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講述《廣澤尊王》劇本創作背後故事

2020-12-24 閩南網

李愛社正在練習書法。

­  27日,在第六屆南安·國際鳳山文化旅遊節開幕儀式上,50集電視連續劇《廣澤尊王》劇本獲批頒證,不久的將來將搬上影屏。

­  《廣澤尊王》劇本由詩山鎮紅旗村人李愛社創作。李愛社現任永安市作家協會主席,是電視連續劇《烽火含笑》總編劇。昨日,記者聯繫了李愛社,聽他講述《廣澤尊王》創作的背後故事。

­  打小受鳳山文化薰陶萌生創作廣澤尊王劇本想法

­  李愛社從小在廣澤尊王坐化、鳳山寺祖廟所在的紅旗村長大,他的母親和家人都是廣澤尊王的信眾。「自小鳳山文化就在我心裡紮下了根,在大家看來,廣澤尊王是大愛無私、至忠至孝、看遠護近的化身。」李愛社說。

­  走上工作崗位後,李愛社知道了「廣澤尊王文化信俗」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增進海內外鄉親交流交往的一張重要名片和品牌。和媽祖一樣,廣澤尊王是傳播正能量的福建四大道教名神之一,鳳山文化已有1000多年歷史,在海內外有680多座宮廟,尤其在港澳臺和海外的影響力極大,信眾很多。

­  「媽祖已經有人創作登上銀幕,我覺得有責任和義務把廣澤尊王也搬上影視屏幕,了卻海內外信眾多年的夙願。」李愛社說。

­  說幹就幹,2014年開始,李愛社多次回到家鄉詩山,走訪鄉裡長輩、鳳山寺管委會負責人、研究鳳山文化的專家學者以及文人等,收集材料,同時在網上查閱了大量材料。創作初期,每天4時許起床構思劇本,歷經3年多時間,終於完成劇本首稿,之後又歷經幾次修改和完善,2016年8月31日通過福建省版權局登記,獲作品登記證書(閩作登字-2016-A-00030349)。今年,該劇由廈門廣電集團所屬「文廣影音有限公司」上報,通過福建省廣電廳審核,送國家廣電總局初審,因題材涉及宗教,國家廣電總局要求福建省民宗廳協審,審核完善後再報國家廣電總局報備公示,辦理拍攝許可證,現該劇的拍攝策劃案已完成。

­  創作時小心求證查閱大量史跡典藏

­  創作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儘管事先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但在創作《廣澤尊王》時,李愛社仍遇到不少困難。

­  廣澤尊王的故事流傳了千年,但典籍記載不多,大多是口口相傳。「像高甲戲、歌仔戲、傀儡戲、布袋戲關於廣澤尊王的表演都不一樣,在港澳臺、海外也各有傳說,涉及的人名不一,採用哪個名字,有何依據,都要斟酌。」李愛社介紹說。

­  在各種傳說中,廣澤尊王的父親太王原名有的叫郭亮,有的叫郭理柱;廣澤尊王之妻聖媽,亦稱「妙應仙妃」,原名有人說是陳依娘,有人說是黃依娘,有人說是黃道士之女或是風水先生崔芸……

­  「最終,我按照『有典據典,沒典按祖庭』的原則處理,太王為郭亮,聖媽叫黃依娘。」李愛社說。

­  「地名對號入座很困難,畢竟歷經千年,以前的地名與現在的地名不一樣,創作力求還原歷史,必須要小心求證。」李愛社說,廣澤尊王在安溪時為「人」,到南安境內成「神」,初為神稱郭聖王、郭王公、聖王公,皇帝賜封后才稱廣澤尊王。

­  千年前安溪縣名為清溪,聖媽是尤溪道人的千金,但此「尤溪」並不是現在三明的尤溪縣,而是指與鳳山寺一鄉之隔的省新鎮。「關於這些地名問題,我只能翻閱地理資料、區域名錄才能確定。」李愛社告訴記者,要說清當年的國名、地理、風土人情實屬難題,只能翻閱大量史跡典藏,創作中還要遵循傳統,脫離迷信,為完善廣澤尊王與聖媽、十三太子之間的關係,花費的工夫不少。

­  「廣澤尊王是忠孝和仁義的化身,創作《廣澤尊王》就是為了弘揚中國的孝道文化,把中國的傳統美德傳下去。」李愛社說。(記者 何雪蓮)

