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記者帶您趕郊區大集 百年黨東集牛羊肉攤最火

2020-12-16 全景山東

1月14日,6歲的小張欣和媽媽在大集上選購新衣服。

  每逢三、八,人們從党家街道黨東村附近經過時,老遠就能看到村口圍著一大群人。「方圓20公裡地,沒有不知道黨東集的,今兒可是趕大集的日子。」當地村民介紹,黨東集已有百年歷史了。從早上 7點左右開始,一直持續到中午12點左右,很多東西集上都能買到,最有名的要數党家牛羊肉。

  【濟南南部大集】

  城裡人來趕集,只為買到正宗牛羊肉

  農曆臘月十三,記者從杆石橋附近出發,沿經七路西行,拐至濟微路,行至104國道與二環南路交界口處南行5公裡,就能看到黨東集了。近2公裡道路兩側,攤位一個接一個,能達千餘家,身上穿的、頭上戴的、家裡用的、平日吃的,要啥有啥。

  大集上每隔幾米就能看到一個牛羊肉攤,生熟都有。「新鮮的羊肉便宜賣,37元一斤隨便挑。」在一家規模較大的羊肉攤前,有一張木桌,上面擺著幾個大盆兒,裡面盛著羊肉、羊蹄、羊肉筋、羊白腰等。幾分鐘的工夫,就有好幾撥兒人前來討價還價。

  一攤主告訴記者,自己一天差不多能賣掉20隻整羊,臘月二十三和臘月二十八前後賣得更多。為了來此趕集,家住市中區的楊女士還專門準備了小拉車,「這兒的牛羊肉正宗,肉質細嫩,也不注水,口感不錯,連著好幾年,過年前我都專門過來買」。

  幾十年高湯煮出醬牛肉,配方不外傳

  集上的醬牛肉尤其受歡迎。在一家名叫「雲記」的小店裡,擠滿了慕名而來的人。「早就聽說這裡的醬牛肉好吃,香味能滲到肉裡,吃起來特別香。」家住附近七賢街道的劉先生說,「這個醬牛肉38元一斤。」

  為啥集上賣的醬牛肉這麼香?一家多年經營醬牛肉的攤主告訴記者,一方面是党家這邊的牛肉品質好,肉吃上去一點都不「水」,煮出來的牛肉自然也香,做法也很講究。他介紹,製作醬牛肉前,需先用清水把牛肉泡一晚,主要目的是為了去除肉上殘留的血和雜質,之後再用開水過一遍,進一步去除一些還未除掉的雜質,接下來就可以用高湯煮了,大概3小時,之後悶上一夜就可以出鍋了。「最關鍵的就是高湯了,裡面添加有八角、花椒等多種大料,具體什麼配方,這個不能往外說。」該攤主說,這種高湯有幾十年歷史了,煮肉全靠它,每種料放幾兩都有嚴格的標準,差一點出來可能就不是這種味兒了。

  一天蒸800個「黃面窩窩」,不愁賣不完

  在集市上,一種叫「黃面窩窩」的小吃也非常搶手。擺小攤的攤主告訴記者,這種窩窩是一種年糕,是用黃小米做的,裡面還摻著紅棗,香甜但又不黏牙,做法也比一般的窩頭要麻煩。一般是先用溫水和面,同時將紅棗煮煮,把煮過的棗摻進面中,用力反覆搗,之後做成窩頭的樣子。再放在大鍋的箅子上蒸煮,開鍋後半小時即可出鍋。因黃面窩窩特別粘,事先要在箅子上鋪上一層荷葉,這樣出來的窩窩不會黏鍋,會有一種清香。「這種窩窩吃法很多,剛蒸出來熱騰騰的最好吃,也可放涼了切成小片,放在油裡炸著吃,放點紅糖更美味。」她說,一天蒸800個,不愁賣不完。

