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壕氣沖天的阿聯,第一個世界性的博物館建成了。這座博物館位於阿聯首都阿布達比的薩迪亞特島,名叫羅浮宮阿布達比博物館,佔地約2.4萬平方米。你是不是也好奇,為啥它也叫羅浮宮?是因為阿聯斥巨資5.25億美元(約RMB35億),買下了「羅浮宮」品牌30.5年的使用權。不僅如此,還花費了7.5億美元(約RMB50億)從法國僱人管理借來的藝術品。
看來,土豪的世界真的有點不太好懂啊,為了玩個藝術這次真的下了大血本,而且這些還不包括建造博物館的費用,突然覺得土豪爸爸的錢可真好掙!我們來看看這座博物館到底有啥特殊的,本著要做就要做最好的目的,這次羅浮宮阿布達比博物館更是請到了普裡茨克建築獎得主、法國建築師讓·努埃爾(Jean Nouvel)設計。
整座博物館中最讓人驚嘆的就是穹頂了,直徑180米的圓形穹頂,僅以四根混凝土柱作為支撐,7000多噸的鋼材自由穿孔的編織材料,覆蓋著這座55棟樓組成的建築體。當陽光穿過穹頂這些大小不一的洞時,會與地面的室內水道相映,穿梭在斑駁的光影中,實在是迷人。
房頂的設計靈感來源於當地常見的棕櫚葉。整個房頂由三角形和多邊形組成的星星形狀,不同大小和角度重複疊加組成。
整體高達5米的框架上下各有四層表皮,總計八層,重約7500噸(與巴黎艾菲爾鐵搭重量相同)。整個頂部共點綴7850顆星星,最大的星星直徑13米,重1.3噸。阿布達比羅浮宮高於海平面40米,穹頂高於地面36米。陽光穿透8個疊加層,呈現漫射與映畫效果。自由穿孔的編織材料遮擋了上方強烈的光線,只漏下了那星星點點。室內的人抬頭望去,仿佛置身與太陽雨之中。
其實羅浮宮阿布達比博物館早在07年就已經籤署了合同,最開始宣布的是2012年就能完工,由於工程浩大一拖再拖,直到今年。在去年6月,阿布達比羅浮宮終於拆除海上牆體,讓波斯灣海水分階段湧入,阿布達比羅浮宮最終成功呈現出努埃爾視覺中的海上「博物館之城」。
據說,參觀這座海上「博物館之城」需要先坐小船到達對岸,再從岸邊徒步前往,這一番體驗可以說是很難忘了!如果你也有興趣,有機會去旅遊的話,可以在提前在官網購買,單次進入是60迪拉姆,約RMB110元。
整座博物館裡有235件藏品來自阿布達比羅浮宮自己的收藏,另有300件是從法國羅浮宮,和12家法國著名博物館中借來的珍貴藏品。整個展廳的參訪順序是按時間而不是按地理分布的,分為12個章節,由古至今,講述了過去12000年的歷史。其中還有的《聖母瑪利亞》和《拿破崙翻越阿爾卑斯山》、梵谷的《自畫像》等等。珍妮·霍爾澤(Jenny Holzer)和朱塞佩·貝諾內(Giuseppe Penone)創作了具有紀念意義的特定藝術品,內嵌在阿布達比羅浮宮的建築中,成為永久館藏。
水晶鋼材作品《光之泉》
珍妮·霍爾澤創作的三面石刻牆
當代藝術家朱塞佩·貝諾內作品《光之葉》,青銅樹裝飾了鏡面,反射出「光雨」。
而這一切都還僅僅是個開始,在未來阿聯計劃將薩迪亞特島打造成藝術之島,預計會有大大小小19個博物館相繼建成,並且邀請到了眾多世界級建築大師來設計,感覺這裡即將會成為文青們的另一打卡聖地,趁還沒火起來,壕們趕緊走起吧!
來源:普象工業設計小站(公眾號ID:iam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