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愛吃
是從老一輩就傳承下來的
我們不斷的摸索
不斷的發現更多美食
但我們內心最忘不掉的一種吃食
就是過去的味道、小時候的味道
它們承載著太多的回憶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
那些回憶中的的天津美味
看看您吃過幾種
都吃過的,才敢稱為老天津!
獨麵筋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天津菜,現在還能在一些津菜館吃到。獨字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咕嘟」。
將油麵筋劃一個小口,用熱水煮一會兒。油溫六成熱時,下入蒜片和蔥花爆香。將泡好的麵筋和水倒入鍋中,蓋上鍋蓋,小火燜2分鐘。倒入醬油、蠔油、鹽、糖,並翻炒均勻。大火收汁即可出鍋。一份香噴噴的獨麵筋就做好了!
話不多說,開吃!
這種炒的是要死面餑餑,不是發麵餑餑。現在要是想在外面買回來兩個餑餑炒著吃,那個味道還真炒不出來,小時候覺得炒餑餑可香可好吃了。
頭天剩下的餑餑,第二天切成小塊兒炒著吃,鍋裡放好油,蔥花熗鍋,放幹蝦皮翻炒,沒一會兒蝦皮兒的鮮味兒就出來了,放入餑餑繼續炒,臨出鍋了放一小把切好的韭菜,特別脆特別香。
「借錢吃海貨,不算不會過。」這在天津可是一句人盡皆知的老話了,可見天津人的生活中根本離不開海鮮,更別提這蝦醬了,甭管是買熟的,還是買生的回來自己做,基本家家必備。
棒子麵做的餑餑,那叫一個香,有時候蒸餑餑有時候貼餑餑,就著蝦醬吃,一口一口的,都不知道什麼叫做飽!
現在出去吃飯,還時不時點個蝦醬餑餑,但是大部分餑餑都是細糧做的了,也比較小,總覺得吃起來沒有過去的滋味兒香。
貼餑餑熬魚講究的是「一鍋熟」,就是貼餑餑和熬小魚同時在一鍋裡做熟上桌,一定要用農家的那種大鍋做,鍋底熬魚,鍋幫四周轉著貼滿餑餑。
餑餑貼出來黃燦燦的,一口餑餑一口魚,還能用餑餑沾魚湯兒,魚刺都不用吐出來,相當軟,回味無窮啊!
以前,家裡都不富裕,細糧也不會有那麼多,棒子麵是每天主要的吃食,而菜糰子就是其中一種人們常做的。現在很少能看到菜糰子了,很想念那個味道。
把玉米面先拌好,在裹上菜餡,團成一團,上鍋蒸。好吃的菜糰子就做好了!想當初,菜糰子也是家裡最受歡迎的吃食之一呢!
過去,人們吃剩下的果子都捨不得扔,但是果子硬了口感就不好了,所以,把果子做成果子湯,味道竟然出奇的好。直到現在都對這口兒,愛的不行。
現在也可以自己在家做果子湯,油條切段,鍋中水(骨湯)燒開將油條放入煮滾後放入打碎的雞蛋,撒上蔥花調入鹽即可出鍋。
嘗一口果子湯,回憶過去的味道。
嘎嘎湯和疙瘩湯可不是一回事兒,小時候的冬天,在放學後,喝上一碗嘎嘎湯,渾身都暖暖的,特別幸福。
把玉米面做成小方塊,再用小蝦米熗鍋,加水等材料,看湯汁濃稠,嘎嘎也熟了的時候,就可以出鍋了。
傳統的清真美食,牛肉餡的,不知道現在吃過這個人還多不多~聽奶奶說,因為味道很好,吃的人吃完了都忍不住回味,所以叫「回頭」~
鹹飯應該是好吃不好看的代表之一了,看著這飯真是沒什麼食慾,但是只要你吃了第一口,這碗鹹飯可就停不下來了,肉、菜、米、粉條……雖然家家的做法有些不同,但是這口美味誰都忘不了!
