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著名的以少勝多戰例「出河店戰役」就發生在這裡

2020-12-18 史文雜談

大青山座落在茂興湖湖畔,是金代絳州城遺址。它橫亙於古龍鄉偏北部,為嫩江左岸二級臺地。遺址地處西端制高點的青山頭,海拔160餘米,臺地頂部平坦,以墾為耕地,南北寬600米許。從青山頭西端起,向東1.5公裡,一路屢見古代陶片,尤以臺地邊緣處為最多。西坡由北向南有四條水衝溝,除最南一條外,在溝壁、溝底都可見到手制陶片。

陶器以泥質或細砂黃褐、紅褐陶為主,也有少量夾砂黃褐陶。火候一般較高,陶色較純正,質地堅硬。器形有罐、鬲、缽、碗、杯等,口沿有侈、直、斂之分,唇有尖、方、圓之別,器耳有環狀、乳突鈕,器底有平、假圈足及三足的。文飾多素麵,有的經磨光、也有紅衣陶、蓖點幾何紋、鋸齒附加堆紋及細繩紋。此遺址與白金寶文化明顯一致,屬青銅時代文化遺址。

古今中外著名的以少勝多戰例出河店戰役就發生在這裡。據史書記載,遼代天慶四年(114年)十一月末,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起兵伐遼,親率精兵3,700 人,由寧江洲(今吉林省運扶餘縣古遺址)出發,乘夜急進,偷襲絳州城,大敗十萬遼兵。至今,大青山上白骨累累,煙痕仍存。站在大青山上,放眼望去,茂興湖水水天一色,無限風光盡收眼底,湖鳥起落,百舸爭遊,別有一番情趣。

距大廟西北二十華裡左右就是他什海古城和行官遺址。他什海古城是遼代北府宰相蕭思溫的故裡。蕭思溫的女兒蕭綽就是我們經常在小說中聽到的"親御戎車,指麾三軍"的蕭太后,蕭思溫的孫女菩薩哥又被聖宗皇帝選為皇后,他什海名稱的來歷生動的記錄了這位皇后的生生死死,榮辱血淚。

那是統和十五年(998年)三月,聖宗皇帝在周而復始春捺缽中(遼王朝時期的狩獵活動),在國舅北府宰相蕭思溫家,就是現在他什海古城,見到表妹菩薩哥。當時菩薩哥才年僅十二歲,由於才華出眾,容貌超群,聖宗皇帝將表選入宮去。在統和十九年(1001年)時,菩薩哥年滿十六歲,就被冊封為仁德皇后。隨鸞伴駕二十幾年,深得聖宗皇帝的寵愛,可惜一生所得二子,都過早夭折。當時宮內有個名叫蕭耨斤的妃子,雖有姿色,但為人奸詐,所生一子被仁德皇后收養,其撫愛程度遠遠超過親生,這就是後來的興宗皇帝。

太平十年(1031年)六月,聖宗皇帝一病不起,駕崩後興宗皇帝繼承了皇位。此時蕭耨斤得意忘形,自立為皇太后,並且懾政。當時弄得一片混亂,蕭耨斤藉機誣陷仁德皇后參與謀反。當時興宗皇帝根本不相信。可是蕭耨斤生怕仁德皇后影響她的聲望和地位。固執地讓仁德皇后離開皇宮。興宗皇帝對母親的糾纏也無可奈何,只好讓仁德皇后遷回故地。臨走時興宗親自送到城外與仁德皇后灑淚而別。仁德皇后走後,蕭耨斤為了根除後患,暗地派人假傳聖旨追殺仁德皇后。當仁德皇后一路風塵,剛剛踏上故土,前來追殺的差役也趕到了。就這樣,仁德皇后在生養她的故土上被奸妃所害。從此人們就把仁德皇后家鄉這座春菟城叫做"他什耨翰模海",滿語的意思是太子殺皇后的地方。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的把"他什耨模海"叫成他什海,在本意上已經不完整了。現在,他什海古城的城牆遺址仍存。

距大廟20公裡左右的古城村龍虎臺是遼代皇帝行宮。古稱"韶陽川行在所"。遼王朝的歷代皇帝在每年春天必須到這裡行"春捺缽",即釣魚、打獵,召見北方部落酋長議政,自遼代中期就開成了一處固定制度。每次"春捺缽"都要以皇帝鉤到的第一條魚和捕到的第一隻天鵝設"頭魚宴"或"頭鵝宴"。在行宮西百米處有一個巨大石頭,其形怪異,有人說是來自天上的隕石,但據史學家考證認定是遼代道宗皇帝(耶律洪基)的墓葬石碑底座,名叫"鬼跌"。道宗皇帝在此行"春捺缽"時暴病而死,安葬於此,當年秋暮被遷走,遺下此物。

