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受邀參加王母娘娘的蟠桃宴會,卻看到了意外一幕。
往年瑤池寶閣裡,是瓊漿玉液、仙樂昇平,諸神仙聚集一堂,歡聲笑語間,品嘗著蟠桃美味。
今年,觀音菩薩進入宴會現場,雖看到幾位天仙,卻沒人就座,既沒有誘人的蟠桃,現場荒涼殘亂,一片狼藉。
《西遊記》中,齊天大聖孫悟空由於沒有接到王母娘娘的邀請,覺得有失尊嚴。
於是,他搖身變成赤腳大仙模樣,吃完喝完以後,還不忘帶走一大兜,給花果山的猴子猴孫們同享仙果。
孫大聖發達了不忘昔日的朋友,有福同享,雖是仗義,卻因攪亂蟠桃宴會,觸犯天條,被玉皇大帝差下十萬天兵天將,布下天羅地網捉拿,收伏未果。
觀音菩薩來到天庭,聽了玉帝的介紹,先是安排了惠岸行者,下界打探軍情,出手相助。緊接著,又向玉帝推薦了灌州灌江口顯聖二郎真君,前往相助託塔李天王。
「源易緣」注意到,觀音菩薩在三界眾多諸神諸仙之中,偏偏舉薦二郎神,理由有三:
其一、二郎真君是玉帝的外甥,曾享受人間香火;其二、二郎真君曾力誅六怪,神通廣大;其三、二郎真君身邊有梅山兄弟和帳前1200名草頭神。
通讀《西遊記》不難發現,觀音菩薩推薦二郎神的理由中,個個頗有深意,值得推敲。
神話傳說中,二郎神的母親雲華仙子,是玉皇大帝的親妹妹。雲華仙子下凡與確州城內書生楊天佑相戀,私配成婚,生下二郎神。也因此違犯天條,被壓在了太山之下。
二郎神為了救母親,曾經擔山趕日、劈山救母,才救出了母親雲華仙子。但對他的親舅舅玉皇大帝產生不滿,只聽調不聽宣。
觀音菩薩深知玉帝與二郎神有些親人間的「過節」,於是在建議中,勸玉帝可降下一道調兵旨意,令其助力擒拿孫悟空。
放眼天地三界的神仙,以及十面八方的神兵神將們,與二郎神的1200名草頭兵相比,神通威力,應該不會相差多少。
所以,觀音菩薩舉薦二郎神的第3個原因,也不是最主要的。
重要的理由,就在於觀音菩薩提到的一句話:二郎神昔日曾「力誅六怪」。
粗略一看,降妖除魔、守護一方,本是神仙的天職。二郎神降伏六怪,本也沒啥出奇的。
但問題的關鍵,正來源於此。
「源易緣」留心發現,觀音菩薩談到二郎神力誅的六怪,正是「梅山七怪」。
神話名著《封神演義》裡,二郎神楊戩大戰並降伏梅山六怪,是一出精彩好戲。
梅山白猿、豬、牛、狗、羊、蛇和蜈蚣等七種動物修成精,七個精怪分別取名袁洪、金大升、戴禮、朱子真、吳龍、常昊、楊顯。
梅山七怪受申公豹的鼓動,下山阻住西周大軍,被楊戩一一收伏。
或會有讀者疑惑不解,觀音菩薩口中所稱的是力誅六怪,封神中則是「梅山七怪」,兩者數目不同,又是否指的是同一件事情?
其實,通讀《封神演義》就會明白,梅山七怪中排名之首的袁洪,因為神通更大,同會72變,與楊戩多次大戰,不分勝負。
最後,還是女媧娘娘現身,秘授法術,用「山河社稷圖」法寶,才將袁洪騙進山中,將其降服。
於是,就有人將降服白猿功勞,記在了女媧娘娘的身上。
民間傳說中,有說法就認為,進入山河社稷圖中的袁洪,後來成為了花果山頂上的仙石,也就是後來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在神話傳說中,更有說法稱,這塊仙石是女媧娘娘鍊石補天后,遺留下來的。孫悟空與女媧娘娘有著不解的親情和淵源。
封神神話裡,觀音菩薩當時的身份,是元始天尊門下的12金仙弟子之一——慈航道人,又稱慈航大士。
慈航道人與楊戩的師父玉鼎真人,正是同宗同道,師出一門。楊戩與觀音菩薩早有淵源。
萬物有生有克。可見,見多識廣的觀音菩薩知道誰是孫大聖的剋星。
她舉薦二郎真君,更多的也是為了給二郎神歷練立功的機會。
二郎神有八九七十二變玄功,又力大無比,神通莫測,一經觀音菩薩舉薦,就抓住了機會,不負重望。
有人總結說,人生想成功,需要「四行」:你得行,得有人說你行,說你行的人得行,身體得行!仔細揣摩下,就是這麼個理!
就此話題,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見,歡迎留言互動。
參考資料:《西遊記》、《封神演義》、《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中國老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