  李女士家住黨東村附近,這次一下子買了50多元的黃面窩窩。「小時過年,幾乎家家都蒸這種黃面窩窩,要是不吃,感覺沒年味兒似的。」

  在集市上,還有不少買幹荷葉的村民。賣荷葉的徐大娘說,荷葉1元一張,墊在箅子上大小正好,一次能賣上百張。「每到過年,附近村民都會買一些,用水泡軟,代替籠布蒸窩窩、米糕等。」

    南山蔬菜來「趕集」,一上午賣出千餘斤

  據党家街道工作人員介紹,若追溯起來,黨東集已有百年歷史了,發展到如今這麼大規模至少也有十幾年了。在集市上,記者看到不少蔬菜攤,其中不少都是從南部山區來的,韭菜、芹菜、大蔥、菠菜、香菇、辣椒、黃瓜等應有盡有,其中一家菠菜攤人氣頗高。賣菜的是個年輕小夥,他特意在菜攤前豎了牌子,寫著「仲宮菠菜,1元/斤」。他說,一上午自己能賣1000多斤,好的時候差不多能掙近千元呢。

  不同於其他一些集,黨東集上還能見到很多賣茶葉的。「很多村民平時習慣吃牛羊肉,早上起床前都習慣先喝一杯茶,起到『刮油』的效果。」一茶葉攤攤主說。

相關焦點

  • 通州年味特濃的大集!於家務民俗大集,鮮切牛羊肉太值得買
    每當這個時候,就會想起小時候趕大集的情景,小時候最愛熱鬧,沒有錢也可以在熱鬧的趕集天四處看看逛逛,有一兩塊「巨額」零花錢更是高興得飛起,攥在手裡不知道花在哪裡好,因為那些好吃的、好玩的,通通都想帶走。
  • 濟南「趕大集時間表」來了,百年大集遷新址,還有這些不容錯過!
    &nbsp&nbsp&nbsp&nbsp趕集,是濟南人買賣貨物頗具「儀式感」的重要傳統。&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近些年,隨著濟南經濟的發展、城市規劃的調整、市容市貌的提升,不少集市已經不適應人們購物採買的需求,一部分進行了搬遷調整,還有一些尤其是市區內的大集像民權大街大集、八裡窪大集、十六裡河大集、丁家莊大集等已經成為歷史。
  • 進了臘月趕年集,城大了,集少了,給你一篇濟南最全年集攻略
    現在的年集已經變了很多,也少了很多,樓下的超市應有盡有,網上的某寶和某東商品是除了禁止的東西,你想到的都有了。但是年集在農村依然有著偌大的市場,傳統的習慣依然保留著,只是大集越來越少了,被城市擠進了邊緣地帶,而集上的商品更多了,因為賣東西的幾乎都是商販,不再是自己家的產品出售,趕集依然是看熱鬧的多,真正為了過年購物的也少了。
  • 【濟南味道】城市大集去留間,它是農村人的生計,城裡人的記憶!
    爬完山後帶著早餐回家。 本報記者 左慶 攝早上6點,匆匆洗把臉,帶上自己的手推車,楊虹便急匆匆趕去燕子山西路早市。早市就在楊虹所住的內燃機廠宿舍樓下。退休十年,楊虹每天必去早市,為了一家五口都能吃上新鮮菜,更為了能與老朋友聊聊天。與東八裡窪等大集動輒一天的開市時間相比,這裡的早市每天只開市3個小時。早市帶來的交通擁堵、衛生等問題,讓濟南許多街道辦事處紛紛將其解散。
  • 二十七,趕大集!濟南這裡的年味,怎一個濃字了得!
    &nbsp煙、酒、魚、肉和走親戚用的禮品一樣也不能少,&nbsp&nbsp&nbsp&nbsp20日,記者來到了仲宮大集,&nbsp&nbsp&nbsp&nbsp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nbsp&nbsp&nbsp&nbsp大家可以看到這裡是人擠人,
  • 臘月二十七,濟南人去哪兒「宰雞趕大集」
