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被盜,為何秦始皇陵從未被盜過?

2021-01-11 阿成歷史說

如果依照史料來看茂陵,與始皇陵都曾經被盜掘過。先說始皇陵在建成以後不久,就發生了秦末大暴動,這時修建秦陵的工匠被秦軍將領章組成一支大軍。這支軍隊與項羽的軍隊決戰,被項羽打敗,這樣熟悉秦陵的工匠全部落入項羽之手,這就有了項羽毀秦嶺的可能。

在攻下鹹陽後不久,秦始皇陵就被項羽給挖了,事後還因為一些其他的原因,有人進入陵墓內著火(放火)據說這把火燒了3天3夜。但是項羽盜掘秦陵的記載沒有像之後的茂陵盜掘詳細,甚至可以說盜掘到什麼財物。

到了宋朝時期又被盜墓賊光顧了多次。 秦始皇陵以水銀為江河大海的記載見於《史記》,《漢書》中也有類似的文字。由於秦始皇陵水銀多切含劇毒,有人說勘探表明,陵墓沒有被盜掘。其實秦始皇陵雖然聲名在外,但他的防盜措施做得並不怎麼好,除了項羽以外,唐代的朱溫,以及五代的溫濤等人都打過秦始皇陵的主意。地宮水銀也是一種輔助探測,並不能完全說明沒有被盜掘。

