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學者:日本須顧及與大陸關係 臺灣想親近恐難一廂情願

2020-12-12 環球網

臺灣中山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林文程(圖片來源:中評社)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亦超】據香港中評社8月3日報導,臺灣「立法院長」蘇嘉全目前正率團訪日,他聲稱「臺日關係」是「苦笑與共」的,「臺灣哭,日本也跟著哭;日本笑,臺灣也跟著笑。」有關最近的「日臺互動」,臺灣中山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林文程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雖和臺灣比較「親近」,但為了日本本身的國家利益,他們要顧及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以及中國大陸的市場,「日方當然會認為中國大陸的關係比臺灣關係重要」。

林文程表示,過去馬英九當局時期「臺日關係」已經發展非常好,蔡英文當局上臺要說能有多大的突破,也是有限。

針對日本駐香港領事館首席領事井川原賢8月1日提到,「臺日關係」仍在框架內,日本政府的對臺政策沒有變化,也不打算做出突破性的行動,林文程認為,這個說法是可以理解的。

林文程也說,蔡英文上臺後,安倍晉三對於「臺日關係」可能有期許,但臺灣方面不能一廂情願,日本會有他們全盤的考量,日方最重要還是會以國家利益為考量。

他表示,臺灣當局最重要的三對關係就是日本、美國、中國大陸,而臺灣地區與這三者的關係也是連動發展。蔡英文在所謂的「南海仲裁案」結果出爐後,雖然第一時間回應不接受,這麼快速的回應,中國大陸雖不滿意但勉強接受,但日方與美方則會認為,臺灣反應似乎太快速了。

林文程稱,日本也正進一步觀察蔡英文主政下的兩岸關係,以及蔡處理內政的能力,接著才會去定義「臺日關係」要接續怎麼發展。

林文程又指,「臺日關係」最好的時候,是李登輝「執政」時,但他問過李是否想與日本籤署所謂的「臺日安全夥伴關係」,李說完全沒有。因為日本也希望與中國大陸維持良好的關係,北京不可能允許臺日籤署「安全夥伴關係」。

