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逛蕭邦博物館(三)

2021-02-19 音樂文獻編譯組

 

The Frederick Chopin Museum 

 蕭邦博物館坐落於奧斯特洛格斯基宮內。該宮修築於磚牆砌成的支撐架構上,是17世紀晚期奧斯特洛格斯基公爵下令建造的一座巴洛克式宮殿。博物館藏品包括蕭邦的音樂手稿、信件和其他私人物品,以及他生前使用的最後一架鋼琴。本文是對博物館歷史藏品的介紹。

譯者的話

這篇介紹裡有許多人名,筆者考慮認為,其中許多人平時可能不常見,但是在蕭邦社交和教學方面是佔有一定比重的,因此把能翻譯的、較為重要且位置合適的人名都譯成了中文。感興趣的朋友推薦去看《多面蕭邦——鋼琴詩人的四百封來信》《學生眼中的蕭邦》,在那些書信和其學生的描述下,相信大家會對蕭邦有一個更全面、驚喜的認識。The Museum collection, whose inventories contain at present 4813 items (including 81 loans), includes complete autographs, fragments, sketches (all told 129 inventory items) and copies (whole or fragments), made by members of the composer's family and circle of the following works by Chopin: These autographs and copies constitute extremely valuable source material for researchers and publishers of works by Chopin and are studied in the Museum by scientists and scholars from Poland and abroad.
這座博物館的藏品清單上目前有4813件藏品(有81件借來的),其中包括蕭邦作品的手稿、碎片、草稿和副本(完整的或零碎的)均由蕭邦的家人和圈子製作,其中包括蕭邦的搖籃曲,幾首著名的即興曲、瑪祖卡、夜曲、波蘭歌曲、波羅乃茲、奏鳴曲、圓舞曲等。這些手稿和副本對於蕭邦作品的研究者和出版商來說,是極其珍貴的。同時,來自波蘭國內外的科學家和學長也前來博物館做相關研究。

手稿清單

降D大調搖籃曲(op. 57)

降A大調第一即興曲(op. 29)

升F大調第二即興曲(op. 36)

升c小調幻想即興曲(op. 66)

 f小調瑪祖卡(op. 7 no. 3)

G大調瑪祖卡(op. 50 no. 1)

a小調瑪祖卡(op. 67 no. 4)

f小調瑪祖卡(op. 68 no. 4)

c小調無編號夜曲、c小調夜曲(op. 48 no. 1)

升f小調夜曲(op. 48 no. 2)

幾首波蘭歌曲(op. 74 no. 6, 10 and 14)

d小調波羅乃茲、降B大調波羅乃茲

f小調波羅乃茲(op. 71 no. 1, 2 and 3)

降b小調奏鳴曲(op. 35)

b小調奏鳴曲(op. 58)

g小調奏鳴曲(op. 65)

g小調鋼琴三重奏(op. 8)

降E大調華麗大圓舞曲(op. 18)

*由波蘭國家銀行於1993年捐贈

f小調圓舞曲(op. 70 no. 2)

降B大調《唐璜》變奏曲(op. 2)

蕭邦的歌曲《請離開我》草稿

蕭邦的歌曲《戰士》草稿

 

