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依照史料來看茂陵,與始皇陵都曾經被盜掘過。先說始皇陵在建成以後不久,就發生了秦末大暴動,這時修建秦陵的工匠被秦軍將領章組成一支大軍。這支軍隊與項羽的軍隊決戰,被項羽打敗,這樣熟悉秦陵的工匠全部落入項羽之手,這就有了項羽毀秦嶺的可能。
在攻下鹹陽後不久,秦始皇陵就被項羽給挖了,事後還因為一些其他的原因,有人進入陵墓內著火(放火)據說這把火燒了3天3夜。但是項羽盜掘秦陵的記載沒有像之後的茂陵盜掘詳細,甚至可以說盜掘到什麼財物。
到了宋朝時期又被盜墓賊光顧了多次。 秦始皇陵以水銀為江河大海的記載見於《史記》,《漢書》中也有類似的文字。由於秦始皇陵水銀多切含劇毒,有人說勘探表明,陵墓沒有被盜掘。其實秦始皇陵雖然聲名在外,但他的防盜措施做得並不怎麼好,除了項羽以外,唐代的朱溫,以及五代的溫濤等人都打過秦始皇陵的主意。地宮水銀也是一種輔助探測,並不能完全說明沒有被盜掘。
到了近代秦始皇皇陵附近的小陪葬坑都已經打開了,而且考古學家們在裡面發現了一些十分重要的證據:火燒坑,這就說明秦始皇陵被盜過!正如史書記載,是被項羽挖的。且有證據證明秦陵墓區內的秦兵馬俑等處也有被火燒過,種種跡象表明當時秦陵周圍都遭遇過大規模的破壞以及盜掘。最終要證明秦始皇陵墓是否被盜,一定要打開陵墓才可以。過去發掘秦公一號大幕時,當時並沒有發現盜洞,只是在開挖以後,要接近黃腸題湊時才發現有巨大的盜洞情況一樣,物理探測,洛陽鏟探測都不是決定是否被盜的決定因素,只有打開地宮,才可以最終證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