那個時候家家的條件都不是太好,所以吃一頓鹹飯可是能美好久呢,因為鹹飯裡有肉,必不可少的還有白菜,有點兒鹹,也不用什麼配菜,香香的一大碗,現在偶爾家裡還是會做鹹飯,依舊覺得好好吃,每次一吃,小時候生活的樣子又會浮現在眼前,真好。
多少人小時候為了周五的肉龍才去幼兒園!除了幼兒園裡的肉龍好吃,奶奶給做的肉龍也噴香~肉放的特實在,一塊接一塊的吃,都不知什麼是撐!
在中國北方部分地區流傳著「招待姑爺攤鹹食」的風俗。在以前生活條件不寬裕的年代,用攤鹹食兒來招待貴客是很不容易的,由此表示丈母娘對姑爺的熱情與誠意。
天津人對於早點那可是相當重視,一周都能讓你不重樣!要說圖省事兒也能有好吃法,饅頭片夾醬豆腐,什麼時候吃都不會膩。
饅頭片可以炸也可以不炸,最愛的還是涼的白饅頭,拿筷子夾著醬豆腐往饅頭片上摸,再來上一碗粥,這早點吃得也超舒服。
茄夾、藕夾是天津人飯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把茄子、藕切成兩兩相連,把和好的肉餡兒加到裡面,裹上面糊,下油裡一炸,炸至金黃色撈出,看著特別有食慾。
最愛吃的是大餅夾茄夾、藕夾,熱乎乎的大餅、脆脆的藕夾,吃著特別滿足~
雞蛋、薑末、料酒.等等,炒出來的不是螃蟹,勝似蟹味,故名「賽螃蟹」。
顏色又好看,味道又好,做法挺多的,家裡就能做,還能根據自己的喜好,加東西,松鬆軟軟的,一口一口根本挺不下來啊!
鍋裡倒少許油,蝦米入鍋,炒至金黃,基本就熟了,出鍋前加點兒韭菜,來點兒鹽就成了。炒出來的蝦米特別脆,可以就米飯吃,很下飯,也可以用饅頭夾蝦米吃,特別香,不過要趁熱吃,涼了就蔫兒了,味道也沒有那麼好了。
也叫「獨流燜魚」是天津的傳統風味菜,製作好的魚,魚肉鬆爛,且連骨刺都異常酥軟,富含人體必需的胺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其色澤醬紅,味酸甜略鹹,後味綿長,開胃除膩,老幼鹹宜,以之佐飲最佳。
小鯽魚為原材料,做成糖醋味兒的,小魚不軟還非常得酥,沒有過多的湯,老人和小孩兒都喜歡這道菜,基本也是家家必做系列。
最喜歡的小點心之一!每次去糕點店,都得和人家售貨員說一下,「多來點兒小餅餅可以嗎?」
買上一小袋子,走在路上邊走邊吃,最先吃光的一定是小餅餅,剩到最後的基本都是小麻團~
以賣炒貨、乾果為生的一個人,外號叫「狗屁」,他賣的炒果仁特別受歡迎,因為外號叫『狗屁』,『狗屁果仁』的稱呼便一傳十、十傳百地叫了起來。
雖然這個名字聽起來不雅,但時間長了,果仁的知名度大大提高,慕名購買的人也多了起來。
熟梨糕,也叫甑兒糕,其實這「梨」和梨真是一點關係都沒有,取的是「熟哩兒」諧音,這上面包含了天津孩子的童年。
我們不要飯盒當底!就要薄餅!一對摺,有脆的地方,有軟軟的很勁道的地方。不過,要是上面都放的是果醬的話,那就真跟耍流氓一樣一樣的了。
山海關汽水,1902年就有了!到現在已經116年了!是不是完全沒有想到!知識點啊!知識點!
過去的山海關老便宜了,夏天來上一瓶冰鎮的,呵!老爽了!
是不是現在說起這些
那些回憶便立刻湧了出來
根本不會忘記
因為這些
都深深地鑲嵌進了天津人的靈魂中
你的記憶中,還有哪些味道呢?
歡迎在評論區跟美胖分享!
來源:天津美食全搜羅,天津潮生活,天津玩藝兒,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於濱海的大事小情
在這裡
你都能找到
長按圖片識別關注「Top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