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玉米,發生倒伏是讓農民最棘手、最痛心的事:輕者減產,嚴重時絕產。儘管從多方面預防,但倒伏玉米的情況每年都要發生。玉米倒伏,主要是哪些原因造成的?應該怎樣預防,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倒伏?(植株稠密)玉米倒伏的原因【1】種植方面:①種子的原因:種植玉米時,選擇的種子植株高,生長的穗位相應較高,在遇到狂風暴雨時,很容易從穗位以下折斷;②種植過密:近幾年,農民種植玉米有一個想法,只要有足夠的肥、水,種植的玉米稠密,照樣結的個大、籽粒飽滿。於是播種後不間苗,雙棵、多棵成了正常現象,甚至把單行種植改為雙行種植。
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確實增產;一旦遇到風災,特別是先下雨後颳風的情況下,很容易倒伏。③土層淺:種植春玉米時,用旋耕犁耕地,耕層在15㎝左右,沉實後僅10㎝左右,澆水或下雨後,造成「澥澇」,一旦遇風,造成玉米植株隨風倒;收穫小麥後,直接播種玉米,土壤板結,根系少且下扎淺,遇風雨容易倒伏。(種的玉米太稠了,很容易倒伏)【2】管理方面:①施肥不合理:幼苗齊全後,追施尿素等速效氮肥,在拔節前不但不控旺,反而在追肥時,以氮肥為主,致使植株長成「細高挑」,而莖葉生長旺盛,在根系生長不良的情況下,大水澆灌後,遇風容易從根部倒伏;在乾旱情況下,遇大風容易折斷。
因不合理施肥,造成苗期倒伏時對產量影響較小;而後期莖倒伏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減產;②培土:培土是防止倒伏的重要措施,但培土過早,則影響根系下扎;培土過晚,不利於氣生根生長。在根系少又淺的情況下,容易倒伏;③其他原因:病蟲害也能引起玉米倒伏,但不會造成大面積的情況;但狂風暴雨引起的倒伏,無法控制,只能預防。(現在種植玉米雙棵較多)防止玉米倒伏的辦法【1】種植:①整地:種植春玉米,土壤肥沃的地塊需要先深耕20㎝以上,再用旋耕犁耙平;土質淺薄的地塊,需用起壟的方式,把優質土聚集在一起,增加土壤厚度;夏播玉米,在收穫小麥後種植的,玉米出苗後需要滅茬鬆土,保證根系下扎;②種子:順溝地塊(在水溝兩側的玉米地)、地勢低矮地塊(兩側地勢較高),這些地塊容易成為「風道」,以及往年容易「招風」的地塊(周圍環境所致),這些地塊在購買種子時,應選擇植株矮、莖杆粗壯、根系發達、穗位低的玉米品種,增加抗倒伏能力。
③種植:玉米雖增產潛力較大,但在密度過大、植株擁擠、葉片相互遮陰、通透性差的情況下,植株營養不良,明顯脆弱,遇大風容易折斷或倒伏。所以適宜的密度,才能保證枝節粗壯,增強抵擋外來風險的能力:基本保持行距不能作於60㎝以上,株距在25~30㎝以上(根據品種而定)。(玉米種植在溝底,增加抗倒伏能力)【2】管理:①施肥:玉米整個生長周期,需用氮肥較多,但也有個度。特別在拔節期之前,一定控制氮肥的施用量。5葉期定苗前,一定減少施肥、澆水量,控水可使根系下扎、增粗,並使植株基部增粗;5葉期追肥,利於玉米8葉期拔節,減少氮肥用量,增施磷鉀肥,使枝節變短、增粗,使植株養分全面。
②澆水:玉米自拔節開始,用水量逐漸增多,但澆水時,切勿大水灌溉。以免遇風後倒伏。同時要做好排澇準備。③培土:玉米生長至5葉期,結合追肥要淺培土一次,促使新的根系生長;保證舊根系伸展、增粗;小喇叭口期追肥時,要重培土,保證氣生根正常生長。在各層根系正常生長的情況下,能有效防止倒伏。④改變種植方法:近幾年,我們當地種植玉米時,為防止玉米倒伏,利用挑溝方法種植:把溝挑至10㎝左右深、5㎝左右寬,不是種在壟上,而是種在溝裡。這樣種植的好處不僅澆水、施肥方便,關鍵是抗倒伏,具體原因是:玉米在生長前期,每次雨後或澆水,都能逐漸增加溝內土層厚度,實際上是一次次地給玉米植株淺培土,並為後期深培土帶來了方便。
⑤病蟲害防治:及時防治各種病蟲害,特別玉米鑽心蟲,促使玉米植株健壯,防止玉米夭折或倒伏。⑥噴灑矮壯素:在關鍵時期,玉米植株生長過旺的情況下,噴灑矮壯素控制植株生長,使植株健壯生長,增強抗逆性和防止倒伏。(正確的種植方式:行距60㎝以上,株距25㎝以上)總之,玉米倒伏的原因較多,需要從耕地就要抓起,不漏過一個環節,加強管理,才能在同等自然災害下,提高防止倒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