相關焦點

  • 臺學者:日本須顧及與大陸關係 臺灣想親近恐難一廂情願
    臺灣中山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林文程(圖片來源:中評社)【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亦超】據香港中評社8月3日報導,臺灣「立法院長」蘇嘉全目前正率團訪日,他聲稱「臺日關係」是「苦笑與共」的,「臺灣哭,日本也跟著哭;日本笑,臺灣也跟著笑。」
  • 台歷史教材用DNA否定臺灣人與大陸關係 臺學者痛批
    圖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海外網9月2日電 臺灣新課綱在新學期投入使用,臺灣歷史學者日前召開記者會,質疑新歷史課本中存在大量違反史實的「去中國化」內容,未來10年會有400萬學子受影響據臺媒報導,臺灣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等歷史學者30日召開記者會,列舉新課綱的歷史教科書有三大問題:第一,民族上「去中國」,用「南島語族」取代中華民族,甚至以血源DNA否定臺灣人與大陸的關係;第二,文化上「去中國中心論」,用多元文化取代中華文化為主流的歷史事實,完全漠視兩岸地緣與歷史關係,試圖讓中華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力,等同於東洋、西洋及其他文化;第三,直接否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宣言》,
  • 臺灣開放大陸航空駐臺人員入臺,大陸人士可望逐步解禁
    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證實,當局已放寬陸籍航空公司駐臺人員入臺限制,駐點人員可憑證於有效期內出入臺灣,但每次入臺必須落實居家檢疫措施。儘管只針對陸航駐臺人員,但這是臺灣當局首次對大陸人士放寬檢疫入臺措施。現行規定外籍航空駐點人員若出臺後,返臺只要居家檢疫14天就能返回工作崗位,唯獨陸籍員工出臺後,就不得再入臺。
  • 森喜朗訪臺僅停留4小時,臺學者:日本更在意中日關係
    日本前首相森喜朗與美國衛生部長阿扎9日先後抵臺訪問,蔡當局對外宣傳是臺日友好、臺美關係升溫的外交成果。臺灣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劉泰廷表示,美國內閣級官員來訪,確實是「外交」指標,但日本前相訪臺,且只短暫停留4小時,他認為,日方並未著眼於臺日友好,反而是較在意維繫中日關係。
  • 美國與臺灣地區關係大好?臺學者鐵口絕不可能建交
    針對美國與臺灣地區關係,前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邵宗海27日在論壇上舉兩個例子闡明美國到底是口惠,或實作?邵宗海說,美國至今在臺灣要參與WHA(世界衛生大會)都沒有任何承諾,美國國務院近期說明臺灣要「不希望臺灣以主權國家的身份」進入WHO(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由此可見。
  • 臺軍方介入釣魚島爭端?臺退役中將:藍綠執政都顧及臺日友好關係
    針對日本石垣市議會9日提案將釣島更名為「登野城尖閣」,使得釣魚島主權爭議再起,臺空軍退役中將傅慰孤表示,臺灣蔡當局還是要持續宣示主權,即使中日關係逐漸改善,大陸海警照樣派艦艇駛入釣島海域「巡航」,只要保留衝突存在,釣島就不是日本的。
  • 臺學者:臺灣離不開大陸,籌碼在大陸手上
    而G20的相關國家,美國經濟大幅度衰退,下行了8%,歐洲的經濟也呈現下行趨勢,下降了10%,日本的經濟甚至下降了12%。他認為,中國大陸將成為G20國家中唯一能夠保證經濟增長的國家。臺灣因為大陸市場受益良多,從一月到八月,臺灣對大陸和香港的出口佔總出口的比例高達43.2%,創造了歷史新記錄。
  • 臺學者:臺灣離不開大陸,籌碼在大陸手上
    而G20的相關國家,美國經濟大幅度衰退,下行了8%,歐洲的經濟也呈現下行趨勢,下降了10%,日本的經濟甚至下降了12%。他認為,中國大陸將成為G20國家中唯一能夠保證經濟增長的國家。臺灣因為大陸市場受益良多,從一月到八月,臺灣對大陸和香港的出口佔總出口的比例高達43.2%,創造了歷史新記錄。
  • 臺灣開放大陸航空駐臺人員入臺,大陸人士可望逐步解禁
    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證實,當局已放寬陸籍航空公司駐臺人員入臺限制,駐點人員可憑證於有效期內出入臺灣,但每次入臺必須落實居家檢疫措施。儘管只針對陸航駐臺人員,但這是臺灣當局首次對大陸人士放寬檢疫入臺措施。現行規定外籍航空駐點人員若出臺後,返臺只要居家檢疫14天就能返回工作崗位,唯獨陸籍員工出臺後,就不得再入臺。
  • 臺灣地震後,臺當局拒大陸援手,卻跪舔日本……
    臺當局聲稱,臺灣是一個相對非常發達的地方,所以這些基本的援救,包括人員、物資,確實沒有短缺;很多國家也表達可以提供物資或人員,我們也一併在這個階段婉謝。 唯一例外是日本,臺當局同意請日本協助,稱因為「日本有高階探測儀」。除了接受日方提供的救災援助外,蔡英文還在推特上和日方有來有回地互動起來,上演了一出「患難見真情」的深情戲碼。
