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一作坊用廢棄豬皮煉油 工業用豬油疑上餐桌

2020-12-13 騰訊網

  南方農村報訊(記者 劉龍飛)近日,廣東清遠市清城區飛水街多位村民報料稱,在飛水橋附近有個專門提煉豬油的作坊,燃燒過程中產生的廢氣、油煙,讓周邊的群眾難以忍受。更為嚴重的是,作坊生產的豬油疑似部分流向市民餐桌。

  南方農村報記者調查發現,該作坊利用市場廢棄的豬皮、內臟等材料煉油,雖然作坊持有工商營業執照,但在原料來源、生產條件、環境汙染、豬油用途等監管上,卻存在諸多漏洞。

  據知情人士透露,由於工業用豬油與食用豬油價格最高相差約五倍,工業用豬油成為食品安全監管中容易出現問題的領域。

  清遠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坦言,國家鼓勵資源循環利用,但在工業用豬油的監管上還是空白。

  投訴+

  偏僻煉油作坊惡臭難忍

  村民投訴的豬油作坊位於北江邊上,地理位置較為偏僻,只有站在廢舊的飛水橋上,才能看見作坊周邊的情況,裡面的情況則難以看見。

  「臭!你聞多一會就覺得噁心了。」5月21日,村民楊先生告訴記者,作坊裡面主要是提煉豬油,每當作坊煉油時,周邊會飄起濃煙,還會散發出一陣陣臭味。「我們以前想下去看看,剛走到路口就被人攔了,說是私人用地。」村民說,這個煉油作坊存在了10多年,他們曾多次反映無果。

  近期,隨著「三打兩建」活動在全省各地深入展開,有村民再次向執法部門反映豬油作坊的問題。幾天後,得到的答覆是,該豬油作坊持有合法的工商營業執照,而且生產的是工業用油,在國家允許的範圍內。

  但楊先生認為,即使是工業用油,作坊的生產環境也應該有相應的規定。而且,該作坊生產的豬油還有部分用於食用的嫌疑。「我就住在附近,每天看到去載油的不僅有工業用油的車,還有載食用油的小汽車!」一位村民很肯定地說。

  根據村民觀察掌握的情況,豬油作坊內大約有八九名工人,每天早上,不斷有摩託車送來豬內臟、豬皮等,豬油作坊收購後開始煉油。中午以後,開始有車輛來作坊載油。該村民說,一般情況下,較大貨車運載的是用油桶裝好的油,運往附近的飼料廠。而小麵包和摩託車運的油,大部分用白色塑料桶包裝,都是直接運到市場上的食用油。

  暗訪+

  工業用豬油疑賣為食用油

  5月22日下午,記者在飛水橋附近觀察發現,進出作坊的小麵包就有近10臺,其中還有幾輛小貨車。下午3時左右,一輛車牌號碼為「粵R63456」的小麵包進入作坊後,幾位工人將十多個白色塑料桶裝滿豬油,並裝放在車上,大約半個小時後,該車開始離開。

  「這種油桶肯定就是裝食用油的。」知情村民言之鑿鑿。當天下午3時40分左右,記者遠遠地跟蹤這輛小麵包車。不過,該車十分警惕,在清新縣與清城區交叉路口時,該車突然脫離了記者的視線,不見蹤影。

  5月23日中午,記者試圖以買油者身份進入作坊,了解作坊內部的生產環境。不過,記者剛靠近作坊大門,一位肩上有文身的年輕人馬上走出來阻攔。當記者提出想買油時,作坊裡面馬上出來七八個人,很謹慎地對記者進行詳細詢問,並一再拒絕記者進入作坊的要求。

  23日下午,記者跟隨清遠市質監局執法人員進入豬油作坊。據作坊內一位女員工介紹,他們開這個作坊已經十幾年,工作人員都是家族成員。這位女員工很肯定地說,作坊生產的是工業用豬油,賣給附近一家飼料廠,用大的鐵製油桶裝,每次對方用完油後,會將空油桶送回。但根據村民的投訴以及記者的觀察,進入該作坊的小麵包車曾使用白色塑料油桶裝油。對此,該女員工並未作任何回應。

  就在執法人員在作坊內檢查期間,記者在作坊門口發現,一輛車牌號碼為「粵R70052」的貨車正要駛入作坊時,被幾名青年從路口攔下,貨車隨後掉頭開走。記者發現,該貨車上印有「某某高級食用油」的標誌。

