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曾被多次盜掘,是一個空殼子嗎?專家勘測後,揭露了真相

2020-12-17 千史記

1947年,前美國飛行員西翰上校正駕駛著美國軍機,在中國陝西省上空執行任務。當向西安西南方向飛行50公裡後,他從軍機上發現在秦川平原上,有一個神秘而巨大的孤立高地。

這高地不僅面積巨大,而且其形態工整,似乎並非自然形成,而是人工修建而成。其形狀就好似埃及金字塔一般,但面積卻遠遠的超過埃及金字塔。西翰上校將這個發現,投稿給了紐約時報。

他稱在中國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金字塔,他認為他所發現的「中國金字塔」,讓埃及的金字塔顯得無比渺小。西翰上校的發現被曝光後,引起了西方國家的廣泛關注。有人認為這可能是,中國的一個地下防禦工程,也有人認為它是一個中國皇帝的陵寢。

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戰亂的年代。西翰上校的發現,並沒有得到中國的回應。直到解放後,在中國考古人員的多次勘測後,才向世界公布了這個神秘的高地。

西方人遠遠不知的是,這個神秘的高地,在中國各個朝代的當權者,都將其視為禁區,並加以保護。它正是中國最著名的皇帝,秦始皇的陵寢!

相傳在秦國滅亡後,項羽攻入關中,曾大規模破壞秦始皇陵,地面建築毀於一旦,並挖掘了帝陵。劉邦擊敗項羽後,定都長安,建立西漢。為了籠絡天下人心,劉邦下令對秦始皇陵妥為保護,著力20戶人家住在秦嶺附近,作為守陵人看管秦始皇陵。

此後,各朝各代的統治者都效仿劉邦,對秦始皇陵墓下令保護。但即使如此,秦始皇陵在歷史中也從未得安穩。

《漢書》中曾有這樣的記載:「牧羊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滅」。意思是,在秦嶺附近一個放羊的小孩,因尋找丟失的羊掉入山洞,他打著火把在地洞中尋找,卻誤入了秦陵地宮,並引發了大火,大火在地宮內整整燒了九十天。

秦始皇陵的劫難,在史書的記載中,在各朝各代就沒有停止過。新莽末年,赤眉軍盜掘秦始皇陵,將皇帝的銅棺融化。魏晉時期,後趙統治者石虎盜掘秦陵。唐末年間,黃巢也曾在秦始皇陵,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破壞性盜掘。

五代時期,軍閥溫韜又以籌軍餉為名,再次大規模的盜掘秦始皇陵。清朝光緒年間,當地官府發現在秦嶺附近有盜墓賊活動,並發現了多個盜洞。為防止再次被盜,官府將盜洞用實物封死不留痕跡。民國初年,軍閥孫仲連打著「挖戰壕」的名號,在秦嶺上暗渡陳倉,裝模作樣,實則是在盜陵。

由此看來,這些史書的記載和民間傳說,實在是令人觸目驚心。讓人不得不擔憂,這座中國最偉大的帝陵,經過多次盜掘,很可能已經是空陵一座。

這個可怕的猜想隨著解放後,考古人員對秦嶺的多次勘測後,給出了結論。秦始皇陵周邊雖然發現過大量盜洞,但是盜洞距離地宮甚遠。

故而,盜墓者並沒有進入過秦始皇陵,考古人員在勘測秦始皇陵土壤成分後,發現地宮中還充斥著大量的水銀,若地宮曾被盜掘的話,水銀恐怕早已揮發。故而,秦始皇陵是空陵的說法,並不符合科學依據。

