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新舉措、新格局、新特徵

2020-12-11 光明思想理論網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周文

  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面向第三個十年的西部大開發戰略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順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進入新階段的歷史趨勢,被譽為西部大開發的升級版和增強版,標誌著西部大開發進入3.0時代。「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是《意見》的開篇語,因此,以更大力度、更強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成為《意見》的核心要義。那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的總體目標是什麼、將迎來哪些新舉措?這些舉措的強化會形成怎樣的新格局?新時代的西部大開發體現出哪些新特徵?

  一、明確目標,強化舉措

  《意見》在「總體要求」中提出了兩個時間節點上的具體目標。首先,到2020年,西部地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同時,圍繞生態、營商、開放、創新四大主題的環境建設要突出成效,使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其次,到2035年,西部地區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一方面,東西部地區在基本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通達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上要趨同,另一方面,不同類型地區之間在發展方式上也要有所差異,互補協同,互相開放,共同前行,同時,對於少數民族人口聚集、邊境線綿長、自然資源富集的西部地區來說,地區繁榮安全穩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

  兩個時點上的目標為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明確了方向,指引著實現目標的各項舉措。《意見》共提出了三十六項具體措施,涉及「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加大西部開放力度」、「加大美麗西部建設力度,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堅定不移推動重大改革舉措落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到突出位置」、「加強政策支持和組織保障」等六個方面。這些措施在總結前二十年西部大開發經驗基礎上,針對西部地區的特殊性和現階段存在的突出問題,有的放矢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

  例如,《意見》將「打好三大攻堅戰」作為第一項舉措,提出把打好三大攻堅戰特別是精準脫貧攻堅戰,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任務,集中力量攻堅克難,確保2020年西部地區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並在此基礎上壓茬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這一舉措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帶領全國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堅定信心,也為西部地區的脫貧攻堅明確了戰鬥任務,即重點解決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大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的脫貧攻堅力度、減少並防止貧困人口返貧。同時,壓茬推進的鄉村振興戰略未雨綢繆,既使脫貧攻堅勝利成果得以鞏固,也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中期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又如,針對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相對不足的短板,《意見》從科研基礎設施、城鎮公共基礎設施、旅遊交通基礎設施、開放基礎設施、醫療基礎設施、安置區配套基礎設施等多個角度提出完善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在「不斷提升創新發展能力」舉措中,提出支持西部地區在特色優勢領域優先布局建設國家級創新平臺和大科學裝置,完善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布局。在「大力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舉措中,提出統籌城鄉市政公用設施建設,促進城鎮公共基礎設施向周邊農村地區延伸。在「強化基礎設施規劃建設」舉措中,提出打通斷頭路、瓶頸路,加強出海、扶貧通道和旅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等。此外,《意見》明確規定在財稅支持上,加大地方政府債券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將中央財政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納入地方政府財政承受能力計算範疇;在金融支持上,依法合規探索建立西部地區基礎設施領域融資風險分擔機制;在用地政策上,加強對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項目的用地保障。

  再如,自我發展能力有限、內生增長機制缺乏是西部地區的一大缺陷和弱項,現代化產業體系相對滯後是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意見》從西部地區的產業比較優勢出發,提倡信息技術在傳統產業中的廣泛應用和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在西部地區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並就一二三產業的發展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舉措。包括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促進農牧業全產業鏈、價值鏈的轉型升級;推動發展現代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發展大數據、人工智慧和「智能+」產業,大力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等,特別提出要支持西部地區發揮生態、民族民俗、邊境風光等優勢,依託風景名勝區、邊境旅遊試驗區,大力發展旅遊休閒、健康養生等服務業,提升旅遊服務水平。

  二、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意見》明確提出,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三個關鍵詞,是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客觀趨勢,其中,大保護是綠色發展的現實要求,大開放是開放發展的直接體現,高質量發展是創新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無論大保護還是大開放抑或高質量發展,都蘊含著協調發展和共享發展的理念。

