燜飯,可以不做菜的主食,幾分鐘的主食料理,拯救廚藝世界
南方人以大米飯為主食,每一日每一餐都離不開米飯,外婆時代,用大灶大鍋先放在水裡熬煮,再撈進木桶,上鍋蒸煮成乾飯,瀝出的米漿不是倒掉,而是給小孩子或長輩喝的,這米湯十分有營養。現代社會已很少看到木桶蒸飯,大概在農村或農家樂還能看到與吃到它,分秒必爭的社會,電飯煲已承包煮飯工作。
洗米、泡水,放進去後,就等時間來完成。這只是一鍋大米飯,接下來還得炒幾個菜,才能算是一餐。
意式燉飯聽起來很高大尚,其實咱們老祖宗也有這麼做的料理,叫燜飯,兩者十分類似,也有一些差別。真正意式燉飯,是用義大利的米先炒後燉出來的,可以加海鮮或肉類、根莖蔬菜來燉…現在很多餐廳為了迎合出菜速度,已將「生米煮成熟飯」來製作,加上國人吃不慣米粒帶有半夾生。
做菜沒有正不正宗,尤其是在家做的,家人喜歡,搭配合理就行。這道用白靈菇來做主角的燉飯,是十分有山珍風味,結合傳統與創新的做法。
白靈菇本身就十分類似海鮮中的鮑魚肉的口感,用它替代一餐肉類十分合適,低脂多糖體,吃來沒負擔又可減脂。大米基礎上加上紅米,粗細糧在玩美家是主食搭配法,藉由紅米補充一些大米沒有的維生素。燉出的紅白交織的米飯更加有食慾,無論大人、小孩都拒絕不了的誘惑。
有了這一盆,不用再做菜來配啦!Q彈白靈菇很有咬勁又不塞牙,回味有海鮮味道與口感,感覺94在吃鮑魚肉般滿足,肉控人士也毫不猶豫來搶。米飯裡有洋蔥與白靈菇的香甜,一點也不寂寞,相當好吃。
高檔素食白靈菇燉飯
〈材料購買〉
白靈菇兩顆、紅米、大米、黃皮洋蔥、胡椒粉、橄欖油
〈具體做法〉
白靈菇削去菇腳,快速衝洗後用廚房紙巾擦乾,切成0.6公分厚片。
鍋中放進橄欖油,白靈菇一片一片放進來,煎至兩片金黃取出。
黃皮洋蔥切絲,放入鍋中炒軟。
*****黃皮洋蔥的辛辣味比紫皮洋蔥少,甜度比紫洋蔥甜些,適合不愛洋蔥味小夥伴。
紅米與大米洗淨,浸泡1小時。紅米與大米的比例為1:20,紅米雖好,不能過多,粗糧不易消化。
浸泡好的紅米與大米,一起放入炒軟的洋蔥裡加水拌炒,加些鹽與胡椒粉。
炒好的米放入蒸盆中,鋪平後,再碼上一片一片煎過的白靈菇。移到蒸箱中。
大約蒸半小時,燜10分鐘,再取出燉飯來。
****能接受輕淡口味者,只要在米飯上加些黑椒碎,若重口味者,用蠔油加白開水調開,淋在米飯上,再撒些幹辣椒末,也是不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