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在這許多年的歷史中,出現過無數的統治者,他們都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整個國家都要為其服務。他們死後,葬禮當然也不能寒酸,帝王的陵寢大都是以傾國之力建設,往往令後人瞠目結舌,只有更豪華,沒有最豪華。只有想不到,沒有辦不到。在眾多帝王的陵墓中,以秦始皇陵最為著名,也最神秘,堪稱古代陵墓的代表。
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稱皇帝的帝王,也是首次完成中國各民族大統一的皇帝,他制定的中央集權制政治格局,以後兩千餘年的封建王朝基本還在沿用,明代思想家李贄讚譽秦始皇為「千古一帝」。
1、陵墓選址
為何會將陵墓選在酈山?根據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記載:「秦始皇大興厚葬,營建冢壙於驪戎之山,一名藍田,其陰多金,其陽多美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而且,秦始皇陵背靠驪山,面臨渭水,坐西向東,乃是最符合龍脈所在的風水寶地,因而葬於此地。
2、沒有被盜
迄今為止,有很多的皇陵被盜,光裡面的金銀珠寶等隨葬品就足以令人富甲一方了,而秦始皇陵歷經2200餘年,仍沒有人找到它的具體位置,更別說裡面是什麼樣子了,不能不叫人浮想聯翩啊。
3、建造規模
秦始皇陵墓從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即為以後就開始修建了,一直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逝世,可以說修了36年之久。《史記》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就是說陵墓的地址選在酈山,動用了全國70萬人的勞力,墓深得都見地下水了,由此可見此工程的龐大程度。
4、陵內結構
按照《史記》內所記載的:「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5、殉葬情況
二世還將秦始皇后宮中沒有兒子的姬妾們全部殉葬,為防止修建陵墓的工匠和奴隸洩露秘密,也一併將他們封在了裡面。
「皆令從死,死者甚眾……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
也許,等哪天我國的科學技術先進了,秦始皇陵有朝一日被發掘,秦始皇陵的秘密才能大白於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