蕭邦歌曲《一個古老的波蘭人》草稿

Furthermore, the Chopin Museum possesses sketches unused by the composer, such as figurations, counterpoint studies, fragments harmonised in chords, fragments of the song Dawny polak (sic !) chodzil w portkach and a Rumanian song from Walachia Dÿna Vallach, as well as a refrain from the Mazurka by Dabrowski, harmonised by Chopin in the B-flat Major key, and a humorous dedication "from one ignoramus to another", written possibly for Konstanty Mlokosiewicz, Lieutenant of the Hussars , and dated: "Carlsbad 2., Sept. 1835".此外,蕭邦博物館還擁有蕭邦沒有用過的草稿,比如一些裝飾音的練習,對位法的研究,還有寫有和弦的片段,波蘭歌曲《Dawny polak (sic !) chodzil w portkach》和一首羅馬尼亞歌曲的片段,還有一首Dabrowski的瑪祖卡的副歌,由蕭邦在其降B大調瑪祖卡主旋律裡運用,構成和聲,以及一個幽默的獻詞「由一個無知的人送給另一個」,這個很可能是寫給Konstanty Mlokosiewicz——波蘭輕騎兵的中尉的,並且日期標註為:「卡爾斯巴德(譯者註:德國地名),1835年9月2日」。Apart from manuscripts of the Polish composer, the Museum collection contains French first editions which in the past belonged to his sister Ludwika (three volumes, 45 opera), Napoleon Orda (one volume, 11 opera), Maria Wodzinska (one volume with op. 24) and Pierre Zimmermann (one volume - op. 65).除了這位波蘭作曲家的手稿外,博物館的藏品還包括原本屬於他姐姐路德維卡、拿破崙·奧爾達(Napoleon Orda)、瑪利亞·沃辛斯卡(Maria Wodzinska)和皮埃爾·齊默曼(Pierre Zimmermann)的第一版法國版本的樂譜,四人分別持有三冊(45首作品)、一冊(11首作品)、一冊(op. 24)、一冊(op. 65)。The first three volumes contain handwritten annotations and corrections made in ordinary pencil - according to family tradition - by Chopin, while in the three volumes belonging to Orda, Wodzinska and Zimmermann, Chopin wrote dedications in ink: 1) "Napoleonowi Ordzie / FF. Chopin", 2) "à Mlle Maria Wodzynska [!] / F Chopin", 3) "A son ami Zimmermann / F. Chopin/ Paris 17 febr. [18]48".前三冊包含了蕭邦用鉛筆——根據家庭傳統——手寫的註解和糾正,而在屬於奧爾達、沃辛斯卡和齊默曼的三冊裡,蕭邦用墨水寫下如此贈言:「1) "Napoleonowi Ordzie / FF. Chopin", 2) "à Mlle Maria Wodzynska [!] / F Chopin", 3) "A son ami Zimmermann / F. Chopin/ Paris 17 febr」An important place amongst the music manuscripts is held by the forty page-long autograph of the Piano Quartet in G minor by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KV 478) and autographs of works by nineteenth-century composers dedicated to Chopin as well as compositions by Benjamin Godard, Alfred Quidant, and Moritz Rosenthal dedicated to Ignacy Jan Paderewski.

在音樂手稿中佔有非常重要一席的當屬於40頁長的W·A·莫扎特的g小調鋼琴四重奏(KV 478)手稿,以及19世紀的作曲家們獻給蕭邦的作品(手稿或印刷版),以及戈達爾(Benjamin Godard)、Alfred Quidant和羅森塔爾(Moritz Rosenthal)獻給伊格納奇·揚·帕德雷夫斯基(Ignacy Jan Paderewski)的作品。

Donizetti給蕭邦的信件的第一頁和第四頁

Frederike Streicher給Karol Mikuli的信

維也納,1864年11月28日

 

