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時代,他一生只經歷兩次戰鬥,每次都為豐臣家而戰

2020-12-12 解讀歷史迷霧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他一生只經歷兩次戰鬥,每次都為豐臣家而戰

真田信繁(別名幸村)是信濃國上田城城主——真田昌幸的次子。天正十三年(公元1585),他被送給越後的上杉景勝(上杉謙信養子)充當人質,直到父親真田昌幸成為豐臣秀吉的家臣之後,才一起進入大阪城仕官。

他迎娶豐臣秀吉麾下大谷吉繼的女兒為妻,藉此強化與豐臣家之間的關係,接著在文祿三年(公元1594)左右成為從五位下左衛門佐。慶長五年(公元1600),31歲的真田信繁面臨關原之戰,真田昌幸不顧投靠德川方(東軍)的長子真田信幸,帶著信繁加入西軍,在真田家的居城上田城鞏固防禦。

當由德川秀忠率領的3.8萬大軍殺到上田城時,真田昌幸與信繁父子卻用模稜兩可的態度拖延時間,等到德川軍耐不住性子攻過來時,再把他們引到城牆附近進行狙擊,或是主動出擊削弱對方的戰力,將德川軍玩弄於鼓掌之間。

真田昌幸

然而在最關鍵的關原之戰,西軍因為內部分裂而以戰敗告終。活躍於東軍的真田信幸在戰後以自身的功績替父親與弟弟求情,終於保住了性命,但作為懲罰,父子兩人被流放到紀洲的九度山艱苦度日。

慶長十六年(公元1611),64歲的真田昌幸離開人世,據說他在臨終之前悄聲對坐在枕邊的真田信繁說:「其實我有一個準備多時的秘策,只可惜來不及實現就枉死於此。」儘管真田信繁很想知道秘策的內容,但是真田昌幸卻堅持不說,直到信繁開始檢討自己的不足之處,昌幸才終於願意開口,然而在此同時,他也非常擔心兒子的未來。

一旦戰事爆發,真田信繁勢必會被大阪(豐臣)方面邀請進入,但是毫無實績的信繁卻很有可能遭到冷落。沒想到,真田昌幸臨死前的擔憂竟然成真了。在父親真田昌幸過世三年後的慶長十九年(公元1614),豐臣秀賴邀請信繁進入大阪城。

豐臣秀賴

在大阪冬之陣前夕的軍事會議上,真田信繁提出了一個非常有效的作戰計劃,他建議豐臣秀賴應該搶在東軍之前親徵天王寺,派兵前往山崎,並命令別動隊從大和路進攻,接著奪取伏見城,鎮壓京都,在宇治和勢多迎擊西進的東軍。

然而,豐臣秀賴的近臣們卻不肯同意真田信繁的建議,在他沒有實際戰功的事情上大做文章,最後用一句「太年輕」駁回他的意見,強硬地決定採用守城戰。諷刺的是,當時的德川方卻看出了真田信繁的實力,但不論他們怎麼勸說,信繁一直不肯點頭。

當守城戰成為定局,真田信繁便以大阪城守備最弱的南側打造了名叫「真田丸」的出丸,儘管他的「真田丸」在開戰以後成功阻止德川軍靠近城池,並給予德川軍重大傷害,但上級的將領們卻決定與德川家康談和。

德川家康

真田信繁斷定德川家康一心一意只想著要消滅豐臣家,因此要豐臣秀賴在雙方交換和解書的時候趁夜突襲,然而卻被豐臣秀賴及其近臣在次駁回。

不久之後,大阪夏之陣爆發,由於「真田丸」已經遭到拆除,內外護城河又被德川家康設計掩埋,因此大阪城幾乎等於是敞開大門歡迎敵人進攻。真田信繁只能將敵方的總大將德川家康視為唯一目標,帶領軍隊拼命一戰。

