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風古韻的千年古鎮黃龍溪,到花團錦簇中看見飛機頻繁起降的網紅打卡地「空港花田」,成都市雙流區的文旅地標總是頻頻刷屏,吸引著一波又一波的市民和遊客前往「打卡」。前往雙流的遊客「流量」,3年間,迅速從2017年1061.4萬人次,增長至2019年接待遊客1609.4萬人次。
近年來,深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雙流底氣十足。雙流立足地域特色文化資源和區域功能定位,高質量塑造體現雙流特色的公園城市文化風貌和天府文創之港城市美學形態,不斷加快全域旅遊示範步伐。今年9月,第二批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名單公布,雙流區榜上有名。
創建天府旅遊名縣以來,雙流的文旅產業和城市形態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這座城市到底有多美?11月17日,「全國主流媒體雙流行」大型採訪活動啟幕,走進雙流,深入海濱城、成都芯谷展示中心、黃龍溪歡樂田園、黃龍溪古鎮等點位,實地探尋和發現這座城市的盛世美顏和內在美。
這個破了世界紀錄的海洋館
打造西南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數米長的巨大鯨鯊、各色夢幻的水母、憨態可掬的企鵝……在成都依然可以欣賞到種類眾多的海洋生物。
可潛水,可滑雪,可以在周末和孩子們來一場海洋生物科普之旅,在雙流成都蛟龍港雙流園區,就有一座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海濱城。
據了解,海濱城融合了創世界紀錄浩海立方海洋館、具有國際賽事標準的海濱歐悅真冰場、波音737飛行體驗、海濱歡樂劇場、海濱城4DMX影院、環冰美食城等特色業態,是集旅遊、親子、教育、美食、休閒、購物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城市綜合體。
讓遊客在旅遊的同時,還能盡情享受購物、美食、娛樂、休閒的樂趣。數據顯示,2018年成都海濱城累計接待2000萬人次,開業以來總接待量超過6000萬人次。如今的海濱城,不僅是成都親子旅遊排名前列的旅遊目的地,還是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成為成都市中小學生海洋科普教育的首選。
據了解,浩海立方海洋館擁有兩項創世界紀錄的海洋觀景窗,擁有多個特色展館,遊客可以欣賞到33000餘只形態各異的海洋生物。除了觀賞海洋生物,在這裡,還可以享受潛水、乘坐半潛艇、露營海底隧道、參加科普課堂等多姿多彩的互動體驗項目,與大海進行一次親密接觸。
聚焦雙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這座高科技展示中心抓住你的眼球
電子信息產業,是四川省的萬億產業之一。近年來,成都市雙流區將加快發展集成電路產業作為拓展和完善雙流電子信息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的重要途徑。作為成都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載體,「成都芯谷」按照產城融合理念,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狠抓項目招商和落地。
這座產業新城未來如何規劃?全國主流媒體雙流行大型採訪活動第二站,到成都芯谷展示中心一探究竟。進入中心,大家在大型L幕裸眼3D沉浸式影院,以一種直觀震撼的方式感受到了成都芯谷的發展規劃。
除了裸眼3D設備,在展示中心內還有一目了然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水晶沙盤,一平臺八中心產業服務體系模塊的科技互動版塊,也引發參觀者的頻頻注意。
作為雙流區電子信息產業對外展示的重要平臺和窗口,成都芯谷展示中心於今年7月份正式開放,在充分展示科技化、數位化、信息化的展陳內容的基礎上,按照高品質科創空間的標準和要求,打造成為雙流區百萬平米級高品質科創空間的核心展示區域。
據了解,成都芯谷聚焦「芯網核航」四大細分領域,著力打造國家融合創新轉化樞紐、融合發展標杆和品質城市典範,引進中國電科、中國電子、瓴盛科技等產業化項目38個,協議總投資689.1億元。目前,成都芯谷現有在建產業化項目7個(芯谷載體的加速器、展示中心和國際創新中心、瀾至、中電九天、九芯微、華微、宏電、網安)、年內計劃新開工項目4個(電科、千嘉、派斯、康達)、2021年計劃新開工項目2個(芯谷載體國際總部中心、雲競),年底將建成50.5萬m2載體空間,持續提升產業承載力。