  隨後,執法人員在作坊附近發現一輛白色小麵包車,車內裝有6大瓶豬油,每瓶重約50斤。為何會有瓶裝油?是否運往市場食用?作坊人員的解釋是,每次啟動爐頭煎炸豬油時,鍋底需要先放些油,「這些都是留來做鍋底的。」作坊人員說,之所以要放在車內,主要是為了防止太陽曬。

  突查+

  現場執法難抓真憑實據

  儘管該豬油作坊存在工業用油變相轉賣為食用油的嫌疑,不過,清遠市質監局執法人員坦言,現場巡查執法難以掌握真憑實據,監管一直也存在困擾,「除非真的跟蹤拍到他們把油送到哪些酒店、餐館。」

  記者在作坊內看到,該作坊主要有三個爐頭,靠燒木材來熬煉豬油。回收的豬內臟等材料直接堆在地上,蒼蠅到處飛舞,作坊熬煉出來的豬油甚至呈黑色。

  根據國家關於工業用豬油標準的規定,工業用豬油的加工原料需經獸醫衛生檢驗判定為非食用的豬屍體、內臟及一切含脂肪的下腳料和廢棄物。而儘管業主稱用於產油的材料是從市場上購買,但並不能提供有效證明。這些材料的來源是否合法?有無安全檢疫證明?作坊生產環境及其造成的汙染如何管理?生產的工業用豬油是否符合國家標準?一系列的問題都令人擔憂。

  「國家鼓勵循環經濟,但這一塊的監管還是空白。」清遠市質監局副局長羅鷹告訴記者,中小作坊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難點。

  「一是業主安全意識差;二是生產條件差,業主不願意投入,把好安全生產的關;三是注重短期利益,都想短期賺錢,生產管理混亂;四是小作坊違反相關規定後,在法律責任的承擔上,執行難,拒絕配合政府部門執法。」羅鷹說,這些小作坊數量多,且很容易演變為制假售假的窩點,依靠執法部門日常的巡查執法很難監管到位。

  因為監管難以到位,部分作坊存在產生地溝油的灰色環節。羅鷹透露說,在「三打兩建」的活動中,他們還掌握一個重要環節是,現在很多非法地溝油並不是簡單地運輸到市場,而是運到一些中間公司,通過中間公司包裝後再銷售到市場,「這是我最擔心的環節」。

(南方農村報)

