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頌歌》幕後工作人員講述創作點滴;劇本改了七八十稿,孩子...

2020-12-25 瀟湘晨報

△9月25日,加入《大地頌歌》劇組的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分院學生。組圖/記者張雲峰

△工作中的《大地頌歌》現場道具師黃成。

山河不言,大地頌歌。

9月29日晚,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繼續在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演出。

從2019年10月籌備,到2020年9月下旬迎來首演,《大地頌歌》用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展現了湖南「精準扶貧」的決心和精神,傳遞了湖南人民取得脫貧攻堅戰勝利後的獲得感、幸福感。

在這部史詩力作的幕後,每一個工作人員都在付出。

@講述人:胡林鋒《大地頌歌》第一幕《風起十八洞》導演

有時會跟總導演「槓」起來

胡林鋒說,自己負責的《大地頌歌》第一幕《風起十八洞》的劇本,前後反覆修改了七八十次稿。「我們的總導演周雄要求特別嚴格,屬於精益求精的那種,而我負責的第一幕戲又是開篇,所以最先成為大家『討論』的目標。」

修改的過程是十分煎熬的。「那段時間,我們每天都是從早到晚,大家集體創作,開會討論,開到凌晨兩三點鐘,都是正常現象,有時候這種熬夜狀態特別容易讓人上肝火,我們導演組負責的幾個人,幾乎都和周雄硬『槓』過,可能直接就在會場上互懟……」

如今回頭再看,這些觀點的碰撞、熬夜的創作,都讓胡林鋒感慨良多。「過程雖然很辛苦,但是如今看到《大地頌歌》的完整呈現,也獲得了業內外的很多好評,這個過程還是很值得的。」

@講述人《大地頌歌》現場道具師黃成

孩子趴在道具旁邊睡了

3000多件道具,整齊擺放在舞臺後方的道具間。

回憶起自6月進組管理舞臺道具的經歷,黃成說,「剛開始來的時候,很多道具都不清楚位置和如何規整擺放,有時候舞蹈演員在候場領道具時一亂,大家就都亂成了一鍋粥……但是現在,哪怕是一片鑰匙,幾乎閉著眼都能找到了。」

黃成的妻子也是《大地頌歌》劇組的話劇演員,夫妻倆都扎在了劇組,正在幼兒園的孩子也不得不跟著夫妻倆待在劇組。「有時候幼兒園放學了,就把孩子接來劇組,我們夫妻倆工作,他一個人就在劇組玩,我們彩排到深夜,他犯困了有時候倚著道具就睡著了,那一刻,我就忍不住眼眶泛紅……」黃成說,但這是自己的工作,「我們能夠參與其中就是一件很光榮的事,對孩子是有一些愧疚,希望忙完這段時間了,好好陪孩子出去玩一玩。」

@講述人《大地頌歌》和聲合唱團團長劉俊傑

黑暗角落中的voice擔當

觀眾看不見他們,他們也看不見觀眾,唯一的溝通方式,只有聲音。

這群淹沒在黑暗當中的人,是《大地頌歌》的voice擔當——「和聲令」青年合唱團。

不到20平米的地方,擠下了20來張凳子,凳腿邊擺著幾瓶礦泉水。在這裡,唯一的光源來自幾盞小小的譜架燈。這是他們的演唱區域。

「和聲令」青年合唱團2016年成立,本次參加《大地頌歌》的21人,都是「90」後。

7月份,「和聲令」青年合唱團收到了《大地頌歌》的參演邀約。作為團長兼指揮劉俊傑說:「那個時候,大部分的團員並不在長沙。」不過,一呼百應,大家從四面八方聚集到長沙,還有團員自費在附近租了房子,這些都令他十分感動。

8月份正式排練開始了,彼時正是夏天最熱的時候。考慮到大家的嗓子,那個時候他們每天下午開始排練,後來節奏加緊。「中午開始集合,排練結束已經是夜裡十一二點了。」劉俊傑回憶。