A large part of the Museum collection is made up of correspondence, which includes:
1. the composer's letters (86 items) addressed to his family, acquaintances, friends and pupils as well as publishers蕭邦給他的家人、親友和學生寫的信,以及給出版商寫的信(共86封)2. letters written to Chopin by amongst others G. Donizetti, J. Elsner, and J. P. Pixis (28 items)G·杜尼澤提、J艾爾思內和J·P·皮克斯寫給蕭邦的信(共28封)3. letters e.g. from Klementyna Hoffmanowa, neé Tanska, to Izabela and Ludwika Chopin, which pertain to Chopin and possess great value for biographers of this Polish composer其他一些人(如Klementyna Hoffmanowa給路德維卡·蕭邦)之間與蕭邦有關的書信,這些信對寫蕭邦傳記的作家大有幫助4.Additionally, the Museum collected letters by composers, singers, pianists, painters, poets, and publishers from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yand letters by many different persons such as members of the family of Chopin's sister Ludwika and M. Wodzinska or those connected with the Chopin tradition .博物館還收集了19-20世紀作曲家、歌唱家、鋼琴家、畫家、詩人以及出版商的書信,還有不同人士,如蕭邦姐姐路德維卡的家庭成員、M·沃辛斯卡還有蕭邦慣常聯繫的那些人的書信。The Chopin Museum also houses various types of manuscript documents connected with members of the Chopin family, with Solange Clésinger (writing about the composer's death), Johann Baptist Cramer, Jozef Elsner and his wife Karolina, Wladyslaw Laskowicz (writing about the visit paid by Chopin to Adam Mickiewicz in the last months of 1834), Karol Mikuli (whose note discusses polyphonic composition technique as regards the canon), General Girolamo Ramorino (containing an invitation to a soirée, attended by a French poetess Marceline Desbordes-Valmore). 蕭邦博物館還藏有各種各樣的蕭邦的通訊的手稿記錄:與家人、索蘭熱·克萊辛格(Solange Clésinger)(提到了蕭邦的死)、約翰·巴普蒂斯特·克拉默(Johann Baptist Cramer)、約瑟夫·艾爾思內和他的妻子卡羅琳娜、W·拉斯科維奇(Wladyslaw Laskowicz)(寫到了蕭邦在1834年12月對亞當·密茨凱維奇的拜訪)、卡羅爾·米庫裡(他的筆記討論了卡農的對位法)、吉拉莫·拉莫裡諾將軍(General Girolamo Ramorino)(包括一個有法國詩人瑪瑟琳·戴波爾德-瓦爾莫【Marceline Desbordes-Valmore】參加的晚會的邀請函)。The Museum collection includes autographs - signatures by Daniel Auber, Izabela Barcinska, Jules Benedict, Luigi Cherubini, Justyna and Mikolaj Chopin, Charles Gavard, Jacques Fromental Halévy, Ludwika Jedrzejewiczowa, Fanny Persiani, Giovanni-Battista Rubini, and Antoni Tamburini and signatures of the participants and jury members of International Frederick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s, on their photographs and caricatures.還有一些手稿,像丹尼爾·奧柏、伊莎貝拉·巴辛斯卡(Izabela Barcinska)、尤勒斯·本尼迪克特(Jules Benedict)、路易吉·凱魯比尼(Luigi Cherubini)、賈斯汀娜和米科拉伊·蕭邦、查理斯·加佛(Charles Gavard)、雅克·弗洛蒙塔爾·阿萊維、路德維卡·傑瑞茲維克斯、喬凡尼—巴·魯比尼和安東尼·塔布利尼(Antoni Tamburini)的籤名,還有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的選手和評審團成員,在他們的照片或漫畫上的籤名。A valuable manuscript of printed and typed material deals with the activities of the Frederick Chopin Institute from 1934 to 1939; the same holds true for a commemorative book inaugurated in 1895 for visitors to Zelazowa Wola which includes the signature of Antoni Jedrzejewicz, Chopin's nephew.很珍貴的列印出來的原件則涉及到蕭邦研究會於1934-1939年的活動,以及1895年出版的一本蕭邦紀念冊,是為去蕭邦故居熱裡亞左瓦沃裡亞的遊客準備的,其中包含了蕭邦的外甥安東尼·傑瑞茲維克斯的籤名。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llection is composed of iconography which includes portraits, views of localities where Chopin lived and which he visited as well as posters of the Chopin exhibition, festivals and competitions. The first group comprises: portraits of Frederick Chopin made between 1826-1994 in various media (oil, engravings, water colours, drawings, photographs, sculptures, medals); portraits the composer's family, friends and acquaintances; caricatures and photographs of the participants and members of International Frederick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s.

