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劉長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作者簡介:劉長卿(?-約789),字文房,河間(今蜀河北)人。官至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他的詩多寫貶謫漂流的感慨和山水隱逸的閒情。長於五言,被稱為「五言長城」。注釋·解說:1、逢:遇。主人:指所投宿的人家。2、蒼山:青山。
-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生卒年未確論,各名家說法相差甚遠,爭議十分激烈,一般認為生於公元709-725年間,逝於786-790年間。劉長卿工於詩,長於五言,自稱「五言長城」。《騷壇秘語》有謂:劉長卿最得騷人之興,專注情景,劉長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選中國全日制學校教材。
-
用甲骨文寫就的唐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近來,把甲骨文的一些文獻翻出來看了又看,覺得甲骨文真的非常有趣,不僅僅是因為甲骨文是中國成熟文字的祖先,還因為在準備用甲骨文書寫時,會遇到很多很有意思的文字的自我解讀問題前兩天,用甲骨文集字,寫了李白的《靜夜思》和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今天準備用甲骨文集字,用相同的手法,寫一下唐朝詩人劉長卿的名篇《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首名垂千古的無言絕句,全文共20個字,如下: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
每日一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譯文:暮色降臨山色蒼茫愈覺路途遠,天寒冷茅草屋顯得更貧困。柴門外忽傳來犬吠聲聲,風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來了。注釋:【逢】遇上。【宿】投宿,借宿。【芙蓉山主人】芙蓉山,各地以芙蓉命山名者甚多,這裡大約是指湖南桂陽或寧鄉的芙蓉山。主人,即指留人借宿者。這首詩通過雪夜借宿山村的情形,巧妙地寫出山村景象與農家生活。【蒼山遠】青山在暮色中影影綽綽顯得很遠。蒼:青色。【白屋】未加修飾的簡陋茅草房。一般指貧苦人家。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知識點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 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白屋:窮人家住所,因屋頂用白茅覆蓋或木材不加油漆而得名。犬吠:狗叫。譯文暮色降臨,山色蒼茫覺得路途遙遠,天氣寒冷,茅草屋顯得更加貧困。作者簡介劉長卿,字文房,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著名詩人,擅五律,工五言,自稱「五言長城」。官至監察御史,與詩仙李白交情深厚,有《唐劉隨州詩集》傳世,其詩五卷輯入《全唐詩》。
-
情非直抒,事不明寫,劉長卿代表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歷數唐代大曆年間的著名詩人,劉長卿是必須要提到的。他擅寫五言,有人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五言長城」,意思就是說他寫的五言詩能夠像長城一樣,名揚千古。劉長卿在仕途上兩起兩落,看盡官場百態,所以他的詩中常常出現失意落寞徘徊在山水之間的畫面。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解釋詞語的意思
①逢 ___②宿 ___③貧 ___④吠 ___答案解析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作者: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①「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意思是旅途遇風雪,夜裡投宿 在芙蓉山主人的家裡。.逢:遇到。②「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意思是旅途遇風雪,夜裡投宿 在芙蓉山主人的家裡。.宿:投宿。③「天寒白屋貧」當天氣越寒冷茅草屋顯得更加貧寒。貧:貧寒。
-
詩詞|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朝代:唐代作者:劉長卿原文:日暮蒼山遠反客為主 唐代詩人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詩可謂廣為流傳,家喻戶曉,其中最後一句「風雪夜歸人」甚至為劇作家借用為劇名,遂使此詩在當代更為著名。然而對此詩的理解,竊以為問題頗大,通常的講析很難令人信服。
-
小河歷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 劉長卿忽然聽得柴門狗叫,應是主人風雪夜歸。詩詞大意這首詩描繪的是一幅風雪夜歸圖。「風雪夜歸人」,詩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風戴雪歸來了吧。這兩句從耳聞的角度落墨,給人展示一個犬吠人歸的場面。反客為主唐代詩人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詩可謂廣為流傳,然而對此詩的理解,通常的講析很難令人信服。
-
劉長卿的《逢雪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含蓄不露,意境清寒,潛悲含辛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 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半夜裡,柴門外一陣狗叫聲傳來,原來是這家主人這麼晚頂著風雪回來了。劉長卿與杜工部是同一個時代的詩人,河北河間人。今天要講的是曾經自詡為「五言長城」的劉長卿在被人誣陷後,貶官赴任的路上,也遇到了大雪,在此間留下了著名的絕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品讀《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有人等你回來的地方便是家
讀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在想像那詩意的唯美畫面外,更多的,便是體會著家的溫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就好像詩的前兩句所勾勒的場景,暮色黃昏更兼漫天飛雪,山高路遠卻又前路漫漫,但這便是他劉長卿的生活,這兩句詩描繪出來的場景,讓人讀來就顯得孤獨寂寞,蒼茫大地,琉璃世界,可作者舉目望去,只有那一間殘敗的小破屋,那是他唯一的選擇,就好像詩人的政治生活,被流放蠻荒之地,也是他唯一的選擇。
-
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意境幽遠,旅人的靜夜之思不言自見
劉長卿自許「五言長城」,他的五言詩寫得最好,他的詩反映了盛唐氣象衰落後詩人們孤獨寂寞的冷落心境。中唐大曆年間,生長於安史之亂前的文人們看著亂後的滿目瘡痍、生靈塗炭,不禁心生落寞、散淡之感,追憶往昔,恍如隔世,目睹現實只能在詩中抒發無奈的嘆息和對時運不濟的感傷。劉長卿(?
