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姦、斷崖式降級、燈下黑:熱詞背後的反腐新邏輯

2020-12-18 澎湃新聞

【編者按】 

       9月30日,中紀委網站發布消息:海南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長譚力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在這則200多字的官方通報中又一次出現了「通姦」二字。

       在很多人的記憶中,「與女性發生或者保持不正當性關係」,是表述落馬貪官作風問題的常用「口徑」,但十八大以來,「通姦」漸漸取代這一長句。詞句的改變,並不僅是便於人們記憶那麼簡單。

       隨著反腐的深入,不少類似「通姦」這樣的新詞開始出現在公眾的視野裡。這其中既有官方的正式表述,也有民間的新式解讀。這些廣受熱議、口口相傳的熱詞背後,蘊含著怎樣的反腐新邏輯與新動向?人民日報客戶端於國慶假期第一日羅列了十八大以來的7個反腐熱詞。

熱詞一:老虎蒼蠅一起打

       【來源】2013年1月22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首次提出,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要堅決查處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又要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解讀】反腐無例外、無禁區。不管是誰,不管職位高低,只要觸犯黨紀國法,都將一查到底,嚴懲不貸!

       十八大以來,反腐成績單不斷被刷新,截至目前已有50名省部級以上高官落馬。周永康、徐才厚、蘇榮等高級領導幹部被查處,也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傳言。

與此同時,「蠅蟻之事」不再是漏網之魚,一隻只群眾身邊的蒼蠅被拍扁。中紀委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十八大以來已有近7.5萬人因違反八項規定受到處理。「驕人」的成績警示全體黨員幹部:莫伸手、伸手必被抓。

熱詞二:對抗組織調查

       【來源】9月26日,中紀委官網發布了針對中央網信辦副局級幹部高劍雲的查處結果。除了一些落馬貪官的共性問題外,通報中還首次出現了「與他人訂立攻守同盟,對抗組織調查」的表述。

       【解讀】

腐敗分子再頑固也逃不出反腐的大網,負隅頑抗沒有出路,配合調查才是正確態度。

       俗話說「坦白從寬、抗拒從嚴」,但現實中不少官員當感到有可能東窗事發、被「雙規」時,總有人抱著僥倖心理,試圖通過粉飾掩蓋、對抗調查等手段來逃避處罰。有人借用手中權力,公然發布「闢謠」消息,比如劉鐵男。有人,則利用關係網施加壓力,阻礙調查,比如宋林。但這些貪官無一例外,都在十八大以來的反腐風暴中,敗下陣來,為自己的貪腐行為付出慘重代價。事實表明,「對抗調查」的貪官,不僅沒有出路,而且只會把自己逼上絕路。

熱詞三:通姦

       【來源】6月5日,中紀委網站發布消息: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原副總經理戴春寧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在其處理情況通報中,首次出現了「通姦」的措辭,「通姦」一詞迅速受到輿論廣泛關注。

       【解讀】黨紀嚴於國法,官員不僅要遵守國法,更要遵守黨紀。違法必違紀,違紀必嚴懲。

       「通姦」一詞過去很少用在中紀委處理幹部的通報上,但自戴春寧開始,其出現頻率就越來越高。人民日報客戶端梳理了中紀委網站發布的通報(含地方紀委通報),戴春寧以來已有包括國家信訪局原副局長許傑在內的23名官員被調查時,涉及「通姦」。

       這種官員違反社會主義道德的行為,受到嚴厲懲罰,釋放出一個明確信號:黨紀嚴於國法。國法是每個公民必須遵守的,黨員和黨員幹部不能混同於普通群眾,不僅要遵國法,更要守黨紀。官員違法要受到嚴懲,違紀同樣也不會被放過。

熱詞四:斷崖式降級

       【來源】7月16日,雲南省委原常委、昆明市委原書記張田欣和江西省委原常委、秘書長趙智勇被開除黨籍的同時,均被取消副省級待遇,張田欣被降為副處級非領導職務、趙智勇被降為科員。與過往被查官員多被「撤職」不同,這種處理方式被輿論戲稱為「斷崖式降級」。

       【解讀】治黨必須從嚴,廉政不容死角,但反腐也必須嚴守黨紀國法的邊界。

       「斷崖式」降級處理,是黨中央反腐倡廉的又一劑猛藥。時下,有官員「出事」被媒體曝光後,一些地方為了應對社會輿論,常對當事人暫時予以免職,但其級別、權力、待遇等都沒有變化。輿論平息後,免職官員便會復出,老百姓對此非常不滿。