還有一部分藏品與肖像研究有關,包括了蕭邦的肖像,蕭邦所住、所訪之地的風景,以及蕭邦展覽、音樂節和比賽的海報。其中肖像又包括蕭邦在1826-1994年間的各種形式的肖像(油畫、版畫、水彩畫、素描、相片、雕塑、紀念章),他家人、親友的肖像,肖賽的選手和評審團的漫畫和照片。

蕭邦兩張鉛筆肖像,伊麗莎·雷茲威爾,1829

 

Portraits of Chopin include two particularly noteworthy drawings by Eliza Radziwillowna from 1829, several portraits in oil and water colour by Chopin's friend Teofil Kwiatkowski, including the valuable canvas entitled Last Moments of Chopin, which depicts, apart from Chopin, his sister Ludwika, his pupil Marcelina Czartoryska, his friends Wojciech Grzymala and Father Aleksander Jelowicki, as well as the author of the painting.蕭邦的肖像畫裡,有兩張肖像畫尤其值得注意,那是1829年伊麗莎·雷茲威爾所作。還有幾幅蕭邦友人泰菲奧爾·克維亞特科夫斯基(Teofil Kwiatkowski)的油畫和水彩畫,包括有名的帆布油畫《弗裡德裡克·蕭邦臨終之時》(Last Moments of Chopin),這幅畫不僅描述了蕭邦,還有他的姐姐路德維卡、學生瑪賽琳娜·恰爾託雷斯卡、他的朋友沃伊傑赫·格奇馬拉(Wojciech Grzymala)和神父亞歷山大·耶沃維茨基(Aleksander Jelowicki),以及作者本人。Of special interest in the Museum collection is the study of Professor Jozef Zurawlew, creator of the International Chopin Competition, and his archive, which was offered to the Frederick Chopin Society by Anna Zurawlew, his wife, in 1984.值得注意的一點是Jozef Zurawlew教授,肖賽創辦者的研究,他整理的檔案由他的妻子在1984年貢獻給弗裡德裡克·蕭邦學會(負責相關研究、出版發行和比賽的舉辦等,譯者注)。The Museum collection would not be so extensive and precious were it not for the donations and loans from the National Museum in Warsaw (which offered for example Chopin's last piano), Artur Rubinstein with whose help the Museum collections were systematically enlarged over the years. 如果沒有各方(如華沙國家博物館提供了蕭邦最後一架鋼琴,還有阿圖爾·魯賓斯坦【Artur Rubinstein】等人和機構)的捐贈和外借,這座博物館的藏品不會如此豐富而珍貴。The Library, Recording, and Photographic collections are of enormous significance to scholars researching the life and works of Frederick Chopin and for people spreading knowledge about this Polish composer. The photographs were especially helpful in, for example, the issuing of such publications as Rekopisy utworow Chopina. Katalog (Manuscripts of Chopin's Works. Catalogue), prepared by Krystyna Kobylanska (Krakow 1977, TIFC and PWM), Katalog dziel Fryderyka Chopina (A Catalogue of the Works of Fryderyk Chopin) by Jozef Chominski and Teresa Dalila Turlo (Krakow 1990, TIFC and PWM), the Facsimile Edition of the Autographs of Polonaise F minor [Op. 71 no. 3], Mazurka F minor Op. 7 no. 3, Grande Valse brillante E flat Major Op. 18, Impromptu A flat Major Op. 29, Berceuse D flat Major Op. 57, Mazurka F minor [op. 68 no. 4], and Chopin's letter (to his family from Szafarnia, to Wojciech Grzymala from Hamilton in Scotland, to Ludwika Jedrzejewiczowa from Paris). 這裡的文庫、錄音和攝影藏品對研究蕭邦的生平和作品的學者和傳播這位波蘭作曲家知識的人們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那些照片尤其——比如說,對蕭邦作品原稿目錄的出版等,以及複製版的f小調波羅乃茲(Op. 71 no. 3)、f小調瑪祖卡(Op.7 no.3)、降E大調華麗大圓舞曲(Op. 18)、降D大調船歌(Op. 57)、f小調瑪祖卡(Op. 68 no.4)和蕭邦的信件(從薩伐尼亞寄給他的家人、從蘇格蘭漢密爾頓寄給沃伊傑赫·格奇馬拉、從巴黎寄給姐姐路德維卡)。This edition uses original autographs kept in the Chopin Museum of the Chopin Society in Warsaw, and has commentaries by Zofia Chechlinska, Teresa Czerwinska, Wojciech Nowik and Hanna Wroblewska-Straus. It is published by the Chopin Society in Warsaw and by Romega Press (1999-2000). 這個版本用了收於華沙蕭邦學會的蕭邦博物館裡的原稿,上面還有Zofia Chechlinska, Teresa Czerwinska, Wojciech Nowik和Hanna Wroblewska-Straus的註解。它由華沙的蕭邦學會和Romege出版社(1999-2000)出版。Another edition of this kind is Wolfgang Amadeus Mozart's Quartet in g-moll für Klavier, Violone, Viola and Violoncello KV 478, faksimile nach dem Autograph im Museum der Chopin-Gesellschaft Warschau mit einer Einführung von Faye Ferguson (Salzburg 1991, TiFC and Internationale Stiftung Mozarteum Salzburg).另一個此類版本就是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的鋼琴弦樂四重奏KV 478,它是根據華沙蕭邦學會的蕭邦博物館的原稿的複製版,由Faye Ferguson寫了導言(1991,薩爾茨堡,蕭邦學會和莫扎特基金會)。


