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崑山經濟脈動 臺籍學生現場提問「如何在這裡生根?」
2018年06月12日 11:2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6月12日訊 (記者 汪明珠)6月8日至9日,崑山市臺辦、南京大學臺港澳事務辦公室共同舉行了為期兩天的「南大臺青崑山行」活動。40多名南京大學臺籍學生來到崑山,期間,他們走進了崑山的臺資企業,參訪了兩岸青創基地、慧聚廣場、古鎮千燈……感受這片熱土的經濟脈動,體驗昆臺文化的傳承與融合。
兩岸青創基地,集中了50多家優質企業,為臺創青年、雙創企業解決後顧之憂,提升了創業附加值。
學生參觀崑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時,接觸了能夠實現寬窄視角一鍵切換,保護個人隱私,未來還將應用於手機等領域的全球獨家HVA寬窄視角防窺技術面板。
臺籍學生參觀崑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崑山市臺辦供圖)
「如果我們想在崑山發展的話,如何找準工作方向,如何在這裡生根?」一位同學現場提問。「龍騰光電」經理吳傑靈給出自己的建議:第一,心態要正確,不要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想法。第二,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同時要具備外語能力。因為這裡競爭很大,不僅需要專業知識,還需要很好的表達能力。第三,切忌驕躁。這裡高手如雲,要腳踏實地謀發展!對於「請問是什麼樣的信念讓貴企業一直堅持接納我們這些臺灣大學生?」這一問題,吳傑靈回答道:「首先崑山作為兩岸交流最為密切的地區之一,極具代表性。其次我們希望不僅在技術上做到創新領先,也能在文化創業方面做到傳承融合。更重要的是,政府的大力惠臺補貼政策也十分有利於臺青們來崑山創業!」
臺籍學生參觀慧聚寺。(崑山市臺辦供圖)
「畫簷慧聚寺,情絲憶臺灣」。此次活動中,學生們還參觀了由慧聚寺、慧聚文化廣場、兩岸(媽祖)文化交流中心、媽祖文化主題公園以及臺灣風情街五大部分組成的匯聚廣場。學生藺嘉瑩感嘆:「這裡實在是太親切了,鄉音、媽祖廟、還有各種具有臺灣特色的建築,感覺像是回到了家一樣。在這裡只瞧見了『一家』沒瞧見『兩岸』。」
臺籍學生在慧聚寺拍照留念。(崑山市臺辦供圖)
近年來,崑山持續為廣大臺灣青年來大陸實習就業、創新創業搭建平臺、優化環境、提供便利,已成為臺灣大學生在江蘇參訪的熱點之地和實習的優選之地,是臺灣學生了解創業與就業政策,感知兩岸經貿合作與交流的重要窗口。
2月28日,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9個部門,發布實施《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31條措施」)。其中,19條強調要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江蘇作為對臺交流大省,在「31條措施」發布後,力促「31條措施」在江蘇大地開花結果。目前崑山已擁有臺企4900多家,臺資總額超590億美元,10餘萬臺胞在崑山安居樂業。(中國臺灣網、崑山市臺辦聯合報導)
[責任編輯:汪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