責任編輯:朱詩卉

相關焦點

  • 編劇梁振華講述現實題材創作要義
    其中,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副主任、教授,青春你好傳媒創始人,著名編劇、製片人梁振華也受邀參加了電視劇分論壇,梁振華圍繞「相知無遠近,萬裡猶比鄰——電視劇國際傳播之本」發表了主題演講,也在其後的沙龍研討中圍繞「『內容為王
  • 南安鳳山文化旅遊節開幕 兩岸同祭「廣澤尊王」
    東南網9月2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劉益清 何金 通訊員 侯錦超 陳鑫偉) 21日,以「弘揚鳳山文化,同謁「廣澤尊王」,共享太平和諧」為主題的第五屆南安·國際鳳山文化旅遊節在南安市詩山鎮鳳山寺開幕。來自海內外各地的廣澤尊王宮廟代表、海外南安社團代表、海內外南安鄉賢代表共1500多名參與活動,共同拜謁「廣澤尊王」。「這樣的宗教文化交流非常有意義!」專程前來參與本次活動的臺灣花蓮勝安宮主任委員黃永裕說,「我們有著同樣的文化信仰,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兩岸更加和諧團結。」
  • 南安啟動廣澤尊王信俗故事傳說啟動徵集 明年出版
    南安啟動廣澤尊王信俗故事傳說啟動徵集 明年出版 qz.fjsen.com 2011-09-05 22:01  盧僑生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廣澤尊王故事編撰暨信俗專家論壇9月5日下午在南安詩山舉行。
  • 福建鳳山文化旅遊節開幕 兩岸四地同祭「廣澤尊王」
    陳鑫偉 攝    21日上午,以「弘揚鳳山文化,同謁廣澤尊王,共享太平和諧」為主題的第五屆國際鳳山文化旅遊節,在福建南安市詩山鳳山寺盛大開幕。圖為「兩岸四地道教文化大會香」活動。 陳鑫偉 攝   中新網南安9月21日電 (郭斌)21日上午,以「弘揚鳳山文化,同謁廣澤尊王,共享太平和諧」為主題的第五屆國際鳳山文化旅遊節,在福建南安市詩山鳳山寺盛大開幕。來自海內外各地的廣澤尊王宮廟代表、海外南安社團代表、海內外南安鄉賢代表共1500多名參與活動,共同拜謁廣澤尊王。
  • 莞產劇本《榕樹下》創作分享沙龍舉行
    來自國內的知名編劇、舞臺劇導演、作家、學者齊聚一堂,對《榕樹下》劇本創作展開探討交流分享,為該劇本進行二度創作,打磨修改成多幕話劇做好鋪墊。 著名導演、編劇王安慶發言
  • 從《郭山廟記》看清代廣澤尊王信仰
    《郭山廟記》除了記述廣澤尊王的生平事跡、廟宇、祭祀儀式、封號等重要信息之外,《藝文》和《雜誌》兩卷內容非常豐富,搜集了大量歷代文人(其中多數是士人)的遊記、詩章、匾額、聯句、民間傳說故事和籤詩等。清中葉前期廣澤尊王信仰的文學作品多是對廣澤尊王的讚頌、傳說及廟宇自然風光的讚嘆。清中葉之後的作品則多與當時的時事相關,反映地方士人、文人對於國事和家事的關注。
  • 梅國雲創作編劇電影《椰風海韻》海口開機
    人民網海口11月27日電(符武平)11月27日,由海南省作家協會主席梅國雲創作並編劇的電影《椰風海韻》在海口市康年皇冠酒店舉行開機發布會。該電影也是梅國雲創作繼《第39天》在海南今年開拍的又一部電影。省文聯專職副主席王豔梅對梅國雲又一部文學作品改編為電影並實現開機拍攝表示祝賀。
  • 主創講述《清明上河圖》背後的故事
    1月4日,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19年度資助項目「談藝說戲話北京」戲曲文化分享會走進北方崑曲劇院,邀請北方崑曲劇院副院長曹穎、《清明上河圖》編劇王焱老師、作曲姚昆宏、劇中張擇端飾演者袁國良、李秀姑飾演者邵天帥與150餘位觀眾一起分享了該劇創作體會,講述了背後的創作故事。
  • 兒童劇《魚躍龍門》導演首次講述創作背後的故事
    1月8日晚,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音樂兒童劇《魚躍龍門》的導演史帆、刁成禹、主演餘又熙做客FM87.6北京文藝廣播《演藝群英會》節目,首次公開披露劇情,並且為聽眾講述創作背後的故事。刁成禹導演說,主創團隊決定放棄經典的傳說內容,而是完全原創一個故事。第一,傳說故事可以通過查閱資料完全了解;第二,想深入的了解這個經典傳說,可以前往陝西韓城龍門地區進行體驗,可以深入感受這個傳說發生的環境與人文特色;第三,我們要做舞臺藝術,舞臺藝術要強調創新,要給坐在劇場裡的小觀眾和爸爸媽媽講述一個可以感知、帶來感動、啟發感受的故事。
  • 《大江大河》背後的編劇袁克平:15年才原創4個劇本
    作為編劇和作家,袁克平鮮少出現在公眾面前,而《大江大河》的熱播卻引起了公眾對他的關注。 《大江大河》是袁克平首次改編小說原著,也是繼《下海》之後他第二次創作改革開放題材,延續了他以往僅有的4部電視劇劇本的一貫優秀。
