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拔一根羽毛,經過先進的儀器檢測,四個小時就能鑑定出幼鴿的性別;用品種選育的方式縮短蛋鴿的產蛋周期;一對雌鴿也能同籠雙雙產蛋,產蛋數量翻倍……很多市民也許不知道,平陽農民早已告別了「土方法」養鴿。養鴿,現在是一件匯集多種科技含量的技術活。
經過多年努力,平陽成為全國最大的鴿蛋生產基地,鴿蛋銷售已成功打入上海、北京、杭州、武漢等多個城市。平陽縣鴿產業化關鍵技術集成提升工程於2009年10月被列入國家科技部、省科技廳科技富農強縣專項行動計劃。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植下,在高科技的幫助下,平陽鴿農的生活越來越紅火。
記者 王永勝 李立
尖端科技與養鴿聯姻
近日,記者走訪了平陽縣星亮鴿業有限公司,該公司是浙江省養鴿行業最大的龍頭企業,也是國家科技富農強縣項目實施單位。該公司註冊資金600萬元,籠種鴿、蛋鴿5.2萬對,年產種鴿、乳鴿24萬對。在公司現代化的鴿舍門口,記者看到了該公司負責人鐘聲亮的「坐騎」——嶄新的捷豹高檔轎車。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和平陽少數農民一樣,鐘聲亮開始嘗試養鴿,當時也是很小的規模,只養了20多對,經過十多年努力,鐘聲亮的鴿業漸成規模。鐘聲亮告訴記者,從1995年開始,他就注意到養鴿子不能只埋頭猛養,也要琢磨養鴿技巧,到了2009年,他和省農科院一起研究高科技的養殖手段活,省農科院的尖端科技和鐘聲亮的養鴿聯姻,他的養鴿事業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幼鴿性別鑑定,在全國還是首家
對鴿農來說,幼鴿的性別鑑定是一個大困擾。除了少部分鴿子,像泰平王鴿雌雄的羽毛不同,鴿子性別能容易區分之外,大多數種類的幼鴿,用肉眼是很難分辨出雌雄的。鴿農常養的美國白王鴿,雌雄都是白色羽毛。
早點給鴿子分辨性別,其實和鴿農的收入息息相關。鴿子作為晚成鳥,初生雛很難進行性別鑑定,只有到5個月左右才可進行分辨雌雄。5個月後,可以分辨出性別了,鴿農才把雌鴿留下當蛋鴿,雄鴿賣掉,一般來說,幼鴿養到1個月之後,大小就定型,也就是說,由於幼鴿的性別鑑定很難分辨,鴿農們要讓雄鴿「白白」吃了4個月的飼料。幾萬隻鴿子吃掉的飼料加起來就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了。
現在,幼鴿性別鑑定很方便。長到15天的鴿子只需要有髓羽毛一根,在先進儀器的幫助下,4個小時內就可以在電腦屏幕上看出幼鴿的雌雄,一條線為雄鴿,兩條線為雌鴿,簡單明了。
「原來需要養5個月的一對鴿子,現在只需要半個月,就可以將雄鴿子辨別出進而作為乳鴿上市,而半個月上市的乳鴿價格卻不低於5月齡的鴿子。因此,對早期蛋鴿進行雌雄鑑別,在很大程度上就節約了蛋鴿的飼養成本。」星亮鴿業的技術人員對記者說。
據了解,省農科院為星亮鴿業設立的幼鴿的性別鑑定,在全國還是首家。每天,星亮鴿業都會收到外地寄來的幼鴿羽毛,不過,鐘聲亮向記者表示,現在公司的設備主要為當地鴿農服務,現在機器運轉也忙不過來,正計劃再添置鑑定設備。
一對雌鴿子能配對生蛋
據了解,鴿子的生活習慣也是「雌雄拼對」、「一夫一妻制」,產2枚蛋後就抱窩孵化。早在十年前,鐘聲亮就在想一個在別人看來有點奇怪的問題,如果讓兩隻雌鴿子配對,兩隻雌鴿子都能生蛋的話,那生蛋效率不就翻倍了?