一直在演出,卻從未在觀眾面前亮相,會覺得遺憾嗎?劉俊傑說,「我們並不覺得可惜。其實這一次的經歷,給予我們的不僅是對作品詮釋能力的打磨,更有一種內心的沉澱。」

@講述人《大地頌歌》舞蹈演員蘇婉、金婷婷、施一嘉

排練再辛苦,一口湖南小吃全「抵消」了

《大地頌歌》第五幕《幸福山歌》一開篇,一曲婉轉空靈的《馬桑樹兒搭燈臺》響起,身穿淺藍色裙裝的姑娘們緩緩走出,曼妙舞蹈與悠揚旋律相映,讓人眼前一亮。

跳這支舞蹈的姑娘們,都是來自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分院的學生。雖然加入《大地頌歌》劇組的時間不算太長,但這群姑娘的專業和刻苦,都在她們的舞姿中體現出來。

「我們是9月初進組,剛來到長沙,把行李放到酒店,就馬上來到排練廳學習舞蹈,一個一個細節去摳,擺手的幅度、抬頭的姿勢,甚至是眼神的交匯點,都是需要有一個高度的協調度。」舞蹈演員金婷婷低聲說。

為了在短時間內將舞蹈融會貫通,姑娘們幾乎每天都是練習到凌晨兩點多,有時候連吃飯的時間都要用跑的節奏。其他的舞蹈演員還調侃她們,「一般時間根本看不到她們,每次大家吃完飯,才看見幾個高高瘦瘦的女孩子過來匆匆扒拉幾口飯,又飛快地走了……」

雖然每天的排練任務都很緊張,但是每次劇組給大家放假時,姑娘們都會重拾原屬於年輕人的「逛吃」愛好。「我們抽空逛了逛長沙城,去了嶽麓山,還吃了很多湖南的小吃,比如小龍蝦,我覺得吧,排練再辛苦,吃一口湖南小吃就全『抵消』啦。」舞蹈演員施一嘉笑著說。