相關焦點

  • 長沙查封黑心豬油作坊 用豬肺豬皮豬腸煉油(圖)
    、髒兮兮的鐵桶內陳放豬肺、留有毛的碎豬皮、豬腸廢棄物……查處煉油作坊時  據記者調查,該作坊主要從周邊的農貿市場收購廢棄的豬肺、豬皮、豬腸及豬的下腳料等,煉成豬油,價格5-6元/斤。  昨日,長沙市開福區工商局毛家橋工商所執法人員將其查封。  對於油的去向,該作坊負責人隻字不提,不過兩本油漬斑斑的記帳本則透露,大部分黑心豬油流向了一些粉店和盒飯店。
  • 青島臭豬皮下腳料煉豬油 煉油處臭氣難聞
    前天下午,記者接到數名市民的電話反映說,在即墨流河莊村有人非法用豬皮等下腳料煉製髒豬油出售,幾乎天天在煉油,有時候晚上,加工點上空的大煙囪也冒著濃煙,不僅氣味非常難聞,排出來的汙水都把附近的農田汙染了,這讓許多村民都有很大意見。    一名村民告訴記者,這兩處煉油點已經存在好多年了,執法人員也曾來查處過,但始終沒有徹底取締,當地許多村民見誰也管不了,也只好作罷。
  • 煉油地下加工窩點 豬皮下水煉成「食用油」(圖)
    >這就是煉油的作坊老闆講述煉油的工序供圖/photocome  記者暗訪發現特大地下煉油加工窩點  10月3日上午,記者在深圳市寶安區松崗鎮紅星荔枝園暗訪時發現,該園深處有一個特大地下煉油加工窩點。執法人員當場查獲成品豬油2噸多、豬皮500公斤、豬下水1000多公斤。據了解,這是目前松崗鎮查獲的最大一個地下煉油窩點。  地下煉油點藏身公園  昨天上午,記者在松崗鎮暗訪時發現位於該鎮紅星荔枝園內有一個特大地下煉油加工窩點。在距窩點100多米遠處,記者就能聞到一股刺鼻的惡臭味,還能遠遠看到木架上掛著一串串豬皮。
  • 福州倉山廢棄豬內臟 煉成食用油(組圖)
    執法人員查獲的拉雜油桶煉油的豬皮爬滿蒼蠅  本報訊昨日上午,福州市倉山區白湖工商所,在倉山鎮尾村發現兩家利用廢棄豬肉、豬內臟等下腳料生產拉雜油的加工作坊,當場查獲4噸拉雜油,以及9大捆曬乾的豬皮。  昨日上午9:30,工商執法人員輾轉數條崎嶇土道,才在一偏僻角落發現這家生產拉雜油的作坊。記者在加工現場看到,一間約50平方米的平房內,6個油鍋有3個還在炸油。桶內的下腳料蒼蠅密密麻麻,整個房間瀰漫著陣陣腥臭味。  而僅一溝之隔的另一家作坊,記者見到的情景更加「壯觀」:場地外圍架著五六十根的細竹竿,每根竹竿上掛滿了豬皮,裡間也堆滿了9大捆已曬乾的豬皮。
  • 商丘市閆集鎮一飼料廠用豬皮等下腳料進行煉油,臭味刺鼻!
    連日來,本網不斷接到商丘市睢陽區閆集鎮的一些村民反映,該鎮一家飼料廠用豬皮等下腳料進行煉油,臭氣燻天,汙染環境。這家飼料廠僅距學校一路之隔,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從大門縫隙看到,裡面擺著各種生產用的油桶及其他生產工具,幾名工人正忙碌生產,高高的煙囪內冒著白煙。觀看10幾分鐘後,人員被廠裡排放的臭氣燻得喘不過氣來。
  • 「黑心作坊」用工業鹽醃鹹菜
    淮安新聞網訊 醃好的蘿蔔乾、大蒜頭、乳黃瓜和大頭菜等鹹菜,是很多市民餐桌上的美味。不過,24日上午,市鹽務局的工作人員在開發區徐楊鄉進行例行檢查時,發現了一處用假鹽醃製小菜的作坊。這個消息,可能會讓愛吃鹹菜的人心頭一顫。
  • 皮革廠變身煉油坊 腐臭豬皮油脂做原料(圖)
    我們社區有一個皮革廠,專門生產豬皮。他們以前向屠宰場、鄉下農戶收購豬皮,用工業鹽將豬皮硝制後銷往外地。  但是這一兩年來,這個工廠的氣味變得非常大,隔很遠就能聞到臭味。我上個月在他們廠門外發現了一大堆油桶。那些從死豬皮上刮下來的豬油,還有用三輪車運過來的發臭的死豬肉、淋巴肉,都被熬製成豬油裝進了這些大油桶,被外面的車成車拉走。
  • 廢棄機油回收、家庭作坊提煉才是大坑!
    可是目前機油市場,制假黑網點猖獗,貼標油無處不在的市場環境,選擇一款值值得信賴的機油真的是難上加難,卡友們就算是慎重選擇正規渠道、品牌機油依舊難免上當受騙。因為市場上貼標油品牌油傻傻分不清楚,李逵李鬼難辨真假,為何購買機油防不勝防,黑窩點貼標油為何屢禁不止呢,廢棄機油回收不規範、家庭作坊提煉網點就是其中的大坑!
  • 福州晉安一女子用工業鹼泡豬皮售賣 專家:長期食用有危害
    原標題:晉安一女子用工業鹼泡豬皮售賣 沈某珠指認用工業用鹼浸泡的豬皮   前天,晉安區茶園派出所民警在桂山村某民房裡查獲一個用工業鹼浸泡豬皮的窩點。目前,沈某珠因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刑事拘留。
  • 莞動物內臟煉油黑點被查 煉油工:做火鍋料吃了沒事
    原標題:莞動物內臟煉油黑點被查 煉油工:做火鍋料吃了沒事   腐臭無比、布滿蒼蠅的動物內臟,居然被人加工煉製成油。17日,東莞橋頭鎮兩個無牌無證的非法煉油窩點被查處,其中一名煉油工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這些動物內臟都是從深圳運來的,用來提煉地溝油,後用做火鍋料。