  • 之江編劇村成立!《北平無戰事》《暗算》的編劇們雲集於此
    在你的印象中,創作劇作,書寫故事的地方應該是什麼樣的?它應該是靜謐而通透的,日光照在江南密布的河網中,抬頭就能看見鬱鬱蔥蔥的樹木。如同世外桃源一般的想像,如今真實地落在了西溪溼地。12月18日,浙江省委宣傳部、杭州市委宣傳部、西湖區委宣傳部與浙江大學共建的之江編劇村舉行啟動儀式。
  • 講述潯商拼搏故事《待到春來化蝶時》劇本研討會在杭舉行
    電視連續劇《待到春來化蝶時》劇本研討會現場12月23日,由南潯區委宣傳部、區旅投集團以及浙江美倫映畫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的電視連續劇《待到春來化蝶時》劇本研討會在杭州舉行據了解,電視連續劇《待到春來化蝶時》由著名編劇蘇曉苑精心創作,劇情主要以兩代南潯絲商的人生傳奇為主線,融入南潯「四象八牛」等元素,展現上世紀初,以絲綢業為代表的南潯人,搶抓機遇、開拓創新,並堅守誠信底線、注重家風傳承,為民族復興不斷奮鬥的歷史過程。
  • 殺死「劇本殺編劇」的一百種方法
    阿文創作過一個關於空間轉換的劇本:七個人在四個不同的空間中相愛相殺,需要作者講出 28 個角色的故事。她面對電腦熬了一整天后,出去丟垃圾,回家的路上萌生了一個自己都嚇一跳的想法:我要殺了他們所有人。就這樣,八個人,分別扮演著劇本中醫生、護士、神父、律師之類的角色,每個人都有可能是一起醫院兇殺案的兇手。讀完各自的劇本,了解自己的故事和秘密後,大家就可以進行講述、猜忌、隱瞞、欺騙、調查、推理,最終找出真兇……對於可疑的細節,必要的搜證也能讓玩家離真相更近。
  • 用話劇講述美麗鄉村溫暖故事——本溪市歌舞劇院創作話劇《與你同...
    用話劇講述美麗鄉村溫暖故事——本溪市歌舞劇院創作話劇《與你同在》走進瀋陽師範大學 2020-12-22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編劇編寫的劇本著作權歸誰所有?
    今天我們說的是另一種情況,如果是影視公司花錢僱傭小說作者專門為自己寫一個劇本由自己拍攝成影視劇,這種情況小說作者所編寫的劇本著作權歸誰所有呢?答案是默認情況下著作權是歸小說作者所有的,但並不是絕對的。下面小編通過一個小故事來和大家解釋一下著作權的歸屬問題。子都影視傳媒公司委託編劇二明老師為其創作一個影視劇本「歡天喜地九仙女」但沒有約定該劇本的著作權歸屬。
  • 福建「廣澤尊王」「妙應仙妃」金身共赴新加坡巡安
    「廣澤尊王」俗姓郭,名忠福,民間也稱「郭聖王」,其「忠孝仁義」的傳統美德在閩南地區流傳甚廣。「妙應仙妃」俗姓陳,名依娘,是郭忠福的妻子,大部分主祀「廣澤尊王」的廟宇都有配祀「妙應仙妃」。資料圖:信眾拜謁廣澤尊王。
  • 編劇與小說家王宛平、丁丁的母女二重奏
    但是《小牲口》描寫了很多故事背後的情緒、人物心理,以及事件的原因,結構更完整吧。  王:《大象》的視角特別冷靜、客觀,但沒有涉及事件的原因。中國的現實中,像《小牲口》裡的孩子很多,強勢的孩子把弱勢的孩子打壓下去。  問:你們之間有代溝嗎?  丁:沒有。我們很平等,彼此更像朋友。寫《小牲口》的那段日子很辛苦,沒媽媽的支持,沒辦法完成!
  • 八閩千姿:廣澤尊王信奉連接四海五洲緣
    中新社南安9月19日電 題:廣澤尊王信奉連接四海五洲緣  作者 蘇巧鳳  19日,農曆八月二十二,是廣澤尊王坐化日。當天,位於福建南安的「閩南宗教第一道場」鳳山寺和廣澤尊王故居龍山宮內香火繚繞,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以及香港、澳門、臺灣的諸多信眾濟濟一堂,拜謁廣澤尊王。
  • 靈河文化編劇團隊《鬼吹燈之精絕古城》獲頒年度關注網劇編劇獎
    9月23日,由中國電影出版社指導,編劇幫和《中國電影編劇年鑑》編委會主辦的2017首屆編劇嘉年華於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圓滿舉行。在本屆嘉年華活動上,諸位特約嘉賓輪番以演講、誦讀、脫口秀等形式,講述了編劇在影視行業的重要性,以及行業內對原創的重視,即便是IP作品,也不僅限於對其簡單的改編,而是注重對其做最符合影視規律的深度轉化,獲得年度關注網劇編劇獎的《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就是這樣一個成功的實例。
  • 海內外350餘名編劇作家在湖北潛江為劇本「相親」結對
    新華網武漢11月23日電(記者 羅鑫)「請《紅房子》的作者周震亞及籤約單位代表何君到1號臺籤約」,21日在湖北潛江舉行的第三屆全國劇本創作交易會上,來自海內外350餘名編劇和作家,為精心創作的劇本「尋覓良緣」。最終,100部優秀劇本作者與全國知名文化企業、藝術院團、影視製作公司負責人現場籤約,成功「相親」結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