-
每日詩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今日小覓分享: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注釋】1、逢:遇上。2、宿:投宿;借宿。3、芙蓉山主人:芙蓉山,各地以芙蓉命山名者甚多,這裡大約是指湖南桂陽或寧鄉的芙蓉山。主人,即指留詩人借宿者。
-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寫得非常好,這才是詩的真正價值!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就是其中之一。《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五言絕句中的傑作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在深夜裡風雪之中歸來的,是投宿的劉長卿?還是芙蓉山主人?詩中沒有明確交代,但其實是誰歸來不重要。這句話想說的就是:人生在世,有一個地方可以投宿就是很好的事情。因為我們每個人在世上都要走很遠的路,會遇到很多的艱難。
-
《中華古詩詞100集》第27首: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風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的詩作《風雪宿芙蓉山主人》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以筆為中介的自然和內心、後人與先人的審美「對話」範本。劉長卿與杜甫同時,創作活動卻主要在中唐。《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比較典型的體現出中唐詩歌的空靈、含蓄、衝淡、自然之美。詩作以極其凝練的筆觸描繪出一幅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雪人歸的寒山夜宿圖。
-
「風雪夜歸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精析,五絕創作進階
千古名句「風雪夜歸人」出自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自稱「五言長城」,對五言詩作水平相當自負。他的五律、五絕造詣尤為高遠,是中唐重要的詩人之一,也代表了盛唐傳承的正統詩風,和韓愈雄奇、李賀鬼魅等比起來,儼然名門正派。
-
劉長卿的「風雪夜歸人」指的是自己,還是芙蓉山主人?
唐代詩人劉長卿的這一首五言絕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長期入選小學語文課本,應該是我們很多人從小就會背的。因為下了雪,我應景溫習起寫到雪的詩詞,就想到了這首詩。這首詩的大意不難讀懂,寫的只不過是詩人在風雪之夜投宿芙蓉山主人家這麼一件簡單的事。不過,儘管是簡單的事,卻也被詩人寫出了雋永的意味。
-
凝練的寒山夜宿圖——讀《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的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只用了短短二十個字,就勾勒出一副引人遐想的寒山夜宿圖。全詩無一字多餘,也無一字無意義。全詩開篇直指夜宿的背景:日落時分,山也跟著暗了下來。一個「遠」字點出了旅途遙遠投宿無門的孤寂,對應開頭的「日暮」二字,讓人頓生「日暮鄉關何處是」的惆悵之情。
-
總有一首詩,讓您難以忘懷:《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詩宋詞就具備這樣的功能,它們歷經歲月的洗鍊,不但沒有被淹沒,而且光芒愈加耀眼、愈發純粹,這就是好的文字的魅力。多少次淺吟低唱,多少次驚豔回眸,這些最具中國文壇氣質的翰墨,不斷修正著我們的審美,左右著我們的氣質。在我們情緒不穩定的每個日夜,它們就會跳出來,伴著我們,一起經歷生活的悲與歡、苦與樂。
-
劉長卿最經典的一首詩,描寫的無比唯美,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氣息!
劉長卿被稱為「五言長城」,他大部分優秀的作品,那都是五言絕句,而且每一首都是精品,例如最為大家熟悉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靈澈上人》、《聽彈琴》、《送方外上人》等等,那都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這些作品大部分都描寫的極為生動,也無比的抒情,讀來更是朗朗上口,這也正是劉長卿詩作最獨特的一個地方。而其中一些較為經典的作品,不僅入選了《唐詩三百首》,同時在我們小學的課本裡也是頻頻出現。所以只要一提起劉長卿,相信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都非常的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