相關焦點

  • 秦始皇陵為什麼至今不敢挖?德國專家核磁掃描後,揭曉其真實原因
    德國專家核磁掃描後,揭曉其真實原因國家的穩定和統一,不僅是維持國家發展的根基,也是促使社會得以發展的基本條件,因此國家一直不遺餘力,奮鬥在守護國家安全的任務中,保障人民利益,推動快速發展。其實多數關於秦始皇的論斷,是源於史書記載,有人或許會提出疑問,更直接地走入秦始皇的途徑,不是應從他的陵墓入手嗎?但秦始皇陵為什麼至今仍不敢挖?德國專家核磁掃描後,揭曉其真實原因。
  • 秦始皇陵地宮是否被盜掘?焚毀的真相是怎麼樣的?
    這似乎表明地宮中有通往主墓的通道,工匠只能閉在中羨門以外的地方,內羨門以內才是秦始皇棺樟置放之地。據《三輔故事》記載,楚霸王項羽入關後,曾以三十萬人盜掘秦陵。在挖掘過程中,突然一隻金雁從墓中飛出,一直朝南飛去。
  • 歷史上秦始皇陵遭到過幾次盜掘
    劉邦擊敗項羽後,定都長安,建立西漢。為了籠絡天下人心,於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下令對秦始皇陵妥為保護,著令20戶人家住在秦陵附近,作為守陵人看管秦始皇陵。
  • 秦始皇陵為何遲遲不被發掘?
    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在20世紀70年代被發掘,出土了著名的兵馬俑。而後數次規模不等的發掘也是對陪葬坑的揭露。雖然古代文獻中,記載了秦始皇陵被數次盜掘的情況,但是在現代,地宮部分迄今為止一直沒有被考古發掘過。
  • 這座皇陵稱為「中國金字塔」,價值趕超秦始皇陵,古代曾遭呂布盜掘
    秦始皇兵馬俑被人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由此可以看到秦始皇陵的價值,這座古墓現在都沒有被發掘,裡面的東西應該會震驚世界。秦始皇陵的規格確實是古代最大的,秦國用70萬囚犯修建了40年才修建完成。但是說起墓葬本身的價值,其實中國古代還有一位帝王陵墓能比得上他,這就是漢武帝的「茂陵」。
  • 秦始皇陵是一個水銀世界?周圍植物都含有劇毒,專家至今不敢發掘
    90後的小夥伴們,一定看過當年由成龍、金喜善主演的電影《神話》。這部電影就是圍繞著秦始皇陵來展開的。而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他的陵墓必然會受到人們的關注。秦始皇陵建於秦王政元年至秦二世二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
  • 茂陵被盜,為何秦始皇陵從未被盜過?
    如果依照史料來看茂陵,與始皇陵都曾經被盜掘過。先說始皇陵在建成以後不久,就發生了秦末大暴動,這時修建秦陵的工匠被秦軍將領章組成一支大軍。這支軍隊與項羽的軍隊決戰,被項羽打敗,這樣熟悉秦陵的工匠全部落入項羽之手,這就有了項羽毀秦嶺的可能。
  • 全世界都在等中國挖秦始皇陵,考古專家說 沒錢不好辦!
    考古專家透露了不挖掘秦始皇陵原因主要是有如下的兩點:第一點:考古技術還不成熟,挖掘成本實在是太高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陵園的建造就進行了三十七年。從眾多史料中,我們不難知道,秦始皇陵園建造工程有多麼的浩大。秦始皇陵,去過的人都能切身感受到,佔地面積跟一個縣城的面積相差無幾,以此類推,如果要開挖的話,那就要建造一個縣城大小的超大型博物館,人力、財力都是需要解決的大問題。
  • 秦始皇陵為什麼至今不敢挖?德國專家用核磁掃描後,揭開原因
    ——《古風五十九首》有人說秦始皇陵能夠成為世界人眼中的第八大奇蹟,是中國的驕傲。但是把秦始皇陵和中國畫上等於號,也許是小看了秦始皇陵。現在有很多國家已經陸續將注意力放在了秦始皇陵的研究方面,更有不少國家的專家主動站出來,去研究秦始皇陵的奧秘。從這一角度來看,秦始皇陵雖然歸屬於中國,但是它的高度其實是世界級別。
  • 秦始皇陵的內部結構究竟是什麼樣子?經推斷,上大下小,更像個鬥
    據考古勘探,以及對墓道兵馬俑位置的判斷,專家認為,陵墓的朝向為坐西向東。這是一個奇特的布局。 在地宮結構的研究方面,袁仲一是最具有代表性觀點的考古專家之一,他認為秦始皇地宮結構形狀和春秋戰國時期及秦漢時期大型墓室結構相似,多行的臺階和方形的土壙,但是秦始皇陵的規模是目前為止已知的最大的一個。王學理先生也是早期參加兵馬俑發掘的專家之一。
  • 秦始皇陵已經被盜過了?關於它,你不知道的五件事情!