  首先,新時代西部大開發著眼於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和子孫後代的切身利益,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到至關重要的位置上,強調抓好大保護。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堅決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堅定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意見》第四部分「加大美麗西部建設力度,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專門圍繞大保護提出相關舉措,包括「深入實施重點生態工程」、「穩步開展重點區域綜合治理」、「加快推進西部地區綠色發展」等三項內容。此外,《意見》其他部分提出的一些具體措施,也都充分體現了大保護這一新格局,例如,「結合西部地區發展實際,打好汙染防治標誌性重大戰役、實施環境保護重大工程、構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加大對西部地區資源枯竭等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的支持力度」;「支持貴州、青海深化國內外生態合作,推動綠色絲綢之路建設」;「增加綠色金融供給,推動西部地區經濟綠色轉型升級」等等。

  其次,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建設這一偉大歷史機遇,積極參與並融入其中,強調抓好大開放。開放基礎設施大通道建設,構建多層次開放平臺,促進沿邊地區開放,發展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拓展區際互動合作。《意見》第三部分「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加大西部開放力度」集中體現了對內對外大開放的新格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層面,提出把新疆建設成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打造重慶、四川、陝西為內陸開放高地和開發開放樞紐,發揮甘肅、陝西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通道和節點的作用,支持貴州、青海深化國內外生態合作,支持內蒙古深度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提升雲南與瀾滄江-湄公河區域開放合作水平。在直轄市、市層面,提出把重慶、成都、西安建設為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提高昆明、南寧、烏魯木齊、蘭州、呼和浩特的次區域合作支撐能力。大開放的新格局不僅強調對外開放,而且重視區際合作,除了積極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戰略,還要加強西部地區與東中部省份的互惠合作、加強西北地區與西南地區的合作互動、推動西部地區城市群互動發展、支持革命老區和跨省毗鄰地區協同開放發展。

  最後,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化市場化改革,強調抓好高質量發展。支持西部地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加強科技創新,拓展新的發展空間。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體現在多方面,主要貫穿於《意見》第二部分「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打好三大攻堅戰特別是精準脫貧攻堅戰,是西部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現實基礎;科技創新發展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意見》要求西部地區以創新能力建設為核心,加強創新開放合作,打造區域創新高地;現代化產業體系以實體經濟為著力點,通過培育新動能和改造升級傳統動能引領高質量發展,《意見》提出西部地區要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發展產業集群,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城鄉融合發展是高質量發展在空間上的集中體現,西部地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因地制宜優化城鎮化布局與形態都是高質量發展題中應有之義;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撐,起到強筋壯骨的作用,《意見》主張西部地區要提高基礎設施通達度、通暢性和均等化水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是高質量發展的前提,西部地區必須統籌發展與安全,更好發揮國家安全屏障的作用。此外,《意見》第五部分「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堅定不移推動重大改革舉措落實」中提出的一系列具體措施,也都融合了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如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科技體制改革、信用體系建設、營商環境建設等,營造了公平的市場競爭和良好的市場秩序,有益於西部地區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通過深化改革促進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

  三、彰顯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新特徵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重大歷史性成就。據統計,2018年西部地區十二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經濟總量在全國經濟總量中的佔比已達到20%以上,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也有目共睹。西部地區獲得的長足進步,為未來發展蓄積了動力和基礎,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西部大開發進入第三個十年之際,西部地區仍然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短板和薄弱環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脫貧攻堅任務艱巨,東西部發展差距較大,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安全的任務依然繁重,都是西部地區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在這一歷史背景下,西部大開發3.0版出臺,其六大強化舉措充分詮釋了西部大開發的新時代特徵。

  其一,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經濟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明確高質量發展目標,形成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強化舉措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成為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突出特徵。

  其二,加大對外開放力度。隨著網際網路技術、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航空業的快速發展,一國對外開放的前沿不再過多受制於區位特徵的限制,以往不沿邊不臨海的西部內陸省區,有望藉助「一帶一路」共建的歷史契機,打造成為內陸開放高地和開發開放樞紐,一些有基礎有實力的西部地區城市也將發展成為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在「一帶一路」建設引領下,進一步加大西部開放力度,形成大開放新格局,是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顯著特徵。

  其三,堅決走生態環保和綠色發展的道路。西部地區是長江、黃河的發源地,富集冰川、溼地、森林、草場等生態資源,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任務艱巨,綠色產業和循環經濟發展迫在眉睫,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讓西部地區發展更具可持續性,讓大美西部新面貌得以持久展現,是全國人民的心聲和願望,也是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鮮明特徵,與大保護的新格局相得益彰。