藏在古鎮旁的田園「土耳其」
感受川蜀田園的浪漫風情
隨後,媒體團來到了黃龍溪·歡樂田園。作為國內首個集田園休閒度假、田園觀光旅遊、田園戶外運動、田園科普教育等主題於一體的中國超級田園景區,歡樂田園自2019年開園後,就受到市民遊客的熱烈歡迎。
綠蔭盎然的草地上,五彩斑斕熱氣球帶你一秒穿越到浪漫又唯美的「土耳其」。來到黃龍溪古鎮的歡樂田園,市民遊客不僅能感受到川蜀田園生活的獨特浪漫,還能教小朋友學會農作物的相關知識。
作為鄉村田園項目,如何在塑造過程中脫去傳統田園產品的「土氣」?歡樂田園不僅將現代時尚與自然的野趣巧妙融合,還融入眾多田園遊樂新玩法,賦予鄉村田園主題產品時尚氣息。
據悉,?圍繞「一核兩軸五園多節點」規劃布局,黃龍溪歡樂田園在核心區域打造上,建有大河梯田區、錦城花島區、川江草海區、鹿溪牧場區、武陽茶谷區、七彩森林區、古佛花溪區七大主題區域,描繪令人嚮往的川蜀田園文化生活全景。
在農業科技館,館內的網紅巨型南瓜引得遊客紛紛打卡拍照,「巨型南瓜重達280多斤,採用的是太空育種技術。」工作人員解釋道,此外,在科技館內大家還能看到引進自以色列的滴灌技術,每個出水口的誤差僅在千分之一。
而對於傳統鄉村田園產品出現的接待設施短板問題,黃龍溪歡樂田園不僅完善了園區內外部的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為更好地留住遊客,園區還特別打造了「歡樂住宿」和「歡樂餐飲」兩大板塊,展示「舌尖上的田園」與「詩意棲居」。
項目負責人表示,園區現有彩林樹屋、蜂巢酒店、帳篷酒店3種特色的鄉村民宿,花卉餐廳、稻子餐廳、牧歌餐廳等多個主題特色餐飲區。未來,園區還將繼續豐富園區業態和產品,並配合季節節點配套推出「春日踏青節」、「田園豐收節」等多個品牌活動,為遊客帶來更多元的感官體驗及遊覽樂趣。
據介紹,作為黃龍溪旅遊產業提升的重要構成,歡樂田園運營去年累計接待遊客近 200 萬人次,並先後獲得 「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標」、2019 最受歡迎文旅新地標、2019最受歡迎景區、2019年潮人榜潮人必打卡網紅樂園等榮譽。同時貢獻了數量眾多、豐富多元的就業崗位,帶動周邊數以萬計的農民增收致富,共享新型城鎮化發展成果,產生顯著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千年古鎮黃龍溪
被譽為中國的「好萊塢」
「輕嵐疏雨小風斜,短棹石橋挽浪花。」對老成都人來說,黃龍溪古鎮絕不陌生。小橋流水,景色清幽,在炎炎夏日,成都市民會選擇驅車前往黃龍溪古鎮,在河道中戲水,成為避暑的絕佳景點。
全國主流媒體雙流行」大型採訪採風的最後一站,來到了千年古鎮黃龍溪,實地領略這座特色小鎮的景色風貌。
黃龍溪的歷史,可追溯到先秦時代。它傍水而立,因水而生。古鎮得名於梁虞《荔鼎錄》,「蜀章武二年,黃龍見武陽之水九日,鑄一鼎,象龍形沉水中」,千古一溪,故得名黃龍溪。戰國時期,黃龍溪就是扼守成都的水陸要衝和軍事重鎮。民國時期,川江河運業迅速發展,黃龍溪的繁盛更加輝煌。
古巷深深,石板街縱橫交錯,木柱青瓦的樓閣房舍……這些舒適的古鎮氣息,每年都吸引著大量的遊客前往旅遊觀光,近年來,黃龍溪年旅客接待量均達600萬人次以上,成為最受遊客青睞的休閒旅遊聖地。不僅如此,電影《芙蓉鎮》、《卓文君與司馬相如》,電視劇《朱德的童年》、《海燈法師》等上百部影視片在黃龍溪選景拍攝,被譽為「中國的好萊塢」。
千年水運古碼頭,槳聲燈影夜不收。兩江從此合流,潮平兩岸賽龍舟。錦江由此低回婉轉,風正一帆,直下樂山。古鎮今夕何夕,古榕樹下,彈三花,黃龍溪一放大,就是成都人最生活的水木年華。
旅遊繁盛的背後,離不開產業規劃。近年來,黃龍溪鎮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要求,立足古鎮文化,從風貌提升、業態重構、文化復興、管理升級四大體系對古鎮進行升級煥新。以「千年水碼頭天府慢生活」為脈,華僑城傾力打造「十裡八灣·黃龍溪」新型城鎮化示範區,構建山水相依、人景相生、產居相融、文旅相合的特色文旅小鎮。
黃龍溪鎮堅持全域規劃、鎮村統籌、產鎮相融、農旅結合理念,深度挖掘自然資源、文化稟賦,形成極具川西風格的特色風貌和人文標識。與此同時,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黃龍溪鎮還從融合多元業態、豐富產業內涵、提升品牌形象等多個方面發力,助力黃龍溪成為中國新型城鎮化典範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