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背後的真實戰役歷史 金城戰役的背後故事是什麼

2021-01-09 中華網娛樂頻道

《金剛川》背後的真實戰役歷史

電影《金剛川》所講述的,是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金城戰役期間的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金剛川是金城前線附近的一條河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故事就是圍繞著這條河上的一座橋所展開的。志願軍工兵第十團三連在連長張振智的帶領下,在金剛川上架橋作為金城戰役志願軍後勤補給通道。橋梁遭到美軍的狂轟濫炸,美軍飛機投彈3500枚,橋梁數次被炸毀。志願者戰士們連續七次修復了37米長的橋。活生生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保障了金剛川上的水路通道,保證了前線的物資供應。

既然《金剛川》是真實事件改編,那麼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金剛川》背後的真實歷史背景:抗美援朝的最後一戰—金城戰役。

金城戰役是志願軍對堅固設防之敵實施的規模最大的一次進攻戰役,也是火力支援最為充足的戰役。整個金城戰役,志願軍共集中了超過1100門火炮,消耗彈藥約3.6萬噸,其中消耗炮彈1.9萬噸,消耗的彈藥數量超過了志願軍前五次戰役的總和。此役中國人民志願軍殲敵5.3萬餘人,將南朝鮮軍4個師打殘,收復陣地160餘平方公裡,有力地促進了朝鮮停戰協議的籤署。

戰役起因

1953年6月,朝鮮停戰談判的各方已達成全部協議,停戰協議籤署在即。而南朝鮮當局為阻撓朝鮮停戰的實現,假以「就地釋放」為名,強制扣留朝鮮人民軍被俘人員2.7萬餘人,嚴重破壞了作戰雙方達成的關於戰俘遣返問題的協議。為促進朝鮮停戰穩定實現,中國人民志願軍決定發動夏季反擊戰役予南朝鮮軍以嚴厲打擊。

戰役進程

7月13日21時,中國人民志願軍對南朝鮮軍隊實施了沉重打擊,第20兵團及第24軍在1100餘門火炮的支援下突然發起進攻,經21小時的激烈戰鬥,佔領了金城川以北地區,拉直了金城以南戰線,完成了戰役的第一步任務。為貫徹「穩紮穩打」的指導方針,志願軍第20兵團和第24軍在鞏固既得陣地的同時,各以一部兵力擴大戰果。16日,「聯合國軍」開始瘋狂反撲,志願軍根據作戰情況轉移至金城川以北地區防禦。18日後,「聯合國軍」反撲重點轉向志願軍中集團軍正面的602.2高地巨裡室北山一線陣地,志願軍第200師頑強抵抗,除巨裡室北山陣地失守外,固守了已佔陣地。27日,金城戰役結束,作戰雙方籤訂了停戰協議。

此役,中國人民志願軍陣地向南擴展了178平方千米,將戰線拉直,斃傷俘「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7.8萬餘人,有力促進了朝鮮停戰的實現。

經典戰例

戰役期間,志願軍第203師的一個穿插分隊,沿522.1高地以東公路向南穿插楓洞、下楓洞。14日2時,穿插支隊的先頭偵察班在副排長楊育才率領下,化妝成南朝鮮軍,巧妙的通過南朝鮮軍數道哨卡,進至二青洞地區南朝鮮首都師第1團(白虎團)團部附近,襲擊了「白虎團」團部,殲滅了白虎團團部,繳獲白虎團團旗,打亂了該團的指揮體系,使部署於周圍的南朝鮮軍失去指揮,為志願軍第203師順利完成戰役第一步任務創造了條件。這就是後來在國內廣為流傳的「奇襲白虎團」。

硝煙已逝70載。抗美援朝戰爭的烽火雖已遠去,但我們今天依然還在享受著戰爭勝利的遺產。希望這次電影《金剛川》的上映,能夠讓人們正視那段炮火硝煙的歲月,回想起志願軍烈士的犧牲和付出,正是他們的浴血奮戰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生活。志願軍烈士的光輝事跡必將永久載入中華民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光輝史冊。

金城戰役的背後故事是什麼

在影片《金剛川》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應該就是在片尾,劇情快要結束的時候,那座震撼人心的被無數人用自己的身體架起來的橋,這座人橋讓無數人為之動容,那在真實的歷史上,有沒有這樣的一座人橋呢?