  其四,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土地、資源性產品、資本等要素的市場化配置改革,有利於形成多元化、市場化的要素市場,進而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科技體制改革則調動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堅定不移推動重大改革舉措落實生效,體現了西部大開發深化市場化改革,通過改革實現體制機制轉變的新時代特徵。

  其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將採取強化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支持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完善多層次廣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強化公共文化體育服務、改善住房保障條件、增強防災減災與應急管理能力等系列措施,來增強西部地區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充分詮釋了以人民為中心,一切為了人民的特徵。

  其六,加強支持和保障。為了使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更高水平開放、更可持續發展,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組織保障不可或缺,差異化的分類考核,針對性的財稅金融支持,全面細緻的產業、用地、人才、幫扶政策,有力的組織保障,為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提供了充分的外部條件,體現出黨中央、國務院以更大力度、更強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決心。

[ 責編:鄭芳芳 ]

相關焦點

  • 劉以雷:正視問題,精準施策,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
    文/劉以雷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首席顧問、中國通證數字經濟研究中心理事長、新疆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與改革研究院院長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20周年之際,2019年3月中旬中央深改委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一年之後,也就是今年的5月上旬全文才正式發布。
  • 中央力挺西部大開發 華邦基建事業迎來發展新機遇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外公布。《意見》從戰略高度闡述了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重大意義,從高質量發展、「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深化改革、民生、政策支持等六大方面提出了有針對性的三十六項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意見》可謂是西部大開發20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支持西部大開發的升級版和增強版。緣起西部大開發戰略,2000年誕生於甘肅,成長於西部的華邦基建事業——華邦建投集團迎來了發展新機遇。
  • 新能晚報(2020-05-18)中央推進西部大開發新格局:加強可再生能源...
    光伏1.據東川發布報導,5月14日,國家電投集團雲南國際電力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魏毅與雲南省東川區委副書記、區長陳江籤訂東川300MW光伏項目開發合作協議。2.近日,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擬發行不超3.7億股,募資不超10億元(含),其控股股東奧欣投資擬不低於3000萬元認購此次發行的股票。
  • 中國西部大開發 世界級自然人文資源 旅遊新機遇
    恢復力強勁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提出,推動「網際網路+旅遊」等新業態發展,支持西部地區發揮生態、民族民俗、邊境風光等優勢,深化旅遊資源開放、旅遊安全等方面國際合作,提升旅遊服務水平。依託風景名勝區、邊境旅遊試驗區等,大力發展旅遊休閒、健康養生等服務業,打造區域重要支柱產業。西部旅遊正展現出強大的吸引力和復甦力。越來越多的遊客將目光聚焦西部。
  • 「一帶一路」下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中央有何深意?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呂江濤 | 北京報導5月17日晚間,新一輪西部大開發重磅文件出爐。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加快形成西部大開發新格局,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提出了三十六條具體措施。
  • 廣西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推動我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深化擴權強縣改革,穩妥推進撤縣設市設區,探索擴大人口大縣、經濟強縣和縣級市權限。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培育高素質農民,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鄉村風貌提升行動和「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活動。盤活農村歷史文化資源,打造具有廣西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鄉村文化產業和品牌。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就地城鎮化。深入開展「美麗廣西·宜居城市」建設活動,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質。
  • 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人才發展峰會在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開幕
    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人才發展峰會在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開幕 2020年11月21日 19:54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作為2020重慶英才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今(21)日,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人才發展峰會在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開幕。
  • 振興東北、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誰能最先實現?
    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在此背景下,西部大開發被賦予新的重任: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這方面,相關國家戰略已經落地。今年5月,《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印發,再次賦予西部地區一系列政策利好:加快川藏鐵路、沿江高鐵、渝昆高鐵、西(寧)成(都)鐵路等重大工程規劃建設,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進一步向西部地區傾斜
