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莊裡冒起了黑煙,味道臭不可聞。
記者調查發現,這個黑作坊中有不少奇怪的大桶。
黑作坊中的汙水。
齊魯網3月30日訊 最近聊城市東阿縣劉集鎮孟村有村民向記者反映,村裡藏著幾家神秘的工廠,折磨著整個村子有四五年時間了,每天排放黑煙臭氣,簡直不堪忍受。
小村莊整天冒黑煙 黑作坊土煉油臭氣燻天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頻道《小溪辦事》報導,在東阿縣孟村村南的一個地方,樹木雖然濃密,仍然沒有遮住一股股濃煙。刮東南風,正好刮村裡去,村民說晚上睡覺都嗆得慌。
村民最難以忍受的是除了濃煙,還有濃煙攜帶的類似焚燒橡膠製品的刺鼻味。
村民透露,像這種吐黑煙的廠子在劉集鎮不止一家。這是南洋村南水北調水渠旁邊一個煙筒,同樣是冒著黑煙。通過半開的門,往裡撇了一眼,地面烏黑,廢輪胎堆積如山。而在劉集鎮村北,一排楊樹後面同樣藏著一個吐黑煙的工廠。
東阿縣劉集鎮這四個隱蔽的冒著刺鼻煙味的工廠,在百姓眼裡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土煉油廠。土煉油廠冒出的黑煙掠過麥田,麥田就覆蓋了一層黑色的菸灰。
據了解,廢舊輪胎煉油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的硫化氫、二氧化硫、二甲苯類、多環芳烴(音)等有毒有害氣體,對大氣環境會造成嚴重汙染。在這4家燒廢舊輪胎的作坊裡真的能煉出油來嗎?
工作人員稱油是半成品 一噸賣一千六左右
趁著老闆不在,記者以收購為由,首先進入了位於村波村北的煉油廠,展現在眼前的並不是工廠,而是一個土窯。一個工人透露了土窯的秘密。
土煉油廠工人說,「底下的油罐就是油,那兩個罐是裝油的,儲備油。用橡膠煉的油。」
煉油廠裡,放著油罐、廢舊輪胎和鋼絲,而地面上是四五公分厚的黑灰。而至於這些油到底是怎麼煉製的?工人表示不清楚,但是表示這些油是半成品,沒法直接用。
既然這些油不能直接使用,煉它什麼用呢?記者又以查看汙水處理為由,進入了南洋村的內工廠,工人透露生產抽的地下水,用完的水順著管下去了,再抽到地下去。流出的油顏色發黃,但一經碳化,又變成了黑色。
這種劣質油,雖然不能直接使用,但很搶手。定期有人上門收購。那這些廢舊輪胎,到底是怎麼吐出黑油的呢?
工人說,這個土窯裡面其實就是一個大罐。輪胎從上面放進大罐,高溫熬致黑油,而碳化的輪胎顆粒又變成了村民眼中的毒廢渣,廢渣又被當成了燃料。
土煉油廠工人說,「一噸賣一千六吧。現在行情不好,據說前幾年,這些油能賣到三四千元一噸。一天能生產三四噸。」
當地部門稱未經審批 記者蹲守七天調查黑油流向
根據我國環保法規定,未經批准盲目建設的小煉油廠和土法煉油設施,且無任何環保和治汙設施的煉油企業都屬於土法煉油廠。劉集鎮這四家小煉油作坊經過批准了嗎?記者諮詢了東阿縣環保局,工作人員回復稱,「這種應該沒有審批過。」
2010年中國工業和信息跨步發布廢舊輪胎綜合利用指導意見。這份文件在鼓勵廢舊輪胎循環利用的同時,多次強調,嚴禁利用廢舊輪胎土法煉油。而根據國務院關於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土法煉油廠應責令關閉或停產。
廢舊輪胎循環利用本來是國家推行的節約資源的重要方式。但是土法煉油工藝簡單,不僅汙染環境,而且煉出的油品油質差、雜質多。那既然這樣的話,為什麼屢禁不止?說白了,還是利益的驅使。工廠工人們告訴我們,他們煉出的這些黑油,定期會有人收購,收購方來自哪,運在哪只有老闆才知道。
由於不知道收油的規律,記者蹲守調查,連續守了四天,油罐車一直沒有露面。隨後記者趁著下班的時間又以買油為理由,接觸到了另外一位工人。
時間又過去三天,油罐車仍然沒有在這出現。記者在另外一家土煉油廠發現了一個情況。一輛油罐車正停在裡面。
黑油流向廣饒一家公司 變加氫油後賣三千四五
經過七天的蹲守,記者終於在前面黑煉油廠發現了前來拉油的油罐車。這些非法熬製的半成品油,到底是直接流向加油站還是別有用途?記者從車體信息上可以發現,這輛油罐車來自河北滄州。
這輛車行駛到了廣饒,開進了一家叫廣饒鑫生的商貿公司,並卸貨。記者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查到,這是一家銷售燃料油、船舶油的公司,那它收集這些用輪胎非法熬製的半成品油有什麼用呢?
廣饒縣鑫生商貿公司說,「現在咱是加氫用的黑柴油,沒有柴油,給煉油廠供的黑柴油,還得提煉。」
加氫在石油煉製中是指在半成品油中加入化學元素氫,以脫出油品中存在的含氧、硫、氮等雜質,以提高油品質量的過程。那這些用土法煉製的劣質油提煉的加氫油與普通成品油有什麼區別?
廣饒縣鑫生商貿公司說,「三千四五這一塊。」至於油的質量,對方表示,「肯定是都很精緻的油,都是國4、國5的油。」
[責任編輯:黃鵬偉、李瑞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