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背後的真實歷史:奇襲白虎團,15天瘋狂殲敵5.3萬
《金剛川》不知道大家都看過嗎,這是一部為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電影,該電影講述的是1953年,抗美援朝的最後一次戰役——金城之戰。
1953年,當時正是夏季反攻戰,這場戰役是李承晚肆意挑起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在此之前,志願軍連連獲勝,美國節節敗退,雙方在三八線僵持了很久。美軍在艾森豪上臺後,就想儘快結束韓戰,於是美軍表面露出了談判停止的信號。就在這個節骨眼上,
依靠美援支撐的李承晚開始慌了,於是他高呼:「向鴨綠江進行一次全面的軍事進攻」並公開拒絕停戰。
在此號召下,南朝鮮也跟著李承晚開始反對停戰,還發動了大規模的「群眾示威遊行」,同時,南朝鮮還單方面退出了停戰談判。
在這樣的情況下,志願軍決定發動夏季反攻,逼迫敵人回到談判桌上來。
6月,在彭老總的親自指揮下,志願軍司令部舉行會議,決定推遲和平談判的時間,並向北漢江一帶發動大規模反攻,
也就是後來所稱的轟轟烈烈的金城戰役。
為了儘快完成這場收官之戰,志願軍派出了24萬餘人的兵力,而且還集結了上千門不同類型的大炮,儘管與美方的武器來說,炮兵的投入並不大,但這已經是抗美援朝開展以來,
志願軍調動的最大的兵力和裝備了,這也是前所未有的。
7月,志願軍發起總攻後,我軍組建了一個「穿插隊」,主要就是負責搗毀「白虎團」和摧毀炮兵陣地,
掩護主力進攻,在穿插中,由11人組成的607團偵察班,在副班長的率領下,深入敵後方,直通過南朝鮮數道關卡,直逼「「白虎團」的作戰室,將這個作戰室順利摧毀,
還俘虜了副師長林益淳,這也是韓戰期間,志願軍俘虜的南朝鮮最高的將領。這個真實的故事後來被人們稱為奇襲白虎團戰役。
著名的八個樣板戲之一的《奇襲白虎團》也是根據這個事跡編排的。
事實上,白虎團的潰敗,只是南朝鮮軍潰敗的一個縮影
。因為到了7月14日18時,志願軍僅僅戰鬥了21個小時,就已經佔領完成了預定目標,南朝鮮軍「「首都師」」、第三、六師都被打殘。南朝鮮潰敗如此之快,也嚇壞了南朝鮮人和美軍,美方開始慌亂,美軍司令馬克斯韋爾·泰勒開始急匆匆地趕到前線指揮。
然後面對一手設計的"金城防線"一夜之間就被志願軍摧毀,他還是很觸目驚心,儘管後來他派兵遣將,想要抵抗,但還是無力挽回戰爭的局面,
從7月13日到27日,15天的時間,我軍就殲敵5.3萬,見南朝鮮4個師打殘。
1953年7月27日,李承晚終於承認失敗,中美朝三方回到了談判桌上,至此,金城戰役拉下帷幕,歷時兩年九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就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