「他們忽隱忽現,四處挑起戰火,戰鬥隊形瞬息萬變,或是集合,或是分散,才以為他們跑到前面,卻又突然出現在我軍後方。」真田信繁就像史書記載的一樣率領麾下軍隊努力奮戰,雖然幾乎將德川家康逼入絕境,但最終還是因為力氣用盡而戰死沙場,享年46歲。

儘管真田信繁陣亡,但仍留下了不少事跡,真田信繁在與家臣進行軍事會議時,如果在兩個意見之間猶豫不決,便會採用抽籤的方式來做決定。

首先,他會對在座的家臣宣布:「由於事關重大,必須請示總大將進行裁決。」接著將雙方的意見寫在紙上,獨自一人走進小房間裡,對著祖父真田幸隆的人像上香並呈上紙條,最後再用抽籤的方式來決定要採用哪一個意見。

他向家臣們說明,這麼做的好處在於可以避免偏袒任何一方,且因為是在經過充分的討論後才將決定權交給神明,所以就算這個計策最終失敗了,也不會是任何一個的錯。雖然這種方法看似兒戲,但卻有效解決了家臣因為意見不合而造成的衝突。

真田信繁的一生雖然短暫,而且是在大阪之陣在正式被人所知,但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給敵我雙方留下深刻印象。江戶時代,第一本關於真田信繁的小說中將其稱為幸村,自此以後幸村之名反而遠盛本名信繁,就連真田家及德川方面的史料中也改稱信村。