「斷崖式降級」一降多級,基本斷掉了「問題官員」東山再起、官復原職的念頭。

       同時,「斷崖式降級」也牢牢守住了黨紀國法的邊界。對於沒有涉嫌違法犯罪的官員,不搞一刀切,濫用國法處置,只會在黨紀規定的範圍內,從嚴從重處分。這既體現了黨中央從嚴治黨、抓廉政不留死角的決心,也表明了反腐將更加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

熱詞五:燈下黑

       【來源】今年1月,習近平在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提出,各級紀委要解決好「燈下黑」問題。1月19日中紀委也專門發出通知,要求從組織創新和制度建設上加強和完善內部監督機制,加大自我監督力度,切實解決「燈下黑」問題。

       【解讀】打鐵還需自身硬,信任代替不了監督,只有敢於向自己「開炮」,反腐之路才能越走順暢。

       民間有種說法「進了紀委工作就等於進了『保險箱』」,換句話說,就是紀委一般不會查「自己人」,進了紀委也就安全了。但十八大以來,這一所謂的「護身符」也不靈了。曹立新、魏健、申維辰等「自家人」陸續被查辦,李崇禧、金道銘等有過紀檢工作經歷的高官也相繼落馬,這一切都在向國人宣示:反腐不分親疏遠近,不管你是監督者還是被監督者,只要敢以身試法,即便是「自己人」也必定「零容忍」,發現一個查處一個,盼著「燈下黑」,沒門!

熱詞六:中央巡視組

       【來源】2003年「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組織部」巡視組正式成立。2009年更名為中央巡視組。十八大以來,中央巡視組在反腐這場「大戲」中的分量越來越重,已成為高懸在貪官頭上的一把利劍。

       【解讀】反腐觸角前移,變被動為主動,提早發現問題,對貪官形成有力震懾。

       提起中央巡視組,現在是貪官恐懼,百姓點讚。十八大以來的中央巡視工作已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立下「赫赫戰功」。據新京報統計,依靠巡視組提供的「精準」線索,已有13個被巡視地的82人被查處,其中9人為省部級「老虎」。

       過去,巡視組給人的印象一直都是收集腐敗線索,巡視結束後再反饋相關部門處理。近日,這一慣例被打破。中紀委官網發布齊齊哈爾市委原書記楊信被調查的消息時,首次出現了「在中央巡視組指導下」的表述。

這就意味著,反腐觸角前移的中央巡視組正在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哪裡問題集中就巡視哪裡,誰問題突出就巡視誰,巡視過後再殺個回馬槍」,可以預見,中央巡視組這把反腐「利劍」未來將更加鋒利,對貪官的震懾力將更強。

熱詞七: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來源】1月14日,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明確提出「三不腐」: 即反腐要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機制。

       【解讀】反腐既治標,又治本。「不敢腐」只是一個起點,反腐絕不會是一陣風,它將貫穿我們黨執政的始終。

       8月25日,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政協會議上指出,不敢腐已經初見成效。這一宣布大大提振了民眾信心。不過,「不敢」還僅僅是個開始,後面還有「不能」、「不想」兩項更為艱巨且複雜的工作。

