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區域再定位:東北振興,西部開發,中部崛起,東部現代化

2020-12-21 澎湃新聞

十四五時期,中國區域發展格局定了。

據新華社報導,《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文發布,透露了十四五時期中國的區域協調發展布局。

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創新平臺和新增長極。推動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

可見,十四五時期,從東部到西部,從中部到東北,從長江經濟帶到黃河流域,從三大世界級城市群到雄安新區,都有戰略部署。

根據國家統計局劃分,內地31省市分屬於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大區域。

東部:

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

中部:

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

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

東北:

遼寧、吉林和黑龍江。

四大區域再定位,影響有多大?

01

西部地區的關鍵是「新格局」。

西部地區,多數處於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由於地理環境和生態環境限制,經濟發展水平不如東部,「東西差距」一度成為經濟焦點。

最近10年來,西部地區呈現崛起之勢。

貴州、雲南、西藏等地的經濟增速多年領跑全國,以重慶、成都、西安為代表的中心城市強勢崛起,西部地區一改軍事工業主導的局面,汽車、電子等行業迅速發展。

與此同時,北方多個省份經濟出現明顯失速,不少城市GDP幾年內都在原地踏步,

「南北差距」正在取代「東西差距」。

在此背景下,西部大開發被賦予新的重任:形成

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

的新格局。

這方面,相關國家戰略已經落地。

今年5月,《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印發,再次賦予西部地區一系列政策利好:

加快川藏鐵路、沿江高鐵、渝昆高鐵、西(寧)成(都)鐵路等重大工程規劃建設,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進一步向西部地區傾斜,積極參與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加大對西部地區的財稅、金融支持力度,提高西部地區直接融資比例,西部貧困地區企業IPO適用綠色通道政策,在西部地區布局建設一批應用型本科高校…………

同時,在對外開放方面,文件還提出:

鼓勵重慶、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提高昆明、南寧、烏魯木齊、蘭州、呼和浩特等省會(首府)城市面向毗鄰國家的次區域合作支撐能力……

可見,未來的西部大開發,不僅是經濟趕超,更要將西部內陸加速變身開放前沿,政策窪地扭轉為政策高地。

02

振興東北,落腳點在於「新突破」。

之所以說是「新突破」,原因很好理解。作為三大傳統國家戰略之一,西部大開發可謂碩果纍纍,中部崛起亦取得不錯的成績,只有振興東北難言令人滿意。

且不說「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說法廣為流傳,東北地區的確已經失去重工業時代的榮光,無論是經濟增長,還是人口增長,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

40多年前,東北還是中國經濟高地。

在1980年的GDP十強城市裡,東北有2個城市入圍:瀋陽、大連。

到了2019年,不僅GDP十強城市裡已經沒有東北城市的身影,連TOP20城市裡也不見東北城市,

東北城市全部跌到了25名開外。

東北三省的經濟增速徘徊在全國平均線以下,而佔全國的經濟比重從當初的10%以上,下滑到如今的6%左右。

東北確實在衰落,振興東北必須要有「新突破」。

無論是營商環境,還是產業結構,抑或城市發展模式,東北都需要一場革命性的變革。

國家將會怎樣的「戰略性舉措」,我們拭目以待。

03

中部地區,則是加快崛起。

中部地區包括六個省份:

湖北、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

。這是全國經濟增速最快的區域之一,也是萬億GDP俱樂部的重要來源地之一。

武漢GDP早已躋身全國十強,長沙、鄭州陸續進入萬億俱樂部,合肥帶著長三角的光環風馳電掣,南昌和太原在各自區域也在大展身手。

2019年,高層對中部地區發表重要講話指出:

中部地區崛起勢頭正勁,中部地區發展大有可為。要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乘勢而上,紮實工作,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再上新臺階。

可以說,中部地區正在崛起,未來需要的是「加快崛起」。

在區域發展方面,中部地區到底有哪些發展優勢?

其一,產業轉移機遇。

中部地區多是人口大省,仍舊擁有人口紅利。沿海地區正在進行產業轉移,中部地區是主要承接區域之一。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當屬富士康落地鄭州,富士康直接帶動了鄭州的電子信息產業和進出口規模,對於城市發展的作用不容小覷。

其二,人口回流。

過去是孔雀東南飛,如今隨著產業轉移和中部城市崛起,人口開始從東部向中西部地區回流。安徽常住人口已經連續多年正增長,河南湖北雖然還在淨流出,但流出規模越來越小。

其三,做大做強中心城市。

中部地區多數都擁有相對強大的中心城市,這些城市正在成為區域經濟的新增長極,無論在對國家重大戰略的爭取上,還是對重要產業的爭奪上,均擁有一定優勢。

04

東部地區,關鍵詞是「現代化」。

過去在定調區域發展戰略時,與東部地區相對應的是「率先發展」。

這一次,從「率先發展」變成「鼓勵加快推進現代化」,有什麼特殊含義?

