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 中國或將引領世界經濟新格局

2020-12-12 中國經濟時報

   12月8日,由英國、加拿大、西班牙、丹麥、芬蘭等10國、8商會會長共同出席的北京外商俱樂部(BFIC)理事會換屆籌備工作會議在縵合·北京成功舉辦。

  此次會議作為北京外商俱樂部未來發展規劃以及與外商開展交流合作工作中的重要一環,圍繞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和外商在中國發展機會展開了討論,並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給予一致認可,並期待中國對世界經濟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01

  全球經濟重心東移的趨勢不會改變

  若干年後,如果回望2020年,對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極其特殊的一年。

  這是全球化時代,人類是休戚相關的命運共同體,各國一起遭遇了一場病毒浩劫。同時,這場病毒浩劫又連鎖帶來了全球經濟的斷崖式萎縮和緩慢復甦,目前中國作為世界疫情控制最好的國家,經濟恢復也在穩步前進中。

  而針對「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我國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決策,必將為中國經濟發展開闢空間,為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增添動力。

  同時,也有經濟專家指出:疫情之後,世界格局也將發生重要的轉變,技術東移、製造業東移、資本東移和人才東移的趨勢不會改變,未來的5-10年依舊是中國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在「雙循環」的背景下,實際上也給中國帶來了技術、理念和創新三大機遇。中國經濟在國際循環方面,也在積極拓展新的空間,像「一帶一路」建設、15國籤署RCEP等,使我們有更大的市場,而全球企業勢必會在這個時代發展浪潮中,與中國一起抓住這個市場機遇。

  02

  更多外商將目光投向世界東方

  北京外商俱樂部是一個由政府機構推動成立的民間投資交流平臺,它於2008年7月2日正式成立,是中國首家非盈利性外商俱樂部。它是一個為促進進入北京的外資尋覓到良好投資渠道,為國內的企業走向國際市場而建立的投資信息交流平臺,並成為政府和外商、外商與外商、中國企業與外國企業之間溝通的橋梁。

  在會議中,北京外商俱樂部總經理胡漢祥先生表示:「在過去的12年裡,北京外商俱樂部作為中外企業溝通交流的紐帶,促進外商在中國各個領域的投資與發展。當下,正是中國發展的黃金時代,我們將繼續沉下來、走出去,不斷學習和解讀市場政策機會,幫助外商在中國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實現更多互惠共贏。」

  在會上,來自10國、8商會的代表還就後疫情時代的經濟發展展開討論。他們對中國對於世界疫情的貢獻、對全球經濟復甦的推動作用表示非常欽佩。同時,這必將成為更多外商布局中國市場的有力保障,甚至表示未來30年,中國將一直是他們關注的焦點。

  03

  北京外商俱樂部:做好溝通的橋梁

  北京外商俱樂部本著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推動中國企業與外商企業經營理念、企業文化、管理模式的融合與發展。12年的深耕與發展,也將持續為各國外商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與價值。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此次會議的地點選在了縵合·北京舉行。相信縵合·北京卓越的國際屬性、文化底蘊與極致氛圍,都是吸引眾多外商的關鍵所在。

  縵合·北京作為地處東三環,使館區核心地脈的人居作品,世界作品與文化基因的雙重涵養,也讓這裡成為眾多科技、能源、醫療、影視等各行業企業家、圈層人物的理想人居選擇,獨具影響力的高階客群與匯聚,為中外友好交流與經濟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臺與契機。

  在世界經濟合作日趨加快的步伐之下,沒有哪一個國家或地區能夠脫離開來而獨立存在。中國,從改革開放到加入WTO,從「一帶一路」建設到15國籤署RCEP,關於與世界合作的步伐從未停歇。

  中國正通過自身的開放和自覺的遵守國際規則,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極大的利益,給世界帶來更多的機會和機遇,相信更多國家和外商企業也會看到中國的發展大勢,紮根中國,對話世界,共贏未來。