古今中外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出河店戰役就發生在這裡。據史書記載,遼代天慶四年(114年)十一月末,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起兵伐遼,親率精兵3,700人,由寧江洲(今吉林省扶餘縣古遺址)出發,乘夜急進,偷襲絳州城,大敗十萬遼兵。至今,大青山上白骨累累,煙痕仍存。站在大青山上,放眼望去,茂興湖水水天一色,無限風光盡收眼底,湖鳥起落,百舸爭遊,別有一番情趣。

相關焦點

  • 難能可貴,在抗日戰爭時期,我軍以少勝多,痛擊日寇的著名戰例
    然而即使在如此慘烈的戰爭局勢下,也不乏我軍以少勝多的戰例,甚至是中國軍人在傷亡人數上大大少於日軍的戰役,這到底是哪場戰役呢?平型關大捷,我軍出動兵力約為12000人,日軍兵力約4000人,從雙方投入的兵力上來講,不能算是以少勝多,但是此役我軍以傷亡600餘人的代價共殲日軍1000餘人,從雙方傷亡數字上講,也可以算是以少勝多的一次戰役。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細數歷史上那些以少勝多的戰役
    ,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網特整理了公共基礎知識備考資料,下面是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細數歷史上那些以少勝多的戰役。公共基礎知識 | 面試 | 時事政治以少勝多的戰役在古今中外的戰爭史上都時有發生,今天我們重點來關注一下在考試中可能考到的我國的一些戰役。
  • 中國古代最著名以少勝多的5場戰役,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中國古代最著名以少勝多的5場戰役,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1.虎牢關之戰:虎牢關之戰,發生在唐朝武德三年,李世民僅用3500名玄甲精兵為前鋒增援虎牢關,結果大破竇建德十餘萬眾,一戰滅兩王,唐朝贏得了定鼎天下的一戰。
  • 中國歷史上兵力懸殊過大,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你知道幾個?
    ,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這次戰役被視為中世紀世界規模最大水戰。此戰,朱元璋乘陳友諒軍久攻堅城受挫,分兵據守鄱陽湖口,先斷其退路;繼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殲其主力;後水陸截擊,全殲陳軍於突圍之際。創造了中國水戰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為統一江南奠定了基礎。雙方實力對比:朱元璋20萬,陳友諒65萬。結果:朱元璋以傷亡萬餘代價全殲陳友諒。
  • 歷史上十大以少勝多的戰役有哪些?天時地利人和就能勝利!看看吧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戰役,其中以少勝多的戰役更是常常談及。你知道國內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有哪些嗎?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歷史上十大以少勝多的戰役
  • 淮海戰役解放軍「以少勝多」?
    導讀: 據統計,中國軍隊一向引以為傲的「以少勝多」戰例—淮海戰役,一共動用了543萬民夫,而這些民夫並沒有統計到戰役雙方的人數之中。志願軍後勤司令部成立,一切配屬後勤部之工兵、炮兵、公安、通信、鐵道兵等,其建制序列及黨政軍工作領導、指揮與供給關係,全歸志願軍後勤司令部負責。
  •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5大戰役,交手雙方都是頂級的名將和軍師
    在中國歷史上那個冷兵器時代,出現了許多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指揮這些戰爭的大將和軍師在中國的歷史上都是頂尖的。下面小編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五大戰役。第一戰是牧野之戰。牧野之戰是武王伐紂的決勝之戰。
  • 歷史上十大以少勝多的戰役有哪些?天時地利人和就能勝利!看看吧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戰役,其中以少勝多的戰役更是常常談及。你知道國內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有哪些嗎?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歷史上十大以少勝多的戰役
  • 歷史經典戰役巡禮:真有以少勝多或者以弱勝強的奇蹟?-不存在的
           古代歷-史戰役中,我們常常能看到一些極為經典的戰役描述,比如以少勝多因為一般而言,以多勝少或者以強勝弱才正常,以少勝多或者以弱勝強便是極為不正常,如果發生了,便是奇蹟。  但是現實生活中,奇蹟幾乎不可能發生。就好比,一個小孩,打架能打贏一個壯年男子嗎?如果能打贏,這其中必定附帶了許多不公平的條件。
  •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四場以少勝多的戰役,他一個人佔了兩場
    彭城一戰,劉邦遭到了自起兵以來的最大的慘敗,楚軍依靠項羽堅毅果敢的指揮,在半日之內以3萬之師擊潰漢軍56萬之眾,殲滅劉邦主力,使劉邦陷入"發關中老弱未傅悉詣滎陽"的危機局面,創造了古代戰爭中速決戰的典範,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項羽3萬楚軍對劉邦聯軍56萬!當時劉邦藉口為楚懷王被項羽所殺一事而聯合各方諸侯共同伐楚。