  • 大陸學者聚焦2020臺灣選舉:將對兩岸關係產生重大影響
    大陸學者聚焦2020臺灣選舉:將對兩岸關係產生重大影響 2019年11月09日 21:3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張亞靜 攝)  中國臺灣網11月9日北京訊(記者 趙靜)由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主辦的「當前臺灣政局及兩岸關係前瞻」學術研討會,11月9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六十餘位涉臺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當前兩岸關係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的主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 兩岸學者聚焦亞太局勢與美中臺關係 蘇起:臺灣外「拖」內「鬥」
    兩岸學者聚焦亞太局勢與美中臺關係 蘇起:臺灣外「拖」內「鬥」 2018年09月04日 16:19:15  來源:你好臺灣網
  • 學者李毅因"武統臺灣"言論被臺當局限令出境
    原標題:「武統論學者」赴臺觀光遭遣返(觀察者網訊)大陸旅美學者李毅赴臺觀光,4月10日卻被臺當局「移民署」認定違反入臺相關規定,並於今早7點25分遣返香港,臺當局「內政部」也將李毅列為「不受歡迎對象」。對於臺媒稱其「應邀赴臺演講」,李毅本人否認,強調此次來臺僅是觀光。
  • 台歷史教材用DNA否定臺灣人與大陸關係 臺學者痛批
    圖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海外網9月2日電臺灣新課綱在新學期投入使用,臺灣歷史學者日前召開記者會,質疑新歷史課本中存在大量違反史實的「去中國化」內容,未來10年會有400萬學子受影響,呼籲第一線歷史教師秉持良心,團結起來拒絕這種教科書
  • 臺灣學者:日本對臺殖民統治是歷史事實不容歪曲
    原標題:臺灣學者:日本對臺殖民統治是歷史事實不容歪曲新華網長春8月6日電(記者查文曄 張建)針對臺灣一些政治勢力歪曲歷史,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圖謀以「臺獨史觀」切割臺灣與祖國大陸的歷史聯繫,甚至不惜出賣民族利益,正在此間參加第十二屆兩岸關係研討會的多位臺灣學者表示,日本對臺殖民統治是歷史事實,不容任何人歪曲,任何歪曲歷史事實的言行都是站不住腳的
  • 兩岸學者聚焦亞太局勢與美中臺關係 蘇起:臺灣外「拖」內「鬥」
    兩岸學者聚焦亞太局勢與美中臺關係 蘇起:臺灣外「拖」內「鬥」 2018年09月04日 16:19:15  來源:你好臺灣網
  • 2021年是臺灣最後機會?臺學者:大陸進入啟動統一前期階段
    進入2020年之後,臺海局勢出現「波動」,主要是民進黨當局多次惡意詆毀大陸。針對不思悔改的「臺獨」分子,大陸方面已多次發出警告。然而,民進黨當局等「臺獨」分子並沒有緩和兩岸關係的想法,而是在不斷「詆毀」大陸。 由於民進黨當局等「臺獨」分子的囂張態度,所以兩岸形勢已經到達「重要的時刻」。在這如此關鍵的時刻,「臺灣競爭力論壇」正式召開。
  • 臺學者:太平島對臺灣形同雞肋 何不賣給大陸?
    臺學者:太平島對臺灣形同雞肋 何不賣給大陸?,全文摘編如下:  越南近日發生反華暴動,眾多臺商受災,臺灣一些「獨派」人士趁火打劫,宣稱「臺灣人應趁此進一步與中國切割」。其實不少人已經指出,越南人「就是打你臺灣人」,因為臺商在越南的形象實頗堪疑。此外,越南也認為臺灣「非法」佔領了南沙群島的太平島。其實太平島與一般臺灣百姓並無多少利害關係,也許是臺灣「吃老本」,把太平島賣給大陸的時候了。
  • 臺學者:臺灣人國際化不夠 只能乖乖去大陸賺錢
    對此,臺灣「國票金控」董事長、臺大商研所兼任教授魏啟林感嘆,當大陸推出惠臺政策,而臺灣的國際化程度又不夠,就只能「乖乖去大陸賺錢」。2016年託業(TOEIC)考試的平均成績顯示,韓國的平均分達到679分、中國大陸是586分,但是臺灣地區卻只有534分。如何讓臺灣成為英語化國家?魏啟林稱,美國智庫布魯斯金研究機構曾提出建議,美國派出大批英語老師到臺灣,仿照當年日本戰敗後,派專業教師到日本,提供中小學教學,培養英語老師。臺灣因為國際化程度不夠,不會講英文,不知道國際大事。
  • 大陸記者:臺灣學者學生對大陸了解少,但情誼濃。
    3月下旬,記者有機會到深圳採訪由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辦的「兩岸關係論壇」活動,在會上認識了一些來自臺灣的學者和在校大學生。雖然只有短短兩天的接觸時間,但他們還是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學者:濃濃的中國情前來參加這次論壇的有近100位華人學者,他們分別來自海峽兩岸和港澳特區以及海外。臺灣學者有46人,是參會人數中的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