       從「不敢」向「不能」邁進,離不開靠制度創新。

十八大以來,腐敗案件交由上級紀委負責、強化巡視組等舉措,讓我們看到了中紀委在制度創新上的努力,也表明中央在反腐上講落實、重實效,不是一陣風、走過場。未來,反腐高壓態勢仍會繼續保持。在腐敗形勢徹底好轉之前,只會加強,絕不會削弱。幻想反腐「踩剎車」只能是一廂情願。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斷崖式」降級一詞入選年度十大流行語,系澎湃新聞首創
    素有「語林啄木鳥」之稱的語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日前揭曉2014年十大流行語,「頂層設計」、「新常態」、「打虎拍蠅」、「斷崖式」、「你懂的」、「斷舍離」、「失聯」、「神器」、「高大上」、「萌萌噠」榜上有名。
  • 【俠客島】從小官巨腐到通姦,中紀委用詞變化透露的反腐邏輯
    摘要:外行看熱鬧,內行看反腐有多熱鬧,不妨就從中紀委在巡視、反貪裡表現出的強大的造詞能力,來看這一年多的反腐力度有多大。   俠客島有句俗語,叫外行看熱鬧,內行看反腐有多熱鬧,不妨就從中紀委在巡視、反貪裡表現出的強大的造詞能力,來看這一年多的反腐力度有多大。   不看不知道,我們詞彙庫裡原來有這麼多詞是中紀委同志放進來的。
  • 「中紀委斷崖式降級處分中管幹部寓意深長
    這種處分方式被人們稱之為「斷崖式」降級處分。本要聞一經公布,輿論一片譁然,一致表態力挺中紀委政治夠硬、手腕夠狠、執行夠嚴、力度夠大。目的就是通過這些案例,揭示其危害,批判其錯誤,警示教育他人。中紀委如此斷崖式降級處分中管幹部,可謂布局深遠、寓意深長。紀在法前。
  • 從通姦到腐敗是錯位情感下的錯位人生
    在廣州市紀委昨天舉行的7月定期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政府新聞發言人梅河清對於近期反腐通報中高頻出現的「通姦」一詞進行了解讀。梅河清坦言,在查處的貪腐案件中,通姦情況佔有一定的比例。「錯位的情感往往成為一些領導幹部走向違紀違法的催化劑。」
  • 習近平執政700天:12個「習式熱詞」正改變中國
    在這近兩年的履職時間裡,有一些詞語由無到有,有一些詞語由冷轉熱,還有一些詞語由不常見變得常見……        這些「習式熱詞」的背後,踐行著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努力、堅守與自信。熱詞10:主體責任        《法制晚報》記者根據公開報導整理發現,今年以來,31個省份「一把手」均在公開場合就反腐進行過表態。        他們通過會議講話、接受媒體採訪、報刊撰文、在線訪談等多種方式,說出自己的反腐「心聲」。其中,有7個省份黨委書記在《求是》撰文談反腐。
  • 熱評丨防止「燈下黑」,紀檢監察鐵軍讓反腐更有力
    16日晚,反腐專題片《國家監察》播出第五集《打造鐵軍》,展現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地方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始終銘記打鐵必須自身硬,強化監督制約,從嚴從實加強隊伍建設,打造忠誠乾淨擔當的紀檢監察鐵軍的堅定決心與實際成效。
  • 猜燈謎、賞花燈 用新時代熱詞喚起梁溪故事
    中國江蘇網9月15日無錫訊 在剛剛過去的中秋佳節裡,梁溪區首場「猜燈謎,學新思想新理論」活動在清名橋廣場圓滿落幕。用江蘇非遺項目「無錫燈謎」喚起群眾記憶中的無錫故事。9月13日晚上,無錫南長街上被遊客們擠得水洩不通,猜燈謎、賞花燈、坐遊船等娛樂項目豐富了中秋活動。據介紹,此次的猜燈謎活動是第五屆江南古運河風情夜遊節的系列活動之一,記者在現場看到,現場採用了室外懸掛+晚會主持+遊船「黨建聯盟號」三地合一的猜謎形式,增添了市民朋友們遊玩的趣味性。
  • 將正風反腐之劍越磨越亮
    最近,2020年全國兩會調查結果出爐,「正風反腐」從20個候選熱詞中脫穎而出,蟬聯熱詞榜榜首。同時,在兩會會場內外,「鞏固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強化對黨員領導幹部監督」等也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 從熱詞傳播看網民表達——2015-2016年度熱詞報告
    搜狗輸入法大數據針對前1000個熱詞進行了輸入熱度排序,經過計算得出每個詞語對應的熱度。發展類熱詞統計結果見圖1。   科技,請等等道德發展的腳步。「網際網路+」「創業」高票當選熱詞榜單。
  • 金融領域反腐敗持續加壓 政法嚴打「燈下黑」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金融反腐清「血栓」,政法嚴打「燈下黑」來源:新華每日電訊據統計,今年11月,在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國企和金融幹部中,5人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5人受到黨紀政務處分。此外,本月還查處了48名省管幹部。記者梳理發現,在上述被查處的58名幹部中,金融、能源等領域相對集中。