    因此,在濟南曾紅火了幾十年甚至近百年的黃巢大集、丁家大集、邢村大集、板橋大集、民權大街大集、八裡窪大集、十六裡河大集等,都在這幾年或閉市取締、或遠遷它址了……而那些小販們蜂擁而至,方圓五六裡內的居民都傾巢出動前來趕集的日子也一去不復返了。
  • 濟南「職業趕集人」原來這麼「賺錢」!濟南近郊大集全在這兒
    「現在五天趕三個集,兩次仲宮大集,一次二仙集。年輕時每天趕一個,最遠去党家那邊。」趕集成為他的職業,更是他生活的一部分。「趕集人哪有不辛苦的,早上6點出攤,風雨無阻,我們掙的就是辛苦錢。」有一件事,劉廣明始終記著,「那天下大雪,我開車去趕十六裡河的集,因為路滑,剎車太急,車頭180度倒轉,差點翻了車。」
  • 最新濟南「近郊年貨大集」時間表來了!是時候去逛逛了
    接下來這幾周,濟南這些大集都會很熱鬧濟南市區、近郊可以趕的年集還沒去逛的小夥伴們,走起吧!時間:每逢農曆四、九大集董家大集位於濟南歷城區的董家大集,集市上商品琳琅滿目,光各種水果就十幾種。地址:可乘10路公交到董家村下車時間:每逢農曆三、八開集吳家堡大集要問這兩年裡,濟南哪個村最火?
  • 濟南南山百年大集黃巢大集搬新家:攤位多了,環境也好了
    對於濟南南部山區市民來說,每逢農曆五、十,到黃巢趕大集已成為當地居民的生活傳統。20日,記者了解到,為提升環境,緩解交通壓力,黃巢大集將進行搬遷,新址為黃巢村河道兩側。黃巢大集是黃巢轄區歷經多年的民俗大集,也是當地經濟興盛的起源和標誌。
  • 濟南東八裡窪大集將要取消 買者賣者都喊不方便
    原標題:濟南東八裡窪大集將要取消 買者賣者都喊不方便   齊魯晚報濟南11月20日訊(見習記者 於悅) 20日上午,市民於先生向本報反映,市中區的東八裡窪集市,有城管堵在路口,禁止商販擺攤。記者前去探訪,小販紛紛稱大集將取消,這是最後一次擺攤。
  • 年前逛逛濟南仲宮農村大集,熙熙攘攘熱鬧紅火,到處是濃濃的年味
    記得小時候最盼望的就是過年,因為過年就可以趕年集買新衣服和好吃的,現在雖然購物方便了,但在農村仍有趕年集的傳統。臘月二十八是濟南仲宮大集,請跟隨我的鏡頭逛逛熙熙攘攘的年貨打擊,感受一下農村過年的氣氛。喜慶的春聯、甜糯的年糕、撲騰著亂飛的活雞、現炒現賣的小米茶湯、生機勃勃的鮮花,大集上各種帶者年味的商品琳琅滿目。無人機航拍濟南仲宮年貨大集,人群熙熙攘攘,熱鬧紅火。航拍人來人往的仲宮大集。大集上有片鳥市,有不少賣鳥的。
  • 探訪通州農村五個大集!買最新鮮的牛羊肉,嘗新摘的草莓,吃剛出鍋的...
    其實在我們身邊,那份與「年」黏合在一起的質樸與熱鬧,興奮與期待,仍在——那就是農村大集。   春節前後,通州區各大農村集市正是最紅火、熱鬧之時。   通州小布(北京通州發布:bjtzfb)特意前往通州幾個熱鬧大集,為您探訪特色商品,品嘗美味小吃,分享趕集的樂趣!
  • 記者現場探訪 獨家講述合肥老街義興集的百年興衰
    》》》點擊查看更多圖片:合肥老街義興集的百年興衰(組圖)義興集,舊稱合肥南鄉義興集,位於今合肥市包河區駱崗街道辦事處東2公裡處。如今,很多解放前逃往他鄉的老義興集居民,在來往信件中依然使用舊稱地址。對於義興集歷史演變,包河區駱崗街道包河花園社區工作人員劉志明已經研究了7年。
  • 城·事(47)濟南年味:尚未消逝的年貨大集