蕭邦譯文合集

1.蕭邦趣事17則

2.從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中脫穎而出的四位大師

3.「演奏蕭邦時的自由節奏好比歌唱!」

4.「在蕭邦的音樂裡,你我無處遁形」

5.蕭邦的15個事實

6.蕭邦的音樂風格為何十年一變?

7.解密蕭邦作曲風格的重要技術法寶

8.蕭邦到底有多少學生?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看

相關焦點

  • 帶你逛蕭邦博物館
    該宮修築於磚牆砌成的支撐架構上,是17世紀晚期奧斯特洛格斯基公爵下令建造的一座巴洛克式宮殿。博物館藏品包括蕭邦的音樂手稿、信件和其他私人物品,以及他生前使用的最後一架鋼琴。本文是對博物館歷史藏品的介紹。
  • 【音樂家的博物館】蕭邦
    大家好,我是pianofanie,今天帶大家一起尋找蕭邦。
  • 蕭邦博物館
    華沙的蕭邦博物館坐落在維斯瓦河畔的巴洛克式Ostrogski 城堡內。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蕭邦藏品收藏地,其藏品包括作者手稿,筆記,書信,草稿和作者的個人物品。同時,感謝這個革新時代使得我們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再現蕭邦當時的工作和生活場景,目前該博物館也是歐洲最現代的名人博物館。除了長期固定的展品,博物館還會不定時的舉辦一些特展,同時也安排了大量的針對兒童和成年人的教育培訓活動。
  • 沒去過波蘭華沙的蕭邦博物館?那你不算認識蕭邦
    「你可以不認識總統是誰,但你必須認識蕭邦。 」蕭邦已經成為了波蘭的名片,二者融為一體。要追隨他的足跡,靜心聽他的樂曲,蕭邦博物館Chopin Museum是一定要去的!必去理由1歐洲最高水準的個人傳記類博物館之一2收集了最豐富的蕭邦有關資料3以現代化多媒體方式呈現,有交互性42020年10月,將舉行每5年一次的——蕭邦國際鋼琴演奏會
  • 波蘭華沙蕭邦博物館,從音樂天才的樂譜,了解背後的努力故事
    如果喜歡蕭邦,去蕭邦博物館走一趟是必不可少的,雖然談不上是蕭邦狂熱分子,但是每每聽到「蕭邦之路」上傳出的那些悅耳而舒緩的樂曲,總是會被感染,直搗內心深處,很想找一個地方靜靜地欣賞一下這些曲子並聽聽它們背後的故事,蕭邦博物館就是一個很好的去處。弗裡德裡克·弗朗索瓦·蕭邦(F.F.Chopin,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19世紀波蘭作曲家、鋼琴家。
  • 北京文博 | 「博物館,有範逛」,帶你逛兒童節裡的博物館
    北京作為首都和全國文化中心,各類博物館從數量和種類上位列全國前列。這些博物館,不僅有豐富的館藏讓人大開眼界,其本身也是建築設計的精品。北京有哪些值得一逛的博物館?這些博物館中又哪些珍藏?近期,北京市文物局與北京城市廣播《城市文化範》、民盟北京市委一起推出「博物館,有範逛」節目,邀請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嘉賓做客直播間,為聽眾講述博物館的故事。
  • 「蕭邦音樂長凳」——聽著蕭邦的音樂漫步華沙
    這些長凳是在2010年蕭邦誕辰200周年時,波蘭華沙市政府啟動的行走線路——「蕭邦音樂長凳」多媒體線路。該線路根據蕭邦青年時代在華沙的主要遺蹟設置長凳的位置,讓人們了解華沙的歷史遺蹟的同時,還可以欣賞一小段兒蕭邦的作品。
