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的春天來得特別遲。儘管已是公曆3月2日,農曆才是正月十四。中國東北邊陲黑龍江省虎林縣境的珍寶島,仍然是冰天雪地,氣溫為零下27攝氏度。
上午8時40分,中國邊防部隊派出例行巡邏分隊,分成兩個組對珍寶島進行巡邏。當邊防站站長孫玉國帶領第一組沿著中國境內的冰道抵近珍寶島時,蘇軍立即從位於珍寶島上遊的下米海洛夫卡和下遊的庫列比亞克依內兩個地方出動70餘人,分乘兩輛裝甲車、1輛軍用帶篷卡車和1輛指揮車向珍寶島急速駛來。他們下車後就阻止中國邊防巡邏分隊登島巡邏。中方第一巡邏組當即發出警告,令其從中國領土上撤走。但是蘇軍卻擺開戰鬥隊形,持槍步步進逼,並以1個班的兵力向中方第一巡邏組左翼穿插,企圖切斷中方退路。面對這種形勢,中方第一巡邏組毫不示弱,繼續巡邏。9時17分,蘇軍另一個小分隊進到中方第一巡邏組的右側。當蘇方對中方形成三面包圍的態勢後,突然開槍射擊,當場打死打傷中國邊防戰士6人。中方第一巡邏組忍無可忍,被迫自衛還擊。中方第二巡邏組聽到槍聲後,在班長周登國的指揮下果斷行動,給側後的蘇軍以沉重打擊。接著,蘇軍不斷向中國巡邏分隊開槍開炮,中國邊防部隊進行了英勇的抵抗。經過激戰,中國邊防部隊驅逐了入侵珍寶島的蘇軍。
3月15日凌晨4時許,蘇軍步兵60餘人,在6輛裝甲車的掩護下從珍寶島北端侵入,潛伏在叢林之中,企圖襲擊守島的中國邊防部隊。中國邊防部隊令營長冷鵬飛帶領1個加強排立即登島,依託珍寶島東南的天然壕溝,與侵入的蘇軍對峙。8時許,入侵的蘇軍以裝甲火力和步兵輕重武器向守衛珍寶島的中國邊防分隊猛烈射擊。接著,在6輛裝甲車的掩護下發起進攻。冷鵬飛指揮守島分隊沉著應戰,打退了蘇軍的第一次進攻。
9時46分,蘇軍的地面炮兵和坦克對中國邊防部隊的岸邊陣地和島上分隊進行猛烈射擊。接著,出動6輛坦克和5輛裝甲車,越過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向珍寶島接近。蘇聯江岸上的大口徑火炮和機槍火力也同時封鎖中國江叉,攔阻中國江岸上的部隊上島支援。中國守島分隊根據蘇軍坦克從中國江叉迂迴、登島比較困難的情況,決定在珍寶島西側留置少數兵力,監視和阻擊蘇軍的迂迴坦克;集中兵力和反坦克兵器,抗擊正面進攻的蘇軍。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戰,蘇軍的第二次進攻被打退。
13時35分,蘇軍的縱深火炮、岸邊坦克炮和其他火炮,在炮校機(也稱偵察校射機)的引導下,對中國邊防部隊的防禦陣地和邊防站進行大規模炮火襲擊。炮擊之後,蘇軍100餘人在10輛坦克和14輛裝甲車的掩護下,又一次向珍寶島發起猛烈進攻。蘇軍登島後,分成兩個梯隊向島上中國邊防部隊的防禦正面實施輪番衝擊,企圖以優勢兵力將中國邊防部隊趕出珍寶島。中國邊防部隊採取近戰和幾個戰鬥小組同時圍打一輛坦克或裝甲車的戰法,將其各個擊破。經過50多分鐘的激戰,蘇軍的第三次進攻被打退。至此,3月15日的激戰結束,蘇軍未能達到作戰企圖。
3月17日凌晨,蘇軍出動坦克5輛、步兵70餘人,在炮火掩護下再次侵入珍寶島。他們在島上大量埋設防步兵地雷,並企圖將在珍寶島和中國江岸之間江叉上被炸毀履帶的T—62型坦克拖回。為阻止敵人的企圖得逞,並對敵人的炮擊行動予以回擊,中國邊防部隊炮兵群進行了猛烈的炮擊。當天17時,蘇軍停止炮擊,中國邊防部隊遂於5分鐘後也停止反擊。侵入珍寶島的蘇軍在施放煙幕後,逃回了蘇聯境內。
3月21日晚,蘇軍派遣爆破組,偷偷摸向被炸壞履帶的T—62型坦克,企圖將其炸毀。中國邊防部隊發現蘇軍的企圖後,立即組織火力將他們擊退。後來,蘇軍為了防止坦克落人中國之手,一面用炮火阻止中國邊防部隊接近坦克,一面晝夜不停地炮擊這輛坦克,企圖將其炸毀。最終,蘇軍未能將坦克炸毀,但蘇軍的炮彈落到坦克周圍後,將冰面炸裂,使坦克沉入江底。冰河解凍後,中國海軍潛水人員和黑龍江省有關部門在民兵的配合下,於當年5月2日將這輛坦克撈出。後來,這輛坦克被送往北京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展出。
在3月2日、15日、17日的珍寶島戰鬥中,中蘇雙方互有較大的傷亡。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公布的數字為:蘇聯方面亡58人,傷94人。中國方面公布的數字為:中國邊防部隊亡29人,傷62人,失蹤1人。
蘇聯政府本來自恃依靠擁有先進武器裝備的蘇軍在中蘇邊境打幾仗就可以威懾中國政府接受它的領土要求,沒想到中國並未屈服。
世事如滄桑。珍寶島事件過去幾十年後,中國同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聯邦就邊界問題進行了長時間的談判,最終使珍寶島的主權爭端問題得到圓滿解決。本文摘自:《中老年時報》2014年8月15日第08版,作者:佚名,原題為:《珍寶島事件始末:蘇聯沒料到中國會不屈服》,來源: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