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扒一扒那些年賺千萬的兒童遊樂園是如何有此暴利的。
「你不要把遊樂場只當是小孩玩樂的地方,如果讓兒童能在這裡面交幾個朋友,或者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年輕的父母們更願意花錢。你要分析適合本地人的消費習慣,用自己的特色吸引來吸引人。」——這是國內某地遊樂場運營人員的話,簡單的道理卻並不是所有遊樂園都在實際經營中能夠做到。
大多數的商用樂園都存在很多問題,體量太小、設備不完善、配套服務不夠周到,遊樂體驗效果不佳,就著門票賺錢,這樣的遊樂園大家去過一次大多不會再去第二次,這殘酷的現實就是很多遊樂園的現狀。
但行行出狀元,遊樂行業的尖子生都是怎麼做的?
一、有充足的體量、完善的設備
這一點是遊樂園經營的先天條件。做得好的遊樂園基本都具備這一條件,首先遊樂園的佔地面積在500-1000畝,這樣的園區能夠從容陳列豐富的遊樂設備。不管是無動力設備還是有動力設備都能輕鬆進場。
兒童樂園裡常出現的動力設備:電動小火車、海盜船、碰碰車等都受到不少兒童的熱捧,而票價一般是實行單收的,具體價格不等。這類遊樂設備是相對傳統的,運營起來穩定可靠。
無動力遊樂設施有:大型特色兒童滑梯、滑梯與鞦韆組合、仿生蹦床、繩網攀爬、天空之城等等,這些設備新穎、玩法豐富,且具有可變性和安全係數高,這些無動力的遊樂設施更能讓小孩子著迷。另一方面由於年輕父母們希望子女能得到心智的鍛鍊和開發,特別對攀爬類設備情有獨鍾,所以運營方可根據實際情況來退出各式的套票,吸金能力相當可觀。
二、出色的配套服務
兒童樂園的主體自然是兒童,但並不能忽略成人的體驗。特別是當代年輕的家長群體,他們的周末有體驗也是關鍵。而這其中吃喝玩樂是最容易抓住人心的,所以遊購綜合體的概念尤為值得一提。
遊玩中不能缺少美食相伴,年輕群體的消費模式本就有「逛吃」一說,消費購物又是一大重點,當然美食可以做出特色,購物也可以形成特點,結合樂園的主題主旨,售賣關於兒童玩具等眾多商品,很多父母會願意買單。
三、適時地推出活動
寒暑假自然是兒童樂園的旺季,不信你去看最近也有挺多趁著暑假開業的遊樂園。趁熱打鐵自然是不錯的經營手段,但遊樂園的成本是全年投入的,作為商家萬萬不能指著寒暑假來大撈特撈一筆甚至是來賺全年的利潤。
常規的經營手法裡在淡季開展優惠活動就是一個傳統但直接有效的辦法,或者採用當下流行的會員制消費也無不可,或者結合當下的新媒體電商平臺做做優惠推廣等等,都是可信的手段,在淡季也能形成穩定的消費人群,這才是正經遊樂園該考慮的經營方式。
最後,這一切的經營策略都離不開若干的供應商,粗略的看,一個年收可逾千萬的遊樂園,需要很多穩定的供應商,比如遊樂設備、玩具供應、食物供應等等,當各方資源形成統一高效的合作時,一家遊樂園沒有什麼理由不能形成暴利,並且類似此模式的文旅新風會越來越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