真田信繁的一生也只經歷過兩次戰爭,一次關原之戰、一次大阪之陣,每次都和豐臣家脫不了干係,最終也為豐臣家流盡最後一滴血而倒在戰場上。

相關焦點

  • 日本戰國時代,他一生只經歷兩次戰鬥,每次都為豐臣家而戰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他一生只經歷兩次戰鬥,每次都為豐臣家而戰真田信繁(別名幸村)是信濃國上田城城主——真田昌幸的次子。天正十三年(公元1585),他被送給越後的上杉景勝(上杉謙信養子)充當人質,直到父親真田昌幸成為豐臣秀吉的家臣之後,才一起進入大阪城仕官。
  • 日本戰國時代,他被後人認為是戰國時代的革新家,但事實絕非如此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他被後人認為是戰國時代的革新家,但事實絕非如此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三人被稱為戰國三英傑,他們的人生堪稱那個時代的奇蹟。就以織田信長為例,如果沒有出現織田包圍網,他做的一切將會大打折扣,但就是因為織田包圍網的出現,才讓織田信長進行得改新引人矚目。
  • 日本戰國時代,他率領部隊2次高速行軍,4年內一飛沖天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他率領部隊2次高速行軍,4年內一飛沖天日本戰國時代進入關鍵節點的1582年,本能寺之變爆發,即將成為霸主的織田信長在叛將明智光秀的攻擊下,於本能寺結束了自己的一生,連自己的繼承人織田信忠同樣戰死。
  • 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以及德川家康,你選誰當領導?
    、豐臣秀吉以及德川家康都是很有才能和魅力的人物,也是那個時代比較有作為的人物。很多讀者熱愛日本戰國史,對日本戰國人物也是情有獨鍾,那麼,戰國三英傑,如果要選擇領導,誰更靠譜呢?當然前提是這三位都看得上你。
  • 日本戰國時代的著名武將—豐臣秀吉
    在中世末期,日本著名的武將豐臣秀吉(Toyotomi Hideyosbi)繼織田信長之後,為日本的統一作出了重大貢獻,是日本歷史上最引入注目的人物。日本人對他毀譽褒貶不一。他不僅是歷史著述的對象,也是民間傳說和文學藝術作品的主人翁之一。在我國,一般讀者對他也並不陌生,都知道他是16世紀兩次發兵侵略朝鮮,妄圖徵服中國以至稱霸亞洲的侵略戰爭禍首。
  • 日本戰國時代的著名武將—豐臣秀吉
    在中世末期,日本著名的武將豐臣秀吉(Toyotomi Hideyosbi)繼織田信長之後,為日本的統一作出了重大貢獻,是日本歷史上最引入注目的人物。日本人對他毀譽褒貶不一。他不僅是歷史著述的對象,也是民間傳說和文學藝術作品的主人翁之一。在我國,一般讀者對他也並不陌生,都知道他是16世紀兩次發兵侵略朝鮮,妄圖徵服中國以至稱霸亞洲的侵略戰爭禍首。
  • 獨家 大坂之戰:德川滅掉豐臣 日本戰國落幕
    15萬大軍與豐臣家殘餘的5萬兵馬排開陣勢——日本戰國最後的大決戰一觸即發。豐臣秀吉畫像400年前大坂之戰,豐臣家徹底滅亡。這是日本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日本自1467年「應仁之亂」開始陷入了長期的內戰,大坂之戰則是這一戰亂時代的最後一場戰爭。
  • 從石田三成到關原之戰,日本戰國的戰鬥規模到底有多大?
    摘要:從石田三成到關原之戰,日本戰國的戰鬥規模到底有多大?史稱「一戰定天下」的關原之戰中,石田三成敗給了德川家康所率領的東軍,決定了日本之後的歷史。石田三成的大敗,也讓參與西軍的眾多大名,遭到處分,有的甚至家系斷絕,人生出現重大轉變。
  • 日本戰國時代十大名將盤點:甲斐武田信玄名列第一,號稱「戰國第一...
    日本的歷史上也有一個類似於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時期,在日本的史籍中,這個時期也被稱為「戰國時代」。只不過,日本戰國時代的時間比中國戰國時代可晚多了,相當於中國的明朝中後期。這個戰國時代從公元1467年的「應仁之亂」開始,到1615年大阪之戰后豐臣氏被消滅為止,只存在了148年。而在這一時期,日本也出現了一些風雲人物。
  • 豐臣的光羽 無雙戰國主母寧寧傳奇一生
    和風戰略卡牌手遊《無雙戰國》已正式上線安卓平臺,為玩家帶來以戰國三英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成長史為大背景的策略戰爭遊戲。《無雙戰國》以遊戲的形式為玩家呈現了日本戰國時代的英雄、名人,本篇將為大家詳述戰國三英傑之一豐臣秀吉的正室寧寧傳奇的一生,看她是如何坐鎮後方幫助豐臣完成統一大業。 寧寧是豐臣秀吉的正妻,也叫「於禰」或「禰禰」,一直被視為豐臣家武斷派精神領袖,雖終身未育,但卻一直作為母親照顧著豐臣秀吉培養的年輕武士們,支持著秀吉的霸業。秀吉成為關白後,被稱為「北政所」。