《金剛川》這部電影是改編自歷史上發生的金城戰役,金剛川的主角叫原型是英雄張振智,在這場的戰鬥中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建橋,修橋和保護橋。這做這些,最核心的任務,就是讓大部隊如期的到達目的地,這座花了七天七夜,建築的橋,也是是保證作戰部隊勝利的生命之橋。而當戰鬥打響後,金川河上的輸送物資的關鍵都集中在這座橋上。

張老最後回憶,從戰役打響到停戰協議上簽字為止,橋雖然在200米周邊,敵人共投下多枚,炮彈多發,附近的樹被打光了,石頭變成了土,但是大橋卻巍然屹立在那裡,先輩們守橋,建設新橋,維護殘橋,最後人力成橋,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的視角來看,是一個極小極小的細節。

但是勝利,就是來自於每一位志願軍的付出,每一次的堅守,每一分的不退卻,就是這一點一滴,最後匯聚成了勝利得海洋,這就是「人橋」的意義,也是美軍不可思議的神跡,此戰讓號稱世界最強的美軍,再度震撼,也對聯軍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金剛川》通篇只講了一個故事,就是過河。分四個part,從不同視角講述,但並不會給人拼湊的感覺,剪輯過渡都很清晰自然。橋上,空中,河面,山野,幾個場景間轉換,結構很巧妙。

並沒有以正面戰場為主線,而是以金剛川交通生命線的工程橋梁為主線,以個體命運的側面來書寫殘酷的戰爭,從而開啟了觀眾與人物之間的情感共鳴。正是這樣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通過抵制美國、援助朝鮮,對中國的現代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金城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的第三階段,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一次戰役。上甘嶺戰役結束後,美國放棄了原本要幫助南韓攻佔北朝鮮的計劃,為了擺脫韓戰的泥淖,美國答應了中國早先提起的停戰要求。

1953年夏季金城反擊戰打響後,敵人持續對這裡進行毀滅性轟炸。張振智帶領三連奉命在巖裡渡口架一座載重橋,保證它暢通無阻。為了破壞橋梁,美軍飛機不僅晝夜不停地轟炸金剛川上建設好和建設中的橋梁,甚至為了增加志願軍獲得建設材料的難度,連金剛川沿岸的樹林都遭到了大規模轟炸。

面對敵人日夜不停的炮火打擊,張振智等工程連官兵們將木排披上偽裝,通過水路運到橋點。經過7天7夜的奮戰,提前一天架起了一座中水位重橋。然而次日下午4時左右,四架"黑寡婦"呼嘯而來,火力直指這座「生命之橋」。「黑寡婦」離去後,七孔橋被炸掉了五孔。同時,敵人開始正向我軍前沿883.7高地反撲。工程連戰士在張振智的指揮下,立即開始了第二次架橋。儘管周圍爆炸不斷,全連官兵們不計生死,拼命架橋,最終按時完成了任務。