  • 北京文博 | 「博物館,有範逛」,帶你逛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展館
    北京作為首都和全國文化中心,各類博物館從數量和種類上位列全國前列。這些博物館,不僅有豐富的館藏讓人大開眼界,其本身也是建築設計的精品。北京有哪些值得一逛的博物館?這些博物館中又哪些珍藏?近期,北京市文物局與北京城市廣播《城市文化範》、民盟北京市委一起推出「博物館,有範逛」節目,邀請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嘉賓做客直播間,為聽眾講述博物館的故事。
  • 波蘭華沙的蕭邦博物館,了解音樂天才的一生,感受音樂的獨特魅力
    懷著對蕭邦的敬仰之情,專程前去參觀了蕭邦博物館。博物館在國王之路以東的一座巴洛克風格的宮殿內,館外已處處皆巧思,有著畫滿樂章的塗鴉牆,還有會奏響蕭邦音樂的長石凳。博物館共三層,門票8zl,其中大量收集了蕭邦的手稿、樂譜、畫像、照片等,以及他最後使用的鋼琴。
  • 蕭邦,波蘭的名片
    蕭邦不僅贏得了波蘭人的讚譽和愛戴,也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蕭邦時代已經過去了200多年,但迄今仍然為波蘭以及世界人民所推崇。在國無寧日,民不聊生的時候,蕭邦是在用音樂為之戰鬥。蕭邦音樂成為在前線戰鬥的波蘭士兵的衝鋒號。  蕭邦的愛國情懷和對民族命運的擔憂感染了善良的人們,他在自知無法落葉歸根的時候,依然決定在他死後將他的心臟安葬在自己的祖國,他的心要永遠和波蘭在一起。
  • 北京文博|「博物館,有範逛」,帶你逛中國古動物館
    北京作為首都和全國文化中心,各類博物館從數量和種類上位列全國前列。這些博物館,不僅有豐富的館藏讓人大開眼界,其本身也是建築設計的精品。北京有哪些值得一逛的博物館?這些博物館中又哪些珍藏?近期,北京市文物局與北京城市廣播《城市文化範》、民盟北京市委一起推出「博物館,有範逛」節目,邀請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嘉賓做客直播間,為聽眾講述博物館的故事。
  • 10大蕭邦雕塑,你的城市有沒有
    在每一天的每一地點,我們都將蕭邦曾在這裡留下的印跡以「歷史」方式呈現出來,旨在呈現生活中蕭邦真實的一面,細心的你說不定會發現很多蕭邦的小癖好哦。同時也有當地旅遊景點推薦和餐廳推薦。本日版塊介紹了蕭邦的教育經歷,以及他的心臟安息之處——聖十字教堂。蕭邦研究院、蕭邦博物館和蕭邦音樂大學三個機構緊挨著,一個上午就能全部去到。驅車1小時,即是蕭邦出生地熱拉佐瓦沃拉和受洗教堂。今日主題就是論如何在一日內認識蕭邦。瓦津基公園中命運多舛的蕭邦雕像與波旺茨基墓園中蕭邦家族的墓碑。今天是略顯沉重的一天。晚上來個蕭邦音樂會可好?
  • 歐洲的這個城市,天際線由摩天大樓構成,哥白尼蕭邦皆出於此!
    蕭邦、哥白尼、居裡夫人都是華沙傑出的人才,也都曾在世界的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蕭邦博物館 Chopin Museum蕭邦,歷史上最受歡迎的作曲家之一,有多少小孩是聽著蕭邦的樂曲在媽媽的肚子裡慢慢長大,世界級別的鋼琴大師是彈著蕭邦的樂曲漸漸成熟。
  • 北京文博 | 「博物館,有範逛」,帶你逛中國鐵道博物館東郊展館