相關焦點

  • 問策上海2015|後疫情時代,亟需實施人才引領發展戰略
    後疫情時代,伴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深度調整及百年未遇之大疫情的嚴重衝擊,全球經濟增長乏力,民族主義引才政策升級,人力資本要素流動受阻,國際人才流動也將呈現日趨複雜的趨勢。為此,上海必須堅持發展新理念,大力實施人才引領發展戰略,構建人才工作新格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推動上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引領長三角一體化達到更高水平。
  • 義大利駐華大使:後疫情時代,粵港澳大灣區將是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的...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今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方瀾意大使首先表示中國是義大利的全球戰略合作夥伴之一,在未來幾年,不論是從經貿、金融還是政治的角度,中意兩國的關係都會蓬勃發展。
  • 後疫情時代獨佔鰲頭 引領潮流 恆利商城共享紅利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致使全球經濟急轉直下,國民收入普遍減少。
  • 攜手共建後疫情時代旅遊發展新格局
    牂牁江 經歷抗疫洗禮的旅遊業,呈現出與前疫情時期不同的發展態勢和特點,而這些新的變化,恰恰是後疫情時期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難得契機我們願與各位企業家分享這些難得的歷史機遇,攜起手來,共同構建旅遊業發展的新格局。
  • 探討『危中有機』後疫情時代經濟發展 2020世界華人經濟峰會在...
    中國日報12月21日電(記者 許薇薇)在今天的世界華人經濟峰會上,馬來西亞首相和與會其他專家和官員指出,互聯互通和多邊主義將在掃除新冠疫情陰霾後,為各國的經濟重啟和可持續發展帶來新機遇,為民生注入新活力。本屆世界華人經濟峰會在吉隆坡舉行,主題為「從後疫情新經濟中銜接商業,促進共同繁榮和永續發展」。
  • 疫情後全球新格局對經濟和產業意味著什麼?
    邢自強將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自己的觀點:一、 全球短期經濟的走勢及如何復甦1.全球經濟的短期走勢以及中國經濟的恢復預測2.發達國家第二波疫情下復甦的力度是否足夠?各國失業率下消費能夠有多大的復甦?我今天想就經濟和產業的投資邏輯講三個主題:1.短期經濟復甦的軌跡,特別是在歐美這種疫情第二撥反覆的情形下,全球經濟還能夠V型復甦嗎?2.長期的後遺症,也就是說疫情如何在長期重塑全球和中國經濟,全球的這種貨幣大放水、財政大舉債的後遺症有哪些?後疫情時代全球可能是通縮還是通脹?
  • 外媒評述:中國經濟增長將引領世界復甦
    原標題:外媒評述:中國經濟增長將引領世界復甦參考消息網12月17日報導據彭博新聞社網站12月16日報導,中國領導層近期將召開會議,確定2021年的經濟工作重點。報導指出,中國承諾將更關注高質量的經濟增長而不是增長速度,而且官方沒有公布經濟增長目標,這是幾十年來第一次。中國領導層提出了到2035年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標。經濟學家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將大幅反彈,增幅或達8.2%。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中國經濟展望
    展望2021年,中國經濟雖仍有可能受到疫情擾動,但由於我國在疫情防控方面已積累較多經驗,足以避免類似於歐美的二次暴發情形,在相對正常的社會環境下,內外需將會同步向好,從而推動經濟繼續沿著復甦路徑回升,不過,在基數作用下,全年將呈現前高后低局面。
  • 貴州省六盤水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剛:攜手共建後疫情時代旅遊發展新格局
    ,旅遊業呈現出與前疫情時期不同的發展態勢和特點,而這些新的變化,恰恰是後疫情時期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難得契機。我們願與各位企業家攜起手來,共同構建旅遊業發展新格局。」9月21日,在貴州省文化旅遊產業招商推介會上,六盤水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剛作推介。適應旅遊市場結構的變化,進一步提高旅遊承載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出境遊嚴重下滑,但國人對旅遊的需求是剛性的。
  • 新格局·新作為|歷經激蕩 中國經濟蓄力起航——寫在2020中國企業...
    新華網博鰲12月5日電 題:新格局·新作為 | 歷經激蕩 中國經濟蓄力起航——寫在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閉幕之際新華網 郭良 沈美圖為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現場疫情之後,中國、中國民眾以及中國經濟憑藉強大的韌性讓一切重回正軌
  • 中山大學2021嶺南新年論壇(深圳):後疫情時代經濟形勢研判與展望
    他指出,國際經濟政治環境巨變,中國金融開放恰逢其時,而廣東金融開放同時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條件,應抓住併科學利用此次歷史性機遇。王曦教授還強調,金融開放應注意節奏,機會就在節奏之中。才國偉教授作主題演講嶺南學院院長助理魯曉東教授發表了主題為「新冠疫情與全球經濟大周期」的演講,他基於對卡爾·波蘭尼經濟史觀的研究,判斷後疫情時代全球宏觀經濟衰退會長期存在,並提出全球經濟將進入「4D