資料上記載,美軍前後投下了炸彈1000餘枚,炮彈2500餘枚,而志願軍則先後7次在金剛川上修復這座長37米長的橋。

相關焦點

  • 《金剛川》背後的真實歷史:抗美援朝最後一戰—金城戰役
    電影《金剛川》所講述的,是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金城戰役期間的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金剛川是金城前線附近的一條河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故事就是圍繞著這條河上的一座橋所展開的。志願軍工兵第十團三連在連長張振智的帶領下,在金剛川上架橋作為金城戰役志願軍後勤補給通道。橋梁遭到美軍的狂轟濫炸,美軍飛機投彈3500枚,橋梁數次被炸毀。
  • 《金剛川》熱映背後,金城戰役的政治真相
    70年後的今天,一部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映。 這部由管虎、郭帆、路陽三大導演聯合執導,吳京、張譯、鄧超等多名影帝加盟的片子,可以稱得上是超豪華陣容了。口碑雖然有爭議,熱度卻一直居高不下。 《金剛川》的故事原型,網上也有不少文章分析過,是取材自志願軍工兵第十團第三連,在連長張振智帶領下,於金剛川上捨命架橋的戰例。
  • 《金剛川》戰役的時間多會 戰役故事的原型是什麼
    《金剛川》戰役的時間多會電影《金剛川》以抗美援朝時期真實案例為背景,講述志願軍工兵連無懼美軍炮火,在金剛川地區修建橋梁的英雄故事,將會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電影。這個名為《金剛川》故事,在現實中有跡可循。
  • 《金剛川》——真實歷史的冰山一角 從抗美援朝到金城戰役 電影...
    為了保障向金城前線輸送戰力,志願軍們誓死捍衛交通要塞——金剛川上的金剛橋。抗美援朝對中國人民意義重大,毛澤東曾經這樣評價:抗美援朝戰爭無可爭議地表明,「由外國帝國主義欺負中國人民的時代,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而永遠宣告結束了。」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70年,這場戰爭中發生的很多故事仍然鮮活。
  • 《金剛川》背後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
    下面我先不劇透的簡單評價一下《金剛川》,後面我主要想講一下《金剛川》背後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整部電影,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點:一、三個視角呈現一個立體的故事在電影上映前,我預測的是《金剛川》可能採用敦刻爾克那種拍攝方法,三個角度交叉敘事,設置懸念、互為補充。
  • 《金剛川》戰役故事的原型是什麼 背景與人物原型是什麼
    《金剛川》戰役故事的原型是什麼《金剛川》的故事是發生在抗美援朝的末期,當時為了爭取談判主動權,志願軍發動最後一次大型戰役,金剛川是本次戰役中重要的軍事通道,搭載著的巖裡橋卻被敵方損毀。為了搶佔軍事先機,我軍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搶修戰鬥,卻因為敵方的頑強抗擊,一次又一次的炸回。
  • 《金剛川》電影背後的歷史:不只是一座敵人轟炸不塌的鐵血大橋
    作為一部由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電影,電影以《金剛川》命名的背後有何歷史淵源?金剛川這樣一個鮮有人知的地方,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又發生了什麼? 我們也只有去了解電影背後的歷史,才能更好的體悟電影當中想要傳遞給我們的思想。 抗美援朝戰爭的爆發 70年前,是1950年。在這一年裡,世界上發生了幾件大事。
  • 《金剛川》歷史真想之金城戰役
    卻是想用這樣的方式把這些戰俘收編進自己的軍隊擴充軍力,向北推進,繼續戰爭南韓的這一舉措不僅惹怒了中朝兩國而且也惹怒了美英各國,因為當時的聯合國軍美國是老大,南韓只是小弟老大已經在力主推進和平談判了下面的小弟卻自作主張要繼續打仗,這直接導致了韓美關係惡化,英國也譴責南韓這麼做就是對聯軍的背叛,這個時候,中國覺得必須要好好教訓一下南韓並且儘快結束掉這場戰爭於是,在1953年7月13日誌願軍發起了一次大規模戰役金剛川的故事就是在這個時候發生
  • 電影《金剛川》背後的金城戰役:中國志願軍打得最痛快的一次戰役
    《金剛川》的歷史背景是金城戰役,那是韓戰最後一次戰役。中國志願軍在14天的時間裡,殲敵5.3萬,逼著美國和南韓老老實實回到談判桌上,再也不敢耍花樣。金城戰役,也是抗美援朝以來,我方火力首次能壓制敵軍,打得非常酣暢淋漓,看到美軍也有被狂轟濫炸的一天,那叫一個痛苦。
  • 《金剛川》背後的真實歷史:奇襲白虎團,15天瘋狂殲敵5.3萬