星亮鴿業開始利用不太系統的「雙母拼對」技術進行鴿子養殖。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人工讓兩隻雌鴿子配對,關在同一個籠子裡,然後觀察。有些母鴿子會「性格不合」,打得遍體鱗傷,工人們就拆散它們,重新配對,找到合適的一對。在一段時間後,配對成功的雌鴿子開始改變「性取向」,恩愛生活,最後,都會各自產蛋。
鐘聲亮琢磨出來的「雙母拼對」養殖方法,最後也得到科研平臺的支持。「母母拼對」,可使鴿子產蛋率提高近一倍的同時,鐘聲亮也告訴記者,市民不用擔心鴿蛋的質量問題,這種鴿蛋的質量甚至比雌雄鴿子拼對生下的鴿蛋質量還要好,更綠色,更環保。
目前,該公司已利用鴿子「雙母拼對」技術及幼鴿性別鑑定技術,使每對鴿子節省飼料28元,蛋鴿每月產蛋從「雄雌拼對」的5個到「雙母拼對」的8個—12個,年產蛋量增加40%,蛋鴿年產值突破1000萬,利潤增加40%。
產蛋周期明年可能統一
鴿農們發現,同種鴿子的產蛋周期也不同,從最短的10天到最長的20天不等,如果養育的鴿子,產蛋周期都能縮短到10天,鴿農的效益也能提升了。鐘聲亮告訴記者,目前這個課題還在研究當中,科研人員已經解剖了多種鴿子,做DNA的研究,相信在明年就能成功。
靠著科技發家致富的星亮鴿業也帶動了周邊農民發家致富。星亮鴿業也只是平陽鴿業裡,眾多成功例子中的一個。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
平陽縣為當地鴿業的發展,搭建各種科技平臺。
成立項目專家顧問組,邀請省農科院首席專家、博導盧立志,浙江大學副教授陳有亮,省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研究員戴旭明,省畜牧獸醫局高級畜牧師金良等4位專家擔任項目專家顧問,具體負責項目技術研發、指導和服務工作。省農科院首席專家、博導盧立志還親自帶領10多位博士和碩士多次到平陽開展工作,並派一位博士生長駐平陽,開展蛋鴿專用品種選育、鴿子早期性別鑑定技術和鴿產品滋補機理課題研究和技術攻關,已取得初步科研成果。在項目專家顧問的牽線搭橋下,平陽多家鴿業公司和科研單位建立了科技合作關係,並籤訂科技合作服務協議。
平陽本地技術人員也組成項目服務技術服務組,具體負責項目技術的推廣和普及工作。服務組成人員不定期下鄉開展現場工作。兩年來,也分別在昆陽、鰲江、麻步等鄉(鎮)舉辦了養鴿培訓班,受訓1900多人次,積極推廣了鴿科學飼養技術,提供鴿飼養水平和效益。
兩年來,平陽縣依靠技術依託,開展科技合作,加大投入力度,共組織實施了三批19個項目,共投入經費1400多萬元,同時也設立科技富民強縣項目實施辦公室,健全制度,明確分工,認真抓好項目實施工作。
平陽縣也出臺扶植政策,做大做強產業。細化獎勵標準,鼓勵養鴿企業、養鴿戶擴大飼養規模,做大養鴿專業村、專業基地、專業戶,已命名第一批養鴿示範戶61戶,安排鴿產業發展補助項目17項,共計落實扶持資金87萬元。基礎性研發內容包括:蛋用鴿品種選育、鴿子早期性別鑑定技術、鴿產品滋補機理研究等。
採用「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辦法,組織鴿產業龍頭企業多次參加全國各地農博會和農展會,多途徑宣傳平陽縣鴿產業,拓展鴿產品市場。
兩年來,平陽縣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計劃項目實施進展順利。平陽縣相關部門表示,截至2011年8月底,全縣存籠鴿新增18.6萬對,總量達67萬對;預計年產鴿蛋3000多萬枚,年產值超1億元。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計劃項目完成後,鴿存籠數要達到75萬對,鴿業總產值2億元,將為鴿農增加5000萬元的收益。
-相關連結
國家科技富民強縣項目是科技部、財政部共同牽頭組織,在全國欠發達縣區實施的科技富民惠民專項行動計劃工程。我市有6個縣的產業提升工程被列入計劃:平陽的養鴿業;文成的兔飼養;泰順的三杯香茶提質增效產業升級工程;洞頭的海洋藻類產業化開發;永嘉的烏牛早示範園區建設及產業化開發;蒼南的蘑菇無公害生產與保鮮、加工技術集成等多項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