  • 【燕趙新作為致敬40年】反腐——打虎拍蠅
    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反腐敗上出重拳、發實招,「國內打虎拍蠅,海外獵狐追贓」,一連串「老虎級」、「蒼蠅級」的貪官落網,民心為之一振、風氣為之一新。透明反腐、責任反腐、節日反腐、治奢反腐、法治反腐、網絡反腐、國際追逃等一系列舉措成為十八大以來反腐新常態。用事實證明了「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不是空話和口號。
  • 呂新華用「鐵帽子王」談反腐問題 鐵帽子王是什麼意思?怎麼翻譯?
    去年談反腐說「你懂的」,今年再談反腐,呂新華又用上了「大家都很任性」、「鐵帽子王」,這可算是給翻譯出了個難題。翻譯當時和發言人溝通,詢問「大家都很任性」的含義。呂新華表示,黨和政府以及人民群眾在反腐問題上的態度是一致的,「大家都很任性」。猜測有沒有更大老虎落馬沒多大意義。反腐沒有不受查處的「鐵帽子王」,什麼樣的老虎都是藏不住的。那麼,「鐵帽子王」是什麼意思?英文怎麼說?
  • 沙特反腐新動作:成立專門反腐部門 將直接隸屬於總檢察官辦公室
    總檢察長謝赫(Sheikh Saud bin Abdullah Al-Muajab)亦表示,此舉表明了國王和王儲以完全透明的行動打擊腐敗的意志,也將有效提高反腐效率,加速打擊腐敗的進程。在薩勒曼國王下令成立專門的反腐部門之前,腐敗案是在公共服務與安全部的領導下進行的。各方對於提高效率、加快反腐敗案件進程的要求,促使國王決定成立專門部門來處理腐敗問題。
  • 中央紀委發文解釋為何多名高官被「斷崖式」降級
    自此以後,對嚴重違紀被重處分、一降多級的領導幹部,媒體均冠以「斷崖式」降級的字眼。  何為「斷崖式」降級?  認真翻閱《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黨員的紀律處分分為五種: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開除黨籍,並沒有出現「斷崖式降級」字樣。
  • 雲南5月輿情地圖:媒體聚焦兩會「智慧旅遊」「新基建」等熱詞
    5月,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學仍是關注重點,此外,雲南兩會「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熱詞持續引發輿論關注。當月涉滇熱點輿情主要集中在自然災害、吏治反腐、脫貧攻堅和突發事件等方面。其中,「昭通巧家縣發生5.0級地震」「雲南衛視播出警示教育片《政治掮客蘇洪波》」「雲南宣布31個貧困縣(市、區)脫貧摘帽」等事件輿論關注度較高。
  • 猩便利:一個小飯糰背後的新零售供應鏈邏輯
    零售業中有一句話叫做「得生鮮者得天下」,無論是傳統的日式便利店全家、7-11、羅森,還是正處在風口上的新零售智能自助便利店,沒有一個不想把生鮮品類做大做強的。生鮮品類之所以能獨得恩寵,是因為它是剛性需求不說量還很大,復購率高、毛利還挺可觀。當然,此品類的貨損也比其他預包裝食品要高出一大截。
  • 日本文人與「通姦文化」
    二是日本作家無論男女,通姦案例甚眾,且一旦通姦,必引發訴訟、私奔、出家,甚至情死,其為愛情捨得一身剮、所向披靡的偏執姿態,確實令人瞠目、令人咋舌,令人扼腕、令人動搖,乃至有酷評說日本文化就是「通姦文化」。  那麼,這種「文化」的發生機制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事實上,對通姦、不貞的表現,一向是橫亙於日本人社會生活暗部的長久禁忌。古代律法,把「不義」定為「八虐」之一。
  • 熱詞對對碰:摸清「中國式新常態」的12組關鍵詞
    編者按:「經濟新常態、黨建新常態、法治新常態……」 2014年,「中國式新常態」看點多、亮點多,常常有乾貨,時時有驚喜。為此,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編輯整理2014年度最受網友關注的「中國式新常態」熱詞,幫助網友摸清中國發展大勢,感受中國改革的強烈脈動。2015年,新的改革大幕將啟,面對新常態,迎接新挑戰,期盼新成績。 「習大大」&「學習路上」 「大大」,是方言,是對「伯伯」的一種尊稱。
  • DIY | 這是一篇三燈邏輯筆電路製作教程
    三燈邏輯筆電路製作(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3/3770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