    為什麼有很多人說秦始皇陵已經被盜?在講它是否被盜之前,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關於秦始皇陵你絕對不知道的五大冷知識:第一,它只是一個普通的帝王陵墓嗎?並且,考古學家們還勘測到了在地宮內部某個物體位置在發生變化,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秦始皇的棺槨漂浮在水銀之上的傳說,眾所周知,水銀的密度比水要大很多,只要水銀足夠多,棺槨是可以漂浮在上面的。難道秦始皇的棺槨確實至今漂浮在水銀之上?第五,地宮內部真的有很多寶貝嗎?
  • 秦始皇陵究竟有多少水銀?專家:看看周圍的石榴樹,你就全明白了
    秦始皇自13歲繼位,就開始修建陵園,由丞相李斯為陵墓的設計者,大將軍章邯監工,統一六國後,又從各地徵發了十萬多人繼續修建,總共徵集了72萬人力,相當於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完工,歷時39年,佔地面積為56.25平方公裡,2000多年以來,「千古一帝」的陵墓流傳著數不盡的傳說。
  • 揭秘秦始皇陵不為人知的秘密,相信你一定沒有看過!
    近年來從秦始皇陵的從葬區發掘出兵馬俑8000多個,個個形體高大,神態逼真,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時間到了近代圍繞著這座神奇的陵墓也引發了越來越多的謎團和猜想,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有關這座秦始皇陵不為人知的秘密吧!一:秦始皇陵驚現地下國庫,中國第一代封建君王秦始皇與其地下國庫埋葬在一起,這一消息咋一聽匪夷所思。
  • 秦始皇陵中真的有大蟒蛇嗎?
    早在40多年前,人們就發現了秦始皇陵,但至今沒有人敢挖,據說是因為秦始皇地宮有兩百萬巨蟒守護者十分可怕,但實際上這些都是外界的謠傳罷了。秦始皇地宮裡如果真的養了很多巨蟒,那麼這麼多年過去了地宮裡的巨蟒豈不是都成精了?
  • 秦始皇陵隨葬無數珍寶,珍寶是否被盜?考古人員為什麼不發掘呢?
    秦始皇陵隨葬無數珍寶,奇珍異寶是否被盜?考古人員為什麼不發掘呢?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歷朝歷代都進行了保護。據說皇陵隨葬品珍寶無數,這麼多奇珍異寶,始皇陵是否被盜了?考古人員為什麼不發掘呢?
  • 秦始皇陵為何至今不敢挖?德國專家核磁掃描後,發現一個異常現象
    這是電視劇《大秦帝國》主題曲中的歌詞,相信大家聽後都會有一種慷慨激昂之感。可以說每當提及秦朝之時,都能讓華夏兒女有一種民族自豪感。 《詩經·秦風·無衣》中也曾寫道:「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這首充滿了激昂慷慨、同仇敵愾之情的詩歌,完全可以體現出老秦人的昂揚鬥志,雖然秦朝僅存二世但卻足以震撼華夏大帝。
  • 秦始皇陵至今不敢打開的秘密?外國專家用高科技掃描後,揭開真相
    秦始皇作為中國古代的第一位皇帝,自古以來都是大家爭相研究的對象,而其中最吸引大家的應該就是秦始皇陵了。作為秦始皇最後的歸宿,秦始皇陵裡面隱藏著太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尤其是秦兵馬俑出土以後引起了巨大熱議,從此秦始皇陵吸引了國內外無數專家的研究熱情。
  • 沉睡千年的秦始皇陵未解之謎
    秦始皇陵  儘管這一推斷懸殊太大,但卻首開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探索秦始皇陵奧秘的先河。國內文物考古、地質學界專家學者對秦陵地宮深度也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根據最新鑽探資料,秦陵地宮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深。
  • 秦始皇陵考古意義重大,為何專家遲遲不動手?衛星分析圖讓人止步
    秦朝在中國歷史上有很重要的位置,但是又太過久遠,實在不好探究,而如今可能蘊藏著巨大秦朝文化的地方就是秦始皇陵,所以這座皇陵對考古來說非常重要,既然如此,那麼專家為何直到現在都沒有動手進行挖掘呢?秦始皇陵剛剛發現的時候,因為技術手段尚不成熟,所以國家並沒有打算對其進行挖掘,已經過了這麼多年,難道還不具備條件嗎?
  •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縱觀世界上下五千年的帝王陵,像秦始皇陵這樣神秘的陵墓,絕對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秦始皇陵的獨特之處,主要就是遍布內部的大量水銀,還有在出入口設置的各種機弩。而讓秦始皇陵歷經2200餘年依然無人敢盜掘的決定性因素,還是那毒性極強的水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