    《金剛川》背後的真實歷史:奇襲白虎團,15天瘋狂殲敵5.3萬 《金剛川》不知道大家都看過嗎,這是一部為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電影,該電影講述的是1953年,抗美援朝的最後一次戰役——金城之戰。 1953年,當時正是夏季反攻戰,這場戰役是李承晚肆意挑起的。
  • 電影《金剛川》背後的歷史風雲
    《金剛川》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金剛川是朝鮮的一條河,這條河上有一座橋,是通向主戰場的一座動脈橋梁。影片的主要劇情發生在一個晚上的時間內,這座橋不斷被美軍飛機轟炸,志願軍則不停修復,最終成功保障大部隊通過金剛川。
  • 《金剛川》的橋有多長 電影金剛川的橋的原型是什麼戰役
    《金剛川》的橋有多長金剛川是金剛山附近,也是金城前線附近的一條河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且最寬處可達60米,如果不藉助橋梁根本無法通過。為戰爭的勝利,必須要在金剛川上架設一座橋,且保護好它。就此,張振智帶領工兵三連奉命在巖裡渡口架一座載重橋,保證它暢通無阻。
  • 抗美援朝金城戰役,《金剛川》有座炸不毀的橋
    電影以1953年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最終階段為背景,講述為了保障向前線輸送戰力,志願軍戰士們誓死捍衛金剛川上的交通要塞——金剛橋的故事。張老英雄毫不猶豫地說:「金城戰役」。 金城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一次戰役,也是規模最大的陣地攻堅戰。 上甘嶺戰役後,美軍認識到不只在運動戰中打不過志願軍,在陣地作戰中,也很難佔到便宜。新上臺的艾森豪政府,為了擺脫韓戰的泥潭,準備和我志願軍籤訂停戰協議。
  • 金剛川大橋:狂轟濫炸最終不倒,見證了金城戰役的勝利
    金城戰役,是韓戰最後一場戰役,其目標卻是和平,用以促進停戰談判的進行,並最終籤署停戰協議。金城戰役打響以後,前線作戰志願軍需要的作戰物資補給,必須得從金剛川經過。 沒有金剛川橋,作戰物資不能過河,將堆積在此處,不僅有被敵機摧毀之虞,而且前沿作戰的志願軍得不到物資的補給,必將嚴重影響戰爭的推進過程。
  • 《金剛川》橋梁是哪一場戰役 為何美軍炸不掉金剛川的那座橋?
    但是麥克阿瑟認定中國不敢出兵與美國對抗,所以美國不顧中國政府的多次警告,10月1日美軍越過北緯38°線,19日佔領平壤,企圖迅速佔領整個朝鮮,並公然聲稱:「在歷史上,鴨綠江並不是中朝兩國截然劃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礙。」同時,美國飛機多次侵入中國領空,轟炸丹東地區,戰火即將燒到鴨綠江邊。金剛川戰役簡介金剛川故事原型是什麼1950年10月8日,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
  • 還原真實的《金剛川》,1953年,金城戰役
    恰逢抗美援朝70周年近期上映的歷史題材影片《金剛川》,為這次偉大的戰爭做了獻禮,今天帶大家一起去了解這場為整個韓戰做結的最終一戰,金城戰役。
  • 金剛川電影歷史背景詳情介紹 電影金剛川故事原型是什麼樣的
    《金剛川》電影歷史背景是什麼電影《金剛川》故事原型是什麼?我們都知道這是一部獻禮片,像這種的戰爭片一般都是有歷史作為依據的,也是用來致敬先烈的。《金剛川》是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影片,講述了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該片以三個觀點講述一個故事,工兵橋修好又被炸毀再度修好,一個屹立不倒,令敵人費解的戰爭奇蹟。
  • 《金剛川》歷史事件地點在哪 故事原型發生在哪一年
    《金剛川》歷史事件地點在哪金剛川位於源於北漢江(韓語:號才,Bukhangang*)是漢江的兩條主要支流之一,起源於江原道北部,所以在朝鮮的部分又叫金剛川。金剛川有真實故事的,該片以大量生動確鑿的事實和鮮為人知的史料為鋪墊,其中不乏珍貴的國內外戰場紀實鏡頭,真實呈現70年前的那場浴血戰場,張涵予的解說錦上添花!雖說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肯定有藝術加工,這個後方,都犧牲那麼大,可以想像前線多慘烈,所以電影要告訴我們的就是記住這些先烈的流血犧牲,我們要發憤圖強,為社會,為祖國做貢獻。
  • 《金剛川》全部演員表 電影金剛川三個月拍出奇蹟背後感人故事
    《金剛川》全部演員表近日,由bai管虎、郭帆、路陽共同du執導電影《金剛川》,正式官宣定檔10月25日,在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日之際,以熱血光影向中國人民志願軍致敬。電影同時發布「金剛天團」版人物海報,首度曝光演員陣容。
  • 金城戰役:志願軍1100門火炮齊射,美軍司令:讓志願軍教訓韓國人
    電影《金剛川》以抗美援朝為背景,講述的是在1953年金城戰役前夕,志願軍戰士以血肉之軀冒死修橋,頑強拼搏的英勇事跡。其實《金剛川》背後真實的金城戰役,比電影更加驚心動魄,也更慘烈。1953年6月中旬,韓戰已經進行了三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