    北京作為首都和全國文化中心,各類博物館從數量和種類上位列全國前列。這些博物館,不僅有豐富的館藏讓人大開眼界,其本身也是建築設計的精品。北京有哪些值得一逛的博物館?這些博物館中又哪些珍藏?近期,北京市文物局與北京城市廣播《城市文化範》、民盟北京市委一起推出「博物館,有範逛」節目,邀請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嘉賓做客直播間,為聽眾講述博物館的故事。
  • 從"帶孩子逛博物館"到"博物館教育":我們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根據2012年至2016年全國博物館名錄統計,博物館數量在2012年為3866個,2016年達到4826個,5年增長24.8%。越來越多的博物館讓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博物館,逛博物館成為中國人的新的休閒方式。
  • 北京文博 | 「博物館,有範逛」,帶你逛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北京作為首都和全國文化中心,各類博物館從數量和種類上位列全國前列。這些博物館,不僅有豐富的館藏讓人大開眼界,其本身也是建築設計的精品。北京有哪些值得一逛的博物館?這些博物館中又哪些珍藏?近期,北京市文物局與北京城市廣播《城市文化範》、民盟北京市委一起推出「博物館,有範逛」節目,邀請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嘉賓做客直播間,為聽眾講述博物館的故事。
  • 波蘭首都華沙好玩的景點那麼多,你會第一天趕早去看蕭邦嗎?
    各位好,今天在這裡給你推薦波蘭首都華沙的一些知名景點,說到華沙我不能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蕭邦,蕭邦是世界知名的音樂大師,而華沙是蕭邦的故鄉,來到這裡怎麼能不去看看這位音樂大師呢?1、蕭邦博物館蕭邦博物館可以說這裡有蕭邦的一切,在這裡你不僅可以了解到蕭邦的一生,而且可以欣賞到很多蕭邦生前的音樂作品,博物館位於市中心的蕭邦音樂學院的旁邊,博物館是17世界的一個巴洛克風格建築;博物館裡面用當代的多媒體技術來展示蕭邦的音樂,你不僅可以在這裡傾聽還能互動,即便是不懂音樂的外行
  • 波蘭捷克國慶自由行-探訪蕭邦故鄉-歲月如歌 逛中世紀古城-風光如畫
    如果你還未曾踏上捷克,那麼你會為它魂牽夢縈;如果你曾目睹它的風華,那麼你會止不住對它的思念,甚至想再次踏上見它的旅途……漫步卡羅維發利溫泉長廊飲一杯溫泉水;深入捷克著名釀酒廠,了解一杯啤酒的前世今生
  • 蕭邦的遺產
    如果你不去注意教堂內石柱上的文字,的確無法從周遭的環境中感受到一絲特別的氣息。傍晚時分甚至還能聽到管風琴師帶著大家唱些1830年11月起義時的革命歌曲,相比於在瓦維爾宮中常年供人瞻仰的亞當·密茨凱維奇的遺體和心臟,蕭邦的長眠之地似乎少了一份神聖與威嚴,卻更充滿生機。顯然來這裡做彌撒、唱歌早就是當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我與波蘭系列丨「我放棄去巴黎學音樂,只為了來到蕭邦的故鄉」
    對了,還有蕭邦!作為一名音樂生,波蘭鋼琴家蕭邦讓戚戚崇拜,也讓她對波蘭這個未曾謀面的國家有深深的嚮往。本來,戚戚與波蘭是沒有過多交集的。在她大三那年,戚戚考上了兩所法國的音樂院校,並且已經在準備去法國的籤證了——但「緣分」就是這麼猝不及防。有一天,戚戚看到了宿舍樓下的招生海報,是蕭邦音樂大學!戚戚很想去,但她也知道考取那裡很難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