  • 魏傑:後疫情時代修復經濟的最重要工具|開卷有益
    《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魏傑著內容概要猝然而至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暫時逼停了中國經濟,更給全世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疫情之後,中國經濟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世界經濟版圖會形成怎樣的格局?本書在充分分析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危害後,冷靜闡述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並得出結論:疫情雖然暫時逼停了中國經濟,但我們的基本面不曾傷筋動骨,只要堅持正確的改革方向,中國經濟仍會穩步增長。
  • 中國經濟成為引領全球經濟復甦的「火車頭」
    袁幽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交流部副部長2020年10月1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發達經濟體經濟將萎縮5.8%,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將萎縮3.3%。中國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經濟將增長1.9%。
  • 中國天使創投峰會,折射投資人眼中的「後疫情新經濟時代」
    楊浦區副區長周海鷹說,楊浦區發布了「發力數字新基建,培育在線新經濟,打造發展新高地」的行動計劃,將聚焦十一個重點領域,構建以在線新產業為核心及平臺、技術、應用於一體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明星投資人周麗霞擁有11支私募股權投資經驗,在後疫情時代,她更看好科技賦能領域的中小企業,「科技可以為傳統行業賦能,比如機器人送餐的餐廳。」
  • 未來好宿創始人蓋書華:後疫情時代精品民宿將引領旅遊行業發展趨勢
    原標題:未來好宿創始人蓋書華:後疫情時代精品民宿將引領旅遊行業發展趨勢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李曉紅)11月18日,未來好宿受邀參加第四屆紫禁城巔峰文旅論壇
  • 後疫情時代,礦業將成非洲經濟恢復關鍵
    駐外之家 | 海外華人第一平臺 數十萬駐外人都在關注 進入後疫情時代,恢復經濟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重要任務。 非洲因其礦產資源豐富而被稱為「富饒大陸」,成為國際投資的焦點,世界五大礦產資源國之一南非,「世界原料倉庫」、「中非寶石」和「地質奇蹟」之稱的剛果(金),世界第四大銅金屬生產國尚比亞等都來自非洲。後疫情時代,礦業將成為非洲許多國家恢復經濟的關鍵行業。
  • 中國經濟增長將引領世界復甦
    來源:品味觀天下據彭博新聞社網站12月16日報導,中國領導層近期將召開會議,確定2021年的經濟工作重點。 報導稱,2021年將是中國新的五年規劃的開局之年,這更增添了這次經濟工作會議的重要意義。 報導注意到,北京已表示,「十四五」規劃將圍繞「雙循環」展開。根據該政策,經濟增長將越來越依賴內需。在中國國內,重點是推動中國製造業向價值鏈上遊轉移,包括通過吸引外國投資,來確保重要技術的可靠供應。北京認為這些技術受到了與華盛頓政治緊張關係的威脅。
  • 絲路沿線國家學者「雲端」集智 探後疫情時代「危中尋機」
    7月16日,在「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的指導下,由蘭州大學「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和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後疫情時代的中亞-西亞經濟形勢與『一帶一路』建設國際研討會」通過國際視頻會議的方式舉行。
  • 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新舉措、新格局、新特徵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周文  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面向第三個十年的西部大開發戰略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順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 行無疆:跨境電商是中國引領世界潮流的一個重要領域
    11月19日,由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廣州市商務局、廣州空港經濟區管理委員聯合主辦的2020世界跨境電子商務大會在廣州香格裡拉大酒店舉行。下面隨行無疆一起來看看此次會議的主要內容。  大會以「跨境電商新機遇、新挑戰」為主題,圍繞跨境電商創新發展、數字經濟與數字貿易、跨境電商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等問題展開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