  • 歷史上那些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但古代著名的大軍事家孫武也曾說過:「兵者,詭道也」,可見實力雖然會對戰爭的勝負產生影響,但卻並非決定性的因素,因此在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很多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淝水之戰項羽巨鹿之戰發生在秦朝末年秦二世時期,秦國大將章邯在擊敗楚地反秦義軍首領項梁後,渡過黃河與前來增援的王離軍二十萬會合,共領兵四十萬攻打趙國,並大敗趙軍,趙國君臣都逃進了巨鹿城,章邯於是包圍了巨鹿。
  • 《帝國時代2》中國歷史戰役替換 額外增加新戰役包
    今日(11月8日),網友從外國《帝國時代2:終極版(Age of Empires II: Definitive Edition)》的試玩視頻中發現,關於中國的「歷史戰役」由「狼山江之戰」(919年)替換為「鄱陽湖水戰」(1363年)。此外,還增加「孫子兵法」戰役包。
  • 萊蕪戰役紀念館
    聞鍾記郵(3608)萊蕪戰役紀念館萊蕪在山東,自西漢有了萊蕪的縣治,兩千年來總是在復建與合併中,如今是濟南的一個區,這裡風景秀麗,是國家級的園林城市、衛生城市、優秀旅遊城市。這個地方地處齊國和魯國的交界地帶,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於是這裡也有了很多的故事流傳。山東「糖球」先生寄給我一枚普資明信片,郵資圖是好客山東,加蓋了一枚「萊蕪戰役紀念館」風景日戳。這枚風景日戳是8月1日正式啟用,這是萊蕪啟用的第一枚風景日戳。
  • 盤點中國歷史上四大以少勝多的戰役
    以少勝多戰役指的是戰場上兵力處於明顯劣勢的一方,憑藉天時、地利和謀略戰勝兵力強大的敵軍。在一場戰爭中,,以少勝多的關鍵在於巧用天時、地利與人和,出奇制勝。今天我就來盤點中國歷史上七大以少勝多的戰役。One:巨鹿之戰,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5萬楚軍,同秦朝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巨鹿地區進行的一場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項羽破釜沉舟從而擊敗秦軍。經巨鹿一戰,基本上摧毀了秦軍的主力,扭轉了整個戰局,奠定了反秦鬥爭勝利的基礎,秦朝已經名存實亡。Two: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之一。
  • 以少勝多的三大戰役(兵不在多,有謀則贏)
    官渡之戰,發生於東漢末年,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與袁紹兩軍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曹操偷襲袁軍的糧倉,進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役持續了一年,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 史上以少勝多的五場經典戰役,你最佩服哪一場?
    第一場,巨鹿之戰  巨鹿之戰發生在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5萬楚軍(後期各諸侯義軍數十萬參戰),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鄉)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 歷史上著名的三場以少勝多戰役!個個堪稱奇蹟!
    以少勝多一直都是戰爭史上讓人心潮澎湃的事,《孫子兵法》寫到:不戰而屈人之兵。可見以少勝多是讓人很嚮往的事情。那麼我國歷史上有哪些比較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呢?一、陰晉之戰陰晉之戰發生於前389年,秦國起兵50萬討伐魏國西河郡,被郡守吳起以少勝多擊敗秦軍的著名戰爭。魏國與秦國為爭奪關中河西地區時常發生戰爭。
  •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五大以少勝多的戰役有哪些?趕緊看你知道幾個?
    2.官渡之戰官渡之戰是歷史上少有的以少勝多的戰役,發生於公元200年,曹操於袁紹在官渡相遇,此次戰役雙方軍力相差懸殊,袁紹軍約11萬人,曹操軍約5萬人。雙方相差軍力在一倍以上,可是袁紹並沒有憑藉軍力的優勢改變戰爭形勢,曹操軍隊在戰爭中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 中國戰爭史上的奇蹟,盤點那些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每逢朝代更替,避免不了發生戰爭。中國著名的戰役有很多,其中有些是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在兵力上不佔優勢情況下仍然可以通過精妙的戰術力挽狂瀾。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中國歷史上五大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TOP5 巨鹿之戰巨鹿之戰發生在秦朝末年,楚霸王項羽率數萬楚軍迎戰秦名將章邯、王離率領的四十萬秦軍主力,雙方在巨鹿開戰。由於人數差距明顯,項羽軍開始不敵,節節敗退。後楚霸王破斧沉舟,發揚大無畏的精神,軍心大振,奮勇直前,最終率領楚軍擊敗了秦軍。
  • 《帝國時代2》中國歷史戰役替換 額外增加新戰役包_遊俠網 Ali213...
    今日(11月8日),網友從外國《帝國時代2:終極版(Age of Empires II: Definitive Edition)》的試玩視頻中發現,關於中國的「歷史戰役」由「狼山江之戰」(919年)替換為「鄱陽湖水戰」(1363年)。此外,還增加「孫子兵法」戰役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