  • 聊城黑作坊用廢舊輪胎煉油 黑油流向廣饒藏暴利
    而在劉集鎮村北,一排楊樹後面同樣藏著一個吐黑煙的工廠。  東阿縣劉集鎮這四個隱蔽的冒著刺鼻煙味的工廠,在百姓眼裡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土煉油廠。土煉油廠冒出的黑煙掠過麥田,麥田就覆蓋了一層黑色的菸灰。  據了解,廢舊輪胎煉油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的硫化氫、二氧化硫、二甲苯類、多環芳烴(音)等有毒有害氣體,對大氣環境會造成嚴重汙染。在這4家燒廢舊輪胎的作坊裡真的能煉出油來嗎?
  • 滑鍋是用什麼油來滑,是豬油好還是菜油?
    記得小時候,家裡買了新的大鐵鍋,媽媽就會說,要買點豬肉,要用豬皮,新買的鐵鍋要潤一潤。那豬皮就是潤鍋的潤滑劑。 做法:要把豬肥肉或者豬皮用一大片,這樣煎出來油脂多一些,再用大火把鐵鍋燒熱,轉中小火,夾著下豬肥肉或者豬皮,慢慢煎出油脂,等出香味出油脂以後,在把豬肥肉或者豬皮來回擦出油脂,
  • 蘇州一黑作坊買垃圾肉加工成肉圓肉餡再賣出,已幹了多年
    蘇州一黑作坊買垃圾肉加工成肉圓肉餡再賣出,已幹了多年 2018-09-29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晉安黑作坊 工業鹼泡炸豬皮
    前日傍晚,福州晉安警方突查一處炸豬皮的小作坊,52歲的作坊主人、南平女子沈某在浸泡炸好的豬皮時,就使用了俗稱燒鹼的工業用氫氧化鈉,為炸豬皮去油,並使其更加發泡蓬鬆,賣相更好。 目前,沈某因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警方刑事拘留。目前,沈某已售賣的「毒豬皮」的具體數量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 湖南一對夫妻專收病死豬,豬肉被送到豬皮加工廠煉油
    豬肉是不少市民餐桌上的主菜,安全倍加重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病死豬應做無害化處理,是不能隨意流入市場的,但在湖南湘潭市湘潭縣石潭鎮上,卻有這麼一對夫妻,他們大肆收購養殖戶家的病豬、死豬,那麼,這對夫妻收購病死豬到底想做什麼?記者迅速聯合湘潭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展開追查。
  • 用沙子炒的豬皮你吃過沒有?這在廣東可是深受歡迎的美食!
    在廣東潮汕地區,就有這樣一道美食,是用沙子炒的豬皮。當年的潮汕地區,是重要的港口,歪果仁吃肉不吃皮,於是低價的豬皮就從越南運到了這裡。豬皮要做成菜,還是需要一系列的加工的。先將整塊的豬皮熬煮十多分鐘,再浸泡在冷水中,這樣可以讓豬皮變得脆脆的。還有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刮油,將豬皮上多餘的脂肪颳走,這樣等會兒炒的時候才不會爆油。
  • 豬皮煉油廠與居民區僅一牆之隔
    煉油廠內一地油汙煙囪「呼呼」冒著白煙  浸泡、醃製、晾曬、烘煎……豬皮經過一系列工序,變廢為「寶」,可以製成食用油,提煉成工業油,留下的皮還能製作服裝和鞋料。受利益驅使,我市各地一些非法煉油廠、黑作坊屢禁不止。
  • 普普通通的菜心,其實是廣東人餐桌上的硬菜,做法簡單,卻很好吃
    普普通通的菜心,其實是廣東人餐桌上的硬菜,做法簡單,卻很好吃廣東人很會吃,這是我們對廣東人的第一印象!廣東是一個美食城,廣東人美食特別多,去旅遊過的都會有感受,而且廣東美食可以讓很多人接受,口味比較大眾化。
  • 記者暗訪京津冀地溝油泔水煉油流向餐桌(組圖)
    調和油、色拉油、棕櫚油……充斥北京、河北、天津市場的一些油品,其背後可能都和泔水油、炸貨油、動物廢棄油脂緊密相連。中轉商再將這些油銷往地下煉油「黑窩點」。  「黑窩點」用大鐵罐和鍋爐煉製「地溝油」,經過過濾器後,油變清澈後包裝成色拉油。  地溝油」流向食品加工企業、工地、糧油批發市場,甚至部分超市。
  • 豬皮上有豬毛怎麼辦?別用刀颳了,教你2個小技巧,徹底清理乾淨
    豬皮上有豬毛怎麼辦?別用刀颳了,教你2個小技巧,徹底清理乾淨!豬肉是大家生活中常吃的食材,尤其是分年過節,經常會買豬肉包餃子。然而在清理豬肉的時候,經常會發現豬皮上還殘餘很多豬毛,尤其是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