選,這一屆國民黨許昆源取得議長寶座,副議長是民進黨蔡昌達。
  • 臺灣反「萊豬」醫師被警方要求到案說明,臺南市議員質疑:蔡當局在...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2月17日報導,長期關注萊劑(萊克多巴胺)肉品問題的前美牛專家會議代表、臺灣醫師蘇偉碩,疑似因為多次對外發表萊劑毒性以及其對人體的影響,且堅決反對「萊豬」進口臺灣,被警方通知25日到案說明。對此,臺南市議員謝龍介質疑,民進黨當局到底是在害怕什麼?
  • 臺「中選會」公布高雄市議員當選人名單
    中國臺灣網12月9日消息據臺媒報導,臺北、高雄市議員選舉結果今晚揭曉,根據臺「中選會」的統計,高雄市議員當選人分別為:  高雄市區域市議員選舉第一選區當選5人,分別為:陳美雅(女,中國國民黨)、李喬如(女,民進黨)、陳漢升(男,中國國民黨)、張省吾(男,無黨籍)、連立堅(男,民進黨)。
  • 身披「糖衣」 混同「零嘴」 新式毒品肆虐臺灣校園
    前不久,臺灣警方查獲兩名高中生夾帶逾6公斤安非他命,由桃園機場欲闖關赴紐西蘭,其中一名年僅16歲,為島內歷年被查獲最年輕的運毒「交通」。近年來,臺灣高中及以下的在校生涉毒事件頻頻發生,校園毒情嚴重。披上「糖衣外表」的新式毒品比以往更具迷惑性,讓涉世未深的青少年「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