蔻馳「促銷+裁員」從去年開始至今,的確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其業績的持續下滑。蔻馳集團在最近的2016財年三季度顯著復甦,整體淨銷售為10.33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9.293億美元增加11.2%。
不過,在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看來,該戰略會損害品牌形象,影響後續的發展。而意識到危機後的蔻馳在去年才有所改變——接連縮減奧特萊斯門店數量的同時,增加專櫃門店。
「蔻馳市場可見度已經超過臨界點,再開專櫃店無異於自殺」,周婷認為其雖希望提升品牌形象,但是其過度曝光、增開專櫃店等策略,都在向反方向發展,「蔻馳應該在專注在產品研發、提升品牌需求上」。
「低價戰略」或損害品牌度
財富品質研究院研究分析認為,以「一線大牌的品牌形象+優秀的品質+便宜的可以讓更多消費者接受的價格」造就了蔻馳的成功,但如今品牌門店眾多導致的超高市場可見度以及頻繁折扣,正在嚴重削弱其品牌神秘感,由此形成低價格、消費低檔次等問題,可能使品牌形象嚴重受損,影響後續發展。
除了頻繁的專櫃打折,蔻馳的奧特萊斯渠道也為品牌形象受損添上了一筆。
其實,奧特萊斯這種工廠直銷店飛速擴張在一定程度上對蔻馳有利。一位奧特萊斯前員工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蔻馳可以通過這些店吸引大量追求性價比的顧客。這些人通過大幅的折扣拎著有蔻馳大號標誌的包包走在街上,等於一個個活生生的廣告。但問題也隨之而來,一個品牌擁有一些工廠直銷店是有必要的,但是蔻馳的零售門店中,10家之中有6家是工廠直銷的;而該行業的平均水平是10家全價零售店之中只有1家是工廠直銷的。
眾所周知,奢侈品一般會有兩個渠道,一個是專櫃,一個則用來清庫存。多數公司專柜上的產品一旦在規定的時間內賣不出去,就會轉移到庫存渠道進行變現,用以補充公司資金,為下一輪產品周期使用。
而蔻馳則不是,其清庫存的渠道為工廠直銷店,即工廠拿出來直接銷售。但如此一來,其專櫃的庫存就無法通過庫存渠道正常變現,只能選擇專櫃打折。雖然奧特萊斯的產品與專櫃的產品之間僅有LOGO上的微小區別,但是和專櫃價格相比,奧特萊斯產品可以低至一到五折,因此不少消費者選擇奧特萊斯的貨,而不是選擇專櫃。
受此影響,奧特萊斯渠道去年在國內發展蓬勃。根據《奧萊視界》的統計,2015年上半年有9家新開業的奧特萊斯,而下半年有22家奧特萊斯開業。而位於北京東四環的燕莎奧特萊斯,是上半年全國奧特萊斯店的銷售冠軍,銷售額高達20億元,此外上海青浦百聯奧萊、佛羅倫斯小鎮、成都時代奧特萊斯、重慶西部奧特萊斯和北京賽特奧萊上半年的銷售額都超過了10億元。「保守估計,今年國內奧特萊斯整體增長將超過20%。」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雖然可以用促銷來衝業績,但「業績不能看一次的」,周婷認為,隨著中國人收入增加、消費普遍升級,近年來電商快速發展,以及國人出國的機會不斷增加,他們很快發現這個品牌並不符合傳統意義上對奢侈品的定義。
欲切奧萊增加專櫃被指「自殺」
周婷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奧特萊斯的「井噴」、打折貨的暢銷,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蔻馳的品牌形象。而公司在近期也有所改變,其專櫃頻繁促銷的同時,公司還決定減少奧特萊斯門店數量,並在華繼續開設概念性專櫃。
一位不願具名的奢侈品渠道人士在接受採訪時認為,其實奧特萊斯這種工廠直銷店飛速擴張可以吸引大量追求性價比的顧客。這些人通過大幅的折扣拎著有蔻馳標誌的包包走在街上,等於一個個活生生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