到了近代秦始皇皇陵附近的小陪葬坑都已經打開了,而且考古學家們在裡面發現了一些十分重要的證據:火燒坑,這就說明秦始皇陵被盜過!正如史書記載,是被項羽挖的。且有證據證明秦陵墓區內的秦兵馬俑等處也有被火燒過,種種跡象表明當時秦陵周圍都遭遇過大規模的破壞以及盜掘。最終要證明秦始皇陵墓是否被盜,一定要打開陵墓才可以。過去發掘秦公一號大幕時,當時並沒有發現盜洞,只是在開挖以後,要接近黃腸題湊時才發現有巨大的盜洞情況一樣,物理探測,洛陽鏟探測都不是決定是否被盜的決定因素,只有打開地宮,才可以最終證明一切。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多次出現了盜掘帝王陵墓現象,茂陵被盜、唐代帝陵被盜
    據記載,秦末出現了盜擾秦始皇陵的情形。西漢末年,東漢末年就發生過起義軍盜掘西漢帝陵的事件。據記載,劉邦的皇后——呂后的陵墓被盜掘之後,呂稚還遭到了辱屍。記載,劉徹陵墓——茂陵被盜掘之後,有書杖等流入市場。五代時期,耀州節度使溫韜盜掘了位於長安城北面——關中北山一帶的唐代帝陵,甚至還在李世民的昭陵盜走了王羲之的《蘭亭序》等。據記載,只有李治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躲過了溫韜的這次盜掘。
  • 秦始皇陵地宮是否被盜掘?焚毀的真相是怎麼樣的?
    鬥轉星移過了幾百年,到三國時期,(寶鼎元年)一位在日南做太守的官吏名曰張善,一天,有人給他送來一隻金雁,他立即從金雁上的文字判斷此物乃出自始皇陵也。據清人徐松從《永樂大典》所輯出的《宋會要輯稿》禮三八之三至四載,秦始皇陵宋代已被盜 。
  • 漢武帝茂陵,建造時間53年,超過秦始皇陵,被譽為中國的金字塔
    漢武帝茂陵,在陝西鹹陽代管的興平市,漢文帝的霸陵,漢景帝的陽陵,漢高祖的長陵,還有漢昭帝的平陵,漢惠帝的安陵,等等,西漢十一陵,離的都不遠。漢武帝博物館,國家4A景區,門票70塊,以前來過,當時是從興平市汽車站坐車,到的博物館。沒有逛茂陵陵冢,這次更想看看這座雄偉的陵冢。
  • 漢武帝茂陵被盜情況如何?漢武帝的遺體是否還在地宮之內?
    漢宣帝聽完便意識到茂陵被盜了,於是派人將金箱書籍送還茂陵,並檢查茂陵被盜情況,但派往的官員並未發現盜洞,茂陵依然完整無缺。 城裡搶完之後,他們到達鹹陽原上,將漢朝帝後皇陵洗劫一翻,漢武帝的茂陵也在其中。在兩三個月的盜掘中,赤眉軍打開茂陵羨門,擁入地宮搬奪珍寶,然而「陵中物仍不能減半」,可見茂陵的隨葬物品之豐厚。
  • 秦始皇陵已經被盜過了?關於它,你不知道的五件事情!
    為什麼有很多人說秦始皇陵已經被盜?在講它是否被盜之前,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關於秦始皇陵你絕對不知道的五大冷知識:第一,它只是一個普通的帝王陵墓嗎?如果把它和故宮作對比,它的總佔地面積是56.25平方公裡,相當於78個故宮;如果把它和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作對比,就參建人數和建造時間來看,胡夫金字塔動用了十萬勞工和奴隸,歷時20年才完成,而秦始皇陵從嬴政13歲的時候就開始修建,一直到他去世的第二年才完工,總共動用了七十多萬勞工,歷時39年才完成,可以稱得上是人類修建過的難度最大的工程;
  • 李賀說「茂陵多滯骨」,茂陵前後被盜5次,堪稱「中國金字塔」
    他創作過一首名為《苦晝短》的詩歌,其中最後兩句提到了,古代歷史中兩位偉大的帝王。「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鮑魚」,原本是為了歌詠自己的人生,但沒想到卻契合了一段歷史真相。一、《苦晝短》中的「劉徹茂陵多滯骨」李賀創作的這首《苦晝短》,體現的就是感嘆年華易逝,生命短促的悽苦之情:「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
  • 秦始皇陵隨葬無數珍寶,珍寶是否被盜?考古人員為什麼不發掘呢?
    秦始皇陵隨葬無數珍寶,奇珍異寶是否被盜?考古人員為什麼不發掘呢?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歷朝歷代都進行了保護。據說皇陵隨葬品珍寶無數,這麼多奇珍異寶,始皇陵是否被盜了?考古人員為什麼不發掘呢?
  • 漢武帝劉徹的茂陵坐落在哪?有沒有被盜?是否還完好?
    茂陵是漢武帝劉徹的陵墓,主體高大,在西漢11座皇帝陵中獨樹一幟,也是漢代皇帝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為豐富的,這就難免不被盜墓賊惦記。因此,茂陵被盜過很多次,流失了很多的文物。這說明茂陵的地宮中塞滿了大量的稀世珍寶,漢武帝病逝後下葬的時候,陵墓中的葬品已經塞不進去。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一方面漢武帝處於盛世時期,經濟能力強大;另一方面劉徹在位時間長,修建陵墓的費用佔到武帝時期每年稅賦的三分之一,耗資巨大。據史料記載,公元前87年,漢武帝巡遊途中病逝,先入殯未央宮前殿,去世後18日,入葬茂陵。三年後,茂陵就發生盜掘事件。
  • 漢武帝茂陵被盜五次,可墓中卻能找到這種滅絕「動物」的遺骸!
    這個漢武就是漢武帝,漢武帝確實是一個偉大的皇帝,秦始皇為了防止匈奴進攻,舉全國之力,修建了一條蜿蜒曲折的萬裡長城,可是匈奴虎視眈眈地雄踞在關外,這條長城只是起到了消極的防禦作用。可是漢武帝卻不同,他重用衛青、霍去病和李廣等大將,竟打得匈奴人「抱頭鼠竄」,並向那些對大漢江山有覬覦之心的人,發出了這樣強大的聲音:「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 誰盜過漢武帝茂陵,四大寶物還是否完好