  • 「村與村的戰鬥」?日本戰國時代的戰爭規模真的那麼小嗎?
    甚至還有一些比喻認為日本戰國時代的戰爭是村子與村子之間的戰鬥,那麼,事實是否如此呢?日本戰國時代的戰爭規模究竟如何?圖/日本各藩國01 戰國時代的戰爭規模直觀地列出一些合戰的參戰人數是了解日本戰國時代戰爭規模最為直接的方式。
  • 日本戰國是村長打架?中國網友為何稱日本戰國是村戰
    就如同上杉家強勢時期,倒向上杉家的國人不知凡幾,而在上杉家面對北條、武田而寸步難進後,這些國人又分別倒向北條及武田,將牆頭草的「優良傳統」發揮到了極致。面對這種情況,身為主君是否生氣?除了部分暴戾的主君外,其餘均表示理解,這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常態,大家都不容易,互相理解一下多好。
  • 日本戰國豐臣秀吉自毀長城,造成政權不穩,最終為他人作嫁衣
    關原之戰,是日本歷史上罕見的大規模作戰。參戰雙方,西軍與東軍,各自聲稱有十萬之眾。日本戰國時代,是一個充滿了下克上僭越之事,爾虞我詐的混亂年代。關原之戰的戰果,基本上結束了戰國亂世。豐臣政權的先天不足很多人都認為,關原之戰是石田三成為了捍衛豐臣政權,而與德川家康展開的殊死搏鬥。石田三成作為西軍的牽頭人,他並不是總大將,真正的西軍首領是五大老之一的毛利輝元。
  • 日本戰國人物:從「日吉丸」到「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曾名日吉丸、藤吉郎、木下藤吉郎、木下秀吉、羽柴秀吉。日本戰國時代人物姓名常隨著身份、地位變化而變化,通過其姓名變化,大致可窺探其一生的軌跡。光榮公司《信長之野望》日吉丸:公元1537年,豐臣秀吉出生於尾張國一個農民家中,傳說其母在懷孕時曾夢見太陽跑進自己的肚子,因此為豐臣秀吉取乳名為「日吉丸」(封建時代的常規操作)。
  • 相互廝殺的日本戰國時代,橫掃諸多大名的六大家族
    日本的戰國時代始於1467年的應仁之亂,終結於1615年德川家康消滅豐臣氏,進入江戶幕府時代。與日本戰國時代同時期的,是1368年到1644年的大明王朝。這個時期,日本有很多大家族,有的沒落,有的崛起。但對日本戰國影響最大的應該是這六個大名所處的家族,織田信長、今川義元、武田信玄、上杉謙信、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 「村與村的戰鬥」?日本戰國時代的戰爭規模真的那麼小嗎?
    甚至還有一些比喻認為日本戰國時代的戰爭是村子與村子之間的戰鬥,那麼,事實是否如此呢?日本戰國時代的戰爭規模究竟如何?圖/日本各藩國01 戰國時代的戰爭規模直觀地列出一些合戰的參戰人數是了解日本戰國時代戰爭規模最為直接的方式
  • 日本戰國三雄之——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在日本戰國題材的影視劇劇和遊戲中,可以說是出現頻率最多的一個。畢竟其從一個出身貧寒給織田信長提鞋的小僕役開始,通過自己的手段和謀略逐漸發跡,在織田信長死後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的實質接班人統一日本,充滿了勵志和傳奇色彩。成為日本貧民階級膜拜的偶像。
  • 日本戰國軍神死因成謎,後代被豐臣秀吉打敗
    日本戰國時代號稱軍神的是上杉謙信。謙信出身桓武天皇之後的平家,跟平清盛是一個家族的。他的先祖曾經擔任過日本東北部越後國的國司,本姓長尾氏,後來越後國的上杉氏衰微,領主上杉經常遭到北條氏欺凌,委託長尾氏幫助管理國事,長尾氏漸漸興旺起來。
  • 日本戰國時期五大名將,第二位被譽為「日本戰國第一兵法家」!
    明朝中後期,日本處於曠日持久的混戰當中,史稱戰國時代。日本的戰國時代,以1467年應仁之亂開始,至1615年大阪之戰后豐臣氏被滅為止,時間長達148年之久。現在我們來看看日本的五大名將!1.豐臣秀吉豐臣秀吉,最初並不叫這個名字,豐臣這個姓氏是他後來功績卓越後被天皇賜的姓,而他本身的出身是連姓氏都沒有的下級平民。他的原名很多,最早在家時叫日吉丸,後來決定成為武士後,自稱木下藤吉郎。1573年因軍功受封之後改名羽柴秀吉。1585年收復四國之後,出任「關白」一職,並得到朝廷的賜姓「豐臣」。
  • 戰國時代,德川家康為何最終能夠奪取日本?老二哲學了解一下
    摘要:戰國時代,德川家康為何最終能夠奪取日本?老二哲學了解一下三河國的松平一族,按照德川官方說話,起源並非三河松平鄉,而是清和源氏,作為雲遊僧人的先祖,來到松平鄉後,成為當地豪族的女婿,並改姓松平。隨後利用嶽父的財力逐步發展成後來的三河松平氏。隨後逐步發展,最終成為日本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