瀟湘晨報記者周詩浩 李鑫智長沙報導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大地頌歌長沙煉成記
    《大地頌歌》在梅溪湖大劇院完成了系列彩排、合成等工作,共使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這也是保利院線全國接管的劇院中首次承接如此長時間的劇目製作工作。大劇院為了支持《大地頌歌》創作,不僅拿出了1800個座位的最大劇場和兩個排練廳,還調整了近60場演出檔期。除了場務支持外,大劇院還從防疫、安全等方面全力保障《大地頌歌》創作的順利進行。
  • 《大地頌歌》音樂總監、作曲劉嶽:音樂創作,我關注民族性和世界性...
    原標題:《大地頌歌》音樂總監、作曲劉嶽:音樂創作,我關注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融合 對於《大地頌歌》的音樂,我最關注的是民族性和世界性怎麼融合的問題。湖南曲調豐富,但我們不能把民歌直接搬上臺,要跟劇情充分融合,與受眾建立情感共鳴。我動腦子最多的就是在這兒。《大地頌歌》的音樂,是以交響樂的語言為主軸,讓湖南民族音樂氣息貫穿全劇。湖南的民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獨有的音階:升三級,《馬桑樹兒搭燈臺》裡面就有,我在《大地頌歌》開場音樂中運用了這個調式。
  • 講述脫貧攻堅故事,歌舞劇《大地頌歌》亮相國家大劇院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11月6日晚,作為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參演劇目之一,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非凡歷程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 文化十分丨歌舞劇《大地頌歌》:唱響十八洞村扶貧故事
    歌舞劇《大地頌歌》日前在國家大劇院上演,這部作品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的脫貧故事為原型,用歌、舞、音樂等藝術形式展現了廣大扶貧幹部的感人事跡。為了將扶貧故事講述得真實、好看,主創團隊多次深入一線調研,採訪了數百名幹部群眾,積累創作素材。從精準扶貧工作隊隊長龍秀林到支教老師,《大地頌歌》裡的每一個重要人物和事件都能在十八洞村找到原型。
  • 《大地頌歌》將與全國觀眾見面!4K高清攝製電視播出版已完成初剪
    本期節目為《大地頌歌》首演紀念節目。節目組走進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通過走訪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創排的臺前幕後,向觀眾呈現了湖南精準扶貧的偉大曆程。9月27日,《大地頌歌》在長沙首次公開演出,觀眾從天南地北趕來觀看。演出結束後,央視主持人張蕾邀請觀眾走上舞臺,與張凱麗、何炅、谷智鑫、萬茜等主創人員暢談創作故事。
  • 《大地頌歌》觀後評:用盪氣迴腸的史詩風格,講述還未成為歷史的動...
    在劇作結構上,《大地頌歌》採取了「6+2」的模式,「序章」與「終曲」前後呼應,六幕故事花開六朵,分別講述了扶貧幹部到村、修路開田搞建設、留守兒童教育、異地搬遷、單身青年相親大會、聚焦扶貧人的奉獻與犧牲。這六幕,有感動,有歡笑,有眼淚,有欣慰,有暢想,有懷念……可謂集齊了這個時代每個人身上都有的情緒,讓每一位觀看者都感同身受,不僅擁有了暖意,也得到了一種力量感。
  • 人民日報|《大地頌歌》在國家大劇院驚豔亮相 十八洞脫貧故事感動...
    《大地頌歌》以十八洞村為點,湖南為面,用文藝的形式宣傳黨的扶貧政策和巨大關懷,歌唱人民群眾的幸福美好生活。該劇進京演出,是三湘兒女以文藝的形式向黨中央、國務院匯報湖南脫貧攻堅成效;是文藝湘軍及時回應時代課題,勇攀藝術高峰,創新藝術表達方式的一次創舉。該劇已入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重點扶持作品名單。
  • 大型史詩舞劇《大地頌歌》將亮相國家大劇院
    據了解,舞劇《大地頌歌》由重慶歌舞團與湖南省演藝集團、湖南廣播影視集團等聯合排演,時長約2小時,重慶歌舞團40餘名舞蹈演員與谷智鑫、何炅、張凱麗、萬茜、廖佳琳、劉迦等知名演員、主持人同臺「飆戲」,歌舞藝術與文戲巧妙「混搭」,全新演繹新時代脫貧攻堅的奮鬥史詩。
  • 揭秘⑩丨《大地頌歌》舞臺上的美麗身影
    一部飽含家國情懷和人情溫暖,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歷程為題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即將揭開神秘面紗,與觀眾見面。近日,記者走進排練現場,對話臺前幕後,揭秘這場舞臺盛宴背後的動人故事。紅網時刻記者 袁思蕾 夏君香 胡邦建 朱玉涵 視頻剪輯 張廣蓉 歐陽璐 長沙報導年輕、漂亮、帥氣、優雅……他們是一群舞者,他們正在《大地頌歌》的舞臺上揮灑汗水,他們正在共同努力、創造精品。
  • 《大地頌歌》9月27日長沙首演
    該劇以「6+2」即序言+6個故事+尾聲的結構展現,總時長約2個小時,登臺演職人員300餘人,將於9月27日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首演,11月初亮相北京國家大劇院。長沙有四場正式演出 將開啟網上購票通道《大地頌歌》從去年10月開始創作,以十八洞村為原型,將扶貧路上湧現出的真實人物和典型事例進行藝術創作,以湘西之事講湖南、以湖南之事講全國,從多個維度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的歷史進程和偉大實踐,生動展示三湘兒女在脫貧攻堅中的滿滿獲得感和幸福感。
  •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首演紀念節目央視播出
    昨晚,CCTV-3綜藝頻道《大幕開啟》第3期播出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首演紀念節目,講述人張凱麗、何炅、谷智鑫、萬茜等,帶領觀眾共同走近湖南凝聚人心、激發村民脫貧鬥志的生動故事。9月27日,《大地頌歌》在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首次公開演出,觀眾從天南地北趕來觀看。演出結束後,主持人邀請觀眾走上舞臺,與主創人員暢談創作故事。劇中炎陵縣委原書記黃詩燕的妻子彭建蘭的扮演者、著名演員張凱麗深情講解故事的發展情節,觀眾接連發問。「我看到留守兒童合唱團的原型人物從舞臺下面升起來,感到很震撼。扮演王老師的何炅老師是什麼感受呢?」