    第一次被盜是在漢昭帝始元三年(前84年)《漢武帝內傳》說:「帝冢榟宮內有玉箱玉仗,是西域康居國王所獻,帝甚愛之。其後四年,有人於扶風剎中買得此二物。帝時左右侍人,有時此物是先帝所珍玩者。」第二次發生在漢宣帝元康二年(前64年)《漢武帝內傳》說:「武帝生前地宮素藏之雜經三十卷,被河東功曹李友,入上黨抱犢山採藥,於崖石中得之,盛之金箱。
  • 秦始皇陵裡的機械設置,棺材可以沿軌道移動,考古工作者感到玄妙
    2000多年來,人們對秦始皇陵被盜一事深信不疑,歷代帝王將相、文人騷客無不嗟嘆這位橫掃六合的秦始皇身死之後終不免化為焦土的厄運。然而到了近代,秦始皇陵被盜真相被人重新提起,歷史真相亟須揭示。20世紀8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對秦始皇陵進行了含汞量的測試,在封土中心有一塊區域含汞量出乎尋常得遠高於周遭地區近7倍!這一現象傳達的另一個信息則是陵墓的地宮從未被開啟過。汞是一種揮發性極強的物質,一旦地宮洩露,汞就會迅速揮發。如果地宮真的被盜,2000年後的今天,封土範圍內絕不會出現強汞區。這一發現為秦始皇陵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 秦始皇陵為何從來沒人敢盜?因為裡面遍布六大機關其中一個最嚇人
    秦始皇陵為何從來沒人敢盜?而作為歷史上第一個自稱皇帝的人,秦始皇當然希望自己百年之後,同樣以帝王的身份巡視疆土,為此,他不惜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並歷時三十九年,為自己建造了一座規模極其龐大的陵墓——秦始皇陵。與很多慘遭盜掘的帝王陵不同的是,在將近兩千多年的時間裡,秦始皇陵居然一直保存完好,從未被盜墓者攻破過,那麼,為何秦始皇陵從來沒人敢盜呢?因為裡面遍布了六大機關,其中有一種最簡單也最嚇人。
  • 思陵石燭臺被盜後十三陵未開放陵園取消預約參觀
    目前,十三陵除長陵、定陵、昭陵3座帝陵開放外,其餘10座陵園均未開放,分別是德陵、永陵、景陵、獻陵、慶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和思陵。據北青報記者了解,10座未開放陵園的日常安全保衛由十三陵特區辦事處保衛科負責,聘用周邊村民作為護陵員,分別駐守在陵內看護。
  • 秦始皇陵當中儲藏了多少水銀?專家:看山上的石榴樹,你就明白了
    從1962 年開始就已經展開了勘探秦皇陵的任務,在第一次全面考古勘察當中,陵園範圍有56.25平方千米,相當於78個故宮大,秦始皇陵也成了世界第一大陵墓,隨著科技發展,陵園的勘探任務也是變得更加簡單。
  • 秦始皇陵空無一物?農民意外挖出一陶頭,揭露秦始皇陵最大秘密
    按理說,秦始皇生前花費這麼大的心思修建自己的陵寢,為了讓自己死後也是「第一人」,陵墓中收集了無數的奇珍異寶,那麼他必然就會想到皇陵的防盜問題,秦始皇可不會允許別人冒犯自己的威嚴。而且這是以後歷任君王都會想到的關鍵問題,不僅是怕財產被盜走,最主要的是,不想死後也不得安寧,所以他們布置著精密的盜墓機關。
  • 秦皇陵未解之謎簡介——秦始皇陵到底有多神秘?
    中華上下五千年,在這許多年的歷史中,出現過無數的統治者,他們都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整個國家都要為其服務。他們死後,葬禮當然也不能寒酸,帝王的陵寢大都是以傾國之力建設,往往令後人瞠目結舌,只有更豪華,沒有最豪華。只有想不到,沒有辦不到。在眾多帝王的陵墓中,以秦始皇陵最為著名,也最神秘,堪稱古代陵墓的代表。
  • 秦始皇陵曾被多次盜掘,是一個空殼子嗎?專家勘測後,揭露了真相
    它正是中國最著名的皇帝,秦始皇的陵寢!相傳在秦國滅亡後,項羽攻入關中,曾大規模破壞秦始皇陵,地面建築毀於一旦,並挖掘了帝陵。劉邦擊敗項羽後,定都長安,建立西漢。為了籠絡天下人心,劉邦下令對秦始皇陵妥為保護,著力20戶人家住在秦嶺附近,作為守陵人看管秦始皇陵。此後,各朝各代的統治者都效仿劉邦,對秦始皇陵墓下令保護。
  • 秦始皇陵究竟有何古怪,明明已經發現入口,為何卻不敢開挖?
    現代考古學界又為何遲遲不敢發掘?大家好啊,我是探險不怕險的掘掘,上期我帶大家看了三星堆的那些事,那麼這期咱們再來一起看看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0公裡的驪山北麓,是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
  • 為何說劉徹茂陵多滯骨?被盜5次仍珍寶無數,堪稱中國金字塔
    為何說劉徹茂陵多滯骨?被盜5次仍珍寶無數,堪稱中國金字塔大唐詩人李賀很擅長寫議論性極強的歌行體詩歌,他有一篇作品叫做苦晝短,詩歌的末尾是這樣寫的: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鮑魚。儘管詩人原意是為了歌詠自己的「人生之意」,但卻寫出了一個歷史真相,那就是劉徹茂陵多滯骨;經現代考古學家檢測,劉徹茂陵被盜高達五次,但仍然有無數珍寶,故說這座陵墓是中國的金字塔也不為過吧。漢武帝劉徹不僅活得很硬,而且命也很硬,因為其在位共計達五十四年,一個帝王能夠在位如此長的時間,便表明他有很長的時間去修葺自己的陵墓,這座陵墓是茂陵。
  • 秦始皇陵有多神秘,考古學家:給出了可否挖掘的秘密
    秦始皇陵有多神秘, 考古學家:給出了可否挖掘的秘密小編行者談史,昨天看一篇「盜墓第一人被判極刑,瞧不起專家:你們不敢打開秦始皇陵,我敢打開」的微文,文中盜墓者姚玉忠行刑前悔怨沒來得及去盜秦始皇陵。他把盜秦始皇陵作為畢生的追求和夢想,多麼齷齪畸形的心理,所以秦始皇陵的秘密引起了人們的更大興趣和獵奇。首先,探究發現的過程秦始皇陵的發現過程,是1974年的兵馬俑發現後,才被發現並確定位置的。當時的發現讓世界人的驚嘆。同時,對它的神秘引來了世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