所謂「現代化」,在2035遠景目標中有詳細描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對外開放新格局、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等等。

鼓勵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應該指的是東部地區在

科技、經濟、治理能力

等方面率先達到現代化水平。

這無疑是更高的定位。

東部地區本就是中國經濟增長極所在,也是中國區域經濟最為發達的區域,萬億GDP城市雲集,先進位造業集聚,發展水平遠遠領先於中西部和東北地區。

東部地區同樣也是戰略高地。

從最早的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到後來的計劃單列市,再到如今的進博會、科創板、先行示範區等

,東部地區仍是改革的試驗田和探索者。

未來,東部地區在經濟率先發展的基礎上,有必要承擔起科技創新領頭羊、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樣板的重任。

這方面,政策利好,還會源源不斷。

原標題:《最新定調!東北再振興,西部大開發,中部快崛起,東部現代化》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東北再振興,西部大開發,中部快崛起,東部現代化
    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創新平臺和新增長極。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
  • 振興東北、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誰能最先實現?
    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可見,十四五時期,從東部到西部,從中部到東北,從長江經濟帶到黃河流域,從三大世界級城市群到雄安新區,都有戰略部署。根據國家統計局劃分,內地31省市分屬於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大區域。
  • 2019年中國各大區GDP對比:東部、西部、中部、東北、長江經濟帶
    今天我們要重點關注的,其實是2019年度中國分大區的GDP變化情況,即中國東部、西部、中部、東北四大區以及非常有代表性的長江經濟帶的大區域經濟發展情況。在進行今天的正文之前,首先要更新一下此前我們已經推送過的2019年中國分省GDP數據資料。在之前的初版中,絕大多數省份的2018年度修訂後GDP數據都是暫缺的。
  • 中部崛起勢頭強勁再上新臺階
    2006年4月,《關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的印發,標誌著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正式實施。10年間,中部地區經濟迅速發展。2016年,「十三五」開局之年,國務院批覆同意《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對中部地區提出了「一中心、四區」的戰略定位:即全國重要先進位造業中心、全國新型城鎮化重點區、全國現代農業發展核心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全方位開放重要支撐區。
  • 2020年中國東、中、西部及東北地區經濟PK:差距在哪?
    中商情報網訊: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是中國四大經濟區域,分別對應東部率先發展、東北振興、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的經濟政策。政策支持下,中國四大經濟區域發展水平如何?人口:東部地區人口集聚東北人口較少2019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東部地區人口集聚,人口共計54164.5萬人,佔全國比重為38.6%。中部地區、西部地區不相上下,人口分別為37246.2萬人、38179.8萬人,佔全國比重分別為26.5%、27.2%。
  • 最不像東部的河北和最不像中部的安徽,全國排名正逐漸互換!
    我國也不例外,依託漫長的海岸線,我國東部地區首先發展了起來,成為全國經濟的先行者。廣闊的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根據不同的地理環境和發展階段分別出臺了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和東北振興三大戰略政策。至此,和東部率先發展一起,我國在經濟領域形成了四大經濟區域!
  • 中部崛起帶來"河北尷尬" 劃為東部卻具中部特徵
    但是,這也使得屬於東部地區卻具有中部特徵的河北省愈顯尷尬。     據了解,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東部經濟的崛起和地區差異的擴大,國家對區域經濟發展主要採取的是東中西部三大區域梯度推進的戰略。促進「中部崛起」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作出的統籌區域發展和全面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大決策。
  • 陳耀做客13期東北振興大講堂主講新時代——我國區域發展戰略特徵...
    東北振興大講堂將陸續邀請專家介紹改革開放中的區域發展經驗,包括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經驗,中部地區(河南、湖北、湖南、安徽等地)中心城市戰略和營商環境建設經驗,西部(貴州、重慶、四川等地)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的經驗,東部地區(浙江、江蘇、廣東等)民營經濟發展和深度開放的經驗等,以便東北在實際工作中參考,突破東北振興的瓶頸束縛,找到符合東北現實情況的振興之路。
  • ...長三角珠三角成最大贏家,中部城市掉隊,西部雙雄崛起,南強北弱...
    僅以省會城市來看,東部省會城市第三產業GDP佔比均值為65.2%,西部為62.9%,而中部省會城市僅有58.8%,長沙、鄭州兩大重要金融中心的第三產業佔比均不到60%。其二,中部中心城市金融業增加值偏低。京滬深三市金融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均超過13%,東部、中部和西部省會城市金融業GDP佔比分別為9.7%、8.7%和11.6%,中部省會城市金融業佔比最低。