  •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首次公開演出 杜家毫許達哲李微微烏蘭...
    9月27日晚,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首次公開演出。以上圖片均為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羅新國 唐俊 攝華聲在線9月2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周帙恆)今晚,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首次公開演出。省委書記杜家毫,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省政協主席李微微與我省優秀扶貧幹部及家屬代表一道觀看演出。
  • 劇目簡介丨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內容簡介一、內容介紹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作出了三湘大地響應總書記號召,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實踐和非凡的努力。七年間,三湘巨變。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將扶貧路上發生的真實人物和典型事例進行藝術創作,以湘西之事講湖南,以湖南之事講全國。展示了湖南「精準扶貧」的決心和精神,傳遞了湖南人民取得脫貧攻堅戰勝利後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立體呈現一副波瀾壯闊、又極具人情溫暖的精準扶貧中國畫卷。
  • 「六個最」告訴你,《大地頌歌》為什麼是新年第一部必看歌舞劇
    萬茜在《大地頌歌》中飾演的是扶貧楷模王新法的女兒王婷,在父親逝世後,王婷繼續帶著父親的遺願深耕在扶貧一線,她也是所有年輕扶貧工作者的化身。值得一提的是,凱麗和萬茜通過一首女生二重唱《來不及說愛你》表現對至親離去的不舍。兩人通過無實物表演來達到跨時空講述的效果,看似無交流卻不時迸發出戲劇火花,情感表達張力十足,虛實相生的演繹成為全劇一大看點。
  • 《大地頌歌》湖南衛視新鮮首映,元旦足不出戶看歌舞劇
    以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為原型,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歷史進程的大型史詩 歌舞劇《大地頌歌》自九月份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首演以來,便受到廣泛關注,更收穫了各大媒體、業內人士以及觀眾的如潮好評。據悉,電視劇版本的《大地頌歌》將於2021年1月1號19點30分在湖南衛視播出。
  • 《大地頌歌》劇情曝光 「6+2」打造多媒體場景劇
    9月13日上午,湖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情況。9月7日晚,以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歷程為題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舉行首次彩排。紅網時刻9月13日訊(記者 夏君香 王嫣 袁思蕾 胡邦建 胡弋 攝影 張必聞)9月13日上午,湖南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進行介紹。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大地頌歌》採用「6+2」,即序言+6個故事+尾聲的結構模式,是一部以歌舞形式為主的多媒體場景劇。
  • 以湖南十八洞村為原型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今日官宣!
    由谷智鑫、何炅、張凱麗、萬茜領銜主演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終於官宣啦!! 據了解,這部從去年10月開始創作,以十八洞村為原型,將扶貧路上湧現出的真實人物和典型事例進行藝術創作,以湘西之事講湖南、以湖南之事講全國,從多個維度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的歷史進程和偉大實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總時長約2個小時,登臺演職人員300餘人。
  • 歌劇《紅河谷》導演陳蔚講述幕後故事及創作理念
    記者李紅豔稿源:中國新聞網  2011-08-26 11:38   本報記者李紅豔  去年夏天,歌唱家殷秀梅和中國歌劇舞劇院商定,把馮小寧擔任導演和編劇的電影《紅河谷》搬上歌劇的舞臺,並擔當起該劇的主演和策劃人之一
  • 編劇講述《廣澤尊王》劇本創作背後故事
    ­  27日,在第六屆南安·國際鳳山文化旅遊節開幕儀式上,50集電視連續劇《廣澤尊王》劇本獲批頒證,不久的將來將搬上影屏。­  《廣澤尊王》劇本由詩山鎮紅旗村人李愛社創作。李愛社現任永安市作家協會主席,是電視連續劇《烽火含笑》總編劇。昨日,記者聯繫了李愛社,聽他講述《廣澤尊王》創作的背後故事。
  • 美的享受 真的動容——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演出側記
    這是《大地頌歌》的舞臺美術留給觀眾最為深刻的印象。   「這部劇藝術水準很高,舞臺布景和燈光也都極具美感。」作為攝影愛好者,回憶起觀看《大地頌歌》時的情景,祁東縣融媒體中心副主任胡春雷連連豎起大拇指,「無論怎麼拍,都是一幅很美的畫,很真實的畫,一幅三湘巨變的壯美畫卷。」   「《大地頌歌》採用『寫實+寫藝』的整體舞臺美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