  • 東北再振興,西部大開發,中部快崛起,東部現代化
    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創新平臺和新增長極。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
  • 西部大開發之下的盆地新格局,誰是繼成渝之後的第3城呢?
    四川盆地內的競爭格局逐漸由成渝角逐的場景轉換為「成渝合作」;而一向平靜的四川地級市逐漸走上了相對競爭的舞臺上,四川盆地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政策推動下正處於發展的「活躍期」;一場不亞於三線建設的扶持力度正悄悄的降臨盆地。
  • 深化西部開發,華彬與貴陽市政府、貴安新區籤約
    為深化國家西部開發戰略,8月18日,貴陽市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與華彬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貴安新區黨工委書記趙德明,全國政協委員、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出席籤約儀式。沈珠表示,貴州省作為西部地區主要省份,連續三年創造了經濟增速第一的佳績。多年來,貴州省政府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華彬集團將全面整合西部11省優勢資源,在貴陽建立華彬快消品集團西部區域總部、功能飲料生產基地,引入通航產業,開展低空旅遊,建設經濟、高效、便捷、綠色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合作下,將在西部大開發戰略新格局中增添新作為、實現新突破。
  • 成貴「雲上高鐵」加速西部大開發大開放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作為連接西北、西南、華南地區快速大通道,成貴高鐵的建成通車,將助推沿線地區脫貧攻堅,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12月16日,成都至貴陽高速鐵路全線通車運營。從2009年開始設計勘察到通車,經歷了整整十年。
  • 三部門:延續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相關政策
    中國網財經4月28日訊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財政部、稅務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於延續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簡稱「公告」)。公告指出,自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對設在西部地區的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 四大區域再定位:東北振興,西部開發,中部崛起,東部現代化
    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創新平臺和新增長極。在此背景下,西部大開發被賦予新的重任: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這方面,相關國家戰略已經落地。
  • 西部大開發3.0!達州將持續建設四川東向北向開放門戶
    5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對外發布。這是中央對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被社會各界稱為「西部大開發3.0版本」。....西部大開發升級版對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作用。達州也迎來發展新機遇——強化東中西區域發展協調對接,提升全方位開放水平!機遇稍縱即逝,達州站高謀遠!達州未雨綢繆、提前布局,以萬達開統籌發展為突破口打開城市格局之變,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譜寫達州志存高遠的開放合作、圖強騰飛篇章。
  • 「學思平治」姜輝:21世紀的世界社會主義:新格局、新特徵、新趨勢
    姜輝:21世紀的世界社會主義:新格局、新特徵、新趨勢學思平治★★★★★《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在2016年創刊,恰逢世界社會主義誕生500年。從1516年託馬斯?與19世紀、20世紀的世界社會主義相比有什麼樣的新面貌和新特徵?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需要用世界眼光和歷史視野來觀察研究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格局、新特徵和新趨勢,在世界歷史發展變化的宏大時空背景下觀察思考問題,正確地、自覺地把握時代背景和發展大勢,從當前世界社會主義與世界資本主義在21世紀初的新變化、新發展及二者的競爭較量與力量對比中,全面地、歷史地觀察分析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的前途命運。
  • 「神鳥」新機遇
    對於東航四川分公司來說,明年是一個全新的起點,成都正式邁入「兩場一體」航空市場發展新格局,也是東航四川分公司在成都成立基地航司的第11個年頭。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建設、「雙循環」戰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等,「多重機遇疊加之下,天府國際機場將迎來新一輪重大發展機遇。」 按照計劃,順利結束校飛工作後,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將今年12月下旬迎來試飛。
  • 新型文旅時代的新特徵:「文旅+」新文旅生態圈模式
    文旅時代的新特徵國家近幾年出臺了很多關於"新文旅生態圈"的政策,文旅+大健康、文旅+大教育、文旅+職業等等,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新文旅生態圈"是旅遊業要探索的一條重要道路。那麼,疫情之後,景區該如何實現升級轉型?
  • 新時代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新特徵
    黨的十九大報告鮮明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一重大判斷,精闢概括併科學標定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我們理解和體會,新時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特徵: 確定「新方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實現了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 西部大開發催生西部地區旅遊業發展
    、上海、天津、廣東、江蘇、吉林、山西等18個省市自治區和國家輕工局來共同主辦,一個主要的原因是西部大開發號角的吹響,從而促成了新千年中國旅遊業的第一 樁盛事。有專家說,隨著西部大開發的實施,西部旅遊已經顯現突出的後發優勢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大開發促進西部旅遊大發展眼下西部話題空前熱了起來。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西部在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還相當 落後,但就旅遊來說,西部幅員遼闊、山川壯麗、文物古蹟、風景名勝、奇山異水、民俗風情都是極富潛力的旅遊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