    編者按  濟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國家公布的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門塔、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的靈巖寺,均在這片土地上默默佇立千年。「請大家往裡一點,今天是十六裡河大集,乘客比較多。」39路公交車司機提醒著。濟南市區和近郊幾個尚在延續的傳統大集越來越熱鬧,周邊價格低廉、自產自銷的新鮮蔬果禽類產品從四面八方湧來,五彩繽紛的年貨、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各個大集人湧如潮。
  • 濟南這個大集搬家了!今後趕集去這裡!近郊還有這11個大集!年...
    又到了濟南人趕大集的日子啦~對於濟南南部山區市民來說,每逢農曆五、十,到黃巢趕大集已成為當地居民的生活傳統。近日,這個百年大集進行了整體搬遷!20日,記者了解到,為提升環境緩解交通壓力,黃巢大集將進行搬遷新址為黃巢村河道兩側黃巢大集是黃巢轄區歷經多年的民俗大集,也是當地經濟興盛的起源和標誌。
  • 年輕爸媽想帶娃趕大集找年味
    記者朱士娟 攝□本報記者 朱士娟  「孩子孩子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白肉……」這首流傳已久的歌謠唱出了人們忙年、盼年的景象。雖然超市天天開門,啥也不缺,但濟南不少年輕爸媽卻開始籌劃帶娃去近郊趕大集,打算置辦年貨的同時給孩子補一堂年俗課。
  • 老濟南風俗——過年趕大集
    老濟南風俗,接近年關,家裡人要早早去趕年集。從糖果菸酒到對聯飾品、從衣服鞋帽到布匹糧油、從炒貨堅果到蔬菜海鮮、林林總總 熱熱鬧鬧。尤其濟南城郊周邊的仲宮大集、柳埠大集、王舍人大集、段店大集等,絕對是進入臘月後重頭戲,有著幾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悠久歷史,而且由於年貨齊全、規模宏大,吸引了來自德州、淄博等多地居民前來置辦年貨,年貨大集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 帶你逛逛百年漁村大集
    初冬時節,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紅島街道曉陽社區的百年漁村大集適逢大集日,漁民將捕撈的各種海鮮產品、農家果蔬、米麵油茶等物品趕集售賣,豐富市場品種增加銷售收入。圖為漁民在青島市城陽區紅島街道曉陽社區的百年漁村大集上擺放銷扇貝。
  • 封閉68天後,濟南南部兩個大集正式開市啦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春節過後南部山區仲宮大集一直處於臨時關閉狀態,3月31日農曆三月初八,時隔68天後,仲宮大集正式開集,擺攤的商戶和前來趕集的市民雖然不及往日,但口罩掩蓋不住大家的喜悅,在市場一片欣欣向榮之中可以感受到復工復產的形勢正不斷向好。
  • 大興最全大集攻略
    下面就給您搜羅了一些咱大興的大集跟集貿市場的信息,春節快到了,您根據自己的需要,看看家裡還有什麼需要置辦的。趕大集自駕線路:大興橋十字路口向東,至南大紅門橋,右拐,至青雲市場,集市在路東,緊鄰大馬路。04榆垡鎮大集  時間:農曆逢雙的日子是集,即陰曆二、四、六、八、十,隔天一個集,集市上午8點左右開始,下午2、3點一般就散了。  乘車路線:集市位於榆垡主街過一個路口左轉再右轉5、6百米即是。乘坐937路,在榆垡鎮 站下車,步行至榆垡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