  • 中國經濟版圖:四大板塊和七大經濟圈
    四大板塊區域經濟戰略:東部率先、西部開發、中部崛起和東北振興。  七大經濟圈:即泛長三角經濟圈、泛珠三角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東北經濟圈、海峽經濟圈、中部經濟圈和西北經濟圈等。七大經濟圈的另一表達為「環渤海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西部經濟圈」、「中部經濟圈」、「東北經濟圈」和「深港創新圈」  八大城市群:《中國發展報告2010》確立了今後重點發展的8個大城市群:哈長(黑龍江哈大齊和吉林的長吉)、閩東南、江淮、中原、長江中遊(長株潭、武漢城市圈、昌九)、關中平原、成渝和北部灣。
  • 媒體稱部分中部省要員明年或調任人大政協
    中央在幹部任免和選拔上有非常系統的全面考慮,並不會因為在西部任職就更容易得到晉升,這裡面,更要統籌全局、兼顧老中青等結構平衡。」北京大學中國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長彭真懷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彭還表示,十八大後中國區域經濟的熱詞中,東部轉型、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原有的四大板塊或將逐步淡化,主體功能區規劃配套政策的實施進度將成為「美麗中國」呈現背後的關鍵助推器。
  • 中國「東部」「中部」「西部」「西北」4大區域是如何劃分?
    在將中國分成東、中、西三個區域前,地理學家已經把中國分作七大自然區:東北區、華北區、華中區、華南區、康滇區、青藏區和蒙新區;後來又劃為三大自然區:西北乾旱區、東部溼潤區和青藏高原區。當然,這是根據氣候、地勢、海拔等自然地理因素劃分的。
  • 我國一區域「發動機」,包括這18個城市,未來將被「重點」發展!
    「十四五」計劃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後,開始蓬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兵、進入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具有上啟下的裡程碑意義。 我國一區域「發動機」,包括這18個城市,未來將被「重點」發展!
  • ...把區域發展差異當成南北問題,不準確 四大板塊的發展動力在哪?
    就區域而言,差距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馮奎:現在對中國區域發展的差異,有人認為就是南北發展的差異,這過於簡單化,也不準確。對中國區域發展差異的分析需要更加精確,我認為應該稱之為多方面分化。四大板塊(東部、中部、西部、東北)之間的分化非常明顯。比較突出的是中西部地區增速快於東部,南方快於北方。
  • 中國第四大城市群,會誕生在中部還是西部呢?
    上海對於哪個地方會成為中國第四大城市群,中部還是西部?重慶這是在貧窮的西部,能有這樣的實力真的太突出了,區域內其他城市雖然並不很出眾,但是數量眾多,如果融入成渝經濟圈+一帶一路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這三大機遇,成渝城市群未來在這三大機遇的加持下會騰飛
  • 新增長極加速崛起、比較優勢有效發揮、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十三五」期間,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支持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的政策體系更加完善,老少邊貧等特殊類型地區加快振興發展。重大區域發展戰略高質量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邁出堅實步伐,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和生態環境汙染治理成效顯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政策體系不斷完善,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進程加快,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紮實起步,區域協調發展呈現新格局。
  • 徐林:過去區域發展政策存在空間區域過大和碎片化的問題
    國家發展改革委前財政金融司和發展規劃司司長、中美綠色基金董事長徐林出席並發表了主題為「區域協調發展重在建立體制機制」的演講。區域協調發展的問題在我國已經喊了很多年,即便是計劃經濟的時候,也曾提出過沿海和內地的關係等等。在過去的幾十年,我國先後有「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東部地區崛起等戰略。
  • 東北在哪?西部在哪?中部在哪?從IPO區域分布看中國經濟圖景
    所以分省來看,前幾個季度的數據,大體幾個經濟發達的地區繼續跑出超過全國的平均水平增速,中部幾個省也是相當不錯的,而最糟糕的是遼寧,最近東北因為亞布力又火了。東北振興儘管屢屢被提,但落敗之勢不可抵擋,上面那張圖上,孤星幾點。沒想到的是,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到上面這張圖上,也還是幾點零星。炒房很熱的鄭州,所在省份河南只有區區4家,至於另一熱鬧城市武漢,所屬省份就更差了,只有兩家。
  • 我國9大城市群的18個城市,成十四五規劃重點,當區域經濟發動機
    西部地區進入大家的視野之中源自於2020年推出的西部大開發國家戰略,如今20年過去之後,包括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廣西等在內的12個省市區的經濟發展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尤其是重慶和四川,更是引領西部發展。
  • 東部最都市 中部最國際 西部最嶺南
    東部南海:「潮湧燈湖」桂城、大瀝、裡水,南海東部片區三大重鎮,同處廣佛同城前沿陣地。千燈湖,更是成為廣佛都市圈城市形象的一個標杆。對於這樣一個區域,加速推進城市化,並打造